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生在唐人街-第18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挂在奔驰S600型号的高档轿车上,和平饭店如今本就是全国名气最大的酒店之一,入住的客人一般身份尊贵,出现这辆车并不奇怪。
  两人没在意,正在商量如何让苏木同意在沪市投资,其中姓裴的二把手,在酒店大厅的椅子上看见个人。对方年纪并不大,身上穿着西服,样貌丝毫不起眼,原先去找苏木兑换美元的那位女人,站在他身边板着脸,没有说话,像是在等人。
  裴先生跟身边那人说了句,对方听说这位年轻人来历后也忍不住动容,犹豫会儿一起走了过来打招呼。
  还是1990年,没点关系敢用将近三十亿人民币吃下四亿美元外汇?没点关系敢从地方大员们眼皮子底下跟苏木接触,要从苏木手里换走可能用作外来投资的美元?这两位都要去跟年轻人打招呼,绝对不是看重他本人,而是忌惮他背后的长辈们。
  陌生女人跟苏木说话时候有底气,因为她背后的人手眼通天,寻常外汇黄牛撑死吃下百万美元左右,大一些数百万美元,而大成他这样的,如果实力不够,早就被浪拍死在沙滩上,想弄潮可不是那么容易。
  最早一批下海经商的,除了穷到走投无路,冒死一搏的普通人,还有就是四九城里那些知道无论风怎么刮,都有实力保住自己的年轻人。
  苏木不蠢,他随时可以拍拍屁股走人,身为商人自然争取将自身利益最大化,隐约猜到这女人背后的势力不小,才敢谈起从他们这里兑换掉美元,用来在这里投资的事。
  对方怎么收场,那是对方的问题,以一比七点五左右的汇率兑换,等于四亿美元变六亿多美元,只不过多半只能用在华夏境内投资,利益大到让他愿意冒点小风险……


第311章 上面有人(4/4)
  年轻人坐得挺直,倒像是穿着西装的军人,家里有位老人,虽说年纪大了,影响力还在。
  认出这两位地方主管,思绪在脑袋里转了圈,将他们的来意猜到个大概,告诉说苏木不在酒店里,接着邀请他们去餐厅坐坐,喝了杯茶。
  最开始听年轻人说这笔外汇必须归他,两人还有些生气,也不知怎么了,后来竟然主动走了,留出时间让这位姓李的年轻人跟苏木见面。
  苏木不知道这些,在没有观景台,只是乱七八糟停着许多车的江边看了会儿,然后才回到和平饭店,从小就听父辈们说起华夏怎样怎样,老实说这次回来之后,没有太深的感受,到处都乱糟糟的,并不适合旅游。
  进门后意外瞧见两个多小时前,刚见过一面的那位漂亮女人,随即则将视线投向了姓李的年轻人,年轻到出乎苏木预料,看上去比自己大不了几岁。
  瞧见对方走来,先问了句看似莫名其妙的问题:“你说话管用?”
  年轻人一愣,接着微笑点点头,告诉说:“全国五分之一去美国的人,都从我这里换过钱。”
  “嗯,那你跟我过来谈谈怎么合作,不知道去哪里玩,时间足够……”
  苏木说完走进电梯里,这家饭店对外称是五星级,但无论装修还是服务都算不上五星,他住过很多五星级酒店,对此有些发言权,装修有点年头了,房间气味也不好闻,胜在名气大。
  来到房间后,觉得有意思的李平安也跟着坐在沙发上,时不时看看对面女人,对方显然很不高兴,却忍着没多说话,保镖瑞恩等人就在不远处站着,他们听不懂中文,只负责保护苏木的安危。
  在电梯里自我介绍过,此刻姓李的年轻人告诉苏木:“你手里的外汇我可以吃下,哪怕再多一点也没关系,只要你有,我们就敢要。
  不过,按照七点五的汇率来不可能,我们最高给你六点八,我是个爽快人,这就是最高价,谈得来就谈,谈不来那只能算了,我敢拍胸口保证,除了我之外,谁都吃不下你的这么多钱。”
  后面其实还有一句谁敢吃就剁了谁的手,谁说猛龙不过江?这一点自信他还是有的。
  六点八,苏木对这个价格已经满意,还是习惯性尝试讨价还价,摇头说:“我知道,你们甚至以一比十、一比十二的汇率卖美元给其他人,我要的七点五不算高。”
  “确实不高,我甚至按照一比八收过几百万美元外汇,转手还能赚一些,可惜这次不一样,不是我自己跟你谈生意,是上面让我当代表来跟你谈。你在美国应该听说了,最近苏联动荡,我们国家想买一批东西,他们只愿意接受美元结算,价格有点高,不是几亿美元外汇能够解决的,而我们缺少美元。”
  李平安和苏木同时抬头往上看,同样姓李,却不如人家聪明的李平安还傻乎乎问了句:“苏木,我们不是住在顶层么?”
