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村里种地去(兵家)-第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跑了一圈,看看时间,方文就往家里走去,几个婶子应该也快带着半大小子们过来了……

PS:先上一章,晚上还有更新!

第九十二章 安排(上)

鱼庄就要开业了,坐镇大厨自然是村里最有名气的坝坝菜李师傅了,本来也不容易请来,别人每月接几次坝坝席得的红包并不少,基本上每月能悠闲二十来天。

不过这不是有杨支书的面子吗,在有李师傅的媳妇是方家人,方文的工资也开得爽快,实在无法拒绝,也就跑来坐镇大厨了,不过却有一个要求,必须找几个小伙帮工,李师傅虽然有徒弟,不过早已经出师了,在说一个小鱼庄也养不了那么多人。

这事杨支书之前就提了提,不然方文也不敢说帮着安排工作。

如果在以往,村里的小伙子到了挣钱的年纪,一般也先是在村子里找找关系,看谁家孩子上班的地方差人,或是找外面混得好的亲戚们帮忙。

不过高中毕业还好一些,毕竟年龄到了,换着小学毕业和初中毕业,这年龄没满十六岁,还属于童工,在外面找活计很不容易,就算到工地上也是如此,年龄不够根本进不场地,如今工地上对安全其实卡得也比较严厉,虽然没有社保等福利,不过意外保险却是有的。

如果一个民工每年跑十几个场子,能买上十几份的意外伤害保险,没办法,现在一但出事无论是包工头,还是作为甲方的老板对于赔偿都很头疼,这种为难的事只好扔给保险公司了。

方文回家路过鱼庄的时候王工头正在亲自打灶台,村里没有天然气,这生活造饭一般都烧柴火,因为煤炭现在实在太贵了,用不起。

所以这灶台就非常讲究,没那手艺根本不敢开工,毕竟一个灶台出来要用几十年的,村里的施工队一般只有技术最好的出手,王工头就当仁不让了。

鱼庄的厨房比较大,足有五十个平米,能同时满足三个厨师一起炒菜,就算是办席面这场地也能施展开了,光是这个厨房内的装修就花了两万多,这还是村里的价格。

又散了圈烟,方文就往家里大步走去,一边走,脑海中飞快转起来,他是打算在干两年,以后就当甩手掌柜,取个媳妇,生个儿子当全职奶爸,毕竟都是奔三的人了,得赶紧抓住青春的尾巴。

一到家,没想亲戚们居然已经先一步到了,小黑狗尽职的守着堂屋门口,昂首挺胸,表现得颇为霸气,不过一见方文回来,连忙一溜烟的跑过来撒欢,不时冲着人群露出凶狠的獠牙,挣着表现分。

俗话说狗丈人势,其实从字面上来理解,是说狗的凶猛程度其实跟自己的主人关系很大,在村里别看外面放养的土狗很乖巧,人人都可以欺负,但一但这狗回到家里,站在自家的一亩三分地上,马上就会变得凶恶起来,犹如被施展了'大挽尊术',战斗力马上就会爆发,就算是狗王上门都敢战一场,因为打不过后面的主人会帮忙不是。

“文叔回来了呢。”有半大孩子叫嚷道。

方文连忙告罪一番,毕竟是他让亲戚们过来的,如今却让别人在坝子里等着,寒暄完就把堂屋打开,泡上茶,给男人发了圈烟,方文发现其实有几个半大孩子眼神中露出了渴望,估计平时偶尔也在抽烟,不过这时家长在只好忍着。

来了十来个长辈,都是叔叔辈的,小伙子居然来了十二个,可见大中华人口一直在不停的上升,其中有四个十七八岁,估计是高考落榜的,有六个十五岁左右,估计是初中刚毕业不打算读书了,还有两个也就十二三岁,方文擦了擦汗,这才多大点啊,怎么也跑来了。

