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大家议论纷纷的时候,女老师自己出口惊人,竟然在跟别人聊天的时候,说不是自己勾引公公,而是公公强暴了自己!
大家都被这个说法震惊了一下好么?估计许多人听说之后第一反应是懵逼,然后就想,是真的么?然后再想,咦,这样的丑事你不是应该瞒的紧紧的么,怎么能够这么直接就说出来了喂!你知不知道,这对你自己很不好喂!
大家都觉得这女老师是疯掉了,竟然把这种家里的丑事抖了出来。
连卫靖泽这种不爱听八卦的,都觉得十分酸爽。
到此为止,还真没多少人会去怀疑这件事的真实性,村支书的德行十里八乡都出了名的,所以大家觉得可信度还是很高的。而且女老师再蠢,也没有蠢到自己毁掉自己的名誉的地步吧?
这桩事儿估计要从年前流传到年后去了。
因为这件事儿,大家对于潘金桂的事情关注度也没有以前那么高了。
潘金桂在身体恢复的差不多的时候,在元旦节之后就起诉了离婚,这一次,李神保倒是没有求着潘金桂不要离婚了,而是就孩子的抚养权开始展开了争夺。李神保这样做,并不是因为他多看重两个女儿,而是因为他就是想要折磨潘金桂,要拖着。
卫靖泽听说这个事儿的时候,还是去地里割红薯藤,然后听到了别人在议论。
“金桂去告状要离婚的事儿,结果下来了。”
“离了?”
大家都觉得应该是八九不离十地要离了,闹成那样子,日子怎么过,曾经恨不得将对方弄死的两个人,怎么可能又躺在同一张床上?
另一个人嗤笑了一声,说:“怎么可能?第一次上法院告状要离婚的,哪有第一次就离得成的?”
“那也是咯,现在不都是劝和不劝分吗?不过要我说,金桂那事儿,还是早点离了好,李神保真不是人,他娘更不是个东西。”
听了两个人的议论,卫靖泽还觉得有些不敢置信,回家之后就问了问老汉,老汉也点头说:“我也是才听说的,确实是没有离成。”
“都家暴了,差点闹出人命了,怎么还判不离啊?”
老汉一脸平静,说:“县里的法院是这样,第一次要去提出离婚,都是不判离婚的,要第二次去告,才有可能离得成。”
卫靖泽觉得坑爹死了,人家第一次告就不判?离婚的理由有很多,有些人确实是因为一时冲动就跑去民政局说要离婚,可对于思想保守的乡镇居民来说,真到了起诉离婚那一步的话,肯定不是冲动了。许多人觉得法院就像古代的公堂,上公堂可不是什么值得骄傲的事情啊!
举个例子,家暴在农村非常常见,受害者们忍受一辈子都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因为她们已经被灌输了一种思想,那就是离婚很丢人,和丈夫殴打妻子很正常,许多人都觉得,事情忍忍就过去了。这些妇女,已经成了受害者,别人还要她们心安理得的接受,也是恶心,或许有人好不容易鼓起勇气去提出离婚,结果被法院驳回,不知道会有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会不会觉得自己确实是错了,这就是自己的命,然后不再提起诉讼,一直到丈夫去世或者自己死掉。如果这样,岂不是因为所谓的维护婚姻,而导致许多受害者无法得救?
每次卫靖泽觉得自己对农村的规则了解了之后,突然又有一些事情出来,告诉卫靖泽,你想的太简单了!
比较幸运的是,潘金桂因为有娘家人支持,所以离婚的态度十分坚定。可是在许多地方,还有许多人,不仅自己要忍受家暴,还要教育自己的女儿,男人打女人很正常,男人跟女人天生不平等,于是就毁掉了一批又一批女孩的人生,这些刽子手犹不自知。
这些也只是卫靖泽的个人想法,那些真正存在的悲剧,也只能眼不见而心不忧了。
第135章 迁户口
在潘金桂第二次起诉离婚之后,村长就把卫靖泽找了去,还是跟潘金桂的户口有关的事儿。
“昨天,金桂自己上我这儿来了,说如果户口能够迁回来,不要田地,你觉得怎么样?”
