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0136章 日经指数
早上起来,盆子里的一大堆衣服让李和犯了难,洗还是不洗?
这是一个问题。
愣了有好几分钟,小威这熊孩子进门来了。
看到小威身上居然纹了身,从肩膀到胳膊都是,李和就没好气的上去踢了他一脚,“这肩膀上鬼画符的什么样子,想做黑社会啊。”
“哥,别打,别打,这叫双龙戏珠,出来混的都是这么纹的。”
李和问,“你这是过江龙,盘龙,还是云中龙?”
小威明显不懂,“是龙不就行了呗,降龙的人命硬,好兆头。”
李和掀开他的衣服,瞅了瞅,更加不屑的道,“不懂装懂,你这龙还是三爪龙,不知道四爪龙最好?双龙戏珠,我就没见过纹两条龙能活过四十岁的。”
小威吓了一跳,“哥,你别唬我,我都是照着别人纹的。”
“行了,一边玩去,没看到我准备洗衣服。”
“哥,我跟你商量个事。”小威笑呵呵地说道。
“没得商量,别耽误我事。”李和有点不高兴小威变成了胡同串子,其实这种半大孩子变成胡同串子也是很正常的,像冯磊那种没有变成胡同串子的才是不正常的。
初中生就敢出来充爷爷,高中生出来就敢充大哥,总之就是这么个味道。
“就几句话,听我说完行不?”小威急忙说道。
“那就说吧。”
“我想开个台球厅,你看行不?”
李和道,“要多少钱?”
“不要你的钱,我自己有钱。”小威嘿嘿笑道,这一年他跟在卢波后面可是没少挣。
“那你还问我干嘛,有钱直接去开就是了,我又没拦着你。”李和点着一根烟漫不经心的问道。
小威道,“卢波哥说你同意才能开,不同意就不能开。”
“你能罩得住?”李和也不是看不起小威,实在是顽主们太多,没点本事,这鱼龙混杂的场合,不是小威玩得转的。
“道上都会给平松哥一点面子,只要有他在,没人敢找茬。”小威自信地说道,“而且我跟卢波哥商量好了,这钱我来出,你占三成,卢波拿一层,平松哥拿两成,剩下的四成归我自己。只要哥你一句话。”
“歇着吧你,我能差你那点钱,你们自己玩吧,不要出篓子就行。”李和自己地下室还有近五百万的现金呢,他都发愁得钱没地方花了,哪里还在乎小威这仨瓜俩枣。
从一个层面来说,平松、罗培这些人跟了他这么多年,现在能力起来了,本钱也有了,未必就没有单干的心思。既然他们要做副业,李和也不想耽误他们发财的路子。
他吃了肉,也要让这些人喝点汤。
李和甚至私下揣测,开台球室未必是小威自己的想法,也许只是别人让小威来试探他的态度。
更恶意一点的想法,这些人不是不会背叛,而是背叛的筹码不够,因为所有的货源和资金都是在李和的手里,这些人想单飞也飞不起来,只能在李和手底下继续隐忍。
“哥,那不太好吧。”
“行了,就这样了,该忙就忙什么去吧。”
李和把小威赶走,被子抱了出来,摊开太阳底下晒晒。
然后开始洗衣服,也没用多长时间,看着绳子上满满晾开的衣服,还是有一点成就感的。
看看时间,也才8点钟,喝了一壶水,肚子咕咕叫,就出门去买早饭。
刚出门,秦师傅就对李和喊,“这还是月初,可别做电车。”
一般月初都各家单位发工资的日子,各路佛爷对各家机关单位企业发工资的日子都是记得清清楚楚,能在发工资这天把各个单位门口的电车和公交车挤满。
管你是中央单位的科长、主任还是普通工人,只要你敢挤电车公交,三只手就敢朝你下手,喊爹喊娘都没用。
日子长了,许多人都长了心眼,发工资这天都是尽量走路、骑自行车,在公车上严防死守累死个人,再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李和笑着道,“今天放假,哪里有工资发。”
“哦。”秦师傅拖了个长音。
然后晃着八字步,慢悠悠的走了。
李和刚买完包子回来,才吃了两口,黄浩骑着自行车送来了一封电报。
李和几口把包子塞完,就把电报拆开了,是沈道如的电报。
巷口这边的电话还是没法接打国际长途,要接打国际长途还是要到邮局。
沈道如的电报里重点就是三个字:没钱了。
三千万港币在地产上面都溅不起水花,买了一块地,两个楼花,然后就花完了。
之前的地块已经涨了一倍,来电询问李和是否出售获利,不然一帮公司的员工从之前忙碌的房产中介变成了无所事事。
李和刚刚才发愁人民币太多,没地花。现在反而又开始发愁外汇不够用了。
他想了想还是借助地产公司常用的融资模式,就是把地块和楼花抵押给银行,以期继续获得资金。而且香港的地产目前趋于上升的通道,抵押融资根本不是难题。
那么融资来的钱干什么用呢?
