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艺术家(七七)-第15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近年来势头越来越迅猛的多伦多电影节,大有要超越柏林和威尼斯,与戛纳争锋的气势,但是在今年,多伦多却陷入了和三大电影节一样的低潮期——同样是来自去年年底长达一百天的编剧大罢工后遗症,这让多伦多电影节的星光几乎比往年少了近一半。

过去两年,奥斯卡阵线或者说颁奖季属性的文艺电影在多伦多上大放异彩,这也是多伦多被成为“第四大满贯”的底气,因为参赛作品的质量保证,使得他们拥有了与三大电影节叫板的资本——无论现在的三大电影节境况如何,但他们都是以高品质的参展影片起家的,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今年,延续着编剧大罢工之后的萧条,多伦多的参赛影片创造了五年来的新低,不仅如此,“爱情无限谱”、“阅后即焚”这些有希望在票房上一争高低的作品也成为多伦多的主旋律。另一方面,三大电影节的萧条让超过一半的影片都没有卖出发行权,因此不得不纷纷涌向多伦多进行最后的努力,这也使得多伦多电影节的参展作品没有能够赢得更多的关注。

与这种局面相对应的是,那些备受期待的年度大戏,纷纷缺席多伦多。妮可·基德曼和希斯·莱杰主演的“澳大利亚”、克林特·伊斯特伍德联手安吉丽娜·朱莉的“换子疑云”、布拉德·皮特、凯特·布兰切特和大卫·芬奇合作的“本杰明·巴顿其实”、西恩·潘主演的“米尔克”……这些早开拍之际就赢得无数视线的作品,都与多伦多电影节无缘,这对于多伦多来说绝对可以称为一个致命的打击。

其实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编剧大罢工之后的空白期,让各大电影公司纷纷调整了自己的发行策略,为了能够集中精力做好前期宣传和学院公关,这些备受期待的作品都选择了十一月作为主战场,也就是在哥谭奖结束之后,颁奖季的前哨战才会真正拉开帷幕,这与往年显示出了很大的不同。

可以想象,今年的颁奖季阵线将会从十二月体现到十一月,而宣传策略也会在十月集中开炮,2008年的年末绝对会精彩纷呈。

从目前多伦多电影节目前已经与观众的作品来看,“切·格瓦拉”、“盲流感”、“纽约提喻法”、“摔跤手”、“燃烧的平原”、“蕾切尔的婚礼”等作品分别是从戛纳、威尼斯转战多伦多的,他们都已经显示出了强弩之末的疲态,并未赢得太多突破性的评价。

在过去三年里依靠“傲慢与偏见”、“赎罪”成为学院派新宠的凯拉·奈特莉带来的“公爵夫人”成为多伦多前半程首映的作品中最受期待的,可惜作品上映之后反响平平,不仅凯拉·奈特莉的演技没有能够取得突破,而且索尔·迪勃在导演位置上也没有能够带来惊喜。

目前上映的作品中最受好评的是斯派克·李的作品“圣安娜奇迹”,这位美国最著名的黑人导演之一,这次带来了一个二战的故事,在多伦多首映之后,赢得了一片好评。

为期十天的多伦多电影节显然迫切需要一些兴奋的东西来刺激一下观众们陷入僵局的热情,虽然多伦多电影节一直是以北美最大的电影交易市场自居,他们也不举办颁奖典礼,唯一的大奖人民选择奖完全是观众和记者们投票选出的。但从本质上来说,多伦多和欧洲三大艺术电影节没有区别,只是多伦多的名头上没有“艺术”这个前缀罢了,但多伦多还是需要观众的支持、需要制片商的支持、需要镁光灯的支持。

目前参展作品质量的平庸,让多伦多电影节皱眉不展,唯一的好消息估计就是在威尼斯大展神威的“朱诺”剧组集体抵达了多伦多,这也让多伦多电影节脑袋上的阴霾总算是看到了一些阳光。

