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做副驾驶的搭档听见这个,立刻坐起来,伸手拧大了收音机的音量。
“……高峥在这场比赛中打进了两个球,这帮助他完成了对原来的意甲单赛季进球纪录的超越。这可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绩了,大家都知道咱们国家的足球水平算不上高,但高峥却是这个贫瘠土壤中的异类!他在意甲联赛已经成为了创造历史的人物……”
“高峥牛逼啊!”搭档情不自禁地夸赞道。
赵局扭头看了他一眼:“你是他球迷?”
搭档点头:“是啊,可喜欢他了。诶,我说小赵,你是不知道这个纪录有多难破。那可是意甲联赛的进球纪录啊!意甲联赛的防守是公认最棒的!2006年意大利队怎么拿到世界杯冠军的?靠的就是他们固若金汤的防守啊!所以能够在意甲联赛中一个赛季进三十七个球,可是非常不容易的!”
搭档口若悬河地向赵局吹嘘着高峥的厉害之处。
看得出来他是一个非常虔诚的高峥球迷。
于是赵局想了想,没告诉搭档,自己是高峥的朋友。
自己这样子,说出来搭档也不会相信的,说不定还会觉得自己脑袋有问题。
搭档说着说着发现赵局的反应比较平淡,便皱了皱眉说,“小赵你不是个球迷吧?我看你都没什么反应呢……”
“啊,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你看起来好像不明白这件事情有多厉害一样。只有不看足球的人,才会不知道高峥这个成绩的意义所在。这可是意甲是一百零五年来的第一人啊!”
“那真是了不起!”赵局称赞了一句。
“可不是嘛!”搭档说完打了个打呵欠。
“熬夜看球了?”赵局问道。
“嘿嘿,要不然怎么能够看到高峥创造历史呢?”
“那你休息一会儿吧,现在有点堵车,开过去还要有大约四十分钟呢。”赵局说道。
“好……”对方又打了个呵欠,将身体斜靠在座椅靠背上,他确实有点困了。
赵局将收音机音量重新调小,听着那个激动的节目主持人正在讲述着高峥这个成绩的意义。
我就知道峥哥不是一般的天才!
赵局笑容灿烂,就算是被堵在这条路上,周遭全都是汽车喇叭声,他也一点不觉得烦躁。
……
好几个记者坐在杨文龙足球培训班简陋的办公室里,正在采访坐在办公桌后面的杨文龙。
“您的徒弟在今天凌晨创造了新的意甲联赛单赛季进球纪录,和您当初的栽培肯定也是密不可分的……”一个美丽的女记者面带微笑地称赞着杨文龙。
没想到被她称赞的人却摆了摆手:“啥密不可分啊?没我什么事儿,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我就是把他领进了门而已。”
记者们面面相觑,没想到这位官方认证的“高峥授业恩师”竟然会这么说。
看到记者们似乎不知道该说什么,杨文龙大手一挥:“我要是有那能力,我得培养出多少个他那样的人?但到现在为止也就只有他一个,所以是那小子他自己的功劳,我做的都是很普通的工作,不值一提,不值一提。”
在他旁边的郭炜看了他一眼,微微摇头,这老头子真是倔得可以……
他明知道高峥是希望他说什么,但他偏就不说。
……
杨指导在办公室里接受记者们的采访,球场上没有其他教练,只有小球员们自己在训练。
但这次没有人偷懒,大家都很专注于自己脚下的足球,认认真真做着那些最基础的训练动作。
平时杨指导让他们做的时候,他们只觉得枯燥无趣,总是会想方设法偷偷懒。当然这么做自然就会得到杨指导的怒吼。
不过今天,此时此刻,杨指导不在他们身边,没有盯着他们,他们却非常认真专注地进行着训练,一点也没有要偷懒的意思。
林远是里面最认真的人,但他不是今天才开始认真的,他是一直都很认真。
因为比赛时间太晚了,他的父母并没有同意他和姐姐熬夜看球的要求,他是今天一大早起来看早间体育新闻才知道高教练破了纪录,然后创造了一个新纪录的事情。
看着高教练双手指着自己的名字向摄像机镜头展示的那一幕,听着解说员“一百零五年来第一人”的激动嘶吼声,他心潮澎湃。
他渴望自己在以后也能够像高教练那样,赢得观众们的掌声和解说员的赞誉,成为闪耀全场的大明星。
但他也知道,这世界上不存在不劳而获的好事情,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需要付出更多的汗水和努力。
……
送走了记者们之后,郭炜埋怨起杨文龙来:“你就不能说点漂亮话?”
杨文龙看着那些在球场上独自训练的小球员们,哼了一声:“漂亮话有啥用?把我自己吹上天了又能怎么样?青少年足球教育是靠吹牛皮推动的吗?我知道那些记者想听什么,但我不说。因为事实不是那样的。”
“高峥并不介意你拿他来宣传……”
“那小子……他有他的想法,我也有我的。如果那些家长们冲着我培养出了高峥这个目标来给孩子报名,那如果以后他们发现自己的孩子成为不了第二个高峥怎么办?”
“你想得太多了,老杨。不会有人真的奢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为第二个高峥的,只要能够成为职业球员我觉得就行……”
杨文龙看着那群还在训练的小球员问郭炜:“老郭,你觉得这里面有多少人能够成为职业球员?”
“我不知道……”郭炜看了看,很老实地答道。
“我看啊,这些人里能出一个踢上职业足球的人就很不错了。”杨文龙叹了口气。“想踢上职业足球哪儿那么容易啊!那些家长如果是冲着让孩子成为第二个高峥,或者是让孩子当职业球员把他们送来我这里,我哪担得起啊……很多人压根儿没把足球当爱好,倒想着把足球当职业赚大钱了,哪儿来那么好的事情!”
