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邱明远转过身问:“娘还有何指教?”
邱李氏恨眼看他:“我把话说在前头,你如果一意孤行要娶陈家女,以后你不仅不能分邱家的一分地,更不能分邱家的一间屋。以后每年你交二十两银子上来,当作恩养费。否则,你就给我打光棍到老。”
第266章 你没地方住
想到就说出口,邱李氏在银子上一直是个直白人。
打光棍到老?
邱明远自认为自己是一个冷心肠的人,可是他没想到,这个亲娘的心肠竟然比他这个杀人无数的人更冷。
不,不仅仅是冷,而且还硬,硬如玉石。
邱明远终于看清,当年父母让年仅十三的他去顶十六岁的大哥当兵役,不是因为没办法,也不是因为他长得高,而是父母根本眼中根本就没有他这个儿子。
真心对自己在许多次生死关头,他都因为想家想亲人而挺了过来而感到讽刺。
邱明远讽刺的笑了,他在用鲜血换来的银子,父母亲人从没有感激不说,而且他们认定为那是他应该。
他用生命换来的地、换来的屋子,这些人竟然说他一分也没有。
突然邱明远就想起了顾清雅的话,她说母子连心,如果是真正的母子,这世上就没有不爱儿女的亲娘。
这个女人,一定不是他的亲娘!
邱明远的心已经不会痛了,他多么希望,如果眼前这个一脸狠毒的女人、那个一脸恼怒的男人、那些一脸冷漠的兄弟,都不是他的亲人,那该有多好?
想到这邱明远看向邱家人的眼中没有了焦距,仿佛不认识这一大屋子的人一般。
“二哥,你别这样看娘,这不是家里太穷闹的么?你要是娶个女人进来,这住哪去?”
看看这振振有词、忠义孝顺的邱老五,邱明远嘴角扯出一丝淡笑:“没地住?你与小妹可各人都住一间大屋子呢。”
瞬间,邱老五跳了起来:“二哥,你可别想打我那屋子的主意,我要读书的,可不能与别人住一间。”
邱月娥也赶紧表态:“二哥,我是个大姑娘了,可不能与侄女们再挤在一块了。”
邱明远笑笑:“是,你们都不能让,因为你们都有理由。”
这笑容很让人害怕,邱李氏以气势唬人:“你说七说八的到底想说什么?你以为你置办的屋子就是你的了?你说了算是不是?你老娘我还没死呢!刚才我提的意见,你能接受就接受,不能接受就赶紧别打任何主意!”
邱明远静静的看着邱家大屋,两进深有大屋,四个厢房,花了整整一百二十两银子,家里人都住得宽敞,就他这个出银子的人,住的是一间杂物房。
他本来回来,就不是为争房子而回来的。
他回来本就不知道能住多久,他只想着能寻找一丝盼望已久的亲情,留待未来的日子用来回忆,所以他从来就没在意过住哪。
对于他这种生命会在何时结束、天天处于刀光剑影的人来说,住山洞、住土沟他从来都没有在意过,怎可能会与亲人争住处?
只是如今,他如果不说,他们不会记他的情就罢了,还会认为他真的是个二楞子!
心中冷笑了许久他才缓缓的开了口:“我没房我没地,娶了媳妇要管孩子,一年下来最多也就三四十两银子。如果要交二十两给娘,那么我就无法活了。”
邱李氏嘴一撇:“你有没有办法活,那是你的事,与我何干?”
反正已经听多了邱李氏无情的话,邱明远发现自己完全不难受了。
他嘴角一挑:“既然娘一再说了当初生我时,恨不得把我按在屎盆中淹死。我这些年在外面用命换来的银子,多多少少林林总总都给了娘,前后也不少于三百两。我想,这养恩我也该还清了。
可是人活在世,身从何处来,恩从何处还,儿子一直记在心里。
为了还娘那当初没有把儿子按在尿盆里淹死的恩情,如若儿子在一天,就定会孝顺娘一天。只是儿子能力有限,以后儿子就孝敬爹娘每年十两银子吧,也算还了良心债。
爹娘总共养了五个儿子,一个一年孝敬爹娘十两银子,我想爹娘也能过一个安稳的晚年。”
邱明远也不让别人接话,直接甩出一大串。
他这话一落,顿时有人不乐意了:什么?让他们也跟着他每年出十两银子给爹娘养老?