  “……咳,我是说燕京的那些人。
  巴黎统筹协议让许多国家禁止对我们出售高端技术,这是个从苏联购买引进的好机会,你们也是华人,身上流淌着华夏人的血。六点八,绝对没亏待你们。投资期间遇到问题,直接打个电话给我,没有什么是解决不了的。”
  这话说的霸气十足。
  苏木不知道对方是不是在忽悠自己,要让自己以低价兑换给他,心里隐隐相信了这位年轻人的话,一比六点八的汇率,总比从官方银行渠道兑换划算。至于有关苏联的事,他可不敢乱掺合,主要身家和事业可都在美国呢,要是牵扯进这种纠纷中,以后算是完了。
  苏联正在垂死挣扎,看样子不光美国盯着它的高端技术,媒体所报道的华夏最近在苏联动作不断,拼命挖人才、买技术的新闻也很真实,既然对方敢告诉自己这件事,多半说明即使自己“叛变祖宗”,将消息告诉那边同样没关系,实际上就只知道要买技术,对于详情一所无知,挖苏联墙角的事早已成为公开秘密,假如不是美国在中间拦着,华夏都打算将一艘乌克兰的“退役”航空母舰开回家,据说是艘崭新的航母,甚至没离开过船坞。
  美国方面一听这消息立马急眼,花了几十年,还用“星球大战”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手段才将苏联整垮,要是再培养个新苏联,那就糟糕了。于是,苏联还没解体,刚升温没几年的中美关系又迅速冷了下来,许多达成的友好协议变成废纸,华夏的名字依旧在巴统禁运名单上,哪怕是高级机床都不允许卖过来。
  琢磨会儿,本就是意外之财,苏木倒不贪心,已经倾向于答应。
  原先还担心自己犯罪,如今上面有人帮忙撑腰壮胆,那就完全不用担心了,全是些干净的钱。
  将心里疑问说出来:“听你的意思,平时倒卖外汇,也帮国家解决问题,这样做真的不犯罪?”
  李姓年轻人没预料到他会问这个,自然是犯罪了,没蠢到自己承认,换了个重点回答道:“我们从国外倒腾外汇,让国人有机会出国赚钱、学习,你知道去年那些在国外的华夏人,为国家带来多少外汇吗?十几亿美元!
  国际贸易额太少,光靠卖木材、卖煤炭、卖石油,能赚到多少外汇,想买先机的工业机器,都离不开美元外汇。”
  苏木觉得他真正想说的是,自己在违法,但也在帮助这个国家,很难说是对是错,事情不总是非黑即白,还有夹杂在其中的灰色地带。
  终于点头,没有直接同意,提出个要求说:“既然没有你办不成的事,那么江对岸浦东那片的地我要了,你们能给多大,我就花多少美元买下它。四亿美元,剩下的按照你说的汇率跟你兑换,也算是身为华人出了份力,剩下的钱主要用来投资公司,刚有点想法,提供几万个工作岗位不成问题。”
  “地?”
  想了想,记起刚才在江对岸看见一片鸟不拉屎的荒地,伸出手爽快道:“成交!”
  ……


第312章 地王(1/4)
  二话不说,对方先去帮忙联系了。
  在回来之前,甚至在接触胡先生,听他说完那番“只允许外商投资”的介绍之前,苏木都没打算将这次用股票抵押贷款得到的钱,全部留在华夏。
  之后综合多种问题考虑,一是眼前的利益,二是长远利益,两者所能带来的回报都足以让苏木心动。
  从目前所亲眼见到的情况来看,一家被认为是“西餐”的垃圾食物快餐店,居然能够吸引那么多人排队购买,而对外的友谊商店,竟然快被人抢购空了,苏木在那里待了十多分钟,光是曰本产的电视机就卖出去四台,生意火爆到不像话。
  由此可见,发生在苏联的商品短缺浪潮,在华夏也有所体现,国家主导的计划经济,使得产业结构发展不协调,倘若找到适合投资的领域,想赚钱再轻松不过,如果将这种投资机会放过,苏木觉得自己以后会后悔死。
  另外,从老电台里收听到的未来讯息,同样也是他考虑的重点,第一次收听知道华夏发展的很好,第二次收听更了不得,居然都能跟美国打贸易战了,在经济总量不对等的情况下,贸易战不会轻易出现,说明经济总体相差不会太远。
  往更深层次考虑,中美贸易如此密切,多半是因为以后成功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能够顺利加入,又说明以国家为主导的经济模式肯定会发展变革。
  往哪变革?自然是往民营领域变革,在电台里听说过中兴停牌,用到“停牌”这个词,也说明民营经济起来了,会出现股票证券交易市场,结合几年前收听到的消息,苏木才打算将这四亿美元闲置资金全都留在这边。
  算上利益,先前苏木觉得三年内赚个一两亿美元就很不错,现在不同了,眼前这拥有十二亿人口的庞大市场等着自己去开拓,不赚个一两倍哪能说得过去,自己赚钱的同时,也能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增加税收,这是双赢的局面。
  归根究底,苏木是美国人,还是美国商人,中间隔了两代人,全没回来过。对这片祖先生活过的土地抱有好感,但并不意味着要牺牲自己的众多利益,来这边做好事,尤其还是四亿美元的好事,公司发展前景出色,因为是前景,就目前来看四亿流动资金对他而言不是笔小钱。
  送走“客人”后,他坐在沙发上闭着眼睛沉思,已经决定来这边投资一些实业,有关具体从事什么行业的问题,还处于满头雾水的状态当中,连最主要的商业规则都没能搞清楚,于是苏木叫来艾伦助理,让他问问几大国际咨询公司,问他们能不能在华夏为自己提供商业服务。
  鸡蛋如今全都装在美国的篮子里,苏木现在的财力足够支撑他来到民营经济领域几乎还是一片白纸的华夏,打造自己的第二个产业帝国,假如发展顺利,他不介意在不影响硅谷公司运转的情况下,筹集更多资金投入到这边来……
  ****************************
  当天都没别人过来拜访,问了和平饭店工作人员之后,他们去了位于思南公馆的餐厅,享用一顿地道的大餐,其他人吃不习惯,苏木和李平安吃得挺开心。
  隔壁省都派人过来,沪市却没人来,苏木觉得假如不是没听到消息,就是在跟那位姓李的年轻人接触过之后,当地那些人觉得没到露面的时候,要是真像年轻人自己说的那样有实力,是帮国家做事,当地官方高层应该已经听到消息了。
  局势还没明朗,倘若察觉到一点点不对劲,苏木也不会将自己的钱兑换给对方,第二天上午发生的事证明他想多了,姓李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