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1979-第1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的趋势。人必自助尔后天助之。国家亦如是!”穆岩不愧是历史老师,说话总结总是很到位。
  “赳赳老秦,复我河山;血不流干,死不休战。”刘乙博端起杯子就要跟穆岩开整,“来,走一个。”
  “而且从古至今中国这片土地上只要出现一位明君必定能开疆扩土打得周边国家俯首称臣,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没有不服的,无不透露着一种国家意志坚不可摧的状态。知道国家意志依靠的是什么?”穆岩刚喝完两杯酒,就开始借着酒劲显摆了。
  李科尝试着回答道,“中央集权?”
  穆岩也对李科举起了杯子,“你不错,虽然同样姓李,但是你不像李二和同学不学无术。就是中央集权,秦皇能建起长城,汉武能打垮匈奴,建国以后我们把周边轮了一遍。一个集权国家的形成,就是一个盛世的开始。”
  李和躺着也能中枪,表现的十分无奈。
  同时大家感觉这话里有什么不妥。不过没人反驳。
  穆岩不屑的看了大家一眼,自己给自己倒了一杯酒,还是一口闷下,“我知道你们想说什么。这历史周期率谁都改变不了,我是学历史的,我懂,我比你们谁都懂。再混乱的时候,我们断过任何历史性地进程么?中世纪可是彻底报销了罗马帝国的荣耀。这是国运还是人运,谁也说不准,可能我们选择起点的时候就选择了要走的路。”
  穆岩的话,再次让大家陷入了一片一阵沉默,有些话不用说的明白,大家特都懂。
  李和打破了场面上的这种无声状态,站起来举起杯子道,“还是那句话,不喝醉,不准走,谁走谁不是人养的。”
  穆岩也站起来一拍桌子,端起杯子就跟李和死磕,“怕你啊。”
  这场酒,只喝到饭店老板不耐烦要关门的时候。
  出了饭店,才各自各回各家。


第0089章 礼信是也
  李和看着摇摇晃晃的穆岩,顺手扶了一下,“你回学校是吧,我送你,你这样我可不放心。”
  刘乙博摆摆手,“你回去吧,我们都一起回学校。不用你操心,我们找个出租车。”
  “那走,去前面大路口吧,这里根本等不到的。”李和扶着穆岩往大路口去,满京城出租车也不会超过1000张,以前都是接待外宾用的,也就这两年才向社会开放,车辆产权经营权归公司所有、个人出“份子钱”,还都是进口的二手蓝鸟、公爵。
  他带着几个人到了大路口,昏暗的路灯下,除了行人就是自行车,或者偶尔窜出的汽车,出租车的影子都找不见,公交也是停运了。
  几个人就坐在马路牙子上,孟建国一人散了一根烟,乐呵呵的道,“实在不行,咱就坐到天亮,去看国旗班升国旗。”
  他酒劲上来,反而越发兴奋了。
  穆岩嘴没捂住,哇的一声吐了。
  几个人急忙上去给他顺背,他摆摆手,也没让人搀扶。不管不顾的用袖子擦了下嘴,点着烟,舒了一口气道,“终于出了一口气,真舒服。老孟我不行了,不能陪你疯了,我走路都要走回去睡觉,禁不住折腾,咱早上凌晨三点就起来了,我都困死了。”
  李和最后想想道,“去我家睡吧,我家就在附近,我那地方大。”
  大家都知道李和在京城买了房子,经济条件也不错。
