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全道门都欠我一个人情-第1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常伯宁眼睁睁看着封如故将掌心压在上面,一时呼吸摒绝,只寄希望于这伏魔石是赝品,并无验魔之能。
  同样不错眼珠地盯着封如故动作的,还有柳瑜,以及如一。
  封如故仰望巨石,低低叹了一声,提起一口气,旋即凝神聚力,将周身被玷污已久的灵力流经七花花脉,奋尽全力,击向伏魔石。
  一直无动无声的伏魔石,受此一击,幽深的灵目骤然而开,射出两道寒芒,内里发出嗡鸣,声动彩云,似是罗汉发怒,金刚啸天!
  然而,封如故穷尽周身之力,再发一掌,重重击在石身上。
  声响惊天,犹如万壑惊雷齐齐炸响!
  伏魔石发出一声类似哀鸣的尖啸,竟是承受不住这瞬间注入的灵力,崩塌成一地石屑!
  伏魔石轰天彻地地倒下。尘灰蔽日间,封如故衣襟猎猎而飞,宛如一只振翅黑蝶。
  “不是说,此物名为伏魔石吗?”封如故回身,“不管用呢。”
  阖山静了片刻,顿时大乱!
  不待漫天尘灰飘落,三道身影便齐齐席卷向封如故所在之处。
  率先到来的,是早有准备的柳瑜!
  裹挟杀意的雄浑一掌,直直击向了封如故的心脉。
  但他穷尽全身之力的一掌,竟尔击空!
  一柄刻满佛偈的木剑,将柳瑜震飞三丈开外,踉跄两步,方才站定。
  “若事不实而不清雪,是名有犯!”如一仗剑而立,僧袍如轻绡,风举势转旋,“寒山寺还未审之,玄极君便要下杀手吗?”
  柳瑜冷笑一声:“山中有魔道混入,乃是不争事实。我替如一居士拿下此人,有何不可?”
  两人相持瞬间,常伯宁便已来至封如故身侧,一拽他的衣袖:“如故,走!”
  柳瑜怎肯轻易纵之,喝上一声:“魔道之徒,休走!”
  他闪过如一,长剑鸣啸出铮铮灵音时,柳瑜喝出声来:“穹儿,拔剑!”
  事变来得太过突然,距离封如故并不远的柳元穹全然愕住,口不能言。
  ……怎会?
  封如故怎会入魔?
  当年,“遗世”之中,他当初受魔道戕毒分明最深,怎会——
  柳瑜剑势被如一轻易拦阻,心下焦急,不愿失了这大好机会,急道:“穹儿,还不拔剑!”
  柳元穹失神之际,常伯宁长袖一翻,落花如绮,刹那间便遮蔽住了柳元穹的视线。
  他伸手握住封如故的手,发力一拽:“走啊!”
  封如故正欲应答,孰料,快而无声的一把唐刀,巧妙避过阵眼,斩开蔌蔌飞花,扫向了常伯宁的后背。
  这一剑,全部落在了周身灵力翻腾的封如故眼里,明明白白地告诉他:
  你若不出手,常伯宁必然受伤。
  ——事到如今,唐刀客用的仍是坦坦荡荡的阳谋。
  事到如今,封如故只能依凭本能行事,并指成剑,穷尽周身之力,驭动剑气,将那唐刀一斫两半!
  炸毁伏魔石时,封如故身上红莲仍未全开。
  而这唐刀客意外的一击,终于将事态推向了无可挽救的终极之地!
  层层红莲花瓣翻卷开来,像是从他的皮肉里拔出根须、绽开叶瓣。
  七花齐开!
  骤然间,极痛袭身而来,封如故忍受不住,猝然跪倒在地,牙齿直咬入了唇肉,面上沁出薄汗,鲜明的痛感从旧日伤口里一起焕发精神,将他穿刺得千疮百孔。
  撕心裂肺,不过如此。
  常伯宁察觉花阵被破时,已是慢了一步,再见封如故为他挡剑后痛苦难当的模样,勃然失色,一把扯住即将摔下去的封如故的胳膊,将他径直拉回后背,同时急转身形,重聚飞花,尽数贯注在来袭之人的身躯之上!
