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听到这个问题时,埃文·贝尔从容地笑了笑,事实上,他是第十四个做发表的,之前十三个人,几乎个个方面都被挑刺了,安全问题自然是重中之重,所以这个问题扑面而来,一点也不意外。“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请问一下大家,如果知道喝水会被呛死,那你还会喝水吗?我的答案是会,因为我要活下去。”埃文·贝尔不好笑的笑话,让台下一片静默,这些专业人士总是缺少一点幽默感。不过他也不介意,接着就说到,“同样,我们不能因为顾虑到高楼大厦有安全危险,就铸造一个铜墙铁壁。如果我们真的设计出一个铜墙铁壁,只怕大家都会说,这根本不需要设计,直接造一个铁盒子就好了。”
这一次,台下的专业人士们总算是露出了一点点微笑,毕竟埃文·贝尔后面的话算是一个小小的专业笑话。
“人总是渴望完美的,希望出现这样一个建筑,既能够保留我们对双子塔的纪念,又能够体现出我们面对挑战时的不屈,同时还要安全性和美观共存。”埃文·贝尔的话让台下一片寂静,事实上,这的确就是大家心目中的想法,只是没有人敢像埃文·贝尔这样大胆直接罢了,“但我只能说,如果你们是在寻找这样的建筑,至少我的设计是不合格的,我还不认为我的设计有如此完美。”台下传来了几个轻笑声,听埃文·贝尔如此自信满满的贬低自己的作品,那么这到底是在抬举自己还是在贬低自己,如此矛盾的感觉,的确颇有喜感。
“我的设计图之所以叫做‘自由塔’,本身就是在传达美国人享受自由的理念。”理查·温迪在底下翻了一个白眼,这名字分明是他逼埃文·贝尔用的,埃文·贝尔完全即使在睁眼说瞎话!“‘自由塔三号’首先应该是一个住宅和办公区的结合体,其次是一处悼念九一一、悼念双子塔的所在。所以我创造了多功能型建筑,将各种理念融合在一起。”
“解释了这么多,再回到刚才的提问。安全问题,我自然是有所考虑的。”埃文·贝尔说话十分快速,话题和话题之间的衔接很自然,语速很快,但吐字清晰,不会让人有糊涂的感觉,他甚至可以看到台下有人在微微点头,“外墙采用玻璃,将会是最新的防弹防震玻璃,并且会有三层设计。无论是刚才提问中所说的汽车炸弹,还是狙击袭击等恐怖袭击,是绝对没有问题的。当然,如果再发生九一一的惨剧,我承认,‘自由塔三号’还是无法承受。”
埃文·贝尔并没有砌词狡辩,也没有用辩论之中的诡辩故意回避重点,而是将优缺点直接展示出来,反而让现场不少人思路清晰起来。“相对应的,我在应急安全措施上做了相对应的设计。”埃文·贝尔点开自己的幻灯片,开始介绍安全梯等措施,甚至包括一个全新的外墙逃生渠道,让人眼前一亮。
“我知道,现在纽约城依旧生活在悲痛和焦虑之中,九一一事件带来的伤害不可能那么快消失。所以,政府和经济势力就利用这种心理和情感,告诉大家,他们要重建一座规模宏伟并具象征意义的建筑,否则就是对恐怖分子的妥协。”这是一个言论自由的土地,埃文·贝尔说话没有太多的顾忌,即使纽约市长就在底下,大家也是静静地听着,“在我看来,建筑应该更具文化色彩,而不是堕落为‘空洞的政治姿态’,否则任何具有艺术价值的设计都不会被采纳的。”
埃文·贝尔又将幻灯片切换到了整体外观设计效果图的页面,“所以,我保留了建筑外观上的艺术性,同时在安全性能上进行了最大的努力,并且划出一部分区域建立九一一纪念馆,永久成为纽约市民,还有死难者家属缅怀的地方。另外,‘自由塔’这个名字也将成为美国维护自由的共同信念。对此,我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我并不认为,需要在安全性或者文化性上做过多妥协,否则,‘自由塔’就不是‘自由塔’了。”
当埃文·贝尔全部阐述完毕之后,现场意外地沉默了五六秒时间,然后才又有人开口提问到,“请问多功能型区域,在一栋大楼里融合过渡的部分,设计又是怎么样的呢?”
