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日他先人板板的!"就这样周光谱就没能回来,可是后来他们这一仗打输了,营座就再也不提这件事情,周光谱自己是更没有脸说,所以给哥哥周光韧报仇这件事一直耽搁下来,这也成了周光谱的心病。
这回事情赶巧了,营座今天早上让周光谱带着一个连队的士兵来周家寨这一带筹集粮食,他一大早就出发了,中午就赶到了乔河镇,他在这里准备吃过午饭今晚住进雾松山周家寨。
乔河镇虽然不是太大,水上交通却是非常方便,这里左右连接着勐资和桃源,还直接连着雾松山,如果向下游开船行驶进落水,还可以进入陵江,这样的水上交通枢纽处于战争时期绝对是兵家必争之地,可是这里现在是一个三不管的脱管地区。
较大的几次川军混战停战之后,军队之间形成了一个不成文的约定,就是这一带大一点的交通枢纽全部放开,反正这几大势力之间谁也不敢抢劫谁的后勤给养,那些小鱼小虾更不敢存在梦想,这样放开交通枢纽人人都会方便,所以这个乔河镇就成了三不管地区。
这里虽然没有军队驻防,但是信息上谁也不想放弃这个四通八达的要塞。
这不是周光谱的部队今天中午刚刚进入镇子,就被其它几支部队的眼线给看到,他们都想让周光谱在这里吃点亏,但是谁也不想直接出面,一时间暗流涌动、跃跃欲试、都在惦记着这个周光谱。
周光谱如果知道这些情况低调一点的话,把部队停在镇子外面,派人进来安排饮食,估计什么麻烦也不会有,可是他这次就是想高调回到家乡来,因为他还想给哥哥报仇的,但是他却低估了他所带来的麻烦。
他的这个连队是整队进入一家较大饭店吃饭的,可是士兵们刚端起碗不久就全部中毒倒在了地上,周光谱还没有动筷就发现了这个情况,他没有冷静考虑一下就开枪杀了饭店的老板和伙计,可是这里不是普通饭店那么简单,这年头兵荒马乱的能做这么大的买卖哪有什么普通人啊?
周光谱刚杀完人枪还没有收起来,外面就进来四个手持长柄步枪的大汉,他们进来就开枪,周光谱的卫兵看到这种情况赶紧掩护着他逃走。
最后的结果是周光谱牺牲了四个卫兵的生命才逃出乔河镇的,他领着两个卫兵逃出去不远就停下来,因为他还不敢回去。
他带出来一个连队执行任务,最后要是他自己跑回去那也是被枪毙的下场。
不如停下来偷偷地返回去,一是看看是否能救回那些士兵,二是调查一下是谁在暗算他,不能这样就算完了!这个仇他一定要报。
第十一章
周光谱和他的两个卫兵换成普通民众服装返回乔河镇后,很快他们就把事情打听清楚了,这次暗算他的是川军另一支部队的人,这个部队曾经和周光谱所在的部队打过仗,也算是互相之间有仇吧!他们在这里有一个联络站,专门是为了搜罗各类情报的,地点就设在镇中的一家妓院里。估计里面都是他们的人。
周光谱的那些士兵就是被他们给下了麻醉药,现在已经被人家给抓到码头上的一艘大船上,周光谱想还是先把自己的士兵救出来再说,必须有了自己的那些士兵他才能考虑下一步如何报复的事情。
乔河镇这里的码头还不能称之为码头,充其量也就是一个轮渡停靠点,这里停靠着两艘大船和几艘小船。
不用前去查看,周光谱就能确定装载他那些士兵的船只,就是停靠在最外面的那艘大船,因为只有那艘船上有人端着步枪再来回走动。
他们在避静处重新换上军装,然后大摇大摆地走上船,船上的四个持枪汉子刚转过身来,就被周光谱和他的两个卫兵开枪击倒在地,周光谱走上前对没有死的又补上几枪,转身走向大船的底仓。
在船的底仓发现他的那些士兵的同时,让他看到了几个他认识的人,而且还是女人,金梅拉着晓晓向这边走过来,周光谱赶紧给两个嫂子请安。
互相问候过后来到甲板上坐下来,这才开始诉说发生的事情。
那天晓晓她们的船只来到这里的时候已经接近午夜,她们怕上岸遇到麻烦就停靠在这里休息,第二天早上静音师太说她还有点事情要先走,告诉晓晓和金梅她们坐船到百丈崖去等她,安排完这里静音师太就带着慧觉法师走了。
那天上午金梅她们的船只刚装完饮食用品准备离开,轮渡上就冲过来十几个手持步枪的川兵,直接说她们的船只被征用了。当时并没有给开走,一直是留下四个人在这里看守,中午的时候从镇子里押过来六十多川兵,看样子像一群俘虏。
晓晓听到周光谱说到他遇到的晦气,就想要帮帮他。她看着周光谱说:"想不想出出气啊?"周光谱说:"那是一定的,就是没有想好怎样对付这些人!"晓晓说:"你按我说的去做,这样你是既没有风险,又没有责任,最后你会人才两得"。
周光谱还真是对自己这个小嫂子刮目相看,她能够在这么短时间就想到了这么好的办法。
他把士兵分成两队,自己带着一队直接去那家妓院,副官带着一队去那家饭店,共同约定好到了那里就动手抢劫物资和钱财,反正他们这次出来也是征收粮食的,说的明白点其实就是来抢劫粮食的。如果方便晓晓让他烧掉那几家大烟馆,但是动作必须要快,每一伙人行动不得超过半个小时。
周光谱的抢劫行动简直是顺风顺水,搞这样的事情他们好像并不比那些马匪差多少,他在那家妓院里一次抢来差不多两千块大洋,用他的话说这回可是发了。副官从那家饭店里一次抢来上千斤大米,他们还顺手牵羊地烧掉了妓院赌馆和几家大烟馆。晓晓还是觉得他们做得有点过,但是考虑到这年头对点错点关系不大。
晓晓让船家马上开船离开这里,当船只离开轮渡不久这里就开过来两艘大船,从船上下来很多士兵,他们直接奔着正在燃烧的火光冲去。
晓晓她们的船只开进一个港湾就停靠在芦苇塘里,他让周光谱亲自带着士兵悄悄地上岸杀回去,到了那里不要招摇,接近他们你就带头给他们一个冲锋,你们是有备打他们无备,胜算应该是百分之百,然后就押着他们的船只过来,我们汇合后沿江直下。到时候附近的几支部队让他们去狗咬狗吧!
