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体育人-第3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一天,否则的话两场比赛会撞在一起。”陈强话音一转,接着问道:“你们想不想上电视转播?”
  “还能上电视转播么?”莱斯特·哈里斯只觉得晕乎乎的,连脑子都有些短路了。
  对于皇室队这种小球队来说,能来纽约已经是很成功的了,还能够使用麦迪逊广场花园作为主场,那简直是烧了高香,如今还有电视转播,更让莱斯特·哈里斯有一种做梦的感觉。
  陈强则接着说道:“麦迪逊花园广场有现成的电视转播设备,目前的情况,也就只有麦迪逊广场花园的比赛可以进行电视转播。如果皇室队也使用麦迪逊广场花园作为主场的话,我可以跟国家广播公司商量一下,让他们增加皇室队比赛的电视转播。反正设备闲着也是闲着,倒不如用起来。”
  任何的产业,规模越大,生产的成本就越低,电视转播也是如此,同样是在麦迪逊广场花园的比赛,转播十场的总成本虽然远远超过只转播一场比赛的成本,但是计算平均成本的话,转播十场肯定要比转播一场低得多。麦迪逊广场花园的转播设备都已经架设好,就算一场比赛不播,那个钱也已经花出去了,反之转播比赛的场次越多,均摊下来的成本就越低,所以美国国家广播公司应该很愿意多转播几场比赛。
  ……
  皇室队的搬迁工作进行的很顺利,在纽约找到一处训练馆后,只花了两周的时间,皇室队就完成了搬迁的事宜。
  在后世,一支NBA球队的搬迁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要牵涉到很多的事务,但是在四十年代,球队的规模并不是很大,所谓的搬迁主要是人员的移动,球队全体人员一起换个办公地点而已。
  皇室队中大部分员工都是罗切斯特本地人,甚至好几位球员也都是罗切斯特本地人,按说这些本地人肯定是不愿意离开家乡的,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纽约这种超级大都市对于普通美国人的吸引力实在是太大了,可以说每个美国人都渴望在纽约谋得一份工作。如今让这些球队的员工从罗切斯特搬到纽约,大家更是求之不得。这就好比给国内三四线城市的居民一个北京户口,除非是傻子才会拒绝。
  当然美国人是没有户口的,无论是教育还是医疗,都不会因为户口局限在一座城市当中,对于美国人来说,一份工作就相当于是户口了,只要有份工作,就能够在这座城市里居住下来。
  皇室队的当家球星马克斯·扎斯洛夫斯基,对于球队搬到纽约更是双手赞成。马克斯·扎斯洛夫斯基本来就是纽约人,家住在布鲁克林,他原本是期望被尼克斯队选中的,只可惜尼克斯队没有状元签,所以马克斯·扎斯洛夫斯基最终被皇室队选走,如今可以回到家乡打球,也算是完成了马克斯·扎斯洛夫斯基的心愿。
  ……
  耐克公司,运动鞋的样品已经被制作出来。
  这个时代的运动鞋是以黑色和白色为主,所以陈强的“耐克一号”,也只是设定了两种颜色,黑的和白色。黑色款式的运动鞋采用的是黑色鞋面加白色鞋底,鞋的侧面会有白色的耐克标志;白色款式的运动鞋,鞋面和鞋底都是白色的,侧面则有黑色的耐克标志。
  陈强对“耐克一号”的样品还是很满意的,现在就等到生产原料就位,然后再招募一批制鞋女工,便能够开始生产了。
  等到了年底,美国大选结束,罗斯福如愿以偿的获得了连任,开始了他第四次的任期,而杜鲁门也成为了副总统,他也兑现了承诺,给耐克公司弄了一些明年橡胶原料的配额,配额的数量虽然不多,但是足够生产七八十万双运动鞋了。
  有了橡胶原料,陈强的造鞋计划,也终于进入到实施阶段。


第三四二章 新鞋问世
  刚刚粉刷过的厂房里,一排排工作台已经布置好,工作台上每隔一段距离便摆放着一台缝纫机。
  在耐克公司刚成立的时候,陈强就开始准备厂房,他手中本来就有好几处的物业,便拿出其中一处改造成了生产运动鞋的厂房,然后又购进了一批缝纫机。
  接下来陈强需要招募一批制鞋女工,鞋厂才算是彻底的开起来。
  制鞋本来就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开办一个制鞋厂需要大量的工人,陈强估摸着,以现在的厂房规模,至少要招聘100名制鞋女工才行。
  二十世纪上半叶绝对是美国工业最为辉煌的时代,这个时候的美国是世界工厂,可以生产各种各样的工业产品,小到螺丝帽,大到航空母舰,美国全都能够生产。
  同时这个时代也是美国工人的黄金时代,整个美国遍地是工人,工人们也绝对不会缺乏工作岗位,而那些技术工种,还可以获得比较高的薪水。
  当然绝大多数的技术工人都是男性,女性技工的数量非常的少。女性从事的都是一些技术含量低的、对体力要求不高的劳动。
  西方国家可没有“女人能顶半边天”的说法,而在富裕的美国,靠着丈夫一个人的薪水养活一家人仿佛并不是什么难事。
  二十世纪以前,美国的女性很难获得一份正式的工作,很多女性都只是在婚前工作,婚后便成了家庭妇女,这有点像现在的日本。当时的美国女性不工作的原因并不是为了在家里相夫教子,也不是国家文化使然,而是美国的雇主不愿意为女性提供一个正式的工作机会,这也算是一种就业歧视。女性找不到工作,自然也就不去工作了。
