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吧?姑娘,求你发发善心救救我儿子吧,只要我儿子能平安,将来我一定会报答你的。”
“哎呀婶子你这是做什么?你快起来啊!”
“不起不起,姑娘不答应我就不起,姑娘求求你了,救救我儿子吧……”郭氏哭的好不凄惨,一把鼻涕一把泪的都蹭到了人家衣服上。
那女子很嫌弃的退后一步,不耐烦的说道:“好好好,我答应就是了,你快点起来啊!”
郭氏大喜,这才站了起来。
“我也是之前月梅提起过你们宋家,虽然我不知道她怀着刘大人的孩子为什么还要嫁去宋家,但想来也是有难处吧,哦,我和月梅是好友,就看在你们照顾月梅这些天的份上,你这忙我也该帮的。”
郭氏只为银子,因而没听清那女子的话,可宋家老两口却是听的清清楚楚!
“你说什么?柳氏的孩子不是我们国轩的?”晴天霹雳!
“啊?”那女子有些惊慌了,轻轻掩着口,仿佛知道自己说错了话,连忙改口,“没有没有,刚才我什么都没说!这是八两银子,也不用你们还了,快拿着银子去找冯老吧,我出来的够久了,还得赶紧回佳人苑呢,否则老鸨又该骂人了。”
☆、143。第143章 攒钱才是王道
那女子说完放下银子就走,郭氏欢喜的捧着银子,太好了,她儿子终于得救了,而老两口则是魔怔了一般,若是不知佳人苑是何种地方,那老鸨是什么样的人他们也该知道吧?
这下事情可好玩了!
郭氏拿着银子找老冯来驱魔,老冯虽然腿断了,可他也想挣那八两银子,因此拄着拐杖去驱了魔,老两口一等这边驱魔法事做完就连忙催着往家里赶,这心里记挂着事呢,脸色也难堪的很。
一路上老爷子憋着气,老太婆骂个不停,郭氏也因彩斌的疮而郁闷的不得了,可以说,萧渡白跟宋芊寻跟在驴车后面也没少受轰炸。
好不容易回了村子,驴车刚停稳,老太婆跳着脚下来就往院子里冲,“柳氏,你出来给我说清楚,你那孩子到底是谁的野种?!”
东屋炕上正小息的柳氏一怔,遭了,这老太婆准时去镇上时听到了什么,她慌忙看向宋国轩,还好,宋国轩正睡着,她连忙穿鞋下地,迎了出去,“娘……”
“你别喊我娘,你到时跟我说说,你这肚子里的真是国轩的种吗?”老太太气呼呼的,这些天她自认为对柳氏不错,家务丝毫没让她沾过手的,这还不都是看在她肚子里孩子的份上?
“娘,你这是说什么呢?是不是国轩的孩子,国轩他自己还能不清楚?娘,是不是谁跟你乱嚼舌根了?这话可不能让国轩听到了,要不他还不得跟你急啊?”柳氏压低了声音慌慌张张的把老太婆往一边扯,生怕会惊醒了东屋的宋国轩。
老太婆见她说的认真,有些犹豫了,“你没骗我?”
“娘,我骗谁也不能骗你啊!”
老太婆皱着眉想了想,镇上那人说这孩子是刘大人的,现在想想才觉似乎有点不可能,刘大人可是镇上最大的官,多少女人都盼着能巴结上他呢,又哪里会有人怀了他的孩子而又嫁给别人的?至少在镇上大宅子里要比乡下农村好吧?
难道那个女人骗了她?可是人家为什么骗她?人家可是还白给了八两银子救彩斌呢!
老太婆怎么想也想不通,就听柳氏又低声说道:“娘,我承认我出身不好,可我跟国轩是真心实意的,我也是一心想要给国轩生个儿子的,唉,你说我这都是图什么?你们家的条件你还能不知道吗?国轩买点笔墨纸砚的都能让你们拮据好几个月,这些年要是没我多少打点着,你以为他就能坚持到今天?还有这次考试,我可是把我所有家当都拿了出来,若不是真心,我会跟自己的银子过不去吗?”
