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1979-第3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只是没有想到这家企业是捷克的!
  他一直以为是德国的!
  他突然又想到了乌克兰新克拉马托重型机器厂,这个也是牛叉的不得了的!只是后来便宜了美国铝业。他要是能弄回来?他又流口水了。
  雅尔尼看到李和的表情很满意。
  “他说这是tst联合企业所属,已经停工了。”江保健再次转述。
  “你问下现在是什么情况,什么价格。”不要才是傻子呢。
  江保健说,“这家厂子在布尔诺,他也不清楚具体,只是外面传出了消息。经理是他的朋友,有钱都好商量。但是有许多人已经出了价,其中就有韩国人和日苯人,价高者得。”
  “让他去联系,这家厂子我们要了。”在本地经营是不现实了,但是哪怕是拆了,他李老二也要想办法给他拆了!
  想当年苏美两国占领德国的时候,以战败赔偿为由,从德国拆走了一批万吨级模锻液压机,美国拆走2台15000吨模锻液压机,苏联拆走15000吨及30000吨模锻液压机各一台。
  德国的重工业差点被拆成了骨头渣子!
  这些设备成为美苏两国在冷战时期,制造超大型模锻压机的技术基础!
  雅尔尼看着李和的眼神有点怪怪的。
  江保健说,“他问咱们有没有那么多钱,否则就是浪费他的时间。”
  李和深吸口气,道,“告诉他,我不但要这家厂子,而且还要这个厂子的全部工程师,只要能帮助留住这些人,钱不是问题!你再问问铁木耳,这个人是否值得信任,如果值得信任,先拿三万,不,拿五万块给他做活动经费。”
  他现在就是要拼命的砸钱了,罗里吧嗦的,很难出效果!要让这些人低头,就得砸钱!不管是谁,看在钱的份上,谁都要低头!
  他要是犹豫,怀疑这个,怀疑那个,不显示出一点儿痛快劲和财大气粗的气势,这些人是不会给他卖命的!
  丁世平把五万美金的现钞摆在了桌上上,不光雅尔尼的眼光直了,连佛兰卡的眼睛都冒绿光。
  两个人都不敢相信,这些来自社会主义的穷兄弟,会是这样的有钱人!
  雅尔尼忙不迭的要把钱装到口袋里,李和却拦住了。
  “我要尽快听到好消息。”
  雅尔尼听完江保健的话后,小鸡啄米似得点头,见李和把手松开了,他才把钱慌慌忙忙的塞到了口袋里。
  雅尔尼走后,佛兰卡不甘心了,有了对比他才感受到了伤害,他可不能空着手走了,他也要把口袋装满钞票!
  他热切的对李和说道,“Selson公司你听过吗?”
  “没有。”这次不需要翻译,李和说话终于轻松了一点。
  “那我写在纸上。”这次不需要李和交代,佛兰卡把这家公司的名字写在了纸上。
  “不了解。”李和没有听过这家公司的名字。
  “这是捷克很有名的一家机床企业,他们的机器很热销,最近才刚刚给英国的卡迪夫一家厂子安装了锻压力机。他们也是准备私有化,趁着大选没有落幕之前给敲定了,那是最好不过了。”
  “怎么现在都没人管了?”李和对于这个有点不理解了,这个国家现在都是什么状况,要是破产亏损的厂子出售还能理解,这可是一个盈利的厂子。
  佛兰卡摊摊手,“也许哈维尔总统这位剧作家只需要一支笔就够了。”
  “也许吧。”李和转身又对丁世平道,“同样拿五万美金给他。”
  就这样佛兰卡高高兴兴地揣着五万美金走了。
  李和回到房间,电话响了,是沈道如的。
  “李先生,我们的钱已经全部到账了,包括高盛的分成已经全部到账。”
  “多少钱?”李和也控制不住内心的激动。
  “477。46亿美金。”他极力想掩饰内心的激动,可是还是控制不住声颤。
  “不错,不错。”李和慌忙点了根烟,接了吸了好几口,半晌才问,“加上我们原来的本金,包括这几次盈利,还有远大集团的账户上的钱,我们有多少现金?”