最后杨文龙哼了一声。
郭炜听见他这么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他觉得自己的这位老朋友说得对。
这个世界上总是有太多想要抄近路的人,但要是真的存在成功的捷径,那岂不是这个世界上人人都能轻而易举成功了吗?
哪有这样的好事啊……
高峥是希望能够借自己的名气让他师傅的日子好过一些,但老杨却有自己的操守和原则。
第二百九十一章 正确的决定
高峥完成了一百零五年来都没有人能够完成的壮举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了他。
这个时候,关于高峥下赛季是否还在桑普多利亚踢球的事情也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媒体们是需要热点的,在高峥没破纪录之前,这个热点有。当高峥破了纪录,这个热点就消失了。
记者们需要寻找新的热点。
而随着高峥破纪录的表现,他也进入了更多欧洲球队的视野。
不仅仅是在意大利,在整个欧洲,大家都知道有一个年轻的中国球员,他破掉了诺达尔六十二年的意甲单赛季进球纪录。
实际上高峥并不是第一次被整个欧洲足坛知道,联赛第一场,他上演大四喜,帮助桑普多利亚4:0击败AC米兰之后,名声就已经传到欧洲去了。
不过那个时候的他很容易被人当做是昙花一现的天才,毕竟职业足坛最不缺的就是天才——能够踢上顶级职业联赛的,基本上都算得上是天才。
天才太多太滥,最后能够真正不辜负“天才”之名,成长为顶级球星的人却寥寥无几。
有太多在年轻的时候才华横溢,结果到随着年龄的增长,表现却越来越泯然众人的“天才”了。
大家对高峥还是持观望态度的。
到现在一个赛季快结束了,高峥的表现落在了大家的眼里,他在这个赛季中稳定高效的表现征服了观察者门。
尽管高峥曾经说过今年夏天他不考虑离开,但大家都觉得那不过是一种借口,或者说就算当时高峥是真心的,但现在他未必还会这么想,毕竟万事万物是处于变化中的,人的想法一天三变都正常。
在职业足坛,大家也都见多了前一秒钟还在对现东家表忠心,下一秒钟就官宣去了新球队的事情。
高度商业化的职业足坛被金钱腐蚀的千疮百孔,连能够坚守一支球队的人都寥寥无几,更不要说普通球员了。在这个行业中要求职业球员保持忠诚,简直就是开玩笑。
所以高峥的声明对于那些想要追求他的球队来说,毫无意义。
他们甚至觉得高峥声明不离开桑普多利亚,其实是一种欲情故纵的做法。以高峥对自己的自信,他肯定知道自己在赛季结束之后拿到的成绩,可以帮助他在转会市场上谋得更好的条件,所以当时他不急着说自己要离开。
但是当他有好成绩之后,那离不离开就可以谈了。
现在如果其他球队还对他有意思的话,恐怕就得多掏出点“诚意”来打动高峥和他的经纪人了。
怀着这样的想法,那些一直观察高峥的球队终于开始了实际接触。
……
萨格拉莫拉看着桌上的那些传真件发呆。
当桑普多利亚的球迷们还在为高峥创造了新纪录而开心的时候,可能绝对不会想到创造纪录的高峥已经吸引了这么多球队为他报价。
其他球队对高峥感兴趣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儿,这个赛季以来,作为球队的总经理,他可没少接到那些俱乐部对高峥的问询。
有些俱乐部纯粹就只是问问,萨格拉莫拉都不太能理解这些俱乐部这么做的目的,很明显他们根本买不起高峥,难道是想捡个漏,还是纯粹来恶心桑普多利亚俱乐部?
这些球队的问价萨格拉莫拉连理都不理,并不会做任何回应。
但有些球队就让萨格拉莫拉很在意了。
比如前段时间对高峥最感兴趣的国际米兰,随着赛季结束的临近,他们这次直接正式报价了。
转会费开到了两千万欧元,外加一大堆青年队球员的所有权。
要知道两个赛季前桑普多利亚将帕齐尼卖给国际米兰的时候,现金加球员所有权,一共加起来才价值两千万欧元。
而现在只是现金部分就有了两千万欧元,可以看得出来国际米兰确实是下了很大决心的。
不仅仅是国际米兰,尤文图斯对高峥也有兴趣,他们同样提出了现金加球员所有权的交易方式。
出了意大利,在整个欧洲,对高峥感兴趣的豪门球队也不少。
德甲有多特蒙德和勒沃库森。
英超有切尔西和曼城、曼联。
西甲马德里竞技、塞维利亚、巴伦西亚都对高峥很感兴趣。
法甲巴黎圣日耳曼求贤若渴,拥有卡塔尔石油土豪支持的他们甚至开出了四千五百万欧元的报价!
在看到这个数字的时候,萨格拉莫拉倒吸了一口冷气。
在桑普多利亚俱乐部历史上,从来没有超过四千万欧元的转会交易。
如果萨格拉莫拉现在点头把高峥卖掉,那马上就可以创个记录。
但这个纪录,萨格拉莫拉要不起……
他从发呆中回过神来,又定睛看了看桌上那些传真件。
随后他起身抱起这些传真件,出了自己的办公室,直奔俱乐部主席的办公室。
那里现在坐着老主席的大儿子爱德华多·加罗内。
他现在是这家俱乐部的老板了。
转会这种事情本来不是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