  刘乙博不同意,“行了,看看哪里有招待所,咱去招待所吧,这样最方便。不去你那里麻烦你,咱一帮老爷们臭气熏天的。”
  这话倒是得到了一致认同,去观礼的时候各种证件都放在身上,不怕开不了房。
  李和道,“那跟我走吧,这边我熟。”
  他带路,七拐八拐的带进了一家招待所。
  看着醉醺醺的几个人,招待所的服务员,差点要拿棍子打人。
  李和把证件递过去道,“我们是京大的老师,不是坏人,麻烦给我们开两间房。”
  服务员接过证件不再疑虑,“那你们要几间房。”
  李和又把钱递过去道,“两家房吧,一间房有两张床吧。”
  孟建国一把抓住李和的手,“哪里要你给钱!你让一边去。”
  刘乙博抓个空子直接把钱递给服务员,“行吧,带我们上楼吧。”
  服务员一把接过钱,哪里管是谁给的,钱到他手里不可能再递回去了,不会管你几个人牵牵扯扯。
  李和跟刘乙博才作罢。
  李和也没跟着上楼,打了声招呼就出了旅馆。
  他紧了紧衣服,天气已经有点凉了,这里离家也没多远了,也就走路回家了,没必要住旅馆。
  喝的脑子有点懵,走路也是一晃一晃的,昏暗的路灯把他的影子拉的好长。
  走到家门口,刚要掏钥匙,发现家里的门被从里面插上门闩了,他这次没敢爬墙,耐心的拍门等待。
  “谁啊?”何芳在门里没有直接开门,先小心的确认了一下。
  “我。”
  “我怎么知道‘我’是谁?”何芳一边拉门闩,一边调侃。
  李和刚还要回话,门啪嗒一下,已经被拉开了,“行了,我来插门,你进去吧。”
  “你这满身酒气的,又去哪里喝了。我早上的时候瞅见你了。”何芳给李和把茶杯递过去,“喝点水吧。”
  “你也去看阅兵了?”
  “多新鲜,你能去,为什么我就不能去了?”何芳感觉有点凉,又把披肩的外套扯紧了一点。
  “那我可没看到你。”
  “我可看到你了,不过人太多,我想去跟你打招呼,根本挤不过去。本来想跟你一起回来的,可转身就找不到你人影了。”何芳埋怨李和道。
  李和道,“就跟几个同事去喝了点酒,走的比较早。”
  “今天打条幅的是你们学校的同学吧?那胆子也太大了吧?”何芳对这个事情一直念念不忘。
  “没什么事,这是表达敬仰之情,能有什么事。你想的多了,你也睡觉吧。我去打个水洗洗,也就睡觉了。”
  何芳听李和这样解释,也就没继续问,只是把两瓶暖壶提过来道,“暖壶里有热水,不要用凉水。”
  “恩,知道了。”突然又打了一个嗝。
  “哦,对了,忘了说了。下午居委通知,要搞供暖,咱交钱嘛?”何芳突然又想起来这茬,问李和道。
  “交吧,冬天暖烘烘的好的很,少点冻,人也舒服。”李和好像又想到了冬季供暖的锅炉房烟囱冒出的长长的白烟,锅炉房推出来的灰渣发着暗红的光。
  供暖燃煤产生的颗粒物确实对雾霾有贡献,以后也越来越难遇到好天气。
  外地小伙问首都一老大爷,“你们首都人为毛这么牛气,有啥了不起?”
  大爷猛吸一口气做了三深呼吸,“来,来,小伙子,跟我学一下。”
  小伙子猛吸一口,直接倒地。
  享年28岁,卒于首都街头。
  李和一觉睡到十点多钟,刷好牙洗好脸,才发现小威正蹲堂屋门口喝稀饭。
  李和过去踢了他一脚,“干嘛呢,大早上的,你家不烧饭啊,到我这来蹭饭。”
  小威道,“嘿嘿,我这不没事干嘛。”
  李和自己盛了碗稀饭,又拿起一个包子,咬了一口,问道,“你不是要做生意吗?生意做得怎么样了?”
