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逆流纯真年代-第18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平才已经投入了,点了点头,仔细琢磨一会儿,边想边道:“这样是应该能解决不少问题,不过如果有另外一家企业,干脆也不假冒了,自己弄一个牌子,造出来一模一样的东西,还是一样能跟他抢生意。”
  “嗯,我也是这么想的,这事怕是避免不了。”林老头说:“大概他也是这么想的,所以……唉,本来这会儿饭点,不准备让你们看的。”
  “什么?”三个儿子困惑。
  林老头把报纸翻了个页,丢到他们面前,说:“自己看,不过看了要是一会儿吃不下饭,不要怪我。”
  这一页的相关报道,被横向一条线分成了上下两块。
  上半部分,图文并茂,拍摄的是假制假作坊的现场。
  污水,色素,满地乱扔的,或破麻袋装着的辣条,满是污垢的机器……最恶心的是油,简直像臭水沟里捞起来的泔水。
  文字还特别介绍,证据查实,名为黄老同的作坊主曾将某养猪场病死,掩埋超过十日,已经严重腐烂的一窝母猪和小猪全部挖出,熬油,用于制作辣条。
  三兄弟看到这些,虽然没吃过假冒辣条,依然禁不住一阵又一阵的恶心反胃。
  而下半部分,展示的是茶寮辣条干净整洁的厂房,戴着消毒口罩和手套的员工,严格的消毒程序,还有品牌食用油存储,面粉仓库,辣椒粉存储等等。
  两者对比反差无比强烈。
  林老头大概之前也受过冲击,皱一下眉头,不看,笑着说:“我是老了,反正也吃不动那东西,但如果自己或孩子爱吃,要吃的人,你们觉得,他们以后还敢去买别家的,相像的东西吗?”
  林复礼微笑,默默松一口气。
  林晋德喜上眉梢,暗自握拳。
  林平才沉思一会儿,嘀咕道:
  “可是这样做的结果,会不会两败俱伤?”
  “应该不会。短期内,产品整体的销量大概会下降一些,但是长远来看,品牌唯一性和可靠度的建立,太可怕了,简直可能要垄断。”
  “小到威胁小卖铺,中到明确和捆绑批发商,大到品牌形象和信誉的建立。都算到了。”
  “把危机当广告来做。”
  他嘀咕这些话,林老头和林晋德,林复礼都有听见,互相看看,都点头,老三说不定还真适合做生意。
  “好了,把报纸收起来,去客厅坐会儿,等开饭。”林老头招呼一声,当先走去。
  父子四人坐在客厅看电视,那两份印有假冒作坊恶心图片的报纸已经被扔到墙角了。
  林复礼捧着刚刚林老头搁下的第三份报纸,看得津津有味……
  准确的说这其实不能算一份报纸,它更像是那些街边低叹兜售的专门收集奇闻异事的低级消遣读物,什么历史十大名妓,某某将军背后的故事之类。
  “这都快写成破案了。”林复礼看完,爽心爽气,笑着评价道。
  是的,江澈除了正规报道,还把调查制假作坊的事情添油加醋,按网文逻辑编写成了一篇悬疑破案小爽文,刊登在地摊读物上。
  “是挺好看的。”林老头笑了笑说:“我之前也是一口气读完,舒畅。”
  林晋德和林复礼听见,抢着去看,一样看得津津有味。
  “想不到吧,那小子,连事情在老百姓中间的传播问题都考虑了。他变这个,就是为了让街头市井里头,大伙儿口耳相传啊,毕竟正规报纸,看的人没那么多的……”
  林老头又说了一句。
