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底下一片人不自觉地微微点头,1994年,这玩意确实玩得有点儿花。
“然而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的口味,它的营养。”郑忻峰做了一个坚决的,手刀斜斩的动作,说:“它不一样……它会干掉现在市场上所有的同类产品,渣都不剩,彻底改变现在的市场格局。”
“……也许他夸张了?”经销商们都在想,但是不自觉又很想相信他,因为这也意味着他们的机会。
而实际上,前世营养快线上线后确实支撑起了哇哈哈集团的半壁江山,甚至一度干掉了“王老吉”,成为市场上销量最大的国产饮料单品。
“但是很抱歉,东西现在还不能给大家品尝。”郑忻峰打击热情说:“再过一段时间就好,再过一段时间,我们会在仓库外装好车,同时把样品送到你手上……然后,等你的电话。”
他的这段话让在场经销商们感觉有一点失望,但是发到手里的销售部工作人员名片和联络电话,还是都仔细收了起来。
郑忻峰笑了笑,“不过我另有一份东西,倒是可以给大家看。”
说完他从怀里掏出一叠纸,摊开,潇洒地顺着桌面推了过去。
长桌近处的一位经销商接住了,低头去看。
“这……”
“什么,什么?”
周围的人都围上来。
“马家军93年到94年的广告买断合同。”这位说。
“……!”
“哗!”
一阵沉默,跟着是巨大的喧哗,远远近近的人都拥了上来。
这两年,马家军何等鼎盛,何等吸引国人目光,何等令国人骄傲?在场每个人都知道。商场上也早有传闻,说商人们争抢马家军广告代言,不断开价,却被告之合同早被神秘人提前签走了。
很多人都在找这个人。
他现在在这里。
与此同时,东北某位著名教头心里很苦。
“我不用尝了,我现在就下订单,而且可以提前打一部分货款。”
其中一位经销商看完销售合同立即表态。
“我也是。”
“我也一样。”
立即又有大批经销商同时表态。
郑忻峰笑着逐一回应,答应了。
实际情况是这样,在买了央视广告之后,他现在的资金情况其实根本保证不了供应量,不去找江澈的话,不光原材料要供应不上,甚至他连工资都快要开不出来了。
忽悠经销商们提前打款,正是今天这个会议,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目的。
【目标】
趁着人群回座的一点时间,郑忻峰拿笔又在白板上写下了两个字。
“目标。”他念完目光扫了一圈,说:“很简单,我可以用一句话告诉各位。”
人群彻底安静下来。
郑忻峰举起拳头。
“我郑忻峰和登峰乳业今天开始就是要捶爆哇哈哈的**。”
明明应该很有气势的……说完他自己觉得好像哪里有点不对。
这些骚话,比如说“渣都不剩”啊,“捶爆头”啊,都是他在事前专门找江澈求来的,打从去年暑假的港城行开始,他就知道,江澈肚子里装了满满一肚子各种骚话。
“库库库库库……”
“宗庆厚胸疼。”
“宗庆厚知道了,不知道会是什么感想?!”
经销商和公司骨干们有画面了,渐渐有人忍不住笑出来。
安红也红着脸低头肩膀耸动。
郑忻峰终于反应过来了……
“哦,是捶爆哇哈哈乳业的头。”
“……哇哈哈不叫乳业吗?”
“集团了啊,那我们以后也要叫集团,登峰集团。”
笑声过后并没有任何东西被改变。
“这个年轻人很有趣。”
“张口就来么?太吹吗?是的,但是他会成功的。”
底下的人们想着。
除了手上握着的王炸,他本身,也太像是一个能在这个时代成功的人了。
1994年,在一家媒体对燕京、盛海等十大城市万名青年的问卷调查中,当被问及“你最崇拜的青年人物”时,第一名,是微软的比尔盖茨,第二名,是史雨柱。
时代的青年终于迈入一个新的阶段,崇拜科技,崇拜财富,渴望传奇。
甚至就连对此极度缺乏概念的林俞静同学,都因为恰好参与了这个问卷调查,曾经在和江澈的电话通话中提及这个人。
她跟江澈说,报纸上的资料,他好像是你们深大的师兄,你有见过他吗?
她当然不知道,时年史雨柱巨人公司年利润3000万,而她的男朋友旗下产业全部合起来,净利润其实还要更多一些。
当然,从公司整体资产规模,社会影响和地位而言,江澈距离这位此时身在珠海,风头一时无两的风云人物,还有着堪称巨大的差距。
江澈还没见过史雨柱,也没有太大的兴趣。
对于这个人,你可以钦佩于他人生沉浮再起的励志故事,折服于他的智慧,他对人性弱点的精确把握和利用,还有他近乎独步天下的营销天才……
但是要说实际贡献,一个从未在医药科学上投入多少资金和时间的人突然跳出来卖一波脑黄金就跑,再突然跳出来卖一笔脑白金……怎么钦佩?
而且江澈有一个思路:
在深大阶段,他不需要太多现在就已经很有钱的朋友,需要的是一批能学会怎么赚钱,将来会赚钱的朋友。
因为真正的财富时代,这才刚刚开始。
第一卷 再见当年潮 第432章 师兄你好
江澈一行人在清晨的深大校园里见到了一个穿着有些过分朴素,立了一个尿素袋身边,低着头坐在路边树下的年轻人。
无聊坐下来,递了烟,闲聊几句。
也许因为心里有些苦闷,话匣子没费太大工夫就打开了,小伙子说他是来找一个姑娘的,姑娘之前上初高中的那些年,他和家里一路给她出钱,算是订了婚,两家长辈说好了也都认。
可是这一年,姑娘上了半年大学,过完年出门前找到他家,突然反口了。当时他正好出去做活不在家,回来才听说。
“她家里就不开口了,我到镇里挂长途她也肯不接,只好来一趟。”
小伙子讲述过程中没注意,提到了女孩的名字竟然是江澈他们的同班同学。
“所以你是来找她要问清楚?那现在怎么样了啊?”
