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逆流纯真年代-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江澈点头,说:“好。”
  这顿饭肯定应该是江澈请的,但是目前,他还请不起。
  他身上现在只剩一百五十二块三毛了。
  ……
  在后巷呆了一会儿,再绕回前门,销售厅大门正好关闭,长队依然排出近百米……伴随时间截止,满地都是唉声叹气的人。
  第一阶段到此尘埃落定,江澈首先去剪了个头发,他要跟韩立大师彻底“划清界限”。
  发型是按江澈自己的要求剪的,不说多现代,但是三七分、四六分什么的,指定是没了。
  随后就近找了间稍好些小旅馆,跟老板娘要了两瓶热水,就着脸盆掺冷水简单洗了个澡,把已经发臭的衣服全都换下来,穿上包里带的另一套。
  江澈照了照镜子,很确定,跟之前那个又脏又臭又乱的韩立大师相比,镜子里的人变化很大,自己如果只是在街上经过,不仔细打照面给人辨认,就算是赵武亮,也未必敢认他。
  最后,坐在床上,江澈又一次把旧外套内兜缝的线拆了,取出来之前买的200张白板认购证,加进去刚买的100张,仔仔细细数了3遍。
  这300张认购证就是他在这个马上风起云涌的时代,搏击洪流的筹码。
  “不出意外的话,我可以上牌桌了。”虽然这一刻江澈依然不确定,三套认购证到底能为自己带来多少原始资本,周期又是怎样的。
  再一次,将三百张认购证用塑料袋裹了又裹,密密实实地缝进新换外套的内兜。
  江澈从小旅馆出来找地儿吃晚饭的时候,身上还剩一百三十块两毛。
  那两瓶开水,其中一瓶免费,另一瓶老板娘死活要收一毛,江澈说不过她,只好给了。
  街上已经有年味,此时距离1992年的农历新年,已经只剩3天了。
  一百三十块两毛,车费够,没有特殊情况的话,江澈明早可以启程回家过年了——可是这样回去的话,钱怎么办?不说没钱带回去,下回出来的钱怎么办……难道再向爸妈要?
  愁。
  “兄弟,有认购证吗?高价收认购证。”
  一个声音打断了江澈的思绪。
  江澈低头看了一眼,一个二十来岁的青年蹲在路边,手里举着一块纸牌子,上面写着:
  。
  这么算下来,江澈的三套认购证在销售截止后仅仅一个半小时不到,已经赚了2400块,接近工人老妈两年的工资。
  不对,是已经赚了3000块,因为江澈很快又看见了另一个举着纸牌的人,他上面的价格,白板一套4000块。
  挺疯狂的,但是很显然,这点钱连江澈的身上的汗毛都打动不了。
  “怎么样,兄弟,有没有,有的话价格咱们可以再谈……”蹲地上那人仰着头问道。
  江澈摇了摇头。
  “4500,白板,一套4500,最高价了。”他依然没放弃。
  好吧,转眼之间,每套又升了500。
  江澈依然摇头,微笑着道:“对不起,我真的没有。”
  “小兄弟,有兴趣的话,进来里面沙龙坐坐,这里人很多。”一名三十来岁,穿着时髦的美艳女人,从相隔不到二十米的一栋大楼的大厅里走出来,挥手冲江澈招呼了一声。
  作为沙龙的实际经营人,这两年来,她看过的玩股票的人太多了,外面这个小年轻要是真没有货,或不懂行,绝对不会是这个表现。
  既然是懂行的,那就该请进来谈。
  江澈抬头看了一眼:
  。
  “本身是饭店,不过后面有个沙龙,玩股票的朋友一起聚会交流。”女人笑着解释了一句。
  她说话的同时,夹着皮包的人流不断进进出出,有的神情懊恼,有的春风得意。
  一直到江澈在这个人员不断流动,但是仍随时保持300人以上规模的大型沙龙坐下来,安安静静听了好一会儿,他才弄明白:
  原来这里就是盛海与股票相关最大的黑市,之前谈股票,买卖预约券,现在,所有的焦点,都是认购证。
  夜里九点钟,当江澈拒绝无数次询问,离开沙龙的时候,里面的叫价,一套白板的实际价格已经接近一万。
  走出门,路边那个小青年纸板上的价格是,成套5000,单张45——偶有人卖,一张或三五张,卖完拿着钱兴奋不已地离开。
  圈内圈外,两个世界。
  江澈知道自己不能回家过年了,虽然他如果选择现在卖掉认购证回去,可以带回去足足3万元巨款,让爸妈惊喜疯狂……
  但是……那肯定会是最愚蠢的行为。
  “可以跟爸妈坦白了吗?”