“你们两个也太小了点吧?”方文冲两个十二三岁的孩子说道,家里亲戚太多了,他也只认得是亲戚,至于是那一房,什么辈分也不是很清楚。

“不小了,我像他们这么大早就在挣工分了,文文你看随便安排个活计就成,先干着,吃几年长饭。”一个中年汉子抽着旱烟出声道,看穿着就显得很贫困,村里人其实窜门走亲戚什么的都会整理一番,不说盛装出行,但也算穿得相对体面,但中年人却穿了身八十年代的旧衣服,两个孩子也差不多,衣服就是改小了的。

在村里如果家里孩子比较多,往往买衣和鞋子都会买大一号,一是孩子长得快,二是哥哥姐姐穿了,可以改一改弟弟妹妹接着在穿。

方文对中年汉子真没什么印象,正不知道怎么开口,旁边一个有些胖的妇人小声说道:“这是你二老爷家的老幺,方光青,一个人带着俩孩子,家里比较困难。”

后来方文才知道出声的胖妇人是九老爷家的媳妇,因其笑声比老母蛋下蛋的还震撼人心而得名,声传十里,声名远播,人称方家大娘,是村里八卦党的'党/魁',九村十八寨没有她不知道的事情,只要你在村里,就会为列其兵器谱上,一有风吹草动,方大娘绝对会在第一时间乱箭射出,人人中标,一夜就能连下十里八村,可谓风云变色,路人皆知。

方大娘的孩子前两年就考上大学出去读书了,今儿来不过是凑热闹,接收第一手的消息而已,因为方文最近在她的兵器谱上名列前茅。

方文一听,忽然想起当初村里的一件大事,就是眼前的中年人光青的媳妇跑了的事情,想着这儿,心理叹了口气,“光青叔,这样吧,两个孩子先留在我这儿帮忙,等年龄大点了在安排,别的不说,饭菜管饱。”

“好啊,小林小齐,还不快谢谢你们文叔。”中年人光青呵斥道。

两个孩子连忙站起来喊人,一口一个,“谢谢文叔。”

方文连忙摆手,这辈分乱了啊,“怎么叫叔了,我和你们都是一辈的。”

“还是叫叔合适,你们两个以后只能叫文叔,要改口了,回来屁股就等着开花。”中年人继续呵斥道。

方文还要说,旁边方大娘又出声了:“文文,你别管他,他脑子有点不正常,当初就是经常打她媳妇,你顺着他就是了。”

方文还能说什么,当叔就当叔吧,反正他也比两个孩子大了十几岁。

其余亲戚还等着呢,方大娘又接着介绍了一遍,都是本家人,全都姓方,都不是外人。

方文想了想说道:“叔叔娘娘'婶婶'们,我是这么想的,一是:安排到市里读兽医专科,回来先在畜牧站干临时工,有位置空出来就转正式工,不过最多去两个人,多了也就安排不过来了。二是:去两个人到蔬菜店里帮忙,工资和店里的员工一样,三是:我送到外面的酒楼去学厨师,也就是龙洞镇蒋老板在县城开的酒楼,后面我会开家饭店,到时候可以回来帮忙或是自己发展,四是:留在鱼庄给李师傅打下手,学厨艺,后面在安排。”

“恩,大概就是这样,我这儿先说一句,你们要是觉得合适就把孩子们送过来,后面觉得不合适也可以让孩子们离开,不过走了之后就不能在回来了。”方文又提了一句。

PS:求收藏,推荐票!