  这一整个过程,他始终没有用某个惊叹句或者形容词去夸奖江澈,但是一次次抿出来种种做法背后的审议……欣赏的神情始终挂在他脸上。
  “真的就比静静大一岁啊?!”林老头悠悠叹了一句。
  正好这时候,电视上庆州地方台的晚间新闻播放,短短三十秒,没有任何一个字提到假冒伪劣事件,全程都只是在展示茶寮辣条的生产过程。
  这年头的电视新闻其实很少报道负面问题。
  但是已经足够了,看完这三十秒新闻画面,林家父子四人互相看看……这新闻一放,官方没说话,也等于站出来替茶寮辣条澄清、撑腰了,而且形象展示更为具体。
  那小子比他们想象中还要准备充分,考虑周全。
  “现在就差一件事,只要茶寮那边能把那个黑心的制假作坊老板,叫什么黄老同的,送进去,判上两年,杀鸡儆猴。这事就整个圆满了,彻底立住了。”
  林老头替江澈查漏补缺,用最后一句话,结束了这场看似平常,实则惊喜和感慨不断的分析。
  到这会儿,林家大伯林晋德无疑是现场最兴奋的一个,这兴奋不光因为茶寮辣条的将来不必担心了,更因为,他突然想起来了之前听说的一件事。
  “你们知道吗?茶寮那边现在好像正在起诉原来给他们生产包装那个私营厂。”他得意道。
  “为什么?”一旁从院里回来的大伯母插嘴问。
  “据说是违反合同,私下出售茶寮辣条防伪包装,被拿着证据了,哈哈。那厂不大,钱一赔,名誉一毁,估计也就差不多了。”林晋德幸灾乐祸地大笑,说:“这样一来,合同应该马上转手到我们厂了吧?要成了,要成了。”
  听他这么说,满屋子人面上都有喜气。
  唯独林老头笑着笑着突然止住,扭头问小儿子林平才,“平才啊,你说现在如果你是茶寮那边管事的,包装方面出了这档子事,你会觉得以后怎么弄才最好啊?”
  林平才愣一下,他脑子是活,但是毕竟刚从政府部门辞职下海,很多东西都是书上看来的,或别人口中听来的,从没有过这种全盘考虑,所以一时间答不上来。
  林晋德不一样,他本身就是工厂领导,所以,他几乎一下就反应过来了。
  面色一颓,林晋德颓然道:“最好的解决办法,是有一家自己的包装厂……所以,他们不会是打算把那个私营厂告倒,然后再收购它吧?”
  他自己说完,自己就觉得这种可能性简直太大了。
  “那我的合同怎么办啊?”林晋德有些哀怨地问道。
  这个问题,没有人能回答他。
  带着担忧,林晋德上了饭桌。
  饭吃一半,客厅电话响,孩子们抢着接了,扭头说是找林晋德。
  林晋德下了桌,出去接电话。
  十来分钟,回来,整个人面色死灰,往座位上一坐,不吭声。
  “怎么了?”林老头关心了一句。
  林晋德缓缓抬起头,叹了口气,“刚和我一起承包生产任务的副厂长打电话来,说……茶寮很可能已经跟市政府谈妥,把我们厂并购了。”
  他想过茶寮很可能先告倒那家私营厂,再收购下来,自己经营……国营厂这边拿不到包装合同。
  万万想不到,茶寮确实是要告倒那家私营厂,但是收购的目标,是他们,庆州市国营包装厂。
  林老头一口酒端在唇边,愣住一会儿,缓缓摇头,苦笑出声:“还真是,抿不透……臭小子比我想的还要厉害。”
  一时间桌上的人都有点儿不知所措。
  “爸,你说,这事会不会也是他早就计划好的?我不是说告私营厂那事,毕竟它那边只要遵守合同,就是稳赚的,出不了事。我是说……他是不是其实早就计划并购我们厂了?”
  林老头沉吟一下,还没说话。
  大伯母插了一句:“市里咋肯卖?”