卫靖泽这次算是见识到了潘金桂性格里坚韧的一面,而且对她也更加佩服了,这样的人,真要来自己这里干活,卫靖泽觉得也挺不错的。
“那黄婶子和根生伯怎么说的?”
村长说:“金桂说只要她自己的意见就成了,可是事情哪有那么简单啊!万一她家闹起来,也不是个事儿。”
卫靖泽说:“上次桂姐跟我说的时候,我没敢直接答应,黄婶子的态度也是不太满意的样子,桂姐就说她不要田地,希望能去我那里干活。我那里确实是缺人干活,可我担心她的身体撑不住,也担心她被娘家人抱怨。”
爱护女儿的心是一方面,但是对于利益,也不可能不计较,潘金桂自己看得开,她爹娘可就不一定了。
村长点头说:“可不是嘛?这次跟上次不一样的。”
村长指的是潘建新大伯闹宅基地的事儿。
那个是大伯做事不得人心,大家当然是一边倒,潘金桂情况复杂一些,这关系到叉水村那些嫁出去的女儿的事情,不得不考虑的长远一点。
眼看着潘金桂第二次起诉离婚结果快要出来了,卫靖泽和村长也没想到什么好的主意。
潘金桂第二次起诉离婚的结果下来很快,像潘金桂这样,第一次被否决之后,立马就起诉第二次离婚的,可见其坚定,查实了起诉原因属实,判决结果出来还是很快的。
婚姻关系是解除了,财产上也没什么纠纷。当初潘金桂出嫁的时候,叉水村都穷,所以嫁妆也不多,再加上家里的钱都掌握在婆婆手里,潘金桂整日操劳又没有获得过什么收入,所以可以说是净身出户了,也不能说法律坑爹,法律是根据大多数的情况来制定的,像这种情况,还真是法律也难断家务事。
不过潘金桂也没有想过要从那娘俩手里得到过什么,能离掉婚,就已经是最好的事情了。
潘金桂自由了,但是两个孩子的事情,还没完。
乡下约定俗成的规矩,就算是离婚了,孩子多跟着爸爸,特别是儿子,因为男人都有一种奇怪的自尊,那就是不能让别人养自己的孩子,不能让自己的种叫别人爸爸。自己的孩子,就是被自己打死虐待死,也不能成为别人家里的人。
但是潘金桂是真正意义上的那种好妈妈,所以就算是知道自己带着两个女儿,别说再婚,就算是以后生活都会很艰难,但是她依旧不打算放弃争取到两个孩子。
这天卫靖泽正要去河边看一下,突然听到黄婶子家那边传来一阵哭声,卫靖泽奇怪,这婚都离掉了,还能有什么事情让人哭成这样?
于是卫靖泽先绕到黄婶子家,就见黄婶子在哭,潘金桂没什么表情地在一边站着,潘根生一副怒气汹汹的样子。
卫靖泽还以为是黄婶子和潘根生夫妇两个吵架了,结果潘金桂先开口说:“小泽,我准备搬到镇上去住了,但是我还是要来你这干活儿。”
卫靖泽吃了一惊,忙问:“怎么突然要搬到镇上去?在村里住着不是挺好的么?”
潘金桂说:“还能咋?户口落不下来,我就没脸在这里住了。娘,你也别哭了,以后赚了钱,一样孝敬你。”
还是为了潘金桂户口的事儿,潘金桂自己只想着要落户,不想要田地,但是她爹娘不这么想,户口和田地是绑在一起的,为什么不要?那是来路正常的东西,又不是偷的抢的,不要白不要!
