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敏感阶段,这种事情的度,就是霍家也一样要小心掌控。因为它能影响的东西,一不小心就可能有点大。
…………
此时,现场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半不止,台上一组英国孩子的表演刚刚结束,掌声正在逐渐平息……
紧接着突然一阵喧哗,人们纷纷扭头,朝后看去。
“怎么了?”
“霍先生来了。”
“啊?真的欸。”
自从80年代初患上淋巴腺癌,经内地医生治疗进入康复阶段,日渐年迈的霍颍东已经逐渐淡出家族业务,隐身背后。
他有很久没有在中华总商会之外的场合公开露面了。
这次活动也一样,组织方发了邀请,留个位子,但是所有人其实都默认,霍先生并不会来。
但是他来了。
这是江澈第一次亲眼见到霍颍东本人,有些瘦小的身体在后门入口出现,一路走得不疾不徐,温和微笑,与人打着招呼,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平凡而和蔼的老头。
“霍先生难得。”在场有老相识开口说道。
“是啊,是啊。”霍颍东一边笑着回应,一边在前排坐下,指了指台上,说:“来看看小朋友的表演。”
台上,lara一身白色公主裙,冬儿一身红,牵着手走上舞台,鞠躬。
主持人报幕:“童谣,《月光光照地堂》。”
掌声刚要响起来……
但就这时候,上午挨了冬儿一拳的熊孩子在台下突然“哇啦”一声叫了起来,大人反应不及,一声“chink”已经响彻全场……
熊孩子后面的脏话被捂住了,但是就这一句,已经让在场两边的人,脸上都有点难看。
“这……怎么回事啊?”
“好像说是上午,那孩子……”
台下人开始低声交流起来。
一片议论纷纷中,台上的两个小女孩互相看了看,lara走向一旁早已摆好的钢琴,优雅坐下,小冬儿两手一起,举起了话筒。
因为准备时间只一个下午,太匆忙,江澈只能让两个小朋友分头练习,lara练钢琴部分,冬儿练唱歌。
站在台上的冬儿有些紧张,目光投向远处,找啊找,终于找到江澈的视线,看见他轻轻拍手、微笑……跟着嘴角一翘,由心笑出来,纯真灿烂。
钢琴声响起,前奏不长,人们安静下来,等待一首熟悉的童谣。
但是……
“你可知“cau“不是我真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掠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
冬儿大概并没有日后成为一名优秀歌手的天分,因为年纪小,声音也有些稚嫩,同时因为是第一次当着这么多人演唱,整个人在台上显得有点拘束。
但就是因为这样,歌曲在和缓的曲调和稚嫩的发音中展开,别有一番触动人心。
而且是那么的符合歌词情境……尤其当她略微有些委屈地唱出那句:母亲。
《七子之歌。澳门》,出自20世纪20年代,著名爱国诗人闻一多《七子之歌》系列,是其中被谱曲演唱,传唱最广的一首。
其实《七子之歌》也有港城篇,九龙篇,但是前世似乎没有谱曲,又或者江澈没听过……总之他不知道,也没有能力自己谱曲。
他觉得有些遗憾,但是代表霍家的“明哥”认为:这样正好。
“这样擦边正好,意思都在,台下只要不是傻瓜,都能听出味来,就算是傻瓜,回头也能明白……偏偏它又不是一个直拳。”
他当时似乎又想到了上午曲冬儿的那一拳,说到这顿住笑了一会儿,才继续说:“考虑场合以及当前形势,就这样好了。”
江澈猜测那应该就是霍颍东的态度。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
叫我一声……澳门。”
台上,曲冬儿身体轻轻摇晃,歌声继续。
“澳门,这是?没听过啊。”没有月光光照地堂,台下的人小声交流着。
“《七子之歌》没看过吗?本身是诗,也不知谁谱上的曲,别说还挺动听。对了,它其实也有港城篇的,还有九龙篇……”
“那……”问的人只说一个字就住嘴了,因为不难想。
“大概是想留一点余地吧,这就已经够冲脸的了。”说话的人抬头示意了一下前排的港督、霍颍东等人,说:“其实够了,港城、澳门,过去和将来,哪来多大的区别?”
“啊,这倒是,英国人好像正在问呢……”
看着前方正与身边人捂嘴交流的港督和一众英国在港政要、富商,这一位有点担心说:“不知道一会儿会是什么反应。”
“他们能怎么样?刚那老外孩子,那么过分,他们都没吭声。而且,你以为霍先生为什么来?”
同样的对话发生在台下许多地方。
“母亲啊,母亲!
我要回来,
母亲!母亲!”
当台上的曲冬儿唱到这里,澳门一词自动被忽略了,因为他们所在的这块土地,正如歌词情境所唱,要回归了。
听着歌声,联想上午英国商务代表团孩子的歧视侮辱,大人要对方滚回大陆的叫嚣……人们几乎都明白了,原来这首歌动人之余,也很勇敢。
“你可知“cau“不是我真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
第二遍,台上小女孩平静的演唱,台下人安静的听着。
“母亲!母亲!”
