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体育人-第3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强深知,想要在奥斯卡上拿大奖,仅仅把电影拍好是远远不够的,最关键的是这部电影要政治正确,未来的好莱坞电影当中,因为政治正确而获得奥斯卡金像奖的更是能数出来一大把。
  1990年到2006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当中,大约有9部是涉及到政治正确因素的。那个时代奥斯卡奖的政治正确因素还不那么严重,像是《阿甘正传》、《雨人》、《勇敢的心》、《泰坦尼克号》、《角斗士》等等,有人物的命运探索这种励志主题,有个人英雄主义主题,有崇尚理想和爱情主题。即便是有的电影充斥着美式英雄主义,但并不缺乏博爱和救赎的精神。
  然而从2006年开始,越来越多的“政治正确”出现在奥斯卡的颁奖典礼上。2006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撞车》,不可否认这是一部很优秀的电影,但如果将里面的黑人演员换成是白人,如果里面没有描述黑人和白人之间的矛盾,这部电影能够能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恐怕还是个未知数。
  自从《撞车》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后,导演们发现这种政治正确的电影比较容易得奖,于是那些想要冲击奥斯卡的大导演,纷纷开始拍摄政治正确的电影。
  2010年的《拆弹部队》,在美国仅仅获得了660万美金的票房,但是由于这部电影歌颂了驻伊美军的忠诚、有爱和团结,并且在为美国入侵伊拉克寻找合法性,最终获得了奥斯卡奖最佳影片。
  2011年的《国王的演讲》,这个不用多说,题材上百分之百的政治正确,不给奖都对不起英国女王。
  2013年的《逃离德黑兰》,恰好是伊朗核问题闹的最凶的时候,美国开始大规模的制裁伊朗,并且有要干架的趋势。这部电影是在暗示美国制裁伊朗的正义性,同时也是在表达伊朗是邪恶的。政治正确到了这种地步,被捧为奥斯卡最佳影片也是正常。
  到了2014年,政治正确又回归到了美国的种族问题,《为奴十二年》这种黑奴题材的电影,摆明了是在讨好奥斯卡。
  2016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聚焦》讲的是猥亵儿童;2017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月光男孩》是黑人加同性恋的双重政治正确;2018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水形物语》讲的是种族;到了2019年的《绿皮书》又再次回归到了黑人题材。以往那种励志的、英雄的、表现理想的电影已经很难在奥斯卡上拿到大奖,政治正确已经超越了电影对于艺术或者商业的追求。
  在1942年,《米尼弗夫人》就是这样一部彻头彻尾的“政治正确”电影,在二战这个特殊的时期,如果奥斯卡评审委员会不将最佳影片颁给《米尼弗夫人》的话,那真的是天理难容了。
  至于奥斯卡的个人奖项,一般情况下是所饰演的角色越惨,越容易获奖。
  九十年代的时候,人们曾经调侃,如果拿不到奥斯卡最佳男主角,那么你就试着去演一个傻子吧!
  这里大概是在调侃《雨人》的达斯丁·霍夫曼以及《阿甘正传》的汤姆·汉克斯。特别是汤姆·汉克斯,那一年有太多优秀的电影,也有过太多演技爆炸的男明星,结果汤姆·汉克斯凭借着两个多小时面摊呆滞的表情,拿下了一个奥斯卡最佳男主角的小金人,这肯定会让很多人觉得不服气。
  后来人们渐渐发现,想要在奥斯卡里获得个人提名,不仅仅是要演傻子,更需要卖惨,而从另一个角度讲,傻子也是卖惨的一种,人都傻了,还不够惨么?