于是这事儿就杠上了,潘金桂气性一上来,就说自己搬去镇上住,把户口落在村里,不要田地,只为有个身份,让孩子以后读书都方便。
卫靖泽还真是无语了,闹成这样也没办法劝啊。
于是卫靖泽说:“你来干活,我当然愿意了,我那里确实是正缺人,但是这户口的事情,再商量商量?”
黄婶子说:“小泽,你也觉得她应该分田地是不是?”
卫靖泽顿时语塞,卫靖泽能说他觉得田地跟户口没什么关系么,只是政策规定是这样,所以成为了一体了,在别的地方,也有户口回迁的事儿,那些重新迁回来的户口,就是没有土地的。
“婶子,实话跟你说,这事儿不是我说了算,我和村长都得为村里考虑。桂姐愿意落户,我们当然愿意接纳,可是村里人怎么想?大家田地种的好好地,突然被分走一块,谁也不乐意不是?万一其他的人也学桂姐的样子,跑回来分田地,村里也会乱了套。我觉得桂姐的办法好,老杨和聪聪在我那里干活都干得不错,每个月拿个三四千没问题,也够桂姐养活两个孩子了。”
黄婶子的脸色顿时变得有些难看了,卫靖泽知道自己肯定要遭埋怨,但是有些事情就是不能开这样的先河。
不等三个人再说话,卫靖泽说:“这个事儿,你们再多商量一下,桂姐早点落户,在我这边干活,有了收入,争取孩子的事儿就容易许多。”
农村争孩子的官司不好打,你总要给法官一个理由,把孩子判给你,能够证明自己能够照顾孩子,给他们舒适的生活,是最好的证明,如果运气好,遇到一个女法官,胜算更大。
这件事,卫靖泽和村长一直忧心,今天,卫靖泽算是把自己的心里话说出来了。很多时候,许多人都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没有想到当下自己最应该做的事情是什么。对于潘金桂来说,当下最重要的是争取到孩子的抚养权,至于钱,只要在村里,努力干活,还怕没钱来?不仅卫靖泽需要请人,连潘旺都说要找人帮着做豆腐,潘秋阳也说要找人帮着养虾,这些事儿都是要人吃苦耐劳的。
还有,虽然是离了婚,但是潘金桂已经是成年人,而且是两个孩子的妈,作为一个完全行为能力人,为什么她爹妈还要对她的事情这样干涉?卫靖泽也想不明白,毕竟,老汉连他跟江延宗的事儿,都没有插手,虽然心里不太高兴,面上却没有表现出来过。而现在,老汉已经接受了这个事实,心里对江延宗给的认同也是在不断增加的。
卫靖泽觉得言尽于此,能不能想明白,还得看他们自己,反正自己和村长要死守着进人不分田的底线,除非你是娶了媳妇或者生了孩子。
这也不能怪卫靖泽和村长区别对待,他们两个是为村里人的利益做的决定,为了村子的未来做的决定。村子需要劳动力,可是地方就那么点大,禁不起大家各种瓜分。
这件事,卫靖泽也知道自己有些冲动了,但是有些话卫靖泽实在是憋不住了。
卫靖泽订购了果树之后,果树也陆陆续续到了,赶紧招人手挖坑栽树。卫靖泽和江延宗给的工钱不错,现在又是农闲的时候,村里都有不少人来干活。
今年运气好,冬天天气晴朗,经常有大太阳,也不是特别冷,干活的时候也不觉得辛苦,人多的时候,有好几十人来干活,热火朝天的,果树被一批一批种下去,施肥浇水,此时,整座山经过一年的时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棵棵树苗迎着冬天的暖阳舒展枝叶,让人好像看到了满树果实的美好未来。
连江延宗好像都受到了感染,跑来帮着给树苗浇水,真是难得看到江延宗干农活。
潘金桂户口的事儿,到底是黄婶子夫妇两个拗不过女儿,答应了只要户口不要田地。
对于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