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体育人-第3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因为这个原因,当陈强提到在三秒区外进行跳投的时候,费里斯才会说那个距离的投篮“难度不小”。
  早起的篮球队友投手是极度不友好的,一直到七十年代以前,跳投都不是篮球场上的主流得分手段。很多球迷都能够说出一些早起的NBA巨型,比如乔治·麦肯、张伯伦、“指环王”拉塞尔、“天勾”贾巴尔等等,但是这些球员当中没有一个是投手,没有一个依靠跳投作为主要的份手段。哪怕是铁杆球迷恐怕都说不出一个六十年以前投手的名字。而未来的巨星当中,乔丹、科比、杜兰特、库里、哈登,哪一个不是将跳投作为主要的得分手段?
  从这方面来说,NBA应该感谢一个人,那就是鲍勃·麦卡杜,也就是未来热火王朝时期的那个助理教练。
  虽然鲍勃·麦卡杜也进过五次全明星,拿过三次得分王,但是他的名气远不如同时代的拉里·伯德、魔术师约翰逊、天勾贾巴尔等人,甚至跟比尔·沃顿、埃尔文·海耶斯相比都要弱了几分,但是鲍勃·麦卡杜却是重新定义了跳投的人,可以说他用跳投,引领了篮球运动的一场革命。
  作为一个6尺10英寸的大个子中锋,鲍勃·麦卡杜的主要得分手段却是在外线跳投,他甚至被誉为那个时代最伟大的射手之一,即便是拉里·伯德,也受到了鲍勃·麦卡杜的影响。可以说鲍勃·麦卡杜的比赛就是围绕跳投技术而建立。
  如果要找一个模板球员的话,未来的诺维斯基,或者是杜兰特,他们应该是比较类似于鲍勃·麦卡杜的,都有足够的身高,也都有足够好的中远距离投射技巧。所以未来很多的球迷说,诺维斯基的打法前无古人,杜兰特的打法独一无二时,那只能说明这些球迷太年轻了。大个子玩中远距离跳投的鼻祖,得看鲍勃·麦卡杜。
  后世的球迷恐怕很难想象,外线球员用的最多的得分方式跳投,竟然始于一个内线中锋!
  (关于对鲍勃·麦卡杜的跳投引领了篮球革命的说法,是美国著名篮球记者肖恩·富里提出来的,过关只是比较认同,诸位有不同意见的话,找肖恩·富里辩论,别来喷过关瞎说。)
  ……
  陈强的一番解释后,费里斯依旧有一些不同的意见,但是他却比较认同,利用规则的调整来逼迫球员学习新技术,逼迫教练采用新战术的想法。
  体育运动本来就是不断的发展的,如果始终是一成不变的话,那么这项体育运动终将会走向没落,更何况现在的篮球运动已经足够的无聊了,如果不进行改变的话,必然是死路一条,既然不改革必死无疑,那还不如赌一把,说不定这些规则的修改,真的能够让篮球运动起死回生。
  然而修改篮球规则这件事情,并不是几张纸,或者一两句话就能够搞定的,所以当天的会议,对于陈强所提出的篮球规则修改,并没有达成共识。
  会议现场没有人明确表示反对,但像是韦恩堡罗塞队老板弗雷德·佐尔纳、华盛顿国会老板米格尔·尤林,以及费城勇士队老板彼得·泰雷尔都表示,要回去思考一下。
  这三个人都不是精通篮球运动的人,他们可不知道这种规则修改的利弊,自然要回去找专业人士咨询一下。活塞队老板弗雷德·佐尔纳甚至提出,下一次会议,让球队的主教练来代替他参加,这样就能够从专业角度给出判断。
  而对于陈强来说,修改篮球规则是势在必行的事情,采用老规则的ABL联盟和NBL联盟,现在都是半死不活的状态,而NBA刚刚成立的前几年里,也是在倒闭的边缘不断的游走,原因就是老规则之下,篮球运动实在是太无聊了。美国体育产业那么的发达,观众有那么多体育运动可以选择,为什么要选择篮球?