当最后一句歌词落下……
台下竟是鸦雀无声。
没有掌声,英国人没有鼓掌,其他的人没有鼓掌,江澈没有鼓掌,霍颍东揉了揉眼眶,一样暂时没有鼓掌……各有意味。
就这样,台上两个已经鞠躬谢幕的小女孩,像是一下被架住了,互相看看,有些茫然无助地站在那里,手牵着手,没有退场,也没有说话。
一阵不合时宜的低笑从熊孩子那一块区域传出来。
“太过分了。”
有人低声说了一句,但是一样,没敢带头鼓掌。
第一卷 再见当年潮 第396章 未来
Lara的眼眶渐渐发红,眸中水光闪动,将将要哭出来。毕竟从小开始,不论在哪表演,表演什么,她都早已经习惯了掌声和夸奖。
身边曲冬儿感觉到了,偏过头看着她的眼睛,轻轻摇了摇头,同时牵着的手用力握了握。
转回来,看着台下低声议论纷纷的人群……曲冬儿一手牵着Lara,另一手再一次举起话筒。
没有伴奏,她开口清唱: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胜利歌声多么响亮……”
稚嫩,但是清亮,歌声突然再次传来。
台下原本已经在交头接耳的人们纷纷抬头,睁大眼睛,看着台上的那个依然站立着的小女孩。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越过高山,越过平原,
跨过奔腾的黄河长江;
……”
这首歌创作于五十年代,不需要抄,也不需要人教,在茶寮,在各地,几乎每个孩子都会。稚嫩的童声拖着长音,缓缓歌唱,并没有多大声……
但是台下原本纷乱的议论声,莫名之间已然全都被压住。
“胜利歌声……”
“从今走向富强……”
如果说刚刚《七子之歌澳门》的表达还是委婉的,擦边而过,那么这次的歌声,其实更直接,胜利是什么胜利,不知道吗?这个国家正在走向富强,又谁能否认?
“我们爱和平,我们爱家乡……”
全场安静地听着,一个八岁的小女孩就这么用她稚嫩的嗓音,坚定的,独自唱完了整首歌。
也看着她再一次放下话筒。
“啪、啪、啪啪啪啪。”
孤零零的掌声,在一片沉默中响起。
前排。
众人循声望去,很快看见掌声来处,霍颍东一脸慈祥的笑容看着台上的两个小女孩,轻轻点头赞许。
身边坐着一堆英方政要和富商,他在鼓掌,带头鼓掌。
“好。”
不知是谁喊了一声。
霍家一系相关的人,以及在场爱国商人率先回应,掌声从四处不断响起。
接着,在场华人都抬起了手,一样,掌声从他们手中传出。
一片掌声雷动,前排的英方人员互相看了看,这时候要是还不鼓掌,继续跟一个小女孩这样斗气,他们引以为豪的“绅士风度”,就要变成笑话了。
带着几分无奈,掌声也开始从他们的手中传出。
现在,唯一剩下还没有声音,就只有熊孩子父母那一片的商人代表团了,目光默默聚焦,一群人迟疑着没有动作,只有那个熊孩子在妈妈的搂抱下依然不断挣扎着,试图去掰开捂嘴的手,不时有几个音节从他口中含糊的传出……
太尴尬了,在场不光华人觉得,就连一部分英方人员,脸色都几位难堪。
就这时候,台上的曲冬儿突然对着话筒,微笑开口:
“Maybeyoushouldapologizeto,butitdoesn'tatter,andnexttiyoueback,I'dliketosayeletoyou”
“或许你应该向我们道歉,但是没有,也没关系,而且你下次再回到这里的时候,我还会跟你说,欢迎光临。”
掌声中,尴尬中……这是多漂亮,多大度的一段话啊。
整段话的意思,初听起来友好而平常,让人欣赏,但是仔细一想,又能让人琢磨了好一会儿。
“你应该向我们道歉。”
表面看起来曲冬儿说话的对象是上午有过歧视言论的那个孩子,那是他们同龄人之间的对话,但是,谁又能保证这里头没有他的父母、其他代表团的成员,甚至更多?
“下次再来,我会说欢迎光临。”
什么意思?这是主人对客人说的话啊,只需结合回归背景稍微一想,简直不要太简单。
而且在这段话里,曲冬儿第一句用的不是“”,而是“”,不是我,而是我们。
这时候,前排的霍颍东回过头,看了一眼远处角落的方向。他也许想找江澈,但是太远了没看见,只得苦笑一下,转回去,继续鼓掌。
大厅里,掌声刚刚原本已经有些平息下去了,但这一刻,又再次雷鸣般的响起,而且持续许久。
也许有人不情愿,但是已经不重要了。
掌声中,台上的曲冬儿拉着已经开心起来的Lara再次鞠躬,一起说:“谢谢。”
话筒在嘴边,可是,没有声音。
“谢谢。”两个孩子又用自己的嗓子大声说了一遍,起身。
所以,是后台的哪个弱智那么“机智”,把曲冬儿的话筒关闭了吗?
蠢啊,这种时候这么做,这是打谁的脸?怕是连英国人回头都要揍他一顿。
主持人依然没有上台。
两个小女孩还在台上站着。
一个身影不知什么时候出现,人站在正面台下,对着台上的小女孩伸出双手。曲冬儿愣一下,随即开心的投入江澈的手掌,就这样被他抱着,从台上下来。
“这人谁啊?”
“不知道啊。”
一片议论声中,明哥也从旁把Lara抱了下来。
他们回到了座位上,而江澈没有,他就这么一手抱着曲冬儿,回头走去。一边笑着互相说悄悄话,一边不疾不徐地从前走到后……
走到出口,直接走出会场。
…………
当晚,整场慈善晚会结束后,给面子花了不少钱的霍颍东第一次亲自现身和江澈交谈。
两人说话,曲冬儿和Lara就在堂前玩玩具。
“小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