  韩兢受此冲击,默不作声地倒飞出去,仰面滚落在地,胳膊和前胸被飞叶钻出了几处细细的孔洞,渗出大片大片的鲜血来。
  他心平气和地躺着,想,大事将成了。
  一旁,柳瑜实不敌娑婆剑法,不消几个回合,便被如一木剑击飞,长剑亦然脱手掉落。
  他想再去握剑,却觉手软筋麻,一时懊恼,原本温和的面目竟有些扭曲。
  常伯宁足尖轻点几下,急行几步,却猛然间刹住了脚步。
  ——如一无声立于封如故身前五步开外,白金僧袍逆风而动,一时不知是温和的白衣卿相,还是杀伐的冷面菩萨。
  常伯宁驻足一瞬,落花绕身而飞,一时不知是否该对他动剑。
  封如故伏在常伯宁后背,微微喘息着,抬眼望向如一时,如一注意到他眼尾延出了一抹妖异的淡红色。
  如一神思一凝,屈膝跪地,将“众生相”往地面上重重插·入,长发漫卷开来,厉声呼喝道:“来!”
  剑中栖息的厉鬼应声狂呼而出,万鬼号出千丈阴风,直卷云霄,“人柱”威压汇作绝命狂流,叫吃惯了素斋、念惯了慈悲的僧侣们齐齐变色,压制得奋力想要上前的柳瑜色变惶恐,双膝发软。
  在场诸人,无不认为,如一是要驾驭万鬼,拦下封如故与常伯宁,一尽守寺僧人之责。
  然而,封如故隔着千百鬼魅,与如一对视一眼,便洞知了对方心意。
  如一眼中的“人柱”,仍是封如故的模样。
  而封如故眼中的“人柱”,则是他乖巧温柔的小红尘。
  刚被放出的“人柱”见封如故似是身受重伤,低喘微微,焦急地大喊一声,合身扑来,掀起的湃然灵压,叫修为稍低的几名寒山寺弟子双眼一翻,竟是昏厥过去。
  如一微微闭目,对“人柱”耳语两句。
  “人柱”一愣,马上驱动灵力,再次尖啸一声,腥鬼啸篁竹,使得寒山寺草木无不震动,就连净远方丈也无法直视。
  然而,这灵力特意避开了常、封二人。
  常伯宁回过神来,捡了这空隙,急急向东南方而去。
  如一仗剑旋身,望着二人背影,攥紧剑身,森森鬼气荡起他的长发,让他看起来像是一具苍白的神偶。
  封如故,待我处理尽寒山寺中事,领过责罚,我会去找你。
  我不要你的解释,我只要你在那之前,平安无事。


第112章 流言四起
  风陵; “静水流深”之中。
  午后时分; 钟声磬韵穿透青霄,惊起万千林鸦。
  桑落久推开窗户; 恰有一只飞鸦呀的一声; 从窗前掠过; 一羽鸦羽飘飘荡荡落入砚中。
  他轻嗽两声,将鸦羽拾出; 放在一旁; 一手抵在唇边,一手紧握书卷; 凝神听着古韵不绝的钟声。
  顷刻后; 罗浮春大手大脚推开门; 端来一碗温水,内里盛着一颗半化开的赭色丸药。
  他已换回自家的道门服饰,一袭石青色道袍,难得衬得他眉目挺秀; 气度稳重。
  然而; 一瞧见桑落久开窗; 他便立时急了,朗月清风的气质一扫而尽,快步赶上前来:“你怎么下地了?”
  桑落久笑道:“师兄,我休养近一月了,哪里有这么娇嫩?”
  罗浮春没敢说,在自己眼里; 小师弟就是个一触即碎的琉璃人,得精心、再精心地养着,才不算亏待。
  他把汤药放下,又探身去关窗:“怎么把窗户打开了?不怕受风么?”
  桑落久并不作答,细数着钟声,指尖在书脊上记录着钟鸣的次数。
  ……已有三声了。
  桑落久答道:“鸣钟了。师兄可听说有什么事吗?”