  小威脸涨得通红,讪笑道,“这不正在努力嘛。”
  “行吧,去努力吧。别在我这晃荡,我看着碍眼。”
  小威低头又不支声了。
  何芳把李和的相机拿出来摆弄。
  李和道,“你用试试,光看有什么用。”
  “一卷胶卷就要三十块,谁用的起。”何芳对这玩意兴趣不大,又放到桌子上了。
  李和把昨天拍的胶卷拿出来递给小威,“真没事干,去给我把胶卷洗了,洗5寸的,每张洗八份。”
  阅兵的时候,很多同事见他有相见,央着他照了不少照片,有的是合影,有的是单张。他也没小气,一卷胶片有39张,他可是整整用了四卷胶片,弄到许多老师都不好意思了。
  所以李和自然要多洗几张,给人家送过去。
  小威应了好,急忙把最后几口稀饭扒完,胶片装到口袋里,就走了。
  何芳道,“这孩子挺不错的,有那么点机灵。”
  李和道,“我就怕他机灵过头了,小孩子没轻没重的。”
  “你这人吧,有时胆子大的要命,有时又谨慎的过分。谁十七八岁的时候能跟你一样,整天老气横秋的。”
  李和想想真是这么回事,不禁又对小威这孩子多了份理解,十七八岁不就是正是意气风发的年纪嘛。


第0090章 乌鸦变凤凰
  因为《虎口脱险》的热放,一群小孩子就在巷口里傻不拉几的喊,“嗨,希特勒。”
  黄浩送信过来,许多孩子就围着他的自行车屁股后面转。
  “媳妇怀孕了?”李和接过信后问道。
  黄浩脸上都笑出了花,“哎,可不是,三个多月了。”
  “行,满月别忘记请酒。”李和对这小伙子感官不错,是个踏实实在的。
  “没问题,到时候一定给你个大红鸡蛋。”
  说完就打着自行车铃铛出了巷子。
  李和拆开苏明的信,足足有三页,苏明的生意刚刚走上正轨,并不急于回来,或者说习惯了那边宽松的氛围,不想回来了。还有一张是于德华的信,由于蛇口购物中心的刺激,于德华野心勃勃的也要在蛇口盖商场。
  蛇口购物中心只是由一个普通的香港商人1982年在荒滩上草草开业,从香港进货的服装、日用品、小家电之类。
  而且购物中心利用国家需要外汇的心态,还找到了从国内长期进货的路数,一时间国产名牌家用商品川流而来,如电风扇、自行车、电饭煲、电暖壶之类,竟然不待卸车便一抢而空。
  而且利用人民币的双重汇率,以人民币入货,以港币定价,一年居然竟然突破1亿港元的港币营业额,于德华被刺激到了,傻子才不干呢。
  而且他现在要钱有钱,要地位有地位,手下又网罗了不少人才,啥事干不起来,他记得李和的那句话,野蛮生长的年代,错过了就没了。
  李和没再回信,出门就直接去打公共电话,一摸口袋,居然没硬币。
  “有硬币给几个呗。”
  何芳从口袋里摸出几个,直接给了他,“早点回来吃饭。”
  巷口里的公共电话早就让人给拆了,公安在到处查呢。李和只得跑了五六条路口才找到一个能用公共电话厅,直接把硬币投进去,而且一次只能投一个,多了也不能计算总值。
  李和连续打了几遍,都是在占线状态,都是嘟嘟的声音,没法重播,每次挂断还得重新输入。
  连续拨了七八次,才把那边接通。
  他也有点心急,他后面已经有五六个人在排队等。
  “喂,听得见嘛?”李和跟神经病一样,扯着嗓门喊。
  “喂,听得见,是李哥嘛,我是二彪,你等几分钟,我去喊明哥。”电话里终于传来粗犷的声音。
  “不用喊了,我这边打公共电话不方便。你听着记下就行。”李和拨通一次电话可不容易。
  “那你说,我记着。”
  “你跟于德华说,建商场的事情我同意了,对,对,我同意了。要花100多万港币搞商场?才6层?你跟他说,要么不建,要建至少建个15层。对,对,就是我说的。不怕花钱。”李和怕电话断断续续的声音二彪听不清楚,已经是用最大的嗓门了。
  李和全然没有发现,周边全是关怀傻子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