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算计的人终究会被算计。
太后和嫔妃们大约都没有料到,已宣判无救的父皇会醒来吧。
经历了生死的父皇知道自己是一个至纯至孝的儿子甚是欣慰。
父皇的龙体也越来越不好。
自己说去东海,父皇不允。
朝堂内外,父皇都让自己参与。
他甚至有禅位的决心!
腊月祭祖,父皇让自己前去。
带着东东,他代父祭祖。
却不料,灾难就发生在了这一刻。
看着箭射向了儿子,他想都不想立即就去救东东。
一箭射中手臂,苏启民几乎没有感觉到疼痛,护卫却说那是剧毒。
黑黑的血流了出来,手臂瞬间麻木肿大如柱,而且肿大还在不停的蔓延。
小穗跟着婆婆就在学医,他也明白剧毒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几乎没有犹豫,一刀砍了下去。
身为储君,他深深的知道自己砍下去的是什么。
但是,他依然选择了这种方式。
因为相对于皇位,他还是更重视他的命。
有命还能陪着小穗,有命还能陪着儿子。
皇位算什么呢,顶多去做一个江湖人。
父皇中毒之事早已经让自己看透了宫廷。
从昏迷中醒来,看到了一脸担忧的小穗。
“对不起。”苏启民苦笑道。
他这个对不起是想告诉她,自己不能给让她母仪天下统领六宫的权势。
“只要你好好的我就是幸福的。”小穗含着泪对自己说她只要自己一家人在一起。
小穗就是小穗,她是天下独一无二的。
精心护着自己的,还要陪着势力的人演戏。
最让人寒心的是:朝堂上开始有人上书父皇让另立太子。
人走茶凉,他人还在东宫就有那么多人迫不及待了。
母后哭干了眼泪,苏启民感觉自己最对不起的就是她了。
一次又一次让她失望,感觉自己实在是太对不起她了。
小穗说肚子里还有一个孩子,这让伤心之余的苏启民再次看到了希望。
是的,他的任务还很艰巨,还要守护着妻子和两个孩子。
父皇让自己去别苑养伤,还特意在别苑旁边修一个枫桦苑,他曾经对自己说就算不能当皇帝,他也要让自己享受帝王的待遇。
苏启民知道父皇很心疼自己,也知道迫于压力没办法要废了自己。
与其让父皇为难,不如自己主动退出去。
自请下野不再当太子,估计着是大快人心的事。
父皇的眼眶红了,最后答应了自己。
临离开御书房之时,父皇语重心长的告诉自己还有一个东东,让自己好好培养。
原来父皇是想将东东培养成接班人。
又惊又喜,苏启民还没有回到别苑就传出了东东生病的消息。
然后,东东傻了!
这消息瞬间让所有的人都松了一口气。
唯有父皇不相信,特意让人宣了自己带东东进宫。
父皇脸上的震惊和心疼简直不可言语。
苏启民差点就没忍住告诉了父皇,可是一想到小小年纪的儿子将要面对的压力他还是扛了下来。
小穗说得对,相对于权利,她更希望自己一家人都是平平安安的。
父皇封了自己为逍遥王,更是将所有成年皇子都赶出了京城。
父皇一直是最为聪明的。
他知道这些人都在想些什么,但是就是不愿意给他们机会。
从太子一下跌落到成王爷,苏启民自己都不太适应。
听说岳母要离京,不如就跟着她一起去散散心。
☆、第七百二十九章苏启民番外三
岳母做生意的趋势越来越大,大得让他惊讶。
最为惊讶的是,她居然还懂种庄稼。
种瓜种药种稻谷,还让谷子长两次。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粮食关系着民生大计。
岳母就那么轻易的解决了。
有时候,苏启民觉得上天真正是作弄人,小穗其实也有岳母的天份。
如果自己登基为帝,以小穗的聪明和胆识,夫妻二人联手一定能打下一个太平盛世。
可惜,只能是眼睁睁的错过这种机会。
苏启民越发喜欢种地的日子。
还带着儿子东东去瓜地里折腾。
说起儿子,苏启民真觉得愧疚得不行。
特别是小儿子,一出生就在小穗的要求下送给了小禾抚育。
皇家真是一个可笑的地方,权倾四野却是护不住自己的子子孙孙。
他不敢赌,只好照着小穗的安排来做。
东东装傻倒是得心应手,连着关嬷嬷的友情赞助,一老一小搞得啼笑皆非,这样的消息传到了宫中更是让东东安全了几分。
是啊,谁会对一个傻子下手呢。
安全了孩子让苏启民放心不少,一家三口在庄园也是玩得很开心。
其实这样的日子也挺好的!
没料到岳母要到边境去。
苏启民也要同行。
岳母顾虑还挺多,好在小穗也支持。
跟着岳母走了一次,苏启民越发觉得她不是简单的商人。
连边关守城的将军都能信服于一个女人,这可真正是人格魅力。
行万里路犹如读万卷书。
一个下野的太子有着逍遥王的名声,倒更能看清人世间的世态炎凉。
苏启民看着岳母将生意做得风声水起,心底更是感慨不已。
苏启民没料到父皇还在催着自己和小穗生孩子。
用小穗的话说,但凡生下的不是女儿是儿子,就会变成别人的眼中钉。
所以,她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再受苦,更不想再一次骨肉离分。
不生就不生罢。
苏启民也觉得有两个就足够了。
在外的日子过得很开心的,没料到皇祖母殡天了。
对这个皇祖母,苏启民印象中倒没有什么感情。
特别是她曾经护着陈家算计小穗,所以他也就没有给他好脸色的。
皇家没亲情大约就是说的这种情况吧,在屡次算计之下,亲情变得冷漠无比。
回到京城,母后抱着自己又是一阵痛哭。
是啊,这些年,最苦的莫过于母后。
四弟早已经成了一名武将,曾经自己也想让四弟去争取,哪知道他根本不感兴趣。
一家人在一起倒不失为乐趣。
陪着母后用膳此时多想父皇也能来坤宁宫。
母后却说不用等。
话语是淡淡的,眼里却流露出浓浓的失意。
后宫之中,这样的事总是很多。
父皇年过半百了,居然还是保持着多情风流的习性。
苏启民作为儿子又能说什么呢?
