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我是慈禧-第2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值北鹇郏庋阌ξ逋跏鬃K歉鋈嗽埔嘣泼恢髡诺娜耍跞盟献簿偷比什蝗米吕戳恕�
    主宾十一位之中,话题自然要听恭王和肃顺挑选,由于那一番半真半假的小小争执,两人都存着戒心,不愿涉及朝局政务,于是就只有闲谈了。旗下贵族,闲居终日,言不及义的本事最大,由端华的鼻烟壶谈到古玩,这一下开了载垣的话匣子。怡贤亲王允祥,是世宗宪皇帝最信任的一个弟弟,在世之日,赏赐甚厚,数世以来的蓄积,古玩字画,收藏极富,所以载垣大数家珍,十分得意,据他自己说,“四王”的山水,未曾裱的,还有的是。这话在那些亲王、郡王听来还不觉得什么,杜翰、匡源、焦祐瀛他们就不免艳羡不止了。
    一顿饭吃了有两个时辰,席散以后,恭王首先告辞,肃顺要亲自送他到公馆,恭王再三辞谢。回到行馆一看,果然准备得极其周到,心里不免转一转念头,有些不大猜得透肃顺的态度。两个人都心照不宣地没有提起远在京城的皇太后。
    就这片刻间,车马纷纷,三品以上的官儿,都到公馆来谒见请安。恭王一则是累了,再则是行事谨密,一概挡驾,关上房门,好好睡了一觉,直到上了灯才起身。。。。(未完待续)

  ☆、十四、六六大顺(中)

等洗过脸,正坐着喝茶,他那从京里带来的听差苏禄来禀报:“七爷刚才来过。听说王爷还睡着,不叫惊动。留下话,等着王爷去吃饭。我跟七爷回:王爷一宵没有睡,实在乏得可以,怕的要谢谢了。七爷说:那就把菜送了来。”
    “嗯。”恭王很满意地,“这样办很好!”
    “菜刚送了来,是一桌燕菜。请示:怎么吃?”
    恭王吩咐酌留四样清淡些的小碗菜,其余的大碗菜,包括主菜燕窝在内,都转送给随员享用,又说:“拿我的片子,去请曹老爷来喝酒。”
    曹毓瑛也正在打算着,夜谒恭王。自然不宜于公服拜见,就身上所穿的一件白布孝袍,加上一件黑布“卧龙袋”,不戴帽子,也未坐车,步行着悄悄来到恭王行馆,从侧门进入,径到上房。
    恭王特别假以词色,出屋站在阶沿上等,曹毓瑛抢步上前,先请了安,还要跪下磕头,他亲自扶住了,挽着手一起进屋,在书斋中谈了些路上的情形,苏禄来请入席。
    “菜不见得中吃,有好酒!”恭王吩咐:“取一瓶“白兰地”来!”
    “是洋大人送的酒?”苏禄怕弄错了,特为问一句。
    “是啊!看仔细了,是法国人送的,要我做了记号在上面的那一瓶。”
    苏禄把白兰地取了来,曹毓瑛认不得那是什么酒,于是正在主持洋务的恭王,为曹毓瑛解释,这瓶酒有五十年陈了,还是法国皇帝拿破仑“御驾亲征”俄罗斯那年酿造的。又指着“1812”的洋字给客人看。自然,曹毓瑛认不得。
    等把那琥珀色的液体,倒在成化官窑的青花酒钟里,曹毓瑛浅浅尝了一口,果然醇冽非凡。为平生所初见。但美酒当前。却不敢多饮,怕酒意浓了,谈到正事。思考不免欠冷静周密。
    于是略饮数杯,便即罢手,恭王也不多劝,吃了饭,延入书斋。摒退仆从,密商大计。
    “我瞧着皇上,倒是精神头还好,”恭亲王微微思索,说了这么一句话来,“你在行在不少日子了,如何?”
