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何芳笑着道,“我天天不着家,还不饿死他们,先放你这养着吧。”
“行了,睡吧,天这么冷,你记住烧坑。”寒流已经来了,李和的脚已经不听使唤了。
“等下,这个你试试。”何芳从包里拿出一件衣服递给李和,“你那个袄子别再穿了,老师就有个老师的样子。这款皮夹克,今年流行的很,里面是绒的,冬天里面再套件线衣,就不冷了。”
“发工资了?”李和也没客气,直接把袄子脱了,套上了皮夹克,还骚包的转了个圈,“不错,挺有眼光的。”
何芳对着李和看了好几分钟,笑着道,“等入冬再买一件,有件能换洗的。”
“也成。”李和确实需要多买几件像样的衣服了,做老师和学生,差别还是挺大的。
何芳突然冷不丁的问道,“她快回来了吧?”
“谁?”李和没听明白。
“不就是三年嘛,我记得她刚走那会,你要死要活的。”何芳好像有点自说自话,说完又噗呲一笑,“挺好。”
“快了吧。”李和这句话说的不是太确定,想到张婉婷最近的信,心里隐隐觉得哪里不妥,她说她想去看看更广阔的世界,“她说他可能去英国,我也不肯定。”
李和神情有说不出的寂寞,何芳看的心里一痛,就像钢笔扎进了血管抽血,抽一段,痛一段,你我之间本无缘分,全靠我死撑。
没有什么可感动的,因为感动而回馈的感情她不需要。
最后还是笑着道,“你也洗洗睡吧。”
接下来的日子又是无限的死循环,日子一成不变的重复。
隆冬的大雪来了,李和除了每天的课,从教室回到宿舍,哪里也不愿意去了。
刚吃完午饭,用报纸将鼻涕裹走了一大滩,感觉有些难受。
在抽完了盒里的几根烟后,感觉身体已经开始僵硬,嘴唇干燥得可以割疼舌头,有学生来敲门,“李老师,吴教授找你。”
“吴全得?”李和问,学校姓吴的教授好几个。
学生点了点头。
“知道什么事吗?”李和继续问。
“没说,就说找你过去,去他的办公室。”学生如实回答。
“谢谢,我知道了,穿件衣服就过去。”李和穿好衣服就直接往电子系办公室去。
在办公室门口抖了抖身上的雪,一阵寒风吹来,将脖子收进了衣领,缩了缩身子,刚想咳嗽一声的,但又怕被人看见,把那口气给压回去了。
听到了一阵爽朗了的笑声,李和听着有点耳熟。
敲了下门,得了回应,第一眼看到两个熟悉的身影,李和激动坏了,他想不到这么快就能见到以前的同事,差点不自觉的要喊出名字来了。
不过最终还是深吸了一口气,“吴教授你找我?”
“进来,先坐。”吴教授说完又指着李和对坐在沙发上的两个人说,“这位就是李和,你们看的这篇论文就是他毕业时候写的,毕业后留校,现在是我们电子系的物理老师。”
坐在沙发上的两个人立马站起来,一一跟李和握手,一个戴着眼镜的大胡子使劲的握着李和手说,“久仰你大名,今天可算见着你了。”
李和手被捏的有点疼,使劲掰了几下,硬是没有掰开。李和心里大骂,你他娘的郭胖子,你可是翻砂工出身,这么大手劲,老子现在的身体是个小鲜肉吃不消啊。
李和本身的手劲也不小,可是怎么都挣脱不开,可想而知,这老郭的手劲有多大。
郭胖子全名叫郭东,六十年代留苏大学生,其实现在并不胖,只是后来胖了,大家就喊郭胖子了。
另外一个一起来穿着中山装的中年人忙把大胡子拉开,“老郭,你手劲大,你又不是不知道,捏疼人家李老师了。”
大胡子郭东慌忙说,“不好意思啊,李老师,太激动了。”
李和感激的看了一眼齐功勋,不枉上辈子跟你是好基友一对了。齐功勋也是才30多岁,是个老三届,李和工作后没少他关照。
“这两位是兵器杂志的编辑,对你的那篇论文比较感兴趣。”吴教授指着两个人给李和介绍道,又把自己的袄子穿上,笑着道,“你们可以先聊着,我还有点事,就先去忙了。”
齐功勋对吴教授道,“谢谢你老吴,你先去忙,回头咱去喝点。”
“行,我等着。”吴教授说完就出了办公室,把门顺手关上了。
第0045章 半挂
齐功勋借着送吴教授的机会,用侧身遮掩就把门给反锁上了。
这个不经意的动作也没能逃脱李和的眼睛,既然他们是以杂志编辑的名义来的,说明就不想让人知道。
李和也乐得装糊涂,进入这种漩涡,不是那么容易逃脱的,为国奉献不一定就要在罗布泊埋头苦干。
大胡子郭东客气的给李倒了杯水,笑着道,“李老师,想不到你这么年轻,我们是没有想到的。我们《兵器知识》是由兵工协会主办,科协主管的期刊杂志。我们最近想做一期关于火箭炮发展趋势的研究,希望从你这里讨教一下。”
李和对着郭东闭眼说瞎话的本事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不过吐槽归吐槽,表面上还是笑着说,“客气了,可以互相研究,互相进步。”
齐功勋问道,“你对我军的70式130毫米自行火箭炮似乎很了解,因为130火箭炮我们在79年才转入批量生产,并正式装备我军装甲兵部队。而且我们兵器杂志对新款武器处于保密原则,并没有过多的介绍,你是怎么了解的?”
齐功勋问的意味深长,李和大脑立马转了一百遍,才暗骂自己猪脑子,怎么就犯了这种低级的错误,只得心里强自的镇定,反问一句道,“70式用63式装甲车作为武器平台这个不是秘密吧?”
