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逆流纯真年代-第3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剩下的?他说:你就待着。
  我待着就行吗?
  …………
  “就一个不识字的人来了,待那儿,你们就来劝我算了?”
  当天下午,距离交易所不远的宾馆套房里,黄广义对着面前几个雇佣来的操盘手问完这一句,突然一脚踹翻了一把椅子。
  “他他妈谁啊?!”
  在场操盘手刚准备说话,笃笃笃,敲门声,黄广义的助理站在门口。
  黄广义情绪有些急躁,“什么事?说。”
  “碰巧得到一个消息,说今天有不少港城那边的炒客突然过来。”
  黄广义本想说这关我什么事,犹豫了一下,问:“干嘛?”
  “说是来等一个叫傻爱国的人出手。”助理回答。
  黄广义感觉头都快炸了,“谁他妈又是傻爱国啊?!那跟我有什么关系?”
  “黄总。”一个操盘手小心看了看黄广义,低声道:“港股傻爱国,沪市胡彪碇。”
  黄广义:“……什么?”
  “就是我们说的刚回来,在大户室里待着那个人。他们,是同一个人。”
  胡彪碇在港股的事迹盛海这边内行人自然也有听说,甚至傻爱国出现在沪市的消息,就是他们传出去的,结果把港城炒客都吸引来了。
  这个逻辑很简单,就跟有些股票为了炒高股价,会雇请那些常上电视的股票专家和分析师公开表态,说自己看好这支股票一样,只为了吸引资金。
  差别只在于,胡彪碇什么都不用做,就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这一时期的黄广义还不是很了解股市,而操盘手一个被雇佣的身份,说话也不敢太直接,含糊不清的结果,就是惹得黄广义越来越烦躁。
  “黄总。”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出现在门口,笑着打了个招呼,看看眼前情况然后说:“这,怎么了?”
  他叫田文生,跟那些被雇请的操盘手不一样,他是盛海股市有名有数的大佬之一,就算黄广义,这回也是托了关系才找到他帮忙的。
  “啊……田兄。”
  黄广义收起脾气,上前握手,然后把房间里的其他人都先赶了出去。
  屋里就剩下了两个人。
  “田兄找我有事?”黄广义问。
  “嗯,我来劝黄总这次收手的。”田文生开门见山道。
  黄广义:“怎么你也?”
  “也?还有其他人已经劝过黄总了吗?”田文生如释重负地笑了笑,“这么说来,大家都是一样的看法。黄总,已经赔掉那些,就算了吧,这只股,我们挡不住的。”
  他直接说,我们挡不住。
  “就因为那个傻爱国?”黄广义情绪有些失控了,语气也开始变得不善。
  田文生忍耐一下,“看来黄总并不知道傻爱国所代表的是什么……我来说给你听听吧。”
  “一九九二年五月末,小股神于盛海滩铁口断一年,傻爱国传出消息后从盛海股市消失……沪市下半年一直跌倒年末。”
  “九二年末,傻爱国再次出现,沪市在短期内急速冲至最高点。期间,傻爱国暗庄坐庄爱使股份,坑杀两名沪市有名的黑庄。另外这一次,据说小股神也有现身,可惜田某当时不在场,错过一面。”
  “接着,九三年二月,傻爱国再次从盛海股市消失。他消失的那天,正是沪指迄今为止最高点,1558点,而现在的指数是多少,相信黄总也知道了。”
  “对了,傻爱国当时其实还不叫傻爱国,这边人见面都叫他胡总,背地里则称作‘那个不认字的’。后来,好像是七八月份吧,突然从港股传回来消息,说有个内地过去叫傻爱国,一人对赌港股超过三十位专家,大获全胜。后来查实,傻爱国就是咱们这位胡总。”
  田文生最后酝酿了一下,“他真的什么都不懂,但他背后那个人……这里人都叫他盛海滩小股神。”
  一桩桩,一件件,黄广义已经听懵了。
  “怎么感觉跟神棍似的?”他苦笑问:“田兄你说,这东西,它不会是造假的吧,传来传去,夸大其辞。”
  田文生看看他,“看来黄总是真的不懂股市啊。”
  “嗯?”
  “是夸大其辞又怎样?股民信他如神,就够了。更别说大户室里喜欢玩庄的那些,都已经多久没敢动爱使股份的心思了。”田文生顿了顿,说:“挡不住的,都说散户是羊,怎么带着怎么走,牵到地了随便宰,但事实如果他们都集中一个方向使劲,你,我,再加上沪市里那几位,谁都挡不住。”
  黄广义保持着沉默。
  田文生起身,“黄总,很抱歉,我已经尽了我最大的善意……这次浑水,田某决定不趟。”
  黄广义依然保持着沉默。
  田文生以为他在闹情绪,只得摇了摇头,默默自己朝门外走去。
  “田兄。”
  身后声音出来,田文生回头,“嗯?”
  “我想,我可能知道你们说的那个盛海滩小股神是谁了。”
  黄广义说完抬头,表情苦涩,但是莫名笑了出来,笑容里有几分荒唐,再几分茫然。


第四卷 与青春有关的日子   第491章 财富1994 
  站在门口的田文生愣了一秒,只一秒,人转身迈步。
  “是谁?”
  “黄总认识?”
  “那能不能帮我引见一下?”