    “王爷。也不怕说句犯忌讳的话,” 曹毓瑛苦笑,“皇上才八岁,能懂什么,圣祖爷也是年长之后才绊倒鳌拜亲政的。上次拣放侍郎,太仆寺的事儿皇上是一概不知的,哎,就算说了皇上也是不知道这里头的事儿呢,毕竟还年少的紧,大伙都道路以目。”
    “所以我的事儿,皇上如今是说不上话了,”恭亲王摇摇头,他来了行在,瞧见了在这里头的事物,清楚的明白,自己失去了顾命大臣的名分,就算入了军机,也是给肃顺他们几个打下手,“今个肃老六说了句政务繁忙,几个人忙不过来,要我回军机当差,我打个哈哈,混过去,他也就不提了。”
    “他自然是口是心非,不愿王爷去搀和的,我倒是以为,王爷倒是可以去军机。”
    “此话怎样?”
    “王爷一回去,自然是枢机领袖。军机制度,由来已久,大政所出,天下咸知。赞襄政务的,亦不得不僭窃军机处的名义。王爷一去,正好收回大权,虽不能凌驾而上之,分庭抗礼,也占着不可动摇的地步。”曹毓瑛一口气说到这里,略停一停,看恭王一时无话,便又说道:“至于穆、杜、匡、焦诸位,眼前不能不依附那‘三位’,但此是王爷不在军机的情形,王爷一回军机,正管着他们,不能不听王爷的。”
    “倘或不听呢?”
    “好办得很!免了他们的军机。顾命大臣的名义,是先帝所授,一时免不掉,军机大臣的进退,权在今上,有何不可免?”
    “嗯,嗯!”恭王点点头,似乎意动了,“你的见解很新,也很深。不过……。”
    “王爷如果没有更好的打算,不妨就照此而行。当断不断,反受其害。”
    “这……,”是极难决断的事,恭王踌躇着说,“我怕弄得短兵相接,两败俱伤。”
    曹毓瑛默然。他有所意会了,恭王自觉身分贵重,要保持雍容庄严的姿态,不肯与慓悍的肃顺,白刃肉搏。
    “我想,一切总得回了城再说,咱们现在就谈回城以后的做法吧!”
    “是!”曹毓瑛谦恭地答应一声,端起茶碗,却欲饮不饮,定神沉思,未想别人,先想自己。他在军机处的资格,已经跟军机大臣没有什么分别,但究竟不是军机大臣。焦祐瀛的职位原来应该是他的,由于他的坚辞,焦大麻子才得“飞上枝头作凤凰”。当初坚辞超擢的原因,就是表示对恭王效忠,他一直相信恭王会重回军机,要到那一天,他才能真正被重用,也才能真正发挥自己的才具。
    想不到在大行皇帝生前,恭王不能达成心愿,而眼前却意外地有了回军机的机会。诚然,赞襄政务与军机大臣已无分别,顾命八臣结成一体,恭王纵为军机领袖,不能改变以一敌八这个不利的形势。但是,恭王决不是所谓“孤掌难鸣”,军机大臣也好,赞襄政务大臣也好,都必须假手军机章京,才得推行政务,否则号令不出国门,肃顺天大的本事,也不能另找一班能干的司员,来组成两班军机章京。这样,恭王就不必怕他们了!曹毓瑛自信有恭王出面,加上他在军机章京中的资望、才能和影响力,可以逐渐设法把受顾命的赞襄政务大臣,弄成一个有名无实的虚衔,大权复归于军机处这个正轨上。当然,这要经过一番极严重的冲突,恭王不愿披挂上阵,亲临前敌,那真是件无可奈何之事。
    想到这里,不免有些气短心灰,便即说道:“既然重心移到京里,我想求王爷设法,等这一次换班回京,让我不必再回热河来了。”
    “这话是怎么说?”恭王很诧异地看着他,“你仿佛不愿在这儿待似的?”
    “是。”曹毓瑛很坦白地承认。
    “为什么呢?”
    “王爷可以想得到,我是他们的眼中钉,处境极难。”
    “我知道,我知道!”恭王站起来,走了两步,想了一会,拍拍他的肩,带些歉意地说,“你受了许多窝囊气,我全明白。看在我的面上,暂且忍耐。这也就是我不愿意独自回军机的缘故,瞧瞧文祥,再瞧瞧你,也就知道军机里头是什么样一个光景了!”
    这样的抚慰,曹毓瑛不能不感激,慌忙起身,垂手答道:“王爷言重了!”
