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浴!�
严弘文跟着重重地点头。
“所以朕将如此重要的部门交给你,你能明白朕的用意吗?”
夜微言意味深长道。
严弘文身上的压力倍增,但仍旧坚定地拱手道:“臣多谢皇上器重,臣定当完成任务,绝不辱没户部侍郎之职!”
“好!有你这句话,朕就放心了。”
夜微言对严弘文的答案十分满意,暗道自己果然没有挑错人。
严弘文此人虽说有时候爱钻牛角尖,但是为国效力的心意却是隐瞒不了的。
只是这块好料子还有些棱角,夜微言要是想真正用的得心应手,就需要再打磨一番。
现如今大魏正是用人之际,夜微言也急需培养自己的势力。严弘文无疑是个不错的选择。
不说别的,就冲严弘文和夜微澜之间势不两立的关系,就足够说服夜微言重用他。
如若不然,就凭严弘文的身份,还有上一世的恩怨,夜微言是无论如何不会再次起用他。
“你对现在的户部有多少了解了?”
夜微言又问道。这次再开口语气已经缓和了不少,就像是普通君臣之间的对话。
严弘文有些受宠若惊,如实回道:“回禀皇上,臣一早进宫,还未来得及去户部报到。”
他这说的是实话,但硬要说一点都不了解是假的。
严弘文虽然不在朝堂为官,却也对各部有些了解。至于户部,恐怕连一个普通百姓都能多少知道一些。
大魏的国库紧张,这是许多人心知肚明的秘密。
这点严弘文更是深有体会。若是国库充盈,西北灾情就不会迟迟得不到解决。
虽然这其中不能否认还有其他原因,但没银子的确是一桩老大难。
“那都不重要。如今国库空虚是不争的事实,就算是抄了一批贪官污吏的家,银子却总也是不够花。”
夜微言说着不免叹了一口气。
治理国家,样样都需要用银子。但说起银子的来源,就无非那么几条路子。
这么下去也不是办法,迟早又要走上恶性循环的老路。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帮夜微言决定用严弘文为户部注入一股新力量。
哪怕是夺情,只给严弘文十日就让他到进宫上朝,都是不得已而为之。
“如今大魏的境况,不用朕说,你也知道。所以改变迫在眉睫,朕希望你能帮朕一起努力。”
夜微言把话说开,对严弘文更是寄予厚望。
严弘文一直都有心报效朝廷,现在皇上亲口许诺给了他这个机会,他一定会牢牢抓住。
夜微言也不止一次与严弘文提起,目的自然是让对方明白,一切都是为了大魏。
“皇上请放心,无论有多少艰难险阻,臣定不会辜负皇上所托!”严弘文信誓旦旦地与皇上保证道。
夜微言要的就是严弘文的这一句话,“好!就要你这句话!朕这里的确有一件迫在眉睫的事要交给你去做。”
“臣定当完成任务!”严弘文郑重地应道。
夜微言对严弘文的反应显然十分满意,“这是你上任办的第一件事,自然马虎不得。”
严弘文听到这话,身体也跟着不自觉紧绷起来。
夜微言一字一顿说出他的目的:“朕要你掌管户部之后,全力支持姜中方攻打七离。”
听到这句话的瞬间,严弘文的身体僵住了,他的神情出现一丝不解和惊讶。
严弘文本以为皇上会优先考虑西北灾荒受难百姓,还有各地的洪涝灾害。但这些事皇上只字未提,而是要他把重心放在出征七离的姜中方身上。
严弘文想不通,而且不能理解,不知道皇上做出这个决定是何用意。
那边夜微言并没有察觉到严弘文神情的变化,仍自顾自地说道:
“或许有人会质疑你的能力,还有朕的决定。但朕相信你有这个能力,严爱卿,你莫要让朕失望。”
严弘文回神之后,勉强答应下来:“臣……尽力。”
圣命难为,可严弘文是发自内心的不想答应拨款打七离。
如若户部的银子都用来支持七离征战,那大魏境内的问题怎么解决?
灾荒洪涝,哪一样不需要大笔的银子?
严弘文即将掌管户部,这些事他不能不考虑。
而且在严弘文这里,百姓永远是被放在第一位的。
一直以来,严弘文都对出征七离没有多少好感,战争给百姓带来的麻烦远多于好处。
没有人愿意生活在战火纷飞之中,谁都向往安定富足的生活。
老百姓不愿意打仗,严弘文更加不愿意。他成了户部侍郎,打仗这么花银子,他更是不喜。
有这些银子,还不如多救几个大魏的老百姓。
严弘文没打算对任何人隐瞒,这就是他的真实想法。
而且严弘文虽然还没去户部报到,但他也知道,之前户部抄家所得让国库暂时松了口气。
但这些银子基本没有用在大魏老百姓身上,就都被拿去给姜中方做军资。
若是严弘文上任之后继续这样的做法,那根本就是个无底洞,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填完。
让严弘文放着全大魏的百姓不顾,这种事他做不出来。
他本就对西北百姓充满愧疚,这次无论如何都不会重蹈覆辙。
严弘文想了很多,脑子逐渐清明,但心思也逐渐坚定下来。
“皇上,臣有个提议,不知当讲不当讲。”
夜微言神情一顿,但语气却没有丝毫变化,“有话直说即可,朕也正想问问你的意见。”
第九百四十九章 等着
严弘文受到鼓励,直接说道:“皇上,臣以为如今国库空虚,举全国之力支持姜将军是否有些不妥?”