  身为沪市知名大佬,田文生之前哪怕面对黄广义,都只是平常相待,但是这一刻他乍然变化的目光,大概得用幽亮来形容,并且其中还夹杂着巨大的兴奋和热切。
  事实正因为他是业内大佬,才更加清楚,像“盛海滩小股神”这样一个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被神化了名字,到底意味着多大的能量和财富。
  更难能可贵的是,在过去的两年多时间里,这个称号的拥有者都从未滥用过它的影响力。
  这种“纯洁”和“超然”是最可怕的,也是最强大的。
  这意味着,哪怕这个人本身就是一个骗子……
  只要安排得当,在他一次次胡说八道,彻底消耗完自己的名声之前,他都可以在沪市呼风唤雨,无往不利。
  甚至他的胡说八道,都有很大几率成真。
  “黄总。”
  说话的同时,田文生已经快步从门口走回到黄广义面前,站定后再次催促。
  这一刻,被田文生热切地目光盯在脸上,黄广义突然一下感觉很难过:只是一个代号而已,人都没来盛海,就已经是这样……而我竟然还想要阻击他的股价?
  “抱歉,不太方便说。”心酸苦涩,黄广义突然决定不说了,改而道:“也许不用太久,田兄自己就会知道……”
  他顿了顿,咽回去后一句没说:推测其实不难,只是如果他不愿意来,不肯认,大概谁都拿他没办法。
  送走田文生,随手关上门,黄广义走回到套房中央,站定……突然,“啊~”,抡圆双臂,对着空气挥了一通王八拳。
  “啊啊啊啊啊。”
  一直到累得大喘气,他才停下来,接着一脚踹翻了面前的垃圾桶。
  “老子才不说呢,去你玛的,凭什么所有雷都我一个人踩完?我要留一个给你们……不对,他妈的说不定还多的是呢。”
  “去你大爷的。”
  真的是憋屈坏了,幼稚地发泄完毕,黄广义深呼吸。
  他终于决定不玩了。
  作为一个成功的顶级商人,黄广义自始至终都乐于投机取巧,同时又相信,只靠投机取巧,是不够的。
  但若他到这一刻依然觉得江澈只会投机取巧,那他也就到不了今天。
  首先,协调厂商关系,合理利用资源,安排资金周转,包括结交待人,巩固人心士气……这些,可都是见功力的东西。
  其次是布局,能完成“借壳上市”这件事也不是手里拿着一个“爱使股份”就行的。
  它需要寻找恰当的时机,需要方方面面的协调和游说,还需要上层资源的隔空保障否则做不了,做了也会被非常规手段击落。
  在这一点上,黄广并不是没尝试,只是碰了壁。这说明江澈在这方面也早有布局。
  所以如,果那小子真的是背景查实,农村出身的普通人家的孩子,而且出道仅仅两年多时间,那么他的布局能力,就真的太可怕了。
  想明白这些,黄广义彻底放弃了取胜的可能。
  不求胜的下一步,是尽力不输,或者说尽力争取不要输到一败涂地。
  每一个输光筹码的赌徒,往往都是在刚上桌时谨慎小心,而在输的最后阶段心态崩溃,乱扔筹码,才会真的输到精光的。
  黄广义好赌,早几年有一次,他遇到过一个人,输了两万多后,剩下一千来块主动下桌,说是还要坐车、吃饭,进货。
  以一个赌徒的角度,黄广义从此高看他一眼。第一因为这看似简单的自制力,其实绝大多数赌徒都做不到,也看不起的;第二因为,他自己也是这种人。
  败势之下,黄广义更无比珍惜自己手上的每一点筹码……他现在想要求一个和,哪怕那是一个憋屈惨淡的和。
  只是黄先生并不知道,在江澈手上求和,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
  …………
  中国第一家a股上市的民营企业,是1992年6月的深城华源,至于宜家是第几家,江澈已经算不太到了,当然也不在意。
  相对而言,“借壳上市”的操作倒是确实引起了不小心的关注。不少人事后一了解才发现,其实这样的操作在国外早已经存在了几十年之久。
  宜家上市顺风顺水,而江澈,暂时并没有选择改掉爱使股份这个名字。
  至傻爱国离开盛海,爱使股份进入平稳态势时止,哪怕已经提前分散了股份,江澈摆在明面上的个人财富,也已经达到1。5个亿,实际身家倍于此,实际可调用资金,不止两倍于此。
  这个数字乍看起来不算多,但是1994年,在港城《资本家》杂志当年刊出的福布斯首届中国内地亿万富豪榜上,扮演吊车尾角色的宗庆厚,被认定个人财富也就是两个亿而已。
  尽管制作这个榜单的福布斯相关工作人员据说连来都没有来过内地;
  尽管这份榜单后来传到国内,被笑掉大牙,斥作还不如街头巷尾市民口传的无稽之谈;
  尽管大批譬如这两年卖保健品的,搞矿业,玩火车和玩船的富豪都被福布斯忽略了;
  尽管江澈比谁都清楚,在1994年这样一个年代,当一份榜单上的所有上榜人员都是民营企业家,它是多么的可笑,也知道全国实际可以碾压上榜企业家的人物,其实不论资产还是数量,都数倍于上榜单人物;
  它依然意味着,在回归这个浪潮时代的两年又七个月后,江澈,终于真正拥有了进入资本博弈场,分割大时代蛋糕的资格。
  在这样一个时候。
  江澈首先做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尽量以宜家这个企业作为形象重点,逐步冷却个人影响。
  他把这件事交给了一个合伙人去做,并提供一切需要用到的资源和关系,这个合伙人的名字,叫做王蔚那家伙太擅长这个了。
  第二件事,他规划了宜家后续发展中的第一个细节:
  【从此,但凡宜家开设分店,所有门店和仓库,都只买不租。】
  褚涟漪问他为什么。
  郑忻峰说那还有为什么,因为终于阔了,资金太多没处花呗。
  江澈的回答:
  “郑总说的也算对,我要把钱花出去……而这是一个跑马圈地,机不可失的年代。”


第四卷 与青春有关的日子   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