那可是十两,一家人一年的零花!
邱老四邱明基脸瞬间黑了:“二哥,你可是有手艺在手,一年能赚这么多银子,我们可是什么也不会。怎么能与你一样,一年交得了十两银子?”
看着这只认银子的亲弟弟,邱明远摇摇头:这两夫妇还真的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一个比一个尖酸无脑。这也是从爹娘身上传下来的吧?
他甚至中感激着:如果当年自己不是想要上学,而爹娘非不让上,让年仅五岁的他上山捡柴而遇到师傅,他会不会也跟他们几个兄弟一样:一事无成、斤两计较?
就算不是眼红二哥的手艺,只是想到自己的本事,邱老三邱明良也为难了:“二哥,四弟说的是实话,我们可没有你那手艺,这一年十两银子的恩养银我们不是不交,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他们不交,当父母的屁都没放一个,为何都是儿子,当爹娘的却如此偏心?
兄弟们一直在说他的手艺,邱明远心中很复杂:这些人难道一提到银子,就连脑子也没了么?
看大家齐齐的看向他,而不是看向父母,邱明远脸上浮出了一个淡淡的笑容,让人看得一愣:“三弟与四弟一个个说我的手艺,我想问一句,难道我的手艺是爹娘传下来的了?而且还是你们一个个都没学着这手艺,爹娘就传给了我一个,所以这个家里就只得我这个当儿子给爹娘养老,给他们出恩养银了?”
顿时,邱老三、邱老四脸的被憋得通红…
邱老爹总算良心没灭绝,他一拍桌子:“好了,老二你也别多说了。这娶亲的银子你自己想办法,不是当爹的偏心,只是家里日子实在不好过,这么多的银子确实是拿不出来。
以后你们自己过日子的话,这一年十两银子的恩养银也不用给了。这事就到这里为止,你们谁也不要到外面去说,谁再要多嘴,别怪我发火了!”
邱老五突然想到一件事:“二哥,这家里的屋子你没份,那你成亲的新房安在哪?你要不去陈家当上门女婿吧?”
第267章 我就住老屋
没房子当新房,这是一个实际问题。
只想到银子不用自家里出就好了,邱老爹却没想到这茬顿时也楞了。
邱明远毕竟是个古人,而且是个有出息的大男人。
要不是自己目前实在无法显露什么,而且他也不是真正的成亲,否则他会买下镇上最好的院子来当新房。
这幢房子是用他的赚来的银子买下来的,家中的大多数良田也是用他赚的银子买回来的。
如今他要成亲了,却没地方给他住,最疼的小弟竟然怂恿他去给人当上门女婿?
瞬间,邱明远的眼光直盯着邱老五,想知道这个小弟是不是真的在读圣贤书!
看到一张张事不关已的脸,邱明远自嘲的笑了笑:既然已看清,他何求太多?
“爹,儿子也不让爹为难,总之我姓邱,是邱家人。去陈家当上门女婿,就算我乐意,族里也怕别人说三道四丢脸吧?就不为难你们了,我就在老屋那成亲吧。”
老屋?
三间屋子都倒了一间半了,那还能当新房?
毕竟自己一家大人吃的住的都是这个兄弟换来的,邱明春有点于心不忍:“二弟,那屋子太旧了,不能再住人。这样吧,我把二毛的那间屋子传出来,让他与他大哥住一间,你就用那间当新房吧。”
邱陈氏急了:“那可不行!大毛今年都十岁了,又是在读书的人。二毛要是住进去了,那还不影响他读书?再这过个几年他也就成亲,你总不能让他成亲后还与弟弟住吧?”
