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欧阳旭风自从决定要回京和妻儿团聚,邱秋就给他出了主意。
而明将军呢,人本就是冷性子,身边没个贴心的军师,自然就死扛着了。
当年府中出事,明夫人一个女人几乎不能承受下去,得到的也只是他的只言片语,没办法,就算他有心相帮也是鞭长莫及。
“对了,阿风,你挑选人员时得给你那些兄弟讲清楚,估计到你这儿就没有高升机会。”这种防役救灾的工作又不能升级,顶死了就那个样子:“更没有发横材的机会。”
富户家着灾救灾的时候有你,抄富户家的时候就没有你的机会。
“会的,我会给他们说个清楚明白了,到底是多年兄弟,愿意就跟随,不愿意就算了,人各有志,不能勉强他们。”欧阳旭风点了点头:“阿秋,我上任的第二件事是干什么呢?”
总不可能一来就培训?
“正确,培训!”邱秋为了欧阳旭风也是绞尽脑汁了:“回头我会将消灾救灾手册编造一份给你,到时候你就按照这个标准培训大家,不仅仅是自救更能救人。”
“而且,你最好分成四个分队,京城东西南北各驻扎一支。城中心就是你这个总指挥。”邱秋道:“救灾讲究的是一个时效,大家都知道远水解不了近火,时间就是生命,争分夺秒就是你们宗旨。”
“好,阿秋,你听你的。”欧阳旭风一直以为就是简单的培训,有事就上阵,却没料到邱秋说了这么多大道理。
“针对不同的情况会有不同的救助方式,哪怕同样是火灾,我们也得弄清楚火灾的原因。”邱秋举例说一个是寻常大火一个是油坊作火,这种情况下怎么救治。
“水火不相融,自然是用火冲。”欧阳旭风连忙回答,表明他是一个好学生。
“错了,大错而特错。”我去,没有一点基本常识真是要人命:“寻常火灾用火是正确的,但是油坊着火你用水冲,那只会是火上烧油。而且还会让火灾加迅蔓延的。”
啊?
欧阳旭风张大了嘴巴惊讶万分。
“油坊作火,最佳的灭火器材是沙子。”请原谅吧,她这个导师也是不合格的,因为这个时代根本就没有各种灭火器械什么的。
邱秋讲到火灾场景时还真是不好讲了。
工具不齐备,想要精细的讲解都不行。
就拿贵重书籍和档案资料场所着火来举例吧,为了避免水渍损失,是忌用水灭火的。应该选用干粉灭火器或气体灭火器,可是这个时代让欧阳旭风上哪找这两样去。
“这种情况怎么办?”是啊,用水冲吧,那些重要的古籍或者资料就得泡毁。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火灾范围也不大,有一个方法可以用。”邱秋绞尽脑汁只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将棉絮浸透铺上去。”
那也得有这种资本啊!
“其他的,我也想不出好办法了。”邱秋被欧阳旭风问倒了,说明这个师傅还是不合格,最后没辙,让他自己去想法。
半晌后,欧阳旭风屁颠颠的跑来告诉她。
“有贵重书籍或重要文献的地方定然是非富即贵,大量的棉絮也可能完全存在。”欧阳旭风说自己着了相了。
我去,这也叫正确答案?
“好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一点可以肯定,遇到事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动脑子,可不能照本宣科想当然的认为可行,这样会出现问题的。”邱秋只好这样总结。
火灾其实还分为很多种情况,什么电路起火、危化物品起火、可燃气体起火等等,不过,旧社会就这点好处,这些东西都不存了,直接忽略不计。
第一课讲的是火,第二课当然就得讲水灾了。
邱秋问欧阳旭风可遇上都城水灾的情况发生?
毕竟,他是在京城,又没有堰堤河塘这种风险发生,唯一要防的就是暴雨造成城市水涝成灾。
“我七岁那年夏天京城倒是遭了水灾。”欧阳旭风回忆道:“当时院子里的积水都漫到了膝盖。”
邱秋惊讶了,这么说来,城市排水设施还是有待改善。
“好在这些年似乎都没有再出现过了。”欧阳旭风用的是好像,毕竟因为自己在钟家山呆了十年,后来又常驻云中郡,京城的事自然不太清楚明白。
“曾经出现过就说明确实有这种隐患,咱们就得防范。”邱秋点了点头:“通过你安排出来那就是你的经验和本事了。”
第五百零一章排水管道
怎么个防范法?
欧阳旭风洗耳恭听,邱秋则是毫不吝啬的倾囊相授。
遇上暴雨城市积水,这是排水管道有问题。
其实,邱秋早就注意到这一点了。
城市排污也太简陋了一些。
就是一条土沟顺水而流冲进了护城河内。
邱秋知道,这个护城河有自救的功能,不仅能防范敌人的火攻,还具有防洪排涝的重要水利功能。有些靠近江河的地方还能承担运输功能。
护城河长年累月的成了排污地,好在京城还有收夜香的专车,否则污染就提前了几千年了。
“这些土沟随着长年累月的冲涮会泡软,遇上大暴雨水量过大直接垮蹋。”邱秋道:“堵塞后自然就会看海了。”
什么是看海?