  女性在找工作时处于弱势的一方,在未来也是存在的,而在十九世纪的美国,这种现象更为严重,所以美国历史上爆发过很多次的女权运动,差不多每次遇到经济危机的时候,女权运动就会消停一阵子,一旦经济复苏,女权运动又回兴起。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很多美国的男人们都上了战场,美国女性开始独立持家,参与到工作当中,然而在一战结束后,绝大多数参与工作的女性立马就失去了工作,大量的男性从战场上回归,雇主们肯定更愿意雇佣那些身强体壮的男性职工去从事劳动工作。
  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美国男性再次走上了战场,美国也开始重复一战时候所发生过的事情,女性又一次的参与到了工作当中。而且由于女性长期在就业市场上遭到歧视,所以依旧有很多雇主不愿意招募女性员工,因此招募女工要比招募男工要容易的多,女工的薪水也要比男工低得多。
  二战期间,有很多欧洲人逃到了美国,这些欧洲人并不都是精英,有很多没有一技之长,在美国生活也很艰难,为了在美国生存下去,他们很愿意去从事那些没啥技术含量的工作,这也为美国的劳动密集产业提供了大量的人力资源。
  制鞋本来就不是什么对技术要求很高的岗位,无非就是用缝纫机将材料缝在一起,稍加培训就能学会,这种低门槛的工作,招聘员工的难度也很低,陈强很快的就招聘到了一百多名制鞋女工。
  接下来会对制鞋女工进行培训,同时原料也回陆续到位,球鞋生产便可以开始了。
  ……
  厂房内,陈强拿着一个刚生产出来的“耐克一号”运动鞋,忍不住脱下自己的鞋子,开始试穿起来。
  这鞋穿起来感觉很不错,虽然不如后世的运动鞋,但是在这个时代来说已经是非常舒适的了,这鞋远比厚重的皮鞋要舒服的多。
  在加工水平比较低下的时代,帆布的鞋面配合橡胶的鞋底,的确是最为舒适的一种搭配,即便是放在后世,很多运动鞋依旧使用的是这种搭配。
  运动鞋发展的过程中,直到八十年代以后,各大运动品牌才加大了对运动鞋的研发投入,材料加工的工艺不断提升,皮质也能做到像帆布一样柔软,再加上各种新技术加入到运动鞋当中,这才使得运动鞋月来也舒服,也越来越符合人体工程学。
  陈强对于未来运动鞋的种种科技也是颇为了解,以后世的标准看,“耐克一号”简直是渣渣,但在1944年,能够做出“耐克一号”这样的运动鞋,陈强已经非常满意了。
  “陈先生,这是车间里刚刚生产出来的鞋子,您还满意吧?”一个中年男子开口问道。
  这个中年男子名叫贾里德,波兰裔犹太人,在战争开始之前便逃来了美国,他也算是运气挺不错的,早早的就来到了美国,如果等到战争爆发以后还待在波兰的话,说不定就被关进奥斯维辛集中营了。
  贾里德曾经在一家制鞋工厂担任车间主任,于是便被陈强挖来做了制鞋厂的厂长,陈强毕竟不是企业家出身,他并不懂得工厂的管理,他也不可能天天在鞋厂里待着,所以便请来了贾里德这个专业人士,负责鞋厂的管理和正常运营。
  犹太人在商业方面的确很有天赋,这个贾里德也颇有能力,虽然鞋厂是新的,员工也是新的,但是在贾里德的管理下,整个工厂却是运营的井井有条,很快的就投入到正式生产当中,生产出了第一批的“耐克一号”。
  面对贾里德的询问,陈强笑着点了点头:“这鞋很不错,穿起来很舒服,投放到市场上,肯定能够跟匡威的JACK PURCELL运动鞋一较高下!”
  “但是陈先生,我认为关于这个‘耐克一号’,我们还有改进的空间。”贾里德开口说。
  “你有什么建议?”陈强马上问。
  “陈先生,经过我的研究计算,我发现如果取消侧面那个标识的话,我们的制鞋成本会大大的降低。”贾里德一边说着,一边瞄了一眼陈强,发现陈强正在认真倾听,这才接着说道:“在鞋的侧面增加一个这个大的公司的标志,其实有些得不偿失,我们不仅仅要多花费一块布料,还要花费人工把这个标志缝在鞋上。如果没有这个标志的话,我们可以节省原料成本,也可以节约人力。”
  陈强点了点头,然后重新拿起球鞋,仔细的摸了摸球鞋侧面的耐克标志,这个标志缝的很工整,也很结实,可以看出来不是糊弄上去的。
  那个时代,运动鞋上面的商标都是额外缝上去的,这需要额外花费专门的材料,还得花费人工,这些可都是成本。而很多运动鞋为了节约这部分成本,干脆就连商标都没有,当时穿上一双运动鞋,别人压根就不知道是什么牌子的。
  那个时代的人毕竟没有品牌意识,只是单纯的生产处一个产品,然后拿到市场上去售卖,卖光了就再生产一批,根本就想不到去培养一个品牌,为后续推出新款做准备。
  这一点匡威就做的比较好,即便是1917年所推出的最原始款式的Chuck Taytor ALL STAR运动鞋,也在鞋帮的位置缝上匡威的标志,美国人看匡威的标志看多了,渐渐的熟悉了匡威的标志,买运动鞋自然就会首选匡威,也因此匡威才能称霸美国市场几十年。
  陈强是打算把耐克做成顶级运动品牌的,当然不可能取消运动鞋上的耐克标志,就算是要花费更多的成本,陈强也必须要将那个大大的“对号”标志保留下来。
  然而站在厂长贾里德的立场上,他当然要想尽一切办法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所以像是标志这种东西,在贾里德看来完全是华而不实的东西,没有必要存在。
  陈强明白贾里德的想法,他心中也佩服起贾里德的精打细算。
  未来陈强在做大学教授的时候,曾经接受过某个国内体育品牌的委托,去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