晓晓的办法很有效,周光谱带着士兵杀回来让这里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他们一个冲锋就解决了战斗。没发一枪一弹就俘虏了八十多个士兵和两艘船只。
晓晓等到这三艘大船汇合后,她并没有让船只顺流而下,而是让他们白天进芦苇塘休息,夜里逆流而上,两天后她们才到达百丈崖。
在这里周光谱带着他的士兵上岸躲藏起来,随后他安排人出去侦查打听消息,一是他想看看自己部队反应,二是看看外面情况再作下一步安排。
晓晓主仆和金梅在这里等上两天才等到静音师太她们回来,静音师太告诉她们,现在外面又开始了战乱,川北新军之间不问青红皂白都是用枪口说话,所以她才回来晚了。
晓晓把这几天的情况也告诉了师太,静音师太笑着说:"外面的战争就是你引发的,不过这样也好,只有这些人在战争中死光了百姓才能平安,不如我们再给他们加把火,让战争尽快结束。
晓晓和师太的想法一样,就是让周光谱来完成这件事情,晓晓告诉周光谱把士兵化整为零,成立六个小分队,穿上百姓服装,分派到事先侦查到的新军部队附近,专门抢劫部队的后勤供给,抢完还要留下借条,当然是以其它部队的名义,这样可就乱起来了,原来关系不错的部队现在都有了间隙,这种互相猜疑最后达到了火拼的程度,这才是晓晓她们要的。
让晓晓不放心的是,周光谱最近是越做越大胆,他们在南度江附近执行一次抢劫时,他们把一位营管的太太给绑架了,借口是让这位营管的部队撤出南度江,虽然后来把人放了,但是还是给南度江当地的部队造成了矛盾。也因此打成一场持续两个月的战争。最后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两支部队都被一支后来参与进来的新军部队给收编。
周光谱原来的部队在这次混战中被其它部队吃掉了,他带出来的这些士兵完全属于侥幸存活下来,由于他又收编了一百多人,所以他现在自称为独立营的营管,至于属于那支部队他自己也不知道,还真的有人问他这支部队归谁管辖,他挠着脑袋说他的部队是晓晓的,归晓晓管。就是他们这么一闹才让晓晓有了一个新的想法。
晓晓想收下周光谱的这支部队,她认为这么混乱的年代想让自己活得长久一点必须要有自己的武装,有了自己的底牌腰杆才会硬气起来,我不去欺辱别人,但是别人也别想打我的主意。
但是一旦有了武装事情就会多起来,吃喝拉撒睡日常管理是很劳神的,有时稍有不慎就会被人家吃掉,晓晓已经懒散惯了,是否能够适应这种生活她需要慎重考虑。
第十二章
晓晓想自己创建一支部队的想法只有金梅一个人赞成,静音师太是既没有反对也没有赞成,师太说:"一旦有了自己的部队,你以后就不是一个人活着,你要为士兵们的吃喝考虑、安全考虑、战争考虑、发展前途考虑,甚至年龄大的士兵是否成家你都得一并考虑,太操心啊!可是一旦有了自己的部队,做什么事情心里有底也是真的,我是帮不上你,还是你自己拿主意吧!"
晓晓想接管周光谱的部队的这一想法,最高兴的人就是周光谱,在他的心中这个小嫂子就是一尊神灵,她说出来的话、安排好的事情,你只要按照她的意思去做就行,每次都是无往而不利。士兵们也是非常信任她。
他听说晓晓要接管他的部队,就主动上门来请示晓晓,可是晓晓说:"我还没有决定是否接管呢!一旦我接管了是不是就没有你什么事了!"周光谱挠着脑袋说:"是这么个理,但是你需要一个跑腿的吧!我最擅长的就是跑腿学舌,都是一家人,你总得给弟弟我一碗粥喝吧!"
说归说闹归闹,当晓晓真正接过部队的时候人们才发现,晓晓已经给部队制定出很多规矩,她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既然要做就做最好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打胜仗,军人必定要有一个军人的样子"。
可是你如果真正看看那些制定的纪律,你一定会笑得肚子疼,因为晓晓制定的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这是她剽窃前世军队的,估计一定会有用,前世先人那些战略思想,一定会让自己的军队发扬光大。
在这些平时散漫惯了的士兵中落实部队管理制度,简直就是对牛弹琴,别说是士兵,就是周光谱这样的大兵头都很困难。可是晓晓有她的办法,她安排了金梅跟踪管理,这个金梅还真是一个管理人才,她每天都在部队里看着,包括周光谱在内,谁违反了纪律她就惩罚谁,士兵们都有点怕她,因为这些普通士兵还没有一个人能打的过她。
连续两个月晓晓的部队都是在山里训练,外面的混战已经接近尾声,晓晓想出去看看,不然这么多人坐吃山空也是个问题。
这一天晓晓带着金梅和自己的两个徒弟大福和二福,周光谱也带着四个身穿便衣的士兵,他们分成先后来到庆阳古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