柳氏越说越委屈,说道最后几乎泣不成声,突然就捂着肚子喘息着哼哼道:“肚子、我的肚子……”
郭氏吓了一跳,原本柳氏那一番话就让她犹豫不止了,加上柳氏怀的的男孩,宋国轩可眼巴巴的就等着这个孩子出生了,要是孩子有点啥问题,那还不得闹翻天啊?
“柳氏,你这是咋的了?我可没碰你啊!”老太婆一张口先撇清了自己的关系,然后冲着东屋喊道,“国轩,国轩,快来瞅着点你媳妇……对,芊寻会医术,芊寻,快来给你小婶看看,她突然说肚子疼,你四叔要个男孩不容易,可别是孩子出啥问题了才好!”
东屋宋国轩被吵醒,一翻身趿拉着鞋就跑了出来,“咋的了咋的了?”
宋芊寻原本就在院子里看戏,听到老太婆喊她时她就已经走到跟前号脉了,“没啥大事,小婶就是太紧张了,这个时候也不能受气,否则容易小产。”
“受气?”受气会小产,宋国轩吓坏了,“月梅,谁让你受气了?要是谁欺负你了你就跟我说,我一定帮你出气!”
老太婆讪讪的往后退出两步,生怕惹了这儿子不高兴,老爷子倒是冷哼了一声,道:“谁能给她气受?管好你媳妇!”
说罢就把老太婆扯进了屋。
宋国轩有点摸不清头脑,柳氏也一直低着头说自己没事了,刚才也就是太紧张了,宋国轩见她真的没事了,这才把她扶进了屋。
西屋里,郭氏也正把彩斌安顿好,想着儿子驱魔后一定会好起来的,这心才算是慢慢的平静下来,只是病好了也需要调养,加上宋国飞也是病号,没银子定然不行的,难过之处便想到了明天要回娘家去借点银子来。
这一天也算够折腾了的,不过宋芊寻对这结果还算满意,彩斌脸上的疮十天半月的肯定好不了,到时郭氏还得来求她,要为难她,轻而易举。而柳氏的身份已经暴露,那孩子是谁的这个问题倒也不着急抖出来,早晚的事。
不过越晚反而越好,就让她先作一阵子吧。
“芊寻,巫童或许真的有,你怕不怕?”萧渡白轻声问她。
她一面给俩孩子配药一面笑道:“就是真的有也无需害怕,你不害他他也自然不会害你,若他真是有降灾祸的能力,那惩罚的也是恶人,我们不用管那么多,好好攒钱才是王道。”
“你似乎很喜欢钱。”他想说,其实不用她那么辛苦攒钱的,他娶她,就一定养的起她,她若想要荣华富贵,他也一样给的起。
不过是时机尚未成熟罢了。
宋芊寻呲着牙点头,两眼笑的像月牙一样弯弯的,“那是当然了!这个世界很现实的,有钱不一定要什么有什么,可是没钱就一定是要什么没什么的,就像今天二婶为了八两银子跟人下跪,不过二婶那是活该,为了八两给人下跪,你帮她翻盖了老宅她却不知感激,她完全就是个没人生价值观的人,倒不值得可怜她什么,只不过这个世上还有很多人都会遇到没银子寸步难行的局面,就好比锦秋和锦峰,姐姐能为了弟弟去乞讨,虽然感人却也说明了钱的重要性,没钱万万个不能。”
“安心,我永远不会让你为钱而烦忧的,芊寻,相信我。”萧渡白拥着她,明白她是过多了以前那种苦日子,才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144。第144章 云氏过世
时隔两天,彩斌脸上的疮毫无好转,反而更加严重了,郭氏惊慌的找来了芊寻,让芊寻给彩斌诊治,宋芊寻依旧那句话:“二婶,我真无能为力。”
“就知道你学艺不精!”郭氏也顾不得跟她多说,落着泪让春娇去邻村请顾大夫了。
其实春娇是不愿跑腿的,可自己哥哥病成那样,她也怕被传染,一路小跑到了邻村,哪知顾大夫家中四处挂白,一问才知是云氏走了,顾大夫心情沉痛不愿出诊,春娇无功而返。
“你个死妮子,不是让你找顾大夫来吗?你怎么自己回来了?”