不过“朱诺”的放映时间要等到电影节的倒数第二天了,目前才刚刚走过一半征程的第三十三届多伦多电影节,还是要在观众们对参赛作品质量的抱怨中再坚持三天。

随后丹尼·鲍尔带着“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来到了多伦多,在电影节的第六天率先举行了全球首映。不过丹尼·鲍尔的出现却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主要还是因为去年丹尼·鲍尔推出的“太阳浩劫”被誉为超级大烂片,甚至有人认为这部作品应该进入金酸莓的名单才对,这对于丹尼·鲍尔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丹尼·鲍尔是出身于舞台剧的英国导演,他的作品对于年轻一代的精神世界有着诸多探讨,1994年的导演处女作“魔鬼一族”让他声名鹊起,但真正让他享誉全球的还是1996年的作品“猜火车”。“猜火车”至今都是英国电影佳作排行榜上前二十名的常客,也是目前为止丹尼·鲍尔最著名的作品。

可惜的是,在“猜火车”之后,丹尼·鲍尔虽然有“惊变二十八天”这样评价不俗的作品,但整体来说,他的作品无论是从口碑、评价还是票房、影响等方面来说,都未能取得更进一步的突破。

这一次,丹尼·鲍尔拍摄了一部以印度为主要舞台的作品,“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这部作品讲述的是参加电视节目赢得百万奖金的贫穷少年,由于未接受过正规教育而酿成话题、引发争议的现实题材故事。

虽然“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仅仅投资一千五百万,但这部作品丹尼·鲍尔筹备已久,而且专门前往印度进行拍摄,所有演员都经过严格挑选,其中更有三分之一的语言采用印度语,可以说是丹尼·鲍尔孤注一掷的作品。

丹尼·鲍尔的心情有些忐忑,他已经很久没有这种感觉了,上一次有这种紧张感,应该是“猜火车”上映之前,不过当时的忐忑是紧张之中带着一点兴奋,而现在的忐忑却更多是不安之中带着期待,却又担心自己的期待成空,这种滋味,不好受。

一般情况下,都是编剧找到导演,将剧本交给导演或者制片,希望他们能够开启这个项目。但“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不是这样,这个计划是丹尼·鲍尔得知了剧本的噱头之后:西蒙·比尤弗伊,这位撰写出“光猪六壮士”的编剧,正在策划一个以“谁想成为百万富翁”这一电视节目为由头做情节的剧本,丹尼·鲍尔展示出了很大的兴趣,主动与西蒙·比尤弗伊联系,希望自己能够成为这部作品的导演。

当确定了合作之后,丹尼·鲍尔为“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付出了无数心血。由于电影题材的小众,要寻求到投资商十分不容易,而由于丹尼·鲍尔坚持影片将要在印度的贫民窟展开实地拍摄,许多广告商都担心影响自己的品牌形象,更是不愿意提供赞助了;选角工作的繁杂和困难,更是让丹尼·鲍尔吃了不少苦头,因为他必须从印度少年中选择出合适的演员:同时会英语和印度语的十岁左右孩子,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当地的文化差异和语言不通所带来的影响,更是不堪回首。

虽然电影仅仅投资一千五百万,这笔费用对于许多大公司来说只是再小不过的预算了,但对于丹尼·鲍尔和整个“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剧组来说,却必须精打细算每一美分,才能保证电影的顺利完成。

电影好不容易制作完成之后,丹尼·鲍尔却面临到一个更可怕的问题:没有发行商愿意接手“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的北美发行。主要还是因为电影的题材太过边缘化,主演又全部采用印度演员,这对于好莱坞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排斥点。众所周知,美国有好莱坞,而印度则有宝莱坞,明面上被成为东方好莱坞,但事实上在好莱坞诸多电影公司眼中却是山寨好莱坞,几乎没有电影公司愿意与宝莱坞直接扯上关系。