  “还不行,现在说了老爸老妈肯定立即逼我卖掉。”
  ***


第十七章 第一个年
  很多参加沙龙,驻扎盛海玩股票的人,日常就吃住在王宫饭店。这些人不怕贵,所以可想而知这个免费提供茶水的沙龙其实是多么好的经营手段。
  另外沙龙本身的收益也不小,许多中介费、信息费,外人都不得而知。
  再深一层说,那些信息本身,其实就是最大的财富。
  在这个电脑还没有开始普及和联网的年代,信息的及时获取,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
  而股票市场,恰恰总是瞬息万变,就连江澈这个先知,也仅限于知道认购证是一个暴富机会而已,就这么多,至于具体细节和数字……一概不清楚。
  这就是江澈不敢离开盛海回家过年的最大原因,一旦回去那个小县城,他就将变成聋子。
  他也想住在王宫饭店,保证消息及时,但是这样的地方显然是眼下的江澈住不起的,他今晚的20块小旅馆都已经是难得的“奢侈”。
  夜晚的街头,灯光昏暗。
  这年代盛海的夜还不热闹,商店多数还都是晚饭前就关门,因为它们中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国营或集体商店。
  这时候坐在柜台后面打着毛线,板着脸,懒得搭理客人的店员们也并不知道,就是在这一年,变化会突如其来。
  好不容易,江澈才买了点能填肚子的零食,在夜色中走回小旅馆。
  把装着认购证的外套叠好枕在脑后当枕头,在一片漆黑的房间里不自觉地睁着眼睛…
  都说恍如隔世,这回是真的隔世。
  我回来了,站在一个风云变幻、浪潮汹涌的时代路口……再见当年潮。今天,上桌。
  ……
  ……
  隔天一早,江澈就另找了一间五元的小旅馆,把脏衣服揉了揉挂上,出门已经是九点。
  就是这样的时间点,王宫饭店的沙龙里竟然已经比昨晚还热闹。
  “小澈,早。”昨晚已经互相做过简单的自我介绍,沙龙的主人褚涟漪看见江澈进来,微笑着打了个招呼。
  她站在柜台后面,化着精致的妆容,长发结了个发髻,显得干练利落。
  她游刃有余而且精神奕奕的照看着一切。
  她能记住每一位客人的名字,会向看起来最寒酸的炒家打招呼,热情而不失分寸,也可以轻松应付偶尔几个新来不懂分寸的家伙。
  这是一个对于九十年代初而言殊为难得的女人,她带着旧sh的风情和味道,又现代得几乎领先1992。
  “褚姐早,今天人好多。”江澈在柜台外面站了一下,只一下,褚涟漪很忙,一般识趣的人都不会攀谈太多。
  “对,因为有新消息出来了,你去听听。”
  “嗯。”
  江澈找了个地方,在热议的人群外站了一会儿,很快明白了,这一大早的为什么大家都这么热情高涨,这么着急。
  数据已经公布了,208万张,认购证的销售结果是208万张,距离最初计划的1000万张才只五分之一。
  这里的所有人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白板套100连号的价格已经叫到一万五了,而且还在涨。
  “小伙子,怎么样,你的货可以出手了吧?”一个昨晚就曾向江澈询问过的中年炒家打了个招呼,站起来说,“要不,咱们谈谈价格?”