  即便是放在未来,NBA不断的去修改修改,不断的鼓励进攻,但是在美国,篮球仍然干不过橄榄球。三四十年代的那种节奏缓慢又无聊的篮球,跟其他的体育运动竞争,就是找死!
  如果想要新联盟活下去,就必须要修改篮球规则,所以陈强要极力去促成篮球规则的修改。
  八支球队当中,纽约尼克斯是陈强自己的球队,罗切斯特皇室队和巴尔的摩子弹队,陈强也都是大金主,同时波士顿凯尔特人也有陈强的股份,如果进行投票表决的话,陈强已经占了半数了,这看起来是个很大的优势。
  但如果其他四支球队全都不同意修改规则的话,同样占有半数的票数。所以陈强至少还得再获得一个支持者才行。
  下一次会议,其他球队都会派教练来,这些教练可都是专业人士,不好忽悠的,少不了一番唇枪舌剑。
  关键是三四十年代的篮球教练,很多都是比较传统守旧的,即便是到了五十年代,仍然有教练是反对跳投的,这样的人十有八九会反对陈强对规则的修改。
  “不知道下一次会议,各个球队派来的主教练都是些怎样的人物!这些篮球主教练可不好对付,到时候见招拆招吧!”陈强暗自想道。
  ……
  陈强返回了家中,却看到家中来了客人。这个客人不是别人,正是胡适。
  “先生,你怎么来纽约了?提前也不跟我打个招呼,我好去车站接你!”陈强诧异的问道。
  “呵呵,我这次来,恐怕要叨扰你几日了。”胡适话音顿了顿,指了指墙角边的一个行李箱,接着道:“我今天得住在你家里了。”
  “没有问题。”陈强先是点头答应下来,随后笑着问道:“先生,这些年你可没少来纽约,还是第一次在住在我这儿啊,纽约的酒店不和您心意了?”
  “不是不想住酒店,主要是因为住酒店太贵了!住你这里,我不用花钱,你还得管我饭。”胡适无奈的摇了摇头。
  “先生,您这是在取笑我。咱们大使馆再穷,也不至于连住酒店的钱也掏不起吧!”陈强笑着说。
  “我现在已经不是大使馆的人了。”胡适长叹一口气。
  “什么?先生,不当驻美大使了?国内又给了你新职务?”陈强立刻问道。
  “前不久,我已经向重庆提出了辞职,重庆也马上批准了。不过重庆那边却没有让我回去。我现在随是无官一身轻,但也成了闲云野鹤,无事可做,所以只能来纽约投奔你了。我可知道你小子现在是个大财主,不吃你吃谁!”胡适缓缓解释道。
  随后胡适大致的说明了自己的情况。
  宋特使来到美国之后,便将胡适架空,玩政治斗争的话,胡适给宋特使提鞋都不配,所以胡适这个驻美大使逐渐的成为了摆设。
  宋特使是哥伦比亚大学的经济学博士,在国内当过财政部长,而且能将宋家经营成“四大家族”之一,肯定也不是草包,他本身还是有一定能力的。虽然初来美国时,宋特使的工作并不顺利,四处碰壁不说,还在外交战场上不断的被日本打压。但随着时间推移,宋特使逐渐的熟悉了对美的外交事务,再加上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宋特使也慢慢的做成了几件大事。
  而是宋特使最近办成的一件大事,就是跟美国国务卿赫尔在华盛顿签订了《中美抵抗侵略互助协定》,在这份协定当中,美国承诺给予中国军事援助。陈纳德的飞虎队,就是在这份协定签署一个月后,正式加入到美国陆军航空兵的作战序列。
  获得了美国的军事援助,这绝对是大功一件,这件功劳也让宋特使觉得,大使馆已经不再需要胡适了,反正宋特使本来就看胡适不顺眼,于是愈加开始对胡适进行打压。
  宋特使的各种政治手段使出来,胡适这个书生哪能受得了,而且胡适也是读书人脾气,本来就高傲的很,受不了这种打压,一怒之下就向重庆提出了请辞。