春娇抹了一把脸上的汗,这大热的天,“顾大夫不来,顾婶子没了,顾大夫正忙着办丧事呢。”
“啥?”郭氏惊讶的差点跌坐在地,顾大夫不出诊,那她儿子怎么办?
宋芊寻正主屋里照顾着锦秋姐弟俩,隐隐听到春娇在院子里说顾婶子去世了,手上喂药的动作一顿,顾婶子,云氏,那不就是她的师娘吗?
“芊寻姐姐,怎么了?”锦秋问。
“我师娘过世了,我得去看看师父,你们俩快把药喝了吧,等喝了药我让珍珍来陪你们玩。”
锦秋姐弟俩在萧家也住了很多天了,这些天经过宋芊寻的调理身体已经恢复了很多,锦峰的病症主要是腹中蛔虫和严重的营养不良,来萧家第二天宋芊寻就给他熬了打虫的药,第三天就把那虫子给拉了出来,很大的一条,当时还吓到了不少人,至于营养不良的问题,那就只能慢慢调理了。
而锦秋的问题稍严重一些,因在镇上被打的五脏破损,着实是让宋芊寻费了些心思,这些天也算是好了很多,相信再几天就能跟着珍珍她们一起跑出去玩了。
姐弟俩很听话,把药喝了,说道:“芊寻姐姐你快去吧,等我们病好了也去看你师父,这样他就不会孤单了。”
宋芊寻抬手揉了揉俩孩子的脑袋,这么听话懂事的小包子,他们的父母怎么能那么大意的将其丢掉呢?
“恩,估计晚上我回来的晚,晚饭让四婶给你们做好吃的,等你们萧哥哥回来了,你们替我告诉他一声。”
“好,芊寻姐姐快些去吧。”
宋芊寻喊了崔氏和珍珍帮忙照顾俩孩子,然后就出了门往邻村去,路上趁着没人时从空间拿出了些点心,又去村口的杂货店买了些香烛纸钱,她不懂这里人办丧礼的习惯,想来带着这些东西总是不会错的。
等到了顾大夫家时,家里已经聚集了很多人了,因为十里八村的就顾大夫这么一个大夫,平时谁家头疼脑热的都找他,人际关系也是好的,他的夫人过世自然很多人来拜祭。
“师父……”当看到顾大夫披着一身白挂落落寡欢的跪在棺前时,宋芊寻忍不住掉了泪,虽然顾大夫不曾亲自教导过她什么,可毕竟是师父,那些珍藏书籍也不是白给她看的。
“芊寻……你怎么来了?”顾大夫眼神闪了下,很快又恢复了凄哀。
“师父,对不起,我来晚了,你是我师父,师娘过世这么大的事,我该一早就伺候左右的……”抽噎,“都是我不好,这些天就忙着自己的事了,也没来看上一眼,要不是听春娇说起,我到现在都还不知道师娘她……”
这是真心话,论起感情,宋芊寻认师父时间也就短短两三月,期间除了来拿几本书看之外师父也并未亲自教导过她什么,跟云氏更是两三面之缘,但若从伦理上来讲,自己师娘过世,身为徒弟的没能在身边伺候这也的确是不该。
“这个不怪你,师父知道你有心了,你师娘走的突然,我也没来得及去报丧……”顾大夫说着,默默掉泪,失魂落魄,话还没说两句便哽咽了。
落霞村的村民都知道宋芊寻是顾大夫的徒弟,可在乌阳村大家也只是听说过顾大夫收了个徒弟,还并未有人见过她,有人听到宋芊寻对顾大夫的称呼,不免好奇的看了过来,“顾老,这就是你的徒弟?哎呀,还是个女娃娃呢,真是了不得啊。”
宋芊寻礼貌的点了点头,算是跟大家打了招呼,见她懂事识礼仪,长相也清秀,就有人打听起了她,却不知她早已为人妻了。
“师父,你起来吧,师娘的孝该我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