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217章还乡
转眼便到了八月十五,八月十五本是合家团圆的日子,但是海棠和冬梅父母都不在了,两个人便打算在八月十五回南山村一次,一来祭拜父母,二来也看看原先在村子里十分照顾她的丁媳妇、王大伯等乡亲,送点礼物过去,三来回家看看旧房子。
乔自然也是要回去的,在汪镇住了这么些时候,现在想起回南山村,倒是像回老家似的。
阿七一早赶着马车,一车子的人便往南山村去了,海棠答应了公孙曜,下午完了事早点回来,到漱玉山庄大家一起吃合家饭。
所谓富贵不回乡,犹如锦衣夜行。海棠这次回家倒是没有说衣锦还乡的意思,只是看望一下乡亲。
她虽然不大重视衣着,但如今好歹也是上膳楼的东家,出门有人认识的,自然不能穿的太寒酸,丢了公孙家的脸面。
今日一早,她换了一身新做的细锦裙子,淡蓝色的锦衣,浅红色的芙蓉刺绣,嵌着金线,下面是空谷兰花的月色百褶裙子,挂着一个缀着翠缕玉佩的锦囊,头上斜插着一枚白玉水晶流苏海棠花簪子,又插着几朵星光点点的嵌宝石的银流苏,手腕戴着一只绿翡翠的镯子,模样秀丽端庄大气华贵。
冬梅如今模样渐渐的越发清秀了,皮肤也白皙了许多,穿着粉霞色的锦绣衣裳、戴着珍珠头面、颈前还戴着一串精致的金项圈,瞧着倒像是个闺阁小姐一般。
就连乔和石榴都是穿红着绿、衣着锦绣的,一行人,哪里还有当初村妇村姑的样子,俨然是富贵人家的夫人小姐。
冬梅坐在马车里,左右无聊,撩起帘子看外面田庄的景色,问姐姐:“姐,那上膳楼如今营业可有一个月了,你可算过收入?”
海棠笑了笑:“收入怎么不算?如今祥云坊的账是你在记的,上膳楼的账可是我亲自在记的。你姐夫他只管仁生堂管给人医病,镇日里忙里忙外的忙不过来,上膳楼可不能指望他,都是我在管呢。”
“那是多少?说来听听?”冬梅立即脑袋转向她,好奇的竖起了耳朵。
就是坐在一旁的乔也好奇的紧,也望了过来。
海棠道:“还好啦,一切还算顺利。第一个月盈利,这个数。”她竖起了三根手指。
冬梅有些不明白,三根手指?是什么意思?
“到底是多少?”她有些着急。
“三百两。”
话音落下,乔和冬梅目瞪口呆的对看了一眼,才一个月而已!
祥云坊做了这么久,有那样大的客流,做到如今,一个月顶多也才有一百两银子的赚头,万万没想到,上膳楼一开张一个月就能赚三百两银子?
“老天!”冬梅倒吸了一口凉气,“好吓人,能有这么多钱?”
海棠微微一笑:“你觉得呢?你姐姐我早就说过,祥云坊做的是流量,薄利多销罢了。而上膳楼真正做的是有钱人的生意,钱生钱,那才是真正的赚钱之道。”
乔惊叹不已,问:“海棠,你又没读过多少书,一个女孩子家家的,怎么竟懂得这样多?”
海棠轻笑,指了指自己的脑筋:“常动脑罢了。”
乔自叹弗如,自嘲道:“我这个脑袋就是个摆饰,榆木疙瘩里头挖不出宝来。”
冬梅笑着说:“干娘别说这样的话,祥云坊也亏得有你得力,这才做的好。说起来,以后教石榴读书认字,往后也好生的学学做生意。”
乔笑了,摸了摸石榴的头顶:“我倒是也想,不过找谁来教呢?”
