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这次去盛海,江澈并不打算带上他们。
其一,前几天唐连招的人和牛炳礼手下那拨人有冲突,店里和唐玥家那边都需要更加谨慎留神;
其二,在根底还不够清楚,情谊还不算身后的情况下,贸然就拿几十万块钱,身家性命去“考验”别人,是很愚蠢的事情。
信任是一步步来的,上来就生死相称,磕头拜把的除了三国水浒,现实没几个真兄弟,江澈从收下他们的身份证,到还回去,到现在敢放心带着两万块、七万块跟他们相处……
其实都是信任在增长。毕竟他俩要动手,十个江澈都未必够。
这点他相信秦河源和陈有竖自己也清楚并理解。
……
时间就这么走到了五月份,距离毕业越来越近。
期间苏楚特意来找过江澈一回,谈及支教的事。
“最近领导在讨论支教名单了”,她说,“不过有件事你肯定料不到,叶琼蓁这样一个小心谨慎,哪怕遇到难处都从来没跟领导提过要求的人,这几天一直在找领导,想把你从名单上拿下来。”
江澈点了点头,没说话,等她继续。
“怎么样,要不要我帮你拿下来?”苏楚顿了一下,又说,“或者你考虑一下留校?我这个学期结束就不在这边呆了,觉得没劲,而且一直这么玩,家里也不让……把名额还给你?”
江澈思索了一会儿,说:“我还是去吧,帮我和叶琼蓁也解释一下,就说我有我的理由,这里头真没有任何一点负气的成分。”
苏楚点头,想了想又问:“可是两年,不怕耽误了么?你现在挺能折腾的。”
两年么?真实的理由,江澈对谁都没法讲,只好笑一下说:“肯定不会待两年的,具体呆多久我现在还不确定,但是……一定要去一趟。”
“好吧”,苏楚不追问了,笑着说,“枕头你可别在那边娶妻生娃了,山里妹子可不缺凶猛的。”
“不会的。”
“那就好。”苏楚转身走了两步又匆忙回头,说:“对了,唐玥和她两个朋友的裁缝铺快开出来了,你知道吗?”
她从那天和唐玥跳舞后,就认识了,偶尔没事还会走动下。
有这样一个朋友,对唐玥不是坏事。
“真的这么快就开店了?”这两三年内保持量布裁衣习惯的人还不算少,生意倒是有得做,江澈摇头,说:“她们没跟我说啊。”
苏楚一脸的鄙视,道:“你也太混账了,还是我关心厂花姑娘,她们的店名都是我取的,叫酥糖裁缝铺,怎么样,好听吧?”
这名字放在二十年后大概还行,只是那时候也难得看见裁缝铺了,搁现在,有点怪,而且苏、唐,这也太生硬了,江澈无奈道:“你脸皮真厚。”
“明明就是祁素云的素,不是我的苏,谐音而已。”苏楚狡辩道。
“那谢雨芬估计恨死你了。”
没隔几天,唐玥和祁素云、谢雨芬的裁缝铺真的就开业了,除了卖布裁衣,缝补修改,她们还专门留了一面墙,挂上各种饰衣链和编织手串。
很聪明的做法,江澈去了一趟,专门送去了几张新颖的设计图当开业礼物。
小店生意很不错。
上次工人文化宫外面的冲突因为处理得当,现在反而对唐玥她们有利,私下里的舆论几乎一边倒的站在她们这边。
生意上,大家如果有需要,也更愿意照顾这几个顽强的下岗妹子,而且她们本身手艺确实好。
多亏刘姨、方婶这两位老戏骨了。
当时的情况,不管是冲突起来打下去,还是借势压下去,背后的流言蜚语和议论都不可能消除,但是通过当时那一幕,她们不仅澄清了事实,还赢得了认同,这是最好的结果。
相比之下,裁缝铺反而是郑忻峰去的更多,谢雨芬的录音机已经买下来了,就放在店里,郑忻峰没事就过去送两盘新出的磁带,混个半天。
没多久,祁素云婚礼,江澈和郑忻峰都去了,江澈包了一个足有500块的大红包,里头有欠的奖励,有人情,还包含那些天她男人帮忙忙前忙后,看摊送货的酬劳。
婚礼在城郊村里办,流水席开了好几十桌,江澈吃过后专门向新婚夫妻俩敬酒告辞,说了几句吉利话,也跟祁素云的丈夫聊了几句。
“听说你要办虾场?”
“对。江兄弟你能耐大,主意多,觉得能行么?”
“打算养什么虾?”
“就常见的,小龙虾。”
旁边有人插嘴说:“依我说吧,那玩意田间地头都有,跟他说不要养,他还不听。”
祁素云的丈夫说:“我是觉得吧,现在开饭馆、夜宵摊什么的越来越多,就田间地头野生那点儿,肯定差远了。另外我估计了下,光我现在已经交上朋友的那些饭馆老板,到时候就能给我买完……”
身为小龙虾爱好者,江澈深以为然。这男人一看就是那种典型的农村里出来,既勤劳肯干,又脑子活,有胆子、有主意的能人,祁素云以后的日子差不到哪去。
江澈走了。
一身大红的新娘祁素云抱了抱躲在后头的唐玥道:
“你到底怎么想的啊?现在这样,太刻意疏远……慢慢反而要生分了。你看雨芬,明知那小子就快毕业走了,不还照样朋友一样?凡事自己心里拎得清就好。”
“就是我自己也不知道啊。”对着最亲近的朋友,又喝了点酒,唐玥说了句心里话,但没说她有道坎。
……
1992年5月28日,距离认购证第二次摇奖只差五天。
江澈再赴盛海。
车厢很拥挤,拿着大哥大断断续续打着电话的人就有好几个,谈论股票的人很多,开口就是几万甚至几十万的人也不少……
整个车厢都充溢着金钱的躁动,这是上一次完全没有的景象。
就在几天前,1992年5月21日,盛海股市全面放开股价,沪指当天从616点蹿至1265点。汇通能源上市当日大涨470%;金丰投资上涨328%。
仅仅3天后,沪指又登顶 1420点股票价格就一飞冲天,其中5只新股市价面值狂升2500%至3000%!