    “此时人心苦闷,不独你我。一等回了京,”恭王停了一下说:“局面一定会大大不同。也不过一两个月的工夫,你无论如何要多费点心。”
    “王爷的意思是?” 曹毓瑛听出了什么,恭亲王几次谈起回京的事儿,又想到大行皇帝的正宫,如今新帝的生母,大清国的皇太后也在京中,再联想到行在传扬纷纷说孝庄皇后和多尔衮的故事,大行皇帝些许是听了这样的谣言才不让皇后前来行在……听恭王的语气,他要跟肃顺好好斗一斗,已是毫无疑问的事,只不过把斗的地点,挑在京城而已。照这样看来,目前的工作,就是为京城一斗先作铺排,培养声势。
    “我要和肃顺好好斗一斗,当然,或许不用,”恭亲王沉声说道,“都是臣子,他一个人把着权实在是太不妥当,国朝从无权柄下移之事,权柄下移,容易出操莽,皇帝虽然年幼,可到底还有皇太后。琢如,你以为垂帘如何?”(未完待续。)

  ☆、十五、倡议垂帘(一)

一番举哀之后,收了泪水的皇太后和恭亲王进了养心殿的西暖阁,小安子原本进来服侍,可见到两人相顾无言的样子,似乎曾经见过类似的场景,想起了什么,顿时打了个寒噤,奉上了茶就连忙悄悄地溜了出去
    皇太后坐在炕上,幽幽叹了一声,窗外的骄阳似火,照进了玻璃窗户,殿内闷热地紧,因是在丧中,冰碗冰盆都不许用,皇太后收了凄容,正色说道,“六爷,大行皇帝宾天的时候;”皇太后顿了一下话,“我不是敢于胡批大行皇帝;要说他的那遗命,可真是有些欠斟酌,谁也没有料到,这顾命大臣八个人里头,竟然没有你,哎,你们弟兄……”皇太后黯然失色,想到自己,不也被皇帝起了疑心吗,也就不忍心说下去了。
    这一下正是触动站在地上恭亲王痛心的地方,同时也是感激皇太后说了句公平化,不由得眼眶发热,赶紧把头低下去,尽力设法让自己的眼泪不掉下来。
    悲伤已经够了,正如德龄所说,“还有许多大事儿等着您料理呢!”,收了哀容,皇太后正色说道,“本宫准备让六爷再入军机料理政事如何?”
    “大行皇帝和六爷同胞手足,绝不会有什么成见,病的最厉害的时候,行事欠周到,也是难免的,既然有这么一点欠斟酌的地方,咱们应该想法儿弥补过来。”
    “万万不可!”恭亲王连忙说道,抬头瞧见皇太后盯着自己,连忙又低下头,想了一会,只说了四个字,“孤掌难鸣!”
    “孤掌难鸣?”皇太后嘴边露出了一丝微笑,这话说的实在,恭亲王虽然贵为帝胄,可没有顾命的名分,怎么弄的过那肃顺,“也是,本宫虽未在行在,也能猜到,皇帝如今必然是对着几个顾命言听计从的,”皇太后站了起来,“六爷你自己个自然是孤掌难鸣,若是,”皇太后看着恭亲王,“加上本宫如何?”
    。。。。
    “垂帘?”曹毓瑛浑身一震,似乎有些震惊,但是马上又觉得实在是有必要的措施,“这是太后的意思?”
    恭亲王点点头,“太后未有明示,但是我已然听出来了,琢如,你以为,如何?”
    曹毓瑛在苦苦思索,恭王与皇太后的利害是一致的,如不愿由重回军机,逐步收权,那就唯有推倒先帝遗命,尽翻大局,重起炉灶。而这样的做法,只有垂帘之议,成为事实,因此要为储秀宫的未来作打算,与培养恭王的声势,同是一件急须着手的大事。
    于是,曹毓瑛把思绪整理了一下,提出建议。
    “王爷!”他说,“这自然是可行的,虽然国朝无此旧事,愚见以为目前必不可少者有两事,一是试探垂帘,一是陈兵示威。”
    “嗯。”恭王极注意地听着,“你说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