  而重庆方面则是卸磨杀驴,连口头上的挽留都懒得给,直接就同意了。
  胡适在担任驻美大使期间,也算是政绩斐然,特别是国内抗战最关键的时候,从美国弄到了几千万美金的借款,绝对是给国内回了一口老血。按说这种情况下,重庆方面应该会给胡适升迁,让他回去担任要职,最少也得是部长级别的官员,哪怕没有实职,进个什么重要的委员会当个委员,也是应该的。
  然而重庆方面只是答应了胡适的请辞,却没有给胡适安排新的工作。
  毫无疑问,重庆方面是不想胡适回去,毕竟胡适在担任驻美大使期间,的罪过重庆方面的利益团体,重庆方面可不想胡适这种颇有影响力的书呆子回去搅局。
  于是乎胡适只能滞留在美国。
  关键胡适这个书呆子当了这么多年官,却不会捞钱,此人一生清廉,所以手头上拮据的很,美国的生活费又贵,没有了驻美大使的职务,也就没了薪水,所以胡适连住酒店都舍不得了,干脆跑到陈强家里来。
  此时的胡适大概是陷入到了人生中最大的低潮期,自己为国家鞠躬尽瘁,结果却惨遭卸磨杀驴,换成是谁都会无比郁闷。
  接下来的三年里,胡适会旅居纽约,从事学术研究,二战结束后才会被重庆派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里,后来胡适回国担任北大校长,到了1949年的时候,三大战役都打完了,南京方面败局已定,这时候南京那位大佬才想起胡适,于是重新启用了胡适,让他去美国当说客,希望美国人可以直接出兵中国,介入中国的内战。然而胡适刚到美国,便得知解放军已经渡过长江,大势不可挡,那个时候别说是美国出兵,就算是神仙来了,也无力回天了!
  ……
  安顿好胡适之后,陈强继续忙碌新联盟的事情。
  虽然第二次会议还没有召开,但陈强还是要为新规则的实施做准备工作。
  这日,陈强约见了一个叫丹尼尔·比亚松的人,他是意大利移民,有一家生产计时器的工厂。
  当时还没有电子计时器,所以大部分的计时器都是怀表式的物理计时器。如果陈强要在篮球比赛中引入24秒规则的话,那种怀表计时器就比较麻烦了,而且场上的球员以及场边的观众,都看不到还剩多少进攻时间。总不能每个人手里掐这个秒表看比赛吧!
  所以陈强需要一个大大的数字计时器,直接摆在球场内,这样球员和观众都能比较直观的了解到24秒进攻时间还剩下多少。
  未来的篮球比赛当中,在篮球架上方会有一个电子计时器来提示时间,而在四十年代,根本就没有液晶屏,更不可能有那种液晶屏的电子计时器。
  好在当时已经有那种自动滚轴式的数字计时器了,就类似于手表里面的日期显示,所以陈强打算去定制一个那样的数字计时器。于是他就找到了生产计时器的丹尼尔·比亚松。
  然而让陈强没想到的是,丹尼尔·比亚松对陈强的新篮球联盟很感兴趣。
  两人聊了半天后,丹尼尔·比亚松开口问道:“陈先生,你的新联盟还需要球队么?”
  “比亚松先生有兴趣组织一支球队么?”陈强反问道。
  “如果可以的话,我想试试!”丹尼尔·比亚松接着说道:“我的工厂在锡拉丘兹,所以我想在锡拉丘兹成立一支球队。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做锡拉丘兹国家公民!”


第二七六章 新联盟,新规则
  听到锡拉丘兹国家公民的名字,陈强的表情微微一愣,因为他知道,锡拉丘兹国家公民队,正是未来费城76人队的前身。
  国内很多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