与此同时,消息正式发布,盛海股市增发大量新股,第二次股票认购证摇号的中签率,将高达50%。
九二发财证黑市价格进入最疯狂阶段。
第六十七章 躁动的十里洋场
有过四万块钱缝在衣服里被看出来的经历,这回的七万块,江澈不敢再用老办法带了,而且天气渐热,见天就是六月份,他再穿件大棉袄带钱——大概贼都会说,小子,你不要这么嚣张。
身上里里外外地塞了一万出头,剩下的就放书包里,弄了个硬皮词典的空壳夹着,另外再塞上几本书,上车,扔座位对面的行李架上。
前世需要这样带钱的阶段,江澈没有这么多钱要带,等他有点钱的时候,异地存取已经很方便了。
所以这办法不是他自己想出来的,“均瑶”兄弟还有“希望集团“那几兄弟,都曾在采访中提到过这个办法。
其中精髓,假装很随意。
想想人家几十上百万都用蛇皮袋装过,也就这么扔的,江澈尽量让自己看起来很随意,身体微微侧坐,倾斜靠着车窗,打开一份在车站买的《临州晚报》,假装看报,其实视线都在报纸上面飘。
眼前走过去一个穿西装,拿大哥大的,刚扔了一个标有的旧旅行袋在行李架上;还一个,手表估计都近万,竟然扔上去了一床破棉被……
这可是往盛海去的列车,江澈猜测着,这节车厢里是不是其实有某个未来的大亨,财富榜上的人物,在用跟自己一样的方法带钱。
列车员在叫卖粤省小商品,现场展示,气氛热烈,江澈坚决不看,继续让视线飘……时间一长,眼睛有点酸,“这样下去会不会眼珠就翻不回去了?一直翻白眼。”
江澈低头眯了下眼睛,睁开,瞥见报纸中缝一个长方块:
。
下列具体地址名单。
脏话差点直接飙出口,因为其中好几个店址,都是江澈很熟悉的,未来的超级黄金位置,尤其有那么两三个,只修过没拆过,因为政府也拆不起那一片……简直寸土寸钻石。
再看拍卖日期,1992年6月12日。
“来得及啊,就是不知道贵不贵。”
想到这里,江澈记忆里突然蹦出来一条相关信息:应该就差不多就这前后,有人以145万元拍下盛海素有华夏第一街之称的南京路共6家国有、集体商店。
那可是盛hn京路……临州比不上吧?更何况这些商店有几处现在位置还不算好,过两年才会变繁华。
江澈有点激动了。
现在,1992年,如果是让他屯商品住宅,他不会干——周期太长,资金的利用率和回报率跟通货膨胀一抵消,其实一点都不合算。
但凡资金不是多到没有去处,他都不会做这个选择……除非有机会连地皮一起买一栋,或盖一栋。
就像唐玥,她家小虽小,可是房子完完全全属于自己,未来几乎肯定是拆迁暴发户。
但是商铺不一样,它是能在升值的同时,一直持续创造财富的……简直就是一只会下金蛋还会长个的钻石小母鸡。
不能错过,管它到时候做什么生意,哪怕拿下来先租出去两年,都要拍它两间。一辈子不愁的机会,就看那三百张认购证了。
“对了,我的包。”
一抬头,还好,包还在。
……
……
从火车站出来,因为书包拉链都是缝死了的,割开的话,掉出来的也先是书,江澈放心地将它背在身后,走出了火车站。
时隔近三个月,再次来到盛海,这个他睡过车站,教过气功,诈骗过钱,试过半个月不洗一次头一次澡,大年夜窝在小旅馆煮一碗面的地方。
“老板,旅馆住不住?”
“老板,有漂亮小姑娘,去看一下?”
“喜欢年纪大点的?也有。”
站在出站口外,面对几名妇女小心翼翼的搭话,江澈愣了愣,三个月前,这种现象还几乎没有,至少他没遇到。
再看身后,来盛海打工讨生活的人明显变多了,相应远处街上穿着富贵的人也变多了,就连街边的店铺和上面的招牌,都变多,变亮了。
盛海在急速变化。
假设一下,每两张认购证制造一位万元户,总计208万的销量,扣去大户,外地人,盛海的普通小市民中一下多出来了多少万元户?
答案是,遍地。
钱能改变一个人,也能改变一座城市的气质,曾经繁华于民国的东方巴黎——盛海,十里洋场的空气中重新弥漫着一股躁动的气息。
避开阿姨们的热情,豁出去坐了一回出租,江澈没在路上耽搁,甚至没去韩立大师现场引雷,扬名立万的小广场看一眼,直奔王宫饭店。
先自行办了入住,到房间,把东西放好,把钱锁进保险箱,江澈下楼,去了饭店沙龙,褚涟漪依然如故,妆容精致,笑容亲切,站在柜台后面。
只是换了一身长裙。
一切看着都很好,只是江澈突然觉得,她像被绑在这里。
“褚姐。”
“小澈……我说你也该来了”,褚涟漪回头,脸上笑容灿烂,问,“住下了么?”这一问隐藏的意思就是,这回估计你带了很多钱,住的地方要谨慎。
当然,这话她不会当着来往的人面前直接说出来。
“嗯,就住这里,6楼。”江澈答道。
“那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