第九十三章 安排(下)

话一落,大人们都低声讨论了起来,方大娘当然也加入大军,帮着出主意,要说方文说的四个方案都不怎么样,但也要看在什么地方,村里的半大孩子要找个不干苦力的活计真的挺不容易的。

这方案要说最好,当然是以后到畜牧站上班,转正后可是事业编制,吃皇粮能吃到挂,最后挂了,后人也能得到补助,不过却要先去读三年书,还需要家里在投入三年,而且成绩太差也不好意思开口到畜牧站上班的事。

后面的去蔬菜店帮忙现在就能拿工资,去学厨师虽然现在没啥工资,可等以后当了大厨就来钱了,怎么说也是门手艺,总不至于饿死在外面。

最后讨论了很久,这才商量出一个结果来,本家闲在家里的半大孩子都来了,有方大娘牵头想不知道消息都难。

结果是两个高中毕业的孩子成绩其实还算不错,打算去读兽医学校,另外两个高中毕业的想去外面大酒楼学厨师,四个孩子想去蔬菜店上班,只有两个孩子想留在村里跟李师傅打下手。

“成,那事情就这么定了,要读书的还要等两个月,我到时候通知,一年的学费是四千块钱左右,读两年就可以实习。”畜牧站本就有这方面的门路,方文也是之前就了解清楚了才敢开口。

“四个去店里的孩子,现在就回去收拾收拾,半夜和方华叔一起去省城。

两个要去酒楼的,也回去收拾好东西,我跟蒋老板联系好你们就直接去县里。

留村的也准备下,可以先去找李师傅过下话,等几天鱼庄一开张就过来,工资的事情等具体上班了在定。”方文一口气说完,如今也只好这样安排。

亲戚们也都出声道谢起来,工资虽然谈不上好,但是方文做得干脆,全都给安排了,而且不满意随时可以离开,至于以后不能回来也是人之常情,村里人都省得。

事情一定好,大伙又唠叨了下家常就准备告辞了,尤其是今天晚上就要出发的两个孩子更是如此,得赶紧去收拾衣服啥的。

方文也在这时候也了解清楚了方大娘的身份,一党之魁首啊,不容小窥。

小林和小齐两兄弟留了下来,因为方文没说他们两兄弟到底要干什么,中年人光青也就跟着留了下来。

方大娘得了第一手消息,正打算离开出去放乱箭传播出去,没想方文忽然出声:“婶婶,等一下,我找你还有点事。”

方大娘一听,乐呵呵的坐回了板凳,笑道:“文文,你叫我大娘就成了,村里人都这么叫。”其实方大娘以前也是个害羞的小媳妇,这只是这几年才把天赋开发了出来,所以方文才不认识,方大娘自从登上了村八卦党/魁首的宝座之后,已经连任了好几期都无人撼动其地位,此时名声已经到了颠峰时期,手下成员遍布九村十八寨,喝口水的时间就会有无数消息聚会到她这里登记在册。

“那好,大娘,我就直接说了,我打算请你到我这儿兼职,你看怎么样,也就是我有什么事你就帮这联络下大伙,没事的时候你有什么重要消息也通知我一下,每月我开三百块钱的工资,奖金另外算。”方文到不是内心的八卦之火在熊熊燃烧,而是他怕之后一段时间自己的动作过大,在村里产生各种影响,村里人虽然淳朴,可因为平均文化不高,列如嫉妒,不满等等情绪容易产生,他到不是怕因此而得罪人,但大伙不是亲戚就是一个山沟里的,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啊,在说多了解些咨询对他的想法也能产生促进作用,闭门造车是要不得的。

方大娘一听,还有这等好事,正好跟她现在的魁首工作重叠,顿时乐呵呵的应道:“那感情好,文文,以后你就放心吧,这事我懂的。”

送走了乐呵呵的大娘,方文这才和中年人说道:“光青叔,你家里现在有几个人的土地?”

大娘说光青叔的脑子不正常,其实估计也是脾气方面,思维交谈方面都没有任何问题,方文一问,他就回道:“四个人的土地。”

恩,不少了,有五六亩地了,“光青叔,你看要不这样,你把地里的种的农作物全部收割了卖到我这里,留一些种来喂猪就成,其余的全都种小番茄,种子我出,番茄出来后我给你算五块钱一斤收购,一年要是挣不了三万,差多少我给你补够。”

“文文,叔算不来帐,你一年要真给三万,我就天天守着种番茄,地里全种番茄,猪也不喂了。”中年人有些激动的说道。

“成,我现在就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