邱秋只得再普及一番。
“呵呵,比较形象。”像小时侯那次院子里都可以划船,这不是海是什么呢。
邱秋觉得大户人家还真是好,修的院子七绕八绕,堂屋正厅也是高高的,遇上水灾淹的就是前院,没有全部遭央,但是小户人家可就惨了,只间平房,一淹就完蛋。
“可不,像沿着江河的地方若是雨水太大河水猛涨,江河里的鱼也会跑进人家家里来呢,大街上的鱼儿成群结队的跑,不是看海是看什么?”邱秋的记忆中现代每年都会有那么一些城市遭央。
甚至网上的段子是:缺的不是仅仅是房是车,现在才发现还差一条船。
“那你说要怎么办呢?”既然发现了问题,自然就要解决它。
“从源头抓起。”邱秋道:“你看现在正在建房的两百多家人,让他们将排污管道整好,这样会避免灾难重现。”
这两百多家,有几十户大户人家。
欧阳旭风决定从大户起抓,毕竟,这是新官上任的三把火,一定要烧旺。
要做到邱秋所说的达到排污通畅的标准,就要因地制宜的改造管道网,四通八达相互交叉,越接近护城河口管道越宽。
欧阳旭风听从了邱秋的建议下基层去实地考察。
“大将军,你这是准备改行?”看欧阳旭风在这儿拉尺子那儿量宽。章御史笑着问道。
对欧阳旭风,他还欠着一个人情的。
“皇上不是新派了我的职责吗,在其位谋其职,要做肯定就要做到最好。”欧阳旭风淡淡的说道:“只是,章大人,贵府这个排水管理还得改一改才行。”
改?
怎么改?
要知道,污水从哪儿排出去可是经过风水先生看的。
“章大人,不是让你改方向。”真是醉了:“是让你将污水管道拓宽,这样以来排水才顺畅。”
还好只是改宽没让改方向,也避免了一场官司打。
不过,章御史觉得欧阳旭风是当着鸡毛当令牌,又或许说是闲得蛋疼,这些个小事他也管?
“散水聚积到一起水流变大,府上的散水量不小,再加上天花水屋檐水,如果遇上暴雨肯定是流不赢的,要积涝成灾。”欧阳旭风禀承着尽职尽责的原则向章御史说着改宽排水沟的道理。
章御史一边应当说要改,一边却是对欧阳旭风的话不屑的。
说得这么严重,还真当自己不懂。
老房子不就是按这个规矩来的。
这次火灾他家虽然没有被烧,但是被欧阳旭风带人给掀了一排,正巧了,这个污水沟就被埋了。这次重修,也是因为他干的好事,这会儿居然还来充正神,说这儿不对那儿要怎么安排。
想起在朝堂上告御状落得个赔礼道歉的下场。
当时虽然服了软,但修房还是要钱,心里其实一直就没有痛快过的。
所以,欧阳旭风一走,下人们就来请示老爷要怎么改。
“甭管他,他以为自己是神仙,各涝成灾,我就不信这个邪。”章御史朝众人大手一挥:“按原计划进行,就原来的那么宽,一寸也不要添。”
下人们当然以老爷的话唯首是瞻,自然不敢有分毫的差别。
不得不说,欧阳旭风是一个好官。
利用自己下朝后的时间将两百多户人家全都跑了个遍,挨个儿的指正着要怎么办。
小小老百姓觉得他是官,他说杂办就杂办,可不敢违背了。
而大户人家就觉得他是谬谈,都不知道皇上是怎么想的,居然让一个打仗杀敌的大将军还管污水从哪儿排,你说皇上得多讨厌他才对啊。
无一例外的,全都是阳奉阴违,没有一个按他的计划来。
当然,欧阳旭风还蒙在鼓里面,为自己替他们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很是高兴。
“阿秋,你说的很多对,官不在大,只要能为民办事就是好官。”欧阳旭风去给老百姓们说排污水沟要用石头砌宽大一点,地势要选好,挨着屋子的地方高,慢慢往下变宽,人人都当他是圣旨一般,立即就实行了。
“是啊,其实,阿风,我觉得你接任了这个大都统的官职也挺好的。”邱秋还是自个儿慢慢想明白的:“阿风,随着小穗地位的升高,你如果还掌管着兵权,能调动八千禁军,皇上对我们是不放心的。”
“我何尝不明白这一点。”欧阳旭风点了点头:“原打算过三五年就告老还乡了。”
“还乡,你能还到哪儿去?”世代祖上都是大将军,根都在京城。皇帝现在之所以还重用他,那是因为之前欧阳世家的根都被掀翻了。新长出来的欧阳旭风不足为惧。
但是,若是小穗当了太子妃,他日当了皇帝,可能连苏启民都会忌讳欧阳旭风手中的权势了。
“你现在干这个纷繁复杂,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手上的兵马也就两千人,但是,你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了百姓着想,这算是在修行了。”邱秋觉得这事做得很值得,同时又能保全自己不被上位者犯忌。
“嗯,我会将它当成正事来干的。”欧阳旭风笑道:“我这辈子除了打仗什么都不会,人到中年再来学,先生可不要嫌我笨才好。”
“呵呵,我也是人到中年第一次当先生,咱们相互学习相互切磋。”邱秋笑了,明白就好,只要保儿孙后代平安富足就行了,何必要权势滔天呢。
第五百零二章救与不救
欧阳旭风按照邱秋教导的方法开始调教自己的兄弟。
“你们都是汉子,首先感谢大家对我欧阳旭风的信任。”这两千兄弟全是从禁军中自愿跟随的。说难听一点,那可都是能性命相交的兄弟了:“你们不在乎功名利禄跟着我到了这个简陋的地方,我也不敢给大家承诺吃香喝辣,同时,可能也会有风险。但是,我要告诉兄弟们的是,咱们做这事是在保护自己的家人,保护百姓的安危。”
“兄弟们,我们可愿意?”问这话等于没问。
“将军,我们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