“就已经不肯见我了呗,你说还能是啥意思?!我昨晚上从火车站一路打听走到这儿,她到早上才叫了个男的来跟我说。”
“……哦,已经都说完了?”
“都说完了。”小伙子为了装没事说了句你这烟好,说:“都说强扭的瓜不甜,我想过了,算了。反正我们那边想嫁我的姑娘多了去了。”
听着其实还是有些心酸,江澈也劝不来,只得说:“那就好,那你一会儿就回去?”
一件不可能参与的事情,江澈只是随口接了一句。
但是他身边的小伙子似乎突然被这个普普通通的问题触动到了。他抬头四向看了看,最后目光穿过校园,投向外面这座被叫做特区的城市。
“我这来回路费可贵呢。”小伙心疼嘀咕了一句,说:“来都来了,我一会儿先去看看,看有没有地方好挣钱,是说这个地方好挣钱吧,是吧?”
“说是这样,不过具体还看人。”江澈笑着说道。
“那就成,我做得十里八乡最好的木匠活嘞,而且没一个主家处不好。”这年头木匠或篾匠这些手艺人出门做活,通常得吃住在主家一阵子,想处好了,除了手艺还得会为人处事,小伙子自信拍了拍胸脯,站起身拎了袋子,说:“走了,不耽搁了,我往城里转转去。”
“好,那你注意安全,钱放紧,不行就回去,别逞强。”江澈挥了挥手。
“嗯,谢谢了大兄弟,我出过门的,而且身板好着嘞。”小伙子走了几步扭头,奔回来从袋子里拎了一袋梨出来放下,说:“本来是给她带的……你们吃吧。”
说完他先给在场每人分了一个,自己也拿了一个在手里,“咔嚓”一口,吃着转身又走了,看着很洒脱的样子。
“对了,你叫什么?”走远一些,他回头问。
“我叫江澈。”
“好,我叫敢娃……大名牛敢。”
他就这么走了,去找活干,要留在深城。
1994年3月,一个阴差阳错来到特区闯荡的少年……谁知道这将来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因为这是90年代。
前世,从学校到茶寮,江澈几乎错过了整个90年代。
这一次不会。
从内心来说,江澈大概是喜欢90年代的,尽管它确实存在诸多问题,尽管在生活上它还显得太落后。
原因很简单,这一代人拥有梦想,甚至拥有瞎猫碰见死耗子的机会,可以不知道天高地厚。
譬如这时代少年郎背着破棉被出门,功成名就还乡的故事,到后来,不常有。
富二代、官二代的人生天然占优,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没必要也没有办法去反抗,所以在江澈看来,只要一个时代,“大钱”不止有王撕葱们可以赚,底层和普通阶层实现阶层跨越的路径和机会还算充足,它就是一个值得喜欢的时代,一个配得上拥有传奇的时代。
“那个谁谁谁,听说最近下海了。”
这是时下最热乎的一句话。
城市里的人们或因为过不下去,过得不好,或因为看见了希望,想要过得更好,纷纷从政府机关和各种企事业单位里跳脱出来……
山村里的先驱们告别了他们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山林和土地……
他们投向商海,奔向特区,去往全国各地。
这时候的人们大概怎么都想象不到,十几二十年后,这个国家的年轻人们会集体在他们最初踏入社会,最好,最该去闯荡的年纪,千军万马考公务员,考事业单位……为了稳定,为了捧上一个铁饭碗。
并且这个逻辑看起来完全正确,无可厚非。就连姑娘们家里爸妈挑女婿,也是这个标准。
那时候,“理想”变成了一个说来会尴尬的词,人们都不再去提起;那时候年轻人统一的梦想是一套房子,或者只是一个首付和接下来二十年还贷的幸福。
有人说这是因为社会阶层和财富逐渐固化,缺乏机会,这是我们没有办法去否认的事实,就像我们一样没办法否认,渐渐,空气中躁动的除了情欲,已经越来越缺乏别的生气。
这里的意思:情欲其实也是一种代表欣欣向荣的生气。万一哪一天连这个都寡淡了,社会大概也就真没有了继续向前的动力。
总之,现在是1994年,奇迹每天都在上演,外面的世界会呼喊你,金色的光芒能透进人的梦里……
连空气都在躁动。
从20岁到40岁,但凡看得见外面的世界的,自认还有些才干的,尤其对隔壁王二傻或单位老老王练摊发财后到处装逼有点不服气的,都在蠢蠢欲动。
23岁的马华腾暂时没有这么想。
深城润迅通讯发展有限公司的二楼办公室里,一个面庞尚显稚嫩的年轻人把目光从大屁股的电脑上移开,闭眼睛休憩的同时伸了个懒腰。
他的身材有些瘦削,戴一副眼镜,分头,整个人显得很书生气。
马华腾这会儿刚从深大计算机专业毕业不到一年,现在润迅做编程,专注寻呼机软件的开发。
这是眼下的热门,他一起毕业的同学,身边的同事,不少都做着做着就自己下海当老板去了。
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