做多日元他已经错过一波机会了,再去进场就没多大意义了,不如去买日经指数。
广场协议后日苯股市迅速进入大牛市,如果他没记错,日经指数从现在的10000点到20000多也只用了不到一年时间。即使遭到了1987年的“黑色星期一”全球股市暴跌的袭击,日苯股市上升的脚步也未受阻。
80年代日苯是巅峰,号称要买下美国,只有美国三分之一的人口却接近了美国一半的GDP,美国人吓坏了,不从日苯身上剪羊毛就没天理了。
所以不管广场协议的签订是美国的逼迫还是日苯的志愿,都成功的让日苯在九十代进入了泡沫经济。
此时的中国根本没法和日苯比,太多人仰望了,所以才有80年代末期的河殇,政治宣传的大本营都被人家占领了,细思极恐。
就是教你怎么样炼成日苯人这样的神功,类似葵花宝典,先自宫再说。
李和去了邮局,没再发电报,直接在里面打了电话,让沈道如用手里的房产抵押融资,能融资多少算多少,然后买入日经指数。
第0137章 赏笔
李和回来的时候又遇见了秦师傅,一天照见几回面根本不是稀奇事,这老头天天就是闲溜达。
“你这不去大门槛上跟他们唠嗑,一个人不无聊啊。”
秦老头道,“聊不出劲,没味儿。”
李和笑笑就走了,这老头挺会较真的,聊天都要选人,不大怎么乐意跟不会京白的人聊天。这京城除了一般的老头老太太还能会地道的京白,小年轻也只有所谓的京腔,也不是真正的京白。
“借光”、“靠边儿”这些词也很少从小年轻嘴里秃噜出来,“顶好”都换成了“挺好。”
只有那特色的儿化音还有点京味。
一是现在都在提倡普通话,店里售货员都是在学,就连赶相声大会都是普通话。二是因为解放前后外来人口也确实多,天南海北的各色人都有。
上课后,办公室里的气氛不一样了,虽然才有四个人。
这不是刚涨工资吗,怎么又唉声叹气?
“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啊。”陈芸咬牙切齿地说道。
李和笑着问道,“怎么回事啊。”
杨浩道,“这次他们化学系做的过分了,明明是‘高等物理化学实验研究班’,不是有物理吗?可老师都是来自化学系的物化、催化、物质结构、高分子和同位素的五个教研室,跟我们物理专业没一点关系,那为什么要打着物理学的名义?”
“吴教授怎么说的?”李和先要摸清大领导的意思,这个研究班是受教育部委托的,好处自然是不用说的,表面上是津贴的问题,实际上是资历的问题,如果能参加这个项目,在档案上就好看不少。
陈芸道,“都开班了,再说这些有什么用,吴教授最近忙着教材的事情,没顾得插上手。”
李和哦了一声,不再讲话,这种好事也轮不到他身上,乱操心没用。
陈芸又私下里问李和,“你不联系她了?”
“谁?”李和真没理解。
陈芸没好气的道,“能是谁啊,江处长家的那位。”
李和笑着道,“这都过多长时间了,你还惦记着啊。”
陈芸有点恨铁不成钢的意味,恶狠狠的说,“你真不懂珍惜机会,这次改组,江处长进了资产办公室,你要是成了他女婿,那校办工厂里有多少缺随你选啊,真真的气死人啊你。”
校办资产可是不少呢,果然是肥缺啊,最有名的就是方正排版系统了,只是现在还没投入市场罢了。
“谢谢你啊,不是每一个癞蛤蟆都想吃天鹅肉。”
陈芸噗呲一笑,“哪有自己把自己比作癞蛤蟆的,行了,我去上课了,跟你多说都是浪费口水。”
校园里每天都是活跃的很,每天都有各种稀奇古怪的社团成立,李和都是记不住的。
不过这些学生的条件比李和那会好多了,哪怕没有学校补贴,在校外都有勤工俭学的条件。
不少学生都在乡拖拉机站,砖厂,服装厂、修配厂等企业挂着副厂长、副经理、顾问的名头,学经济的帮着做销售、成本核算的考证,学理工的做一些技术支持。
李和不清楚内里,只是知道有能力的同学,荷包还是比较鼓的。
穆岩过来找李和,陪着去旧书摊。
旧书摊一般都是在隆福寺、琉璃厂一带,早些年没介绍信、户口本是进不去的。前年有所大学新建图书馆,一发狠把旧书摊、书店的存书一扫光,整整有一百多书架,导致好长一段时间市场没货。
李和也没求证过,真假难辨。
穆岩要去做电车,李和说,“我骑摩托车吧。”
穆岩笑着道,“那最好。”
“那去琉璃厂还是潘家园?那边书多。”
穆岩道,“不懂了吧,好书都在隆福寺和地坛书市那边,琉璃厂都是卖些小玩意和藏品的,潘家园价格有点欺侮人,不去。不过今天咱去隆福寺,比较近。”
两个人就骑摩托车去了隆福寺。
到了隆福寺附近人就很多了,骑车就不方便了,李和直接就把车停到了路边,两个人进了街口。
路两面的店面和摊位都是旧书,有的不一定是旧书,可能是盗版书做旧而已。
有的人只是图便宜才来买旧书,有的人存着捡漏的心思,总能找到沧海遗珠,遇到孤本就是最爱了。
李和是抱着打酱油的心思的,主要是陪着穆岩的,穆岩走到哪,他就跟到哪。
穆岩走走停停,最后在一个老头的摊子上停下来不动了,问老头道,“这本书是几册?”
老头把一个目录翻开,手指点了一会,才道,“19册。”
李和见穆岩在极力压制心里的激动,可能不想让老头看出来,然后趁机抬价。
“师傅,19册我全部拿着,你给个价。”
老头眯缝着眼睛道,“45块全部拿走。”
果然要杀猪了。
穆岩道,“师傅给个实在价,30块成不,这书在喜欢的人手里才值钱,不喜欢的就是一文不值。”
“40吧。”老头也稍微让了点。
“30!”穆岩继续还价,“不卖咱就走了!”
说完拉着李和就要走,老头赶紧拦下,说:“算了,卖给你们,生意难做呀,要是一天碰上一两个像你们这样的人就好了!”
一听这话不对呀!
穆岩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