  江澈笑着拒绝了,告辞离开沙龙。
  背后有人在问:“那个毛头小子有认购证?怎么看着也不像有钱人家出来的啊。”
  “嗯,但我猜他身上可能有一整套。娘的,还挺沉得住气的,一般人家的孩子听见个万字,还不早晕了?!”前一个说。
  “那再给他开高点?听口音不是本地人,看样子没伴,他也该回去过年了吧?”
  “再高?有点怕啊,一年也就十来只股,我是不敢再高太多了,你们这些大老板可别一直把价格往上顶啊,留口汤喝。”
  笑声过后,一群人继续议论纷纷,开始讨论认购证价格的上限,但是其实没有人说实话。
  “今天这么急就走呀?”褚涟漪在江澈出门经过柜台的时候再次问候,然后道:“急着回家过年?不然可以再听听,今天消息和变化可能都会比较多。”
  江澈拍了拍肚子,笑着道:“我先去把过年吃住的钱赚出来。”
  看着他的背影,褚涟漪眼神亮了一下,玩味着,嘴角勾出一个甜美的笑容。
  ……
  ……
  身上就剩下那么百来块钱,江澈从市场软磨硬泡批发了一点儿挂历、年画、日历本,还有两串红彤彤的挂饰鞭炮。
  这一天,他就在盛海郊区转了一圈,晚上回来时,身上的一百二十块钱变成了两百三十五块。
  还是过年的钱好赚啊!
  第二天,农历已经是二十九了,年画之类的销售,其实已经到最后的尾声,江澈清晨出门,用最低的价格扫到了一批年画、挂历、日历本和新年挂饰。
  然后买了包烟在出城路口等到货车。
  把烟给司机,江澈搭上了车,去往附近苏省的一个小县城。
  隔天,1992年2月4日,农历年三十,江澈再次回到盛海。
  然后很快把口袋里的钱变成了八百七十一块八毛。
  因为这趟回程,他还从那个小县城带回来了一些农户家里收的野生干菌菇,跑了几个单位家属区就卖完了。
  也就是这个年代了,生意,去做就会有收获。
  好不容易在王宫饭店附近找到一家过年营业的小旅馆,给老板交了三块钱,自己煮了一碗鸡蛋面,老板娘好意夹了几样菜凑成一小碟子过来,凑得很“丰盛”。
  这就是江澈重生第一个年的年夜饭了。过完这个年,江澈十九岁。
  晚饭后走在行人稀少的街道,听着街巷里传来的劝酒声,电视机的声音,鞭炮声响起来了,一鼻子的烟火味。
  江澈连续拨了好几次,电话一直占线。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自家那一带,拢共就张婶小卖铺一部电话,不光打要收钱,就连接,她也要意思着收一点。
  “张婶,我是江澈,麻烦你帮我喊下我爸妈。”电话好不容易才打通。
  “哦哟,澈儿啊,你说你,啧,不是张婶多事啊,你说你那么懂事个孩子,又会读书,你可是我们这一片有名的有出息的嘞,你怎么那么糊涂了呢?”张婶在电话里大声道,“你看现在弄得,大家都在议论,你爸妈……面上过不去呀,还有那点钱,也被你糟蹋了是不?”
  江澈没来得及开口,电话那边传来一阵咵啦喀啦的噪声,一句,“胡说什么,胡说什么,就你话多”,是老妈的声音。
  “我说你肯定会打来,我和你爸就在这等着呢。”江妈在电话里开心道:“怎么样,年夜饭吃好了?”
  “嗯,晚饭吃过了,一会儿回去吃隔夜饭。”
  “那就好,那就好,那我就放心了……对了,明早上记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