  《当幸福来敲门》里的威尔·史密斯惨到睡厕所,于是他获得了一个奥斯卡提名;《达拉斯买家俱乐部》里的马修·麦康纳惨到得艾滋病还买不起药,所以他拿到了奥斯卡影帝;还有就是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演了那么多年的帅哥都没拿到奥斯卡的小金人,结果在《荒野猎人》里又是被印第安人揍,又是死儿子,又是钻马肚子,自虐似得卖了一波惨,活生生的将自己整成了一个废老头子,终于拿到了期待了二十年的奥斯卡最佳男主角。
  要论惨的话,哪有比死掉的角色更惨的,埃丝特所饰演的那个角色,最终就是死在德国人的枪口之下。如果是主角的话,结局时候死掉这种设定或许不是一个加分项,但作为配角的话,吹灯拔蜡绝对是获奖的加分项目。
  “正如埃丝特所说,她最大的劣势就是资历太浅,但是她也有优势,那就是《米尼弗夫人》是一部政治正确的电影,从获奖这方面来看,政治正确比什么都重要。”想到这里,陈强打算帮埃丝特添一把火。
  ……
  几日后,美国一些著名的影评杂质,或者是一些大报纸的电影娱乐板块,出现了很多歌颂《米尼弗夫人》的文章。这些文章有的是夸赞电影本身,有的是夸赞导演,有的是夸赞编剧,有的是夸赞主演,每个文章的切入点不同,但这些文章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全都有称赞电影的女二号埃丝特。其中更是有一些媒体明里暗里表示,埃丝特的表演应该入围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的提名。
  明眼人能够看出来,这就是在为埃丝特提名奥斯卡在造势。而这种规模的造势,很明显是有资本在驱动的。
  一些知情人士都已经猜出来,这肯定是陈强给这些媒体花钱了!
  美国毕竟是一个资本为王的世界,大家水平都差不多的情况下,有资本的支持,获奖肯定是要更容易一些。更何况那些好莱坞的电影人,也不愿意去得罪资本家。
  就比如肯尼迪家族,之所以能够在好莱坞呼风唤雨,就是因为资本的威力,肯尼迪家族在电影产业上有大笔的投资,所以才会在好莱坞有话语权,再加上肯尼迪家族的政治地位,使得米高梅这样的顶级电影公司,对于肯尼迪家族都会忌惮三分。老肯尼迪的一句警告,米高梅的高层都不敢拨款拍摄《米尼弗夫人》了。
  ……
  奥斯卡金像奖终于公布了提名。
  政治正确的《米尼弗夫人》果然是大赢家,他获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两个最佳女配角、最佳摄影、最佳编剧、最佳音响效果、最佳电影剪裁、最佳视觉效果等12个提名。对于一部电影来说,能够拿到的奥斯卡提名,《米尼弗夫人》几乎是拿全了。
  根据影评人的预测,最佳影片、组价导演、最佳女主和最佳编剧这四个奖项,《米尼弗夫人》是拿定了,至于还能不能摘走其他的奖项,就看运气如何了。
  埃丝特也顺利的获得了最佳女配角的提名,与她竞争的分别是《断肠云雨》里的苏珊·皮丝,《孤鹃归巢》里的格拉迪丝·库帕,《伟大的安迪逊大族》里的艾格尼丝·摩赫,以及同样在《米尼弗夫人》里有过出演的美·惠提。其中美·惠提曾经在1937年获得过奥斯卡最佳女配角的提名,她在《米尼弗夫人》里饰演埃丝特的祖母。
  不过陈强却觉得,美·惠提肯定不是埃丝特的对手,毕竟埃丝特所饰演的角色,最后死掉了。得奖这种事情,活人很难争的过死人的。
  作为《米尼弗夫人》的主要投资人,陈强也被邀请参加奥斯卡颁奖典礼。
  于是在奥斯卡颁奖典礼来临之际,陈强放下了球队和新联盟的事情,和埃丝特一起,前往了洛杉矶,参加第十五届奥斯卡颁奖典礼。


第二九一章 花花公子官二代
  洛杉矶,椰子林使馆酒店,第十五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在这里举行,这座酒店也曾经是第十二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的举办地。