  “怎么不肯?本来现在各地政府就都在搞国企改制和并购,我们厂又是那副死样子,没活,工资都开不动,我估计他们早就看着生烦了。”林晋德郁闷叹了口气,“茶寮这次这么往回一扳,风头正劲。配合宣传口,从县到市再到省里,都是增光添彩的事,省里肯定乐意锦上添花。”
  话说到这里,气氛就僵住了。
  说本事,不得不服气。
  但是林晋德想想,自己毕竟是林俞静的大伯啊,那小子……就算不是他吧,那郑总,有点狠啊!
  可是论道理,生意场上的事,本就如此,又怪不得人家。
  “那厂子被收购了,你们这些工人、领导怎么办,不会都下岗吧?”大伯母有些忧心忡忡地问道。
  “那倒不止于,工人就业保障问题,省里和庆州市方面肯定会跟茶寮协商的。至于我们这些领导……书记和厂长估计会去局里,至于我们剩下这些人……要么留下,降级听指挥,给人干活,要么……可能就只能辞职了。”
  林晋德说完这番话,顿一下,蒙头干下去一杯白酒。
  林爸爸和林妈妈互相看看,一下也不知道说什么好。
  捧着碗和几个孩子一起在客厅吃饭的林俞静回来夹菜,看气氛奇怪,好奇问了一句:“怎么了?”
  大伯父和大伯母勉强笑一下,说:“没事。”
  毕竟这事肯定不是针对他们的,大形势如此,他们拎得清。
  林爸爸和林妈妈自然不愿意跟女儿说这个。
  最后是小叔叔林平才开口,把事情大概讲了一遍。
  “哦”,林俞静听完笑一下,轻松说,“那他肯定会替大伯考虑的。”
  包括爷爷奶奶在内,一桌子的人不约而同都把目光投向她,因为她说的实在太自然,太轻松了,太笃定了。
  “他跟你说过这事?”大伯按捺不住,问了一句。
  林俞静摇头,说:“没。”
  大伯:“……”
  “茶寮那边把厂子并购以后,肯定也还是要用一部分熟悉业务的管理人员吧?算一算,大哥挺合适的。”林平才在旁说出了自己的思考。
  林晋德琢磨一下,觉得是这个理,顿时眼神重新有了光彩。
  “要不要让侄女帮忙递个话?不行,这事让侄女去说不好,最好的人选,应该是弟妹……”他脑海里开始思索。
  院子里传来敲门声。
  “请问,林晋德是住这里吗?”
  林晋德记得这个声音,好像是茶寮的那位郑总。
  这个时候,他来……


第一卷 再见当年潮   第二百四十七章 来自茶寮的邀请 
  相比这个时候的多数国企,庆州市包装厂是个小厂,也就百来人规模。
  林晋德之前从没想到过茶寮会是这个操作,但是当事情真的发生,他一下很清楚,茶寮挑这个时候开口,市里绝对会卖,而且等到风声出来,很可能就已经卖了。
  一方面,各级领导在已经被拖到绝望的情况下,简直不要太开心看到它被并购——进账一笔的同时,还能甩掉一个财政包袱。
  另一方面,茶寮现在风头正劲。锦上添花的事,会有很多人乐意去做。
  林晋德同志的想法是对的,而且他本身对于这次顺利并购其实有功。
  他们仨之前按照郑忻峰的“劝导”,帮忙多拖了差不多一个月,拉不到活的同时还死皮赖脸跟上头要这要那,终于……成功让市里各位领导彻底烦了。
  所以,茶寮突然袭击提出并购请求,庆州市政府为免麻烦麻溜出手,整个过程进行得很顺利,很快。
  另外收购价格也不高。应该说很低,低到哪怕江澈拿下之后故意弄死它,然后拆分出售,一样有不小的赚头——这年头这样干的人多了。
  林俞静也判断对了一件事,江澈肯定会替林家大伯考虑——虽然她说这句话当时没过脑子。
  但是,判断得更准确的那个人,其实是她的小叔叔,林平才——茶寮收购了包装厂,但本身都是外行,所以肯定是要用几个“老人”的。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江澈决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