齐功勋和郭东对视一眼,笑着道,“这个众所周知。”
“火箭炮由定向器、回转盘、高低机、方向机、行军固定器、瞄准装置、调平装置和发火系统等组成,从结构来说没什么复杂的。而且既然用63式做平台,为适应装车需要,该炮的部分结构就需要做改动了。对越反击战的时候,人民日报对战场报道的配图中就有79式,图片中的79式改变了瞄准具的安装位置,重新布置了高低机和方向机手轮;在底盘车体上设置了水准仪安装座,同时取消了回转体上的水准座。只要稍微了解火箭炮知识,都能看的出来吧?”
这个李和没有撒谎,79式的照片在报纸上他是真看过的。
两个人又再一次认可的点了点头。
李和继续道,“而且顶甲板高射机枪换成了火箭炮,如果高架机枪跟火箭炮我都分不清,我不是二傻子吗?”
李和说完,两个人哈哈大笑。
李和心里明白,这算糊弄过去了。
郭东又问,“你认为火箭炮的发展趋势是自行化?”
“是趋势,但不是明显的发展趋势,因为在二战中大显神威的苏联第一代火箭炮‘喀秋莎’就是安装在五吨半的卡车上,二战中的交战各国使用的火箭炮也几乎都有自行的火箭炮。我觉得未来的趋势不仅仅是自行化,还要能是能实现远程打击,至少是70公里以上。第二就是高制导精度。第三就是大火力,多管齐射。如果做不到以上的要点,火箭炮的位置就会很尴尬。”
“为什么?”这次是齐功勋插话。
“精确打击有导弹,火力攻击有火炮,还要你火箭炮干嘛使?”李和说完喝了口茶,进门的时候,嗓子本来就不舒服,他觉得可能是感冒了。
三个人越说越显得开心,但是李和故意留了心眼,在一些地方会说一些明显的错误,然后让两个人语重心长的加以指正。
“你的那篇论文中提到应用结构动力学以及结构优化理论,进行火箭炮发射动力学研究和各部件动态特性的匹配分析,达到减小初始扰动的目的。其中涉及到模拟原有结构的有限元模型。这个有限元分析可以给我们普及一下嘛?”郭东问的问题好像越来越深了,超越了一个编辑的知识范围。
李和知道不能再回答下去了,否则被惦记上,就没好日子过了,装作无奈的一挠头道,“这个就是为难人了,我高数毕竟才学过四年,能力有限。不过也不用为难,国内会这些的一抓一大把。咱们校长就是流体力学的专家,要建立三维模型,有限元分析是常用到的。而且咱们国内的道路工程建设遇到软地基,有限元分析法也是少不了。还有咱大桥建设,像长江大桥也是组合体系侧倾稳定分析有限元法。”
“真的?”齐功勋不确定问道。
“当然是真的,我的这点东西都是期刊报纸上得来的一知半解,拾人牙慧而已。”李和不知道重生一来叹了多少气,有些时候国内并不会缺少某些方面的专家,缺的是某些研究成果和项目的资源整合,不知道有多少人在做重复性研究,形成了多少资源浪费。
在科学领域,美国实行的就是社会主义的模式,集中力量办大事,一言不合就会搞个“曼哈顿计划”,“登月计划。”
两个人每问道一些问题,李和都会绞尽脑汁推荐一些专家或者发表过的期刊杂志。
最终两个人也是绞尽脑汁想不出什么问题的时候,这次谈话才算剧终。
郭东兴奋的给了李和一个熊抱,“李老师,非常感谢你的帮助,为了表示感谢,请你喝酒。”
“对,李老师,你对地方熟悉,你选个地方,咱们小酌几杯。”齐功勋也拉着李和,要求一起去饭店。
李和哪能干啊,他们是好奇的天线宝宝,可他不是好记星啊,根本不想再继续应付下去,逃命要紧,义正言辞地说道,“谢谢二位编辑了,我也想陪二位一尽地主之谊,可明天的教案还没有准备,而且马上就是期末了,事情都比较繁杂。希望二位理解,作为一名老师,我首先需要对我的学生负责。”
两个人立马说表示理解,又给李和打了一个敬业有责任感的标签。
李和就这样出了办公室的门,哈了一口热气。
可能真的感冒了,头晕,嗓子疼,眼睛涩。清完鼻涕,一下眼圈红了。自言自语:“也不知是我哪辈子做了孽。”
回去喝了一大杯开水,也没去买药,也没吃晚饭,浑身发冷,盖了两床厚被子,脑袋像磨盘一样沉重地压迫着李和。
李和虽然没睡,可是李和却无法苏醒,沉重使李和抬不起头。
第0046章 歇菜
李和醒过来的时候,眼睛还未睁开。
同时感觉到自己的身体不痛了,但很虚弱,浑身还是发软,只是发了汗,身上都是黏糊糊的。
连喝口水的力气都使不出来,整个身体都陷在被子里。
后背有点发痒,要起身用手抓痒真是件极其难受的事情。
睁开双眼,白花花的墙壁和被子,让他确定自己躺在医院里。
侧头发现手上还吊着点滴。
李和刚想起身,一只手轻轻按在他的肩膀上,这只手按的力气恰到好处,既没有弄痛他的胳膊,也没有让他起身。
“醒了,别起来了,要不是李科去宿舍找你,把你送到了医院,后果难以预料,感冒了真么不知道来医院?你知道你躺了多长时间?”这是章舒声的声音。
李和苦笑,“多长时间?我记得昨天下午感觉不舒服,就躺床睡了。现在几点了?”
“你已经在医院里躺了两天了,你说年纪轻轻的,一点不知道爱惜身体。”章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