只有一点,他告戒自己永远不要伤了小穗的心。
在京城守孝,对一个没有威胁的王爷对一个傻子皇长孙,谁也没有将他们当一回事。
没料到,父皇身子骨却越发不好了,最后干脆封了东东为皇太孙。
也就是说,他避开了所有成年皇子可能继承的这种可能性,直接将皇位大权交给了自己的儿子东东。
而且,东东此时还是一个傻子的身份。
顶着朝野的压力,父皇是多么的用心良苦。
父皇说之所以交给东东,是因为东东身后有自己。
苏启民感激不已!
有好几次,他都想要告诉父皇东东的真实情况,可是又怕他怪罪。
就在他犹豫不定的时候,父皇再次昏迷不醒。
这一次再没有上次幸运。
父皇躺下再没有起来。
二皇子和贤妃趁机作乱。
是四弟苏启亮带着父皇的秘密手谕拿下了二皇子,扫除了这个最大的毒瘤,扶持东东上位。
父皇就像一坐明灯,做好了指引。
东东上位朝野一片不服之声。
哪知道,这孩子还真是打破常规。
一上位就面临着财政赤字,每一个折子都是要银子。
这些人是有意而为之,是少年时看傻子皇帝的好戏。
东东果然中计,大呼不想当皇帝。
自己只好耐心的指点了他。
让人没想到的是,岳母却以贺礼为名送了东东一大笔银子帮他渡过难关。
苏启明这个太上皇当得也不轻松,儿子时不时的就要撂挑子,自己就要指点他。
其实,以东东的本事哪有搞不定的事。
结果这小子说他当皇帝完全就是替自己当这个苦差事。
别人为了上位是赔上了身家性命,他因为父皇的偏宠以傻子的名声当了皇太孙登基为帝,居然还在这儿说七说八的。
苏启民面对儿子的无理取闹也只好忍。
多次上朝后不按常理出牌的东东将文武大臣收拾得服服贴贴的。
苏启民面对这种情况哭笑不得。
让世人没想到的是,东东还要打南冥。
什么都没有,却是要打仗,这让文武百官再次感觉到他们的皇帝是傻子。
东东却是一意孤行,短短几个月就拿下了南冥。
这下的情况出乎众人的意料之外。
苏启民却明白,这当中岳母邱氏占的功劳却是至高的。
她是一个机智过人的女人,居然会借种子的问题大做文章。
打南冥东东是捡了不少便宜的。
东东从来就不是一个安份守已的皇帝,时隔不久他又打北炎。
北炎可是一块硬骨头,没个三五年是打不下来的,最为关键是国库空虚。
文武大臣说打下南冥偶然,打不下北炎是必然。
东东却是一意孤行,他就是一个字:打。
皇帝做事,一意孤行,这让文武百官都头疼。
苏启民知道,东东的底气都来自于他有一个好姥姥。
岳母大手笔的给了东东三千万两银子,那是她用脸面去借的。
其实,苏启民明白,只有岳母才有那个本事,不是人人都能借得到钱的。
东东将正通钱庄交了出去,他也是一个聪明的孩子,知道钱庄在皇家手上只是给了别人生财的机会。
☆、第七百三十章苏启民番外四
东东拿下了北炎,封了胞弟为卫北王。
苏启民对此深感欣慰。
天家手足相残是常有的事,他与四弟之间没有这种龌龊事,东东与团团也是相亲相爱的。
苏启民觉得真正像一家人的当数欧阳府第。
岳父之前驻守云中郡,回京之后也是东奔西走的。
府邸的事都是交给了岳母。
一介女流之辈,她将整个将军府子女教育得相当的好。
特别是听小穗说了将军府的家规后,苏启民感慨不已。
堂堂皇家,说得至高不无上的,内里的龌蹉简直不堪入目。
比起将军府,相差实在是太远了!
都说恨不生在帝王家,其实,是恨错生在帝王家。
若是寻常人家,他也可以这般定下家规,也可以当一个严父。
可是,他不能插手儿子的事。
他知道东东是一个很有想法的孩子,虽然父皇曾经说过要让自己辅导他,但是,东东不是真正的傻子。
他根本用不上自己,所以他选择了带着小穗跟随团团去了北炎。
一是弥补遗失的亲情;二来团团年纪本就很小,要让他独揽一方大权责任不轻。
苏启民将自己在所学的政务全都交给团团,同时也不停的向他灌输着君臣父子手足亲情。
一方面,他想让团团有本事独撑大北炎,另一方面也怕团团野心壮大了给东东找麻烦。
手心手背都是肉,为人父的苦衷只有他自己清楚。
倒是小穗不以为意。
她说团团是小禾和明月光养大的,从小耳濡目染的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