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院本来是不限制的。想盖什么样式都行。田晴晴一步到位。也盖成了二层楼房。
整处小院漂亮又坚固,只等步行街建好以后往外出租。
田茜茜的小卖部正在东环路的正中位置,是被拆迁对象。田晴晴为了不耽误田茜茜卖货。在毛园村东头买了一处闲宅,翻盖成了一处有门面房有住房的宅院,让田茜茜搬过去。
此时的田茜茜已经有了一个女儿,与丈夫左斗金经营的小卖部十分红火。已经挣的钵满盆流。两个人也通过左斗金的姐姐左兰华在毛园买了民宅,只是不临街。无法做门市。
“在村边上,谁来买货呀?”田茜茜看着孤零零的门面房,不解地说。
田晴晴:“酒香不怕巷子深,咱的货好。你搬来以后,那些老顾客肯定会追过来。待东环路建成以后,会分配给一处门面楼。等建好以后。你们愿意搬还可以搬过去。”
因为是临时性的,田茜茜没再说什么。
但田晴晴知道。几年后这里将开通一条四车道的富强路。沿街开了很多商铺,一些县直部门也搬到这里来了。成了县里的繁华之地,一点儿也不亚于东环路。
田晴晴还在这条路的东侧,花二百块钱一亩买了三十亩的一个大苇坑,雇人给垫了起来。是打着建工厂的旗号审批的,其实她是想等富强路建好后,在上面盖超市。
人们望着大水塘都嘬牙花子,说:“买这个才瞎了眼哩,二百块钱买,五百块钱也垫不起来,上哪里买土去呀?”
田晴晴却心中有数。每天到机动车出租市场定拖拉机,说好一拖拉机土多少钱,拉一车给一车的钱,一天一定合同。第二天再找别的车辆。并且每天就雇三、五辆。天天有动静,人们也不知道雇了多少。
白天用拖拉机拉,晚上田晴晴就用异能,以不显眼儿的进度,从空间里往外移小山丘。由于拉土的人不固定,人们也看不出来。
三十亩地的大苇坑,用了不到二十天的时间就垫起来了。田晴晴实际上并没花多少钱。垒起院墙以后,先在上面种上了庄稼。
通过买街道门面房和买地,田晴晴认识了城管局程局长,同时也了解了这里面的潜规则。田晴晴有意发展空间外面,便用空间财物铺路,把程局长哄得倍儿高兴。
这样一来,乌由县城只要开街,都有田晴晴的门面房;无论哪个单位建家属楼(此时还不兴商品房),只要田晴晴相中了地方,都有她的一处单元楼。无论门面房还是单元楼,自己不用,就往外租赁。
田晴晴还花一千元一亩在城北买了四十亩好地,托付大姨家的大表哥颐守信在上面建厂房,成立果汁厂。把空间里的鲜桃鲜果榨成汁,推到市场上去卖。
田晴晴猛然间买房买地,一是受了温晓旭经济头脑的影响,觉得钱在空间里放着也确实是浪费,在外面买成实物既实用,将来还能升值。田晴晴虽然不指望着这个,但谁又嫌钱咬手呢!
再一个就是田晴晴给自己做最坏的打算:一旦命数突不破,空间里的钱也会随着自己消失。把它们变成实物,就是没自己和父亲了,母亲和哥哥弟弟还可以赖以生存,光房租他们也吃不清,用不完。
程局长见田晴晴是个有钱的主儿(买房子买地就没听说她代过款),便打趣她说:“放着好地不买,买个大苇坑干什么,光垫坑就花了不少钱吧?”
田晴晴也不给他省着,说:“咱小老百姓一个,在乌由县这个宝地上,能买到大坑就不错了。还真不敢奢望买好地。”
程局长:“你买那个坑塘做什么?”
田晴晴不敢说将来建超市,搪塞道:“项目还没有考察好,先在上面种几年庄稼。”
程局长好奇地问:“你对种庄稼还感兴趣?”
田晴晴:“感兴趣!我在村里承包着人家一百多亩地哩。程局长要是听说哪里有往外承包土地的,给我说一声儿。多少都可以。”
程局长:“你还真问着了。我知道一个地方的地还没有包出去。就是太多,好几百亩,由于某种原因,想整块儿往外包,直到现在还没有人问津。看来不大好往外承包。”
田晴晴闻听眼睛一亮:“好几百亩?一块儿往外承包?在哪里呀,离着县城远不远?”L
☆、第625章 承包农场
程局长:“在城西南上,离着城里有七、八里路。不过不属我管。我给你打个招呼,你到红星乡找彭乡长,准能办成。前些日子路过那里,还说起过这事。”
田晴晴喜出望外,打听清楚了地点,骑着摩托车去了。
书中交代:田晴晴和改改都有了身孕,每天都要来县城的批发部。田晴晴还要在县城里转悠,为了节省时间和体力,田晴晴买了两辆小型踏板摩托车做为交通工具。
由于有程局长的关系,彭乡长很热情地接待了田晴晴,并亲自向她介绍了情况。
原来这里是共大的校址兼农场。
所谓共大,就是原来的*劳动大学。这里是h市的分校。面积六百亩,涉及到周围三个自然村的耕地。
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共大便不再招生。改制以来,里面的老师被打散分到市里各个学校去了,自然没有人来管这边的事,而村里如果接手的话,又必须得到原学校的书面认可。
而以前的共大校长已经不在人世了,其他的领导也是退休的退休,生病的生病,谁也不愿意管这闲事。
关键是三个村心不齐,有的愿意找,有的不愿意找。愿找的又怕找了来自己全要不成,这事也就一直拖了下来。
到了现在,共大的树也都成了材。于是乎,又开始围绕这个所有权的问题扯了起来。
到后来,镇上实在是不胜骚扰,便给市里打了个申请,将那些树都给伐了,钱全部用于修筑从共大到镇上的那条路。