冬梅忙道:“我有空教她,认字还是行的。我的字还是我姐姐教的呢。”
“好好好,那就麻烦你啦。”乔谢道。
几个人正说话,却听到外头传来议论的声音。海棠往外一看,原来是已经到了清水河了,河边不女正在洗衣,看到来了一辆马车,个个惊异不已,都衣服也不洗了,站起来对着马车指指点点。
“哟,居然有马车进咱们村子了!”说话的是赵林娘。
“娘,什么马车呀?怎么这穷旮旯地儿,哪来的马车呀?”这说话的是赵林的媳妇三桃,正端着一盆菜过来打算洗洗。
“我瞧着有点眼熟呀!”张媳妇自言自语道。
丁媳妇也转起来转头看,她一眼瞧着赶车的小厮,那不是之前跟在公孙曜身边的阿七吗?他们来往的多,自然认识。
“阿七呀!那是阿七呀!”丁媳妇激动起来。
张媳妇也认出来了,那不是邻居吗,以前经常看到他去种地的。
“对呀,那不是阿七吗?!”
一行人都吃惊,自打海棠嫁出去之后,那旧屋再没人回来,众人也不过是一阵感叹唏嘘也就过去了。没想到,这会儿居然突然出现了一个小阿七。
丁媳妇是个热心肠的人,一想到是阿七来了,莫非海棠也来了?
她挥着手对阿七叫道:“阿七!阿七!海棠呢?公孙先生呢?!回来没?!”
自打海棠走后,她还挺想她的,之前去了祥云坊吃了两回饭,不过也没瞧见海棠。她自打做了公孙家的媳妇,可就见面都难得见一次了。
她正睁眼望着,蓦地看到车帘子掀开,里面露出一张笑脸来,那脸有些眼熟,仔细一看,不就是海棠吗?
丁媳妇十分欢喜,那马车也在了路边,丁媳妇便激动的丢下了水盆,奔着马车去了。
河边的人更是吃惊。
“哟,是海棠呀!”
“啧啧,她可阔气了,回来都坐上马车了!”赵林娘阴阳怪气的说。
“马车了不起?说不定不过是个空架子罢了。有钱人就是外头光鲜,说不定里头还穷呢。”三桃嫉妒的说。
张媳妇是海棠原先的邻居,现在瞧着她坐马车回来了,心里有些羡慕,有心想靠近,但是想起原先她就同海棠姐妹俩不对付,现在要是贸然迎上去,可该吃瘪了。但是海棠嫁给了有钱人,好容易回来一趟,现在不凑上去,哪里还有机会?她心里想着,就是吃瘪,好歹也能捞点好处不是?
心下一横,她也厚着脸皮跟着丁媳妇的步伐,快步的向着马车迎过去。
第218章月饼
“走,看热闹去!”村里几个媳妇也跟着上去了。
赵林娘和三桃瞧着大家都去了,犹豫了片刻,便慢慢拖拖的跟着走了。
马车上下来一个女子,众人看过去,顿时惊讶极了。只见那女子只是看着眼熟,可是那衣着打扮,真是富贵人家的夫人,仿佛天上的妃子突然降临了他们这土窝子一般。
“那是海棠呀?”有人低声议论,“真不敢相信,简直是变了样子了。”
“是呀,我还记得她原先在地里种地的样子呢。那时,他们家吃红薯都吃不上。”
“啧啧啧,不一样了,大不一样了!”
赵林娘瞧着海棠这打扮,眼睛瞅着她头上的簪子手腕上的镯子,那真叫一个刺眼。想起她从前还瞧不上海棠当她的儿媳妇,如今人家……
她叹了一口气,转眼又瞧自己的媳妇,灰头土脸水桶腰一身布衫,当初她骂海棠眼光高,如今,她真是没话说了,只能羞惭的低下头。
三桃看她那一身打扮一身的首饰眼睛发红,几乎磨碎了银牙。都是一样的出身,她出身比海棠还好些,怎的就不一样呢?