邱明远没说好也没说不好,就直直的看着自己的大嫂,他得不承认,这嫂子还真精明。
儿子才十岁,就想着他成亲的事。
自己这个小叔已二十三岁,她竟然再三阻拦不想他成亲。
亲人,亲人,这就是他的亲人!
邱明远瞬间低下了眼眸,抬头间又对自己说:算了,兄弟也只有一世,何必太在意。其实,亲人越是无情,他以后越少的牵挂是不是?
“不了,大哥,谢谢你的好意。虽然老屋旧了点,可这段时间天气还不错,我找个修缮一下,十天半个月也就能住人了。反正现在我也就一家三口,等以后慢慢再修,这三间也就修了起来。”
邱明春心中确实是难过的,可他又知道自己媳妇说的也是实话,只是他已经对不起弟弟了,而亲娘又不把这个弟弟当亲子,他怎么能再伤他的心?
可是实事也就如此,这个院子虽大,可自己家就一大间两小间,一家六口人住得并不宽余。只好作罢:“那明天大哥与你一块去修。”
“谢谢大哥。”
邱老三也赶紧说:“二哥,到时叫上我,我去帮你几天。”
邱老四与邱老五却同时表达了意思:一个要打零工,一个要读书,怕是帮不上忙了。
什么叫要读书,什么叫要去打零工,不就是怕帮了他没工钱领么?
人心太复杂,想得也太多。
他邱明远是个缺银子的人么?
瞬间,邱明远真想笑这两个弟弟太聪明,是谁说的?自作聪明的人,越是失去更多。
虽然邱老大、邱老三两个人的媳妇都不怎么样,比起这两个兄弟,他们还顾着一点兄弟之情,这个情他记下了。
也许想着这邱明远毕竟还算是自己的儿子,邱老爹最后也开了口:“这样吧,明天谁有空都跟着我上山去弄些干杉树与树皮下来,再请几个帮工,把那半塌了的地方修起来。”
对于修起来能不能住人、这住的人会不会舒服,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最起码,邱老爹认为,得做给别人看!
“是,爹。那明天一早我们就上山。”邱老大、邱老三赶紧应承。
大家散了后,邱明远对邱老爹说:“一会我把孩子放到陈家去,今天晚上我就不回来了,去县里的同袍那里借些银子回来。”
不要他出银子,邱老爹当然答应。
邱明远出门了,邱家大院的晚上却没有了往常的安静,几个屋子里都还透着丝丝灯光。
邱老三一上床,邱刘氏开始觉得闹心了。
自己二伯哥成亲的银子,不管谁出,都与她无关。
可是,自己这男人倒是自己往上粘了?
邱刘氏看似老实,其实她才是邱家儿媳妇中最精的一个。
她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弄得邱老三烦了:“你这是做什么呢?睡觉就睡觉,翻来翻去做什么!明天还得早起,这要是耽搁了觉,明天上山哪还有力气干活。”
“干活干活你就知道去干活,什么不好学,偏偏去学大哥一样做好人?他内疚那是因为当年本该是大哥自己去参军的,娘把二哥顶上,让他逃过了兵役,他才心中内疚的。你有什么好跟的?
你可知道这同去参军的人,有多少个回来了?又有多少个发达了?回来的不说有数,发达的就更有数了。你跟着大哥凑什么热闹?
那间老屋那么破,哪是一时半会修得好的?没有个十天半个月,一天没个有七八人,我看连个土墙都筑不起来。
这可是让你一做就大半个月,又没一分工钱银子,那过年过节,我们拿什么走亲戚?柱儿也六岁了,这一过年就开学,你难道不准备让他时学堂么?”
邱老三听了邱刘氏一大堆的埋怨,心中有点恼火,他认为自己这媳妇样子好也很顾家,对他也不错,可是就是差在这点胸怀上。
“你说什么呢?给二哥做点活,还说得上要工钱不成?你也不想想,你住的这屋子从哪来,你吃的这口中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