而砍掉了树的那块地。自然就归三个村里所有了。同时出于种种原因,上面要求这块地不能分散开来,只能整体承包出去,以保证原学校土地的完整性。
这个时期由于农业税和各种提留的影响,人们种地的热情不是很高。大多是种着自己的几亩责任田,腾出劳力来出门打工挣钱。谁也不愿意承包这么大面积的土地。
可是如果任它荒着的话,县领导过来过去看见。肯定会点名批评。镇上为这事给三个村里打了好几个招呼。一直没有结果出来。
彭乡长这才向好朋友——城建局程局长诉起苦来。希望他能给引进个项目,把土地承包出去。
介绍了情况以后,彭乡长又让办事员领着田晴晴看了看那块地。
原来里面不仅光地。还有四排青砖瓦房。每排十间,有的是教室,有的是宿舍、办公室。门窗破损的都很严重,几乎一块玻璃也没有了。
“怎么好像最近有人住过?”田晴晴望着新鲜的草木灰和烧黑的砖块。问陪着来的办事员。
“因为有这房子,经常有流浪人员住在里面。有的孕妇为了躲避计划生育。也来这里住。考虑到安全问题,乡政府也是想赶紧出手。”办事员解释道。
“别看地不多,却涉及到三个村的耕地。你要承包,还得到三个村里签订合同。”办事员又说。
田晴晴抬眼望了望整块农田。不由心里激动起来。
在那个红色的年代里,为了普及科学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建设繁荣幸福的共|产|主义新时代。成为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人才,无数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在国内遍地开花。半工半读的教育制度使得广大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不忘为gc主义事业添砖加瓦。
而作为样板的存在,各处共大农场自然在各个方面都要做到让那些种了一辈子地的农村人挑不出刺来。农场里平整土地都有严格的标准,每一条沟,每一垄地,每一块田,都拿皮尺仔仔细细量过,整块地望过去,那叫一个齐整!
田晴晴从来没见过这么平整的良田,如今却被荒芜着。而田晴晴又急需承包大量的土地,以扩展空间里的黑土地。虽然离家远点儿,手续麻烦点儿,还是信心满满地点了点头。
在乡政府的撮合下,田晴晴很快与三个村签订了承包合同。以每亩每年十五元钱的价格承包到手。合同期限为二十年。这在当时是比较高的价格了,不过田晴晴能接受。她知道,再过几年,一百五十元钱也承包不到手。
地是平坦的,这个用不着整理。四排房子却没有用项,顶多留下一排作为雇工的休息之地。
田晴晴挨个看了看房子,发现木质门窗虽然都破损了,房体还完好,没有残缺没有裂缝,就这样拆除了还真有些可惜。
如果把它们弄到空间里去呢?比自己修建的小木屋可强的多了!
田晴晴突发奇想。
原来,田晴晴不懂建筑。在空间里用异能修建的小木屋小木楼,一是消耗体力过大,用异能建一次房子好几天返不过劲儿来;
再一个就是房子的结构简单,看上去像个房子,能住人而已。明亮和宽敞是说不上的。
这里的房子门窗虽然破旧,但房子结构合理。把玻璃门窗安上,就是一处很好的房子。比自己修建的强的不是一星半点儿,也省事的多。
没人的时候,田晴晴用异能试了一下——
哇塞!
整排房子一眨眼之间就能驭到空间里,而且异能消耗的也不是很大。
这一发现让田晴晴喜不自禁。又把那排移出来,找来木工修理门窗,按上玻璃。这是个细致活,她的异能做不出来,并且空间里也没有玻璃。
又想到以后空间里有了这样的房子,门窗还会出现破损现象。最好的办法是为空间里培养一个木工,专门负责这项工作。
温晓旭出空间后,他的护工路亚杰闲着没事做。田晴晴便把他弄出来,让他一边看着师傅们干活,一边学手艺。
考虑到路亚杰一个人在外面孤单,田晴晴又把一头女姓梅花鹿点化成成年女性,让他们组成了一个小家庭,共同学习木工技术。
两个人虽然不会说话,但心灵手巧,什么活儿一看就会,一说就懂。四排房子都修好了,他们的手艺也学会了。
田晴晴往空间里驭过去三排,留下一排供在这里劳动的人们用,路亚杰夫妇也被指定为这里的看管人员,只要这里有事,就出来住着。L
☆、第626章 大姨一家人
这一发现让田晴晴打开了思路。县城有单位占道需要拆迁的,只要田晴晴相中了房子,就主动找上门,要求承包拆除。
单位占道搬迁,旧房子是要负责拆除的。一般都是找街道上的人,拆除材料当工钱,两不算账。
田晴晴为了要到称心的房子,就把空间里能拿出来的瓜果、小米、杂粮什么的,送一些给单位负责人,让他给大伙儿分分。
负责人见既能拆除旧房完成任务,还能落好处,何乐而不为呢!
田晴晴待人家全部搬迁完以后,用大苫布把单位该拆除的房子整个围起来。雇拖拉机“叮叮当当”地把里面的垃圾、墙头全部拉出去,然后用异能把自己需要的房子移到空间里。
当拆除苫布以后,地上一个砖头也看不见。究竟什么时候拆除的,谁也说不清楚。反正看见车出车进,拉了一段时间了。
正在开放改革时期,县城建设成了重中之重。拆迁任务不少。田晴晴很快把空间石板路两侧都安排上了房子。一刬的砖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