  奥斯卡金像奖的颁奖典礼,都是有固定地点的,之前的十四届奥斯卡颁奖典礼,大多是在洛杉矶的比尔特摩碗酒店举行,后来随着奥斯卡越来越重要,举办的规模也越来越大,一般的大酒店已经无法承办奥斯卡金像奖的颁奖典礼,于是第22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便移师雷电华潘太及斯剧院,到了第33届又改为圣莫妮卡公民大礼堂举办,第41届开始干脆去了更大的洛杉矶音乐中心。如今的奥斯卡颁奖典礼,则是来到了有3400个座位的杜比剧院,而且根据签订的合同,一直到2033年,奥斯卡颁奖典礼都会在杜比剧院举行。
  四十年代的奥斯卡颁奖典礼是在酒店的大礼堂举行,整个颁奖典礼也更像是一场盛大的酒会,来宾们穿着礼服,捧着香槟,在席间穿梭,互相交谈和吹捧着,待到颁奖仪式开始的时候,大家才会正式就坐,等待奖项揭晓的那一幕。
  影视圈的人,陈强认识的没有几个,他干脆找个地方坐下,品味着手中的香槟。而埃丝特这位大美女,却是众星捧月一般,被人们围拢着。
  来到现场的人都已经猜测到,埃丝特有很大的可能性获得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作为一个年轻演员,第一次出演女二号就能获得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这样的成绩足以让埃丝特成为好莱坞女演员中的新贵。更何况埃丝特背后还有陈强这个大金主撑腰,这种有后台的女演员,理所当然会让很多人去刻意的讨好。这些电影人未来指望埃丝特提携呢!
  陈强本想安静的等到颁奖典礼正式开始,却没想到他根本就安静不下来,他才坐下没有三十秒钟,便有人笑盈盈的走了过来。
  来的是一个好莱坞的制片人,他跟陈强寒暄了半天,很显然是在找机会跟陈强拉近关系。
  随后,好莱坞的导演、编剧乃至演员也都接踵而至,纷纷接着这个机会接近陈强,有两个编剧甚至跟陈强聊起了自己接下来些的剧本,言外之意是希望陈强可以投资,而几个好莱坞的女演员也是不停的在朝陈强抛媚眼,如果陈强今天没有带女伴来的话,估计会有女明星会直接给陈强塞一张酒店的房卡。
  陈强好歹也是千万富翁,这种有钱人出现在好莱坞,自然会有很多人跪舔。这个时代的千万富翁,相当于后世那种身价十几亿的亿万富翁。
  陈强不停的应付着那些想要跟他结交的人,慢慢的他已经记不清楚,自己刚刚见过谁了。
  “陈先生!”又一个声音响起,只见一个五十岁左右的中年男子出现在自己的面前,中年男子背后还有一个25岁左右的青年,这青年让陈强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陈强象征性的举了举酒杯,然后开口说道:“这位先生,你好,请问?”
  “我叫约瑟夫·肯尼迪。”对方开口说道。
  “原来您就是肯尼迪先生,久仰大名!”陈强立刻说道。
  陈强说这句“久仰大名”,到不是客气话,他是真的听过约瑟夫·肯尼迪的名字。
  之前路易斯·梅耶向陈强要投资时,就曾经提起过老约瑟夫·肯尼迪并不希望米高梅投资《米尼弗夫人》,那个时候陈强便对约瑟夫·肯尼迪有所了解。
  老约瑟夫·肯尼迪曾经担任过美国驻英大使,这在美国的外交体系中是极其重要的一个职位,地位差不多仅次于外交部长了。然而由于老约瑟夫·肯尼迪对德投降的政策,跟罗斯福总统的政见不合,所以老约瑟夫·肯尼迪被撸掉了官职,并且再也没有受到罗斯福总统的任用。
  然而老约瑟夫·肯尼迪并不甘心离开政治舞台,他一面经营家族产业,一面培养自己的儿子进入政坛,最终建立了著名的“肯尼迪家族”。
  在得知老约瑟夫·肯尼迪的身份以后,陈强便马上猜出来,老肯尼迪身后那个二十多岁的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