“请看这部分设计。”埃文·贝尔从容地接着点击幻灯片,就好像刚才说的话再正常不过了。
可是,坐在观众群中的理查·温迪却知道,刚才埃文·贝尔立场分明、思路清晰的演说,在众人心里掀起了惊涛骇浪。不一定所有人都会赞同,但势必所有人都会印象深刻,有自己的思考。
“谢谢大家的时间。”当所有提问结束之后,埃文·贝尔微笑地和大家鞠躬道谢,然后就走下了讲台。
第366章 公众选择
“埃文,如果市长让你修改图纸,你真的不改?”理查·温迪看着身边的弟子,压低声音问到。
此时四十位专业评委正在统计分数,今天第二轮的竞标,当场就会出现结果。评委包括了建筑领域的专业、政府官员、安保专家等等。大家根据自己的想法为每个设计打分,统计出来之后计算平均分,前十名进入第三轮公众投票。
当然,世界任何一个角落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有阶级的地方就有斗争。埃文·贝尔很清楚这一点,上一辈子“自由塔”的设计师就在纽约市长、联邦政府、公众的角力之前左右徘徊,不仅导致设计图出来之后三年才开始动工,还让“自由塔”和原有的设计相去甚远,做了许多不得已的改变。
社会就是如此,即使你不想改变,也不得不改变。
埃文·贝尔却是坚定的点头了,“如果是专业意见,那自然没有问题。可是如果是更换理念之类的理由,我是不会更改的。大不了就让政府选择其他设计好了。”其实,埃文·贝尔这一次参加世界贸易中心大楼重建设计图纸的竞标,更多是希望锻炼自己。毕竟,两世为人,这是他第一次有幸参加到真实的建筑设计之中,如果能够胜出,那自然最好;就算不能,面对人才济济的建筑设计行业,也是可以接受的结果。所以,埃文·贝尔不希望自己的设计,成为政治、经济角力的牺牲品,如果面临了这个局面,他宁愿不蹚这趟浑水。
埃文·贝尔转头看了看理查·温迪,不由笑了起来,“怎么,你觉得我入选的可能性很大?不然你为什么问这个问题,你就知道我可以进前十名?”
理查·温迪笑了笑,“公众心思我们猜不到,可是现场都是专业人士,大家心中的前十名差不了多少。你的设计,我不敢说是冠军,前三名是没有问题的。”说到这里,理查·温迪看弟子的眼神又更和蔼了一些,埃文·贝尔的设计才华正如他所料,正在闪闪发光,即使在众多专业高手之中,也一样出类拔萃,“最重要的是,你对设计的概念很清晰,安保和设计的平衡点,你已经把握好了。所以我才问你,如果市长要你改动安保、设计和理念之间的平衡点,比如说更加侧重安保,或者更加重视纪念意义,你会如何。”
埃文·贝尔笑而不语。
今天到场的政治人物可不少,纽约州州长、警察局长、市长,包括民主党和共和党都有派代表出席,可见世界贸易中心重建大楼身上浓厚的政治色彩了。虽然前面发表的过程前后持续了近七个小时,但是分数统计速度却很快,最后由纽约市市长公布了前十名的结果。
埃文·贝尔的“自由塔三号”以八十六分,排名第四,顺利入围。而在场所有专业人士投票的结果,是由来自芬兰的设计师丹尼尔·利贝斯金德夺魁,其设计的“自由塔一号”最终拿下了全场唯一的九十分,顺利登顶。
事实上,丹尼尔·利贝斯金德就是上一辈子最后中标的人选,他设计的“自由塔”成为了纽约人民最后的选择。只可惜,之后纽约人民又变卦了,政治人物之间也如风中芦苇摇摆不定,让丹尼尔·利贝斯金德先后多次更改了设计。