海棠下了马车,见大家都过来了,既然来了,自然不好空着手的,既然这么些乡亲在这里,她幸亏还带了些礼物,总得送点见面礼的。
“绫罗,将车子里的核桃酥拿出来,送给乡亲们一些。”
身着红色绸缎裙子的小婢女听了,点了点头,便转身进去拿了一个大盒子,盒子里满满的装满了一小纸袋小纸袋包装的核桃酥。
这核桃酥乃是以新鲜的核桃用冰糖炒制,又加了桂花葡萄干一起,味道十分好,在安县就很受欢迎。海棠平日也喜欢吃点,便在安县买了许多带回来。
南山村里的这些婆子媳妇哪里吃过什么核桃酥,许多人就是听也是第一次听到。
一看到那包装精美的点心,一下子眼睛都瞪圆了。
“大家都拿点,小点心,回去给孩子吃也是极好的。”海棠笑着说。
媳妇们大喜,想不到海棠这么大方,也不拘是谁,见面就送礼。
“多谢多谢!”不管以前熟的不熟的,个个都争先恐后的涌上来,抓了点心往兜里塞,兜里塞不够又往袖子里塞,只差没抢的打起来。
海棠汗了汗,幸亏她带的够了。
赵林娘有心上去也抢两把,这才上前,却听到海棠问她:“这不是赵家大娘吗?赵林哥如今还好吧?”
赵林娘刚伸出去的手顿时僵住了,红了脸抬头看了海棠一眼,道:“有什么不好呢?还不是做木匠呗,哪能有你这样的福气穿金戴银的?”
海棠心中冷笑,这是不服气,还是冷嘲热讽呢?
她轻笑道:“这点心尽有的,不够,对我说。”
赵林娘脸上一红,本想拿的,可是就撑着这口气,她也不能拿了,收了手,哼了一声:“不稀罕!”说罢,拉着三桃的手转身便往河边去了。
丁媳妇道:“海棠,你别同她一般见识。”
海棠微笑:“我自然不能理会她。丁婶子,我这次回来除了祭祀父母,也特意回来看你的。你也别看那些点心了,我特地带了礼物给你的。我先回去家里看看,待会上你家去。”
丁媳妇十分感动:“海棠啊,你客气啥。如今看着你富贵了,婶子打心眼里替你高兴呢。想当初……”
不知怎么的,她就想起当初海棠跳清水河的情景,但是今时不同往日了呀。
寒暄了几句,那些点心被村妇们一抢而空,海棠便同丁媳妇告辞了,先回到了南山村的家里头。
房子空着,自打海棠、乔寡妇和公孙曜三家都搬走了,这一片便寂静了许多。院子外头,野草也渐渐长了起来。
“回家啦!”海棠开了门,回头对冬梅说。
冬梅十分开心,这一座旧屋,是她打小长大的地方,也是她们发家的地方,如今看着依旧很亲切呢。
只有绫罗一个,不可思议的看着这破旧的屋子,真是想不到夫人居然出身在这样破旧的农家院子。
阿七回了公孙曜的院子里打扫了一番,各人回家都少不得扫洒一番。
忙完了,海棠和冬梅便一起去村后的山坳墓地祭祀了父母。虽然海棠对这父母的确陌生的很,不过看着冬梅流泪,她也跟着流了两滴眼泪。
当她们回到家里时,这时,门口却多了两个不速之客。
“啊哟!海棠呀,冬梅呀!”
大伯娘和二伯娘听人说她回来了闻风而至,如今她们两个人的打扮,一如当初海棠离开时一样,衣衫似乎更旧了。
“两位伯娘!”海棠微微一笑。
大伯娘和二伯娘上下看着她,几乎认不出来了,如今的海棠穿上了绸缎锦服,这气度就跟阔少奶奶一样一样的,就是脱下这身衣服,那也绝对不像村姑了。
如今的女子跟从前可是不一样了。
“啧啧,真是阔气了,发达了呀!”大伯娘感慨。
“发达了,总得想想你的穷亲戚呀。”二伯娘露骨的说。
海棠进了屋,自然知道他们来是为了什么。
当初大伯和二伯虽然对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