  “许是午后有集会吧?不外乎是点查人数,或有要事通报。”罗浮春不甚在意,或是努力装作不甚在意,“你有伤在身,不必去管。我也……不管了。”
  桑落久无奈,拉拉他的袖子:“师兄,你莫赌气了。”
  与罗浮春讲话时,他仍听着窗外幽幽回荡的钟声,指尖又在书脊上敲过两记。
  罗浮春一脸的避不愿谈,一手把桑落久抱起来,夹回了床边,把他放下:“不说这个。喝药。”
  桑落久坐定,嗔怪地看他:“师兄。我受伤之事,与师父无关。”
  罗浮春拉过一把椅子,将椅背朝他,自己则在他对面坐下,左脚踩着右脚鞋帮,失落嘀咕道:“我知道和他没关系。……可,可哪有这样的?他只顾杀敌痛快,把你丢给旁人看顾,心中根本是半分都没有我们……”
  桑落久柔和地哄着他:“师父是有自己的考量的,我们不能强求于他。可是这样?”
  罗浮春倔头倔脑,不肯吭声。
  “等师父回来,师兄还是对师父好好道个歉吧。”桑落久软声道,“师兄以往误会师父,也不是一次两次,总是这般争执,动不动便说些刺人的话,实在太伤感情。”
  “这次我没误会他!”罗浮春委屈起来,“他明明有余力,却不肯救你!我没有这样的师父!”
  “师……”
  桑落久看样子还想劝解,但许是一时情急之故,竟骤然大咳起来,扶住胸口,痛苦万分。
  罗浮春蹭地一下蹿起来,抱住桑落久的腰把他放平,揉着他的胸口,紧张得什么似的:“你别急别急,我听你的,我……会好好同他说话。”
  桑落久蜷曲起身子,作急于解释状:“不是,我是说……咳……”
  桑落久难以为继,将脑袋抵在他怀里,发丝凌乱而虚弱地垂下几绺,无血色的耳垂配着微湿的黑发,随着撕心裂肺的咳嗽而不住战栗。
  罗浮春大狗似的蹲在床前,吓得脸色发白,一迭声道:“好好,我明白。道歉,我道歉的。”
  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桑落久嗽症自然康复,依偎在罗浮春怀里微微喘息,耳朵发挥着一心二用的作用,听着窗外钟音,指尖犹自不忘敲打计数。
  直至钟声止息,他的指尖也跟着停滞在了微凉的书脊之上。
  钟鸣九声……
  桑落久神色轻轻一动。
  这钟声,代表大事来临,风陵封山。
  ……出了何事?
  ……
  封如故行至半途,已至昏迷。
  将封如故带回玉髓潭、除去他周身衣物、看到他身上七朵红莲皆绽,常伯宁已无暇震惊与责怪,立时将一股清气注入他的经脉之中,助其疏瀹心脉,澡雪精神,焕发元炁。
  即使早有准备,在封如故体内运行过一个小周天的灵力后,常伯宁手抖难言,泪盈于睫。
  十年了。
  封如故周身经脉早被魔气腐蚀至残破不堪。
  金玉之躯内,尽是败絮。
  常伯宁颤抖难言时,他膝上的封如故动了。
  “师兄……”他哑着嗓子,轻声问,“你又在哭了吗。”
  常伯宁伸手盖住了封如故的眼睛,笑说:“没有,如故看错了。”
  随着他一低头的动作,一滴泪水砸在他的手背之上,溅起细细的水花,落在封如故眼睛边缘,烫得他一眨眼。
  封如故的长睫像是某种小动物,在常伯宁掌中一下下扫动:“……是玉髓潭顶的钟乳石在落水吧。”
  常伯宁万分艰难地含笑应了一声:“……是。”
  七花印失效,封如故苦心维持的体内平衡便被彻底打破,不得不踏上化魔之途。
  而化魔之途,九死一生。
  玉髓潭的精纯之气,能助其体内邪气平定。听说以往,在风陵山中,也曾有一人入魔,就是借玉髓潭千年灵气,才成功倒逆血脉,转化为魔。
  但一者,那人本身便有纯魔血脉。
  二者,那人化魔之时,身体康健,经脉通畅。
  这两样皆与封如故无关。
  说实话,以他如今这样的残躯强行入魔,就算险死还生,转化成功,或许也活不很久了。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七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