无奈之下,丹尼·鲍尔只能在导演生涯中第一次登陆了电影节,他选择了多伦多电影节,希望能够在这个发行交易市场,找到慧眼识珠的发行商。

虽然丹尼·鲍尔坚信自己的作品登陆北美电影市场是没有问题的,他有这个信心,但他绝对没有预料到机会居然如此快就到来了,“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甚至还没有上映,要等到明天才会和观众见面,但十一工作室就主动联系了自己,表示他们对作品的北美发行权有兴趣,这着实让丹尼·鲍尔喜出望外。

十一工作室,这可是丹尼·鲍尔的老乡!所以,丹尼·鲍尔现在就坐在咖啡屋里,有忐忑不安地等待着埃文·贝尔或者泰迪·贝尔的出现。

第1923章 豪迈手笔

埃文·贝尔这次前来多伦多电影节,第一个是因为当初“朱诺”的拍摄全部都是在温哥华完成的,这次带着艾伦·佩姬回到故乡,也算是一种报答;第二个就是因为他希望拿下“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的北美发行权。

威尼斯电影节结束之后,“拆弹部队”的发行权经过凯瑟琳·毕格罗点头,十一工作室率先拿下。凯瑟琳·毕格罗已经飞往纽约,她将会和托马斯·兰辛、特伊·凯斯一起商量发行事宜;“蕾切尔的婚礼”则更为沉稳一些,主要也是因为乔纳森·戴米在娱乐圈树大根深,手中筹码更多一些,不过电影在多伦多上映之后,反响远远低于预期,安妮·海瑟薇依旧是唯一的亮点,再次惊艳了北美媒体,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十一工作室的视线内暂时没有竞争者,现在就看乔纳森·戴米什么时候点头了。

至于“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埃文·贝尔知道,这部作品就是上一辈子第八十一届奥斯卡的最大赢家,不过现在历史早就改变了,每一年的情况都出现了许多变化,再以上一辈子的记忆去衡量显然是不准确的。所以,这一辈子会发生什么事,谁也不知道。埃文·贝尔对于“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这部作品,喜欢归喜欢,但却仅仅是觉得不俗而已,远远没有达到狂热的地步,上一辈子第八十一届奥斯卡的竞争之中,埃文·贝尔更加钟意“生死朗读”、“米尔克”和“本杰明·巴顿奇事”,这三部作品的整体性显然是更胜一筹的。

即使如此,埃文·贝尔还是希望拿下“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这部作品的北美发行权,不为其他,就因为导演丹尼·鲍尔。埃文·贝尔最喜欢丹尼·鲍尔的作品分别是“猜火车”和“127小时”,这两部作品埃文·贝尔百看不厌,家里甚至还收藏了DVD。

埃文·贝尔一直认为“猜火车”是丹尼·鲍尔的巅峰之作,这才是真正的奥斯卡最佳影片级别的作品,在电影中那种诗意的崩溃,让人从骨子里得到升华。而这部作品里对青春的探讨,对所谓叛逆的探讨,更是对埃文·贝尔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

所以,与其说埃文·贝尔是运作“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北美发行权,不如说他是希望能够见一见丹尼·鲍尔这位个性到骨子里的导演。

埃文·贝尔独自进入咖啡屋的时候,里面的客人并不多,此时正是以“小皇帝”勒布朗·詹姆斯的小学时代一直追踪到他成为NBA顶尖巨星的纪录片“超越赛事”正在上映,这也是今年略显冷清的多伦多难得的一个高潮,所以观众都涌到现场去为勒布朗·詹姆斯捧场了。

丹尼·鲍尔看到了埃文·贝尔的身影,“嗖”地一下就站了起来,一下就让埃文·贝尔看到了他,埃文·贝尔露出了笑容走了过去。

丹尼·鲍尔其实站起来之后就有些后悔了,因为他意识到了自己的冲动和冒失。要知道,他今年已经五十二岁了,在电影圈子里也打滚了十四年,绝对不是刚刚出道的雏儿了;虽然说丹尼·鲍尔并不喜欢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