听到这里,夜微言面色一沉,神情也暗淡下来。
和他之前担心的一样,严弘文此人果然容易钻牛角尖,而且不够变通。
严弘文却不知皇上此时心中所想,他想把自己的想法说给皇上听,全然没有注意到皇上已然面露不喜。
“皇上,臣有意将国库的一部分……”
严弘文正要说出自己的计划,但话只说到一半就被打断了。
“停,不要说了。”
严弘文一惊,抬头去看。
夜微言略有不耐烦地摆手,“你说的那些都不如朕说的重要,而且迟早会有办法的。但是现在,最重要的就是七离之战。”
严弘文震惊之情溢于言表,他没想到皇上居然会说出这样刻薄无情的话。
换言之,百姓的命不重要,与征兵打仗相比,显然后者更胜一筹?
严弘文默默垂下头,原本兴奋激动的心情,瞬间就被巨大的失望笼罩。
他低下头不再说话。
夜微言意识到自己方才的口气似乎有些严厉,面色稍缓说道:“你还没有去户部,不知道局势严峻也是自然。”
见皇上帮他找了台阶下,严弘文也只好顺势拱手,“皇上所言甚是。”
但这句回应多少有些敷衍,严弘文还是无法理解皇上的做法。
之前西北百姓被弃之不顾的记忆又再次涌上严弘文的心头。
为了对付一个涪陵王,皇上把急需解决的受灾百姓放在一边,就已经让严弘文大失所望。
这次当严弘文以为皇上重用自己,他终于可以有一番大作为的时候,又是一盆凉水兜头而下。
严弘文除了答应没有第二条路可选,违背皇命那可是天大的罪名,是要杀头的。
他已经不是一个人,做事也不能不管不顾,他也是即将要做爹的人了。
严弘文的心思很乱,皇上似乎还说了几句话,但都模糊缥缈让他听不清。
“臣遵命。”
最后只有这简单地三个字吐出,严弘文对这样妥协的自己却无计可施。
皇家官驿内。
郭公公敲开夜微澜的书房门。
“王爷,严弘文今日一早进宫,方才刚从宫内出来。”
夜微澜轻轻转动着手里的茶杯,随意问道:“知道他们说了什么吗?”
郭公公摇头,“御书房内只有皇上和严弘文二人,田公公在外把守。”
夜微澜没有追问,而是不怎么在意地说道:“夜微言给了严弘文户部侍郎的位子,叫他入宫无非也是想要敲打两句罢了。”
“王爷英明。”
郭公公垂首应道。
“至于他二人说了什么就更不用急了。盯紧严弘文,还有户部的人,也都给本王打起精神来。”夜微澜显然已经有了主意。
郭公公马上应道:“奴才这就去安排。”
“郡主府呢?”
夜微澜首要关心的自然还是徐若瑾和梁霄的动向。
“回王爷,梁左都督送瑜郡主去公主府后就一个人回府了。”郭公公把早上刚得到的消息细细地说与夜微澜听。
“还有呢?”夜微澜的手指抚着茶杯,注意力似乎并不在郭公公说的话上。
“梁左都督回府的时候碰上了十三王爷的马车。”郭公公继续说道。
夜微澜的神情微微一顿,总算来了点兴趣,似笑非笑道:“这老家伙倒是还有力气出来折腾,怕死就待在王府里,说不定还能多活两年。”
这番话被夜微澜带着笑意说出来,格外令人不寒而栗。
郭公公不敢随意回应。
夜微澜面露不屑,对十三王爷他向来没什么好脸色。谁让他和自己对着干呢?
“不用理这老家伙,估计他也活不长久了,而且还是自己作死,本王就当没看见,成全了他岂不妙哉?”
夜微澜的心情显然不错,好像十三王爷立刻就会倒霉似的。
郭公公不知这其中有多少内情,但也识相的没有多问,同时也默默记下来,接下来要多多关注十三王爷的动向。
夜微澜虽然没有明说,但这就是郭公公的任务。如果事事都要主子说得清楚明白,他这个做奴才的就太没用了。
“这么说,徐若瑾和熙云公主又凑到一起去了?”
夜微澜故意问道。
郭公公应声,“是。”
“熙云公主不计前嫌,做事之前也不知道顾及一下户部侍郎的体面吗?”
夜微澜好笑地说道。
郭公公仍旧没有接话,夜微澜今日说的话都另有深意,让人有些捉摸不透。
“严徐两家的恩怨纠缠还没有解决,他们就这么迫不及待,真是让人头疼。”
夜微澜话是这么说,但从他的语气中可听不出半点头疼的意思,反而带着笑意。
“既然她们都这么闲,那就不如帮她们找点事做。”
夜微澜狭长的双眼微微一眯,又是另一番风情。
郭公公不解,“王爷您的意思是?”
“王妃人呢?”
夜微澜并没有立刻解释,而是问起梁芳茹。
郭公公一顿,说道:“王妃从宫中回来之后就一直待在院子内。期间只给您送过一次汤,就没有别的动作了。”
“去告诉她一声,本王要过去陪她用膳。”夜微澜嘴角一挑,吩咐道。
郭公公应声道:“是。”
夜微澜这次的计划,目的不仅仅是针对徐若瑾,其实他是要给姜府制造点麻烦。
也就是姜陈氏母女二人。
只有如此,才能给远在七离边境的姜中方添堵。也是彻底让他死心,明白自己的位置和价值。
夜微澜就是要绝了姜中方和夜微言的可能。
姜中方是他一手提拔上来的,夜微澜自然有无数种对策可以叫他生不如死。
但是现在天高皇帝远,姜中方有了二心,夜微澜也无法立刻对他动手。
而且如今七离的战况,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