即使如此,最终丹尼尔·利贝斯金德的左右逢源依旧没有得到好结果,他被“提拔”为总策划人,事实上就等于被剥夺了修改设计的权力,其后的设计修改工作交给了世界贸易中心的开发商和承租人亲自制定的大卫·查尔兹全权负责。
所以,最终“自由塔”早已经不是丹尼尔·利贝斯金德最初设计的模样了,即使名义上的设计师依旧是丹尼尔·利贝斯金德。
但是,这一辈子的世界贸易中心大楼重建工作,又会如何呢?没有人能够预测,即使是埃文·贝尔也不行。
随后,媒体就立刻拿到了入围最终评选的十位设计师名单,当大家发现名单之上“埃文·贝尔”的名字赫然在列时,所有人都轰动了,无论是娱乐记者还是社会记者。
在超过四百家建筑事务所的竞争之下,汇集了全世界各地的杰出建筑设计师的竞争之下,埃文·贝尔居然脱颖而出,成为了最终十位公众选择的环节。那么,这就意味着,左手音乐右手电影的埃文·贝尔,很有可能将会将自己的名字篆刻在世界贸易中心新大楼的设计师位置上。
这条新闻实在太过轰动!仅仅在十二个小时之内,全世界就有超过三百家媒体报道了这件事:主要当然是在报道第二轮竞标结束,只是埃文·贝尔却成为了这个报道之中最引人注目的名字。
这不是普通的客串,就好像一位演员觉得演戏累了,突然就拿起话筒干嚎两句,说不定这位演员就有一个很好的歌喉,也许他不能创作,但他至少能够唱歌;这也不是今天在这个城市呆腻了,背上行囊就直奔另外一个城市去采风;这更不是摄影、写作这样的业余爱好,也许你不擅长,但至少人人都可以尝试。
这是建筑设计!
没有经过专业学习的人,不要说画设计图纸了,甚至连设计图纸都无法看懂。更不要说,这还要涉及创作灵感,建筑架构、安全问题、材料使用等多方面的专业问题。建筑设计可不是隔壁可以随时串门的邻居,是绝对的专业领域。
可是埃文·贝尔呢?音乐创作一路高歌,一张张单曲在北美大陆虏获无数听众的心,他被誉为二十一世纪之后出现的最出色的音乐才子。电影方面步步坚实,票房一部比一部高,让无数少女为他疯狂,口碑任何一部都不逊于其他几部,演技方面更是进入了挑剔的学院派视线,甚至有人认为他在“白夜追凶”和“狙击电话亭”里的表演,都可以为他赢得奥斯卡演技方面的提名。之后呢?
先是心理学方面一鸣惊人,引发了专业学者们的一片叫好声;现在又是建筑设计方面的横空出世,挑落四百名竞争者,征服四十位专业评委,顺利进入前十名的候补名单。这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妖孽!
对,妖孽!
即使是再见多识广的媒体,对埃文·贝尔也已经失去言语了,所有的新闻似乎都只有一个字眼,“天才”,他们已经找不出更华丽的词藻去形容埃文·贝尔了。直到肖恩·霍尔在“世界新闻报”上的一句“妖孽”,惊醒所有人。的确,这才是最合适埃文·贝尔的词语。所有的赞扬,所有的歌颂,所有的惊艳,都及不上这个词对埃文·贝尔的准确描述。
事实上,肖恩·霍尔在今年四月下旬的时候,就已经惊讶过一次了。不过那时候,埃文·贝尔只是出现在了世界贸易中心大楼重建设计图纸的第一轮竞标上,至多只能说是一个希望之星。现在,埃文·贝尔却用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