  前后有过三次盈利,盈利都是继续投入,钱生钱而已。
  “我们的账面现金有651。73亿。”沈道如报出来了一个准确的数字。
  “很好,很好。”李和终于发现,他现在是大大的土豪了。可是不一定是世界首富,如果单纯的相信媒体推选出来的沃尔顿、比尔盖茨、巴菲特这些人就是个人财富的顶峰,就未免太天真了。
  近百年的金融危机、石油危机、战争危机,上万亿的财富,到底去了哪里?
  显而易见,大部分不可能凭空消失的,也许是被这个世界不可接触的大人物们给掌控着呢。
  每当遇到解释不清楚的事情,李和就喜欢这方面的阴谋论,可真的是阴谋论吗?
  罗斯柴尔德家族、洛克菲勒、布什家族、肯尼迪家族,许多国家的王室,甚至瑞士的百年银行世家,拥有的财富可能是天文数字般的亿万级别。
  第二天,沈道如派遣的由律师、外贸人员、审计人员组成的15人团队已经抵达了布拉克机场。
  李和安排了丁世平去接机。
  这次带队来的是远大投资的总经理潘友林,李和也是第一次跟他见面。
  在国际饭店里,李和让丁世平给大家准备了一次丰盛的晚宴,他自己没有出面。
  宴后,他把潘友林喊了过来,而潘友林也迫不及待的向他汇报情况。
  “我们按照你的要求在瑞士组建了三家基金会,都挂在离岸公司的名下。同时我们来之前给布拉格的CS咨询公司发了传真,聘请他们作为我们的咨询顾问。”
  “只有他们一家?”外国投资者要在捷克节省时间和麻烦,请本地咨询公司的流程是少不了的,不光是审计和会计的问题,同时也是变相的做公共,花钱买平安。
  “安永国际会计跟CS咨询已经签订了协议,他们组建了一个新的咨询公司,里面的成员都是捷克外贸的专业顾问。总裁是诺沃克,他之前是捷克斯特洛吉伯特的副总裁,非常有能力的一个人,之前跟我们公司也有过协作。”
  “安永?”李和对这家公司不是太放心,毕竟后来报出过安永在雷曼兄弟公司倒闭事件中涉嫌民事欺诈。
  “是的,毕竟他们是国际四大会计行之一。”
  “那就先用他们吧。”李和没有多余的选择,“你们先休息一阶段,过几天才能有事情做。”
  他还要等佛兰卡和雅尔尼的消息,当然还有刘保用的消息。
  他可没有索罗斯那么牛逼,可以站在罗马尼亚的总统府门前,跟人说,我是来自美国的亿万富豪,我要见你们总统。然后罗马尼亚的总统泰尔多瑞斯科还真见了他。


第0424章 竞拍
  酒店的阳台是李和最喜欢的,视线极好,可以俯瞰全城,抱个茶杯,可以悠闲一整天。
  看着远处的烟囱和厂房、马路上偶尔行驶过去的半挂卡车,这都在时刻提醒着李和,这里是一个工业化国家。
  在老一辈的认知中,捷克的特产就是重工业,建国以后的机床、机关枪、吊车、卡车,几乎清一色的来自于捷克这个不临海又缺湖泊的内陆小国。
  捷克的大选举行的如火如荼,23个政党和组织联盟,共提出了3500多名候选人,在全国到处张贴竞选标语。
  李和所在的酒店门口都被贴上了捷克文的竞选标语。
  铁木耳道,“哈维尔肯定要获胜的。”
  “你怎么知道?”李和想不到这个小伙子会有这个远见,他本以为只有他这个重生者有这样的预见性。
  铁木耳道,“他有美国人支持,美国人看好他,先生,如你所见,这里现在是西方人说了算。同时他是捷克人,捷克人是联邦的主体,他们都会给他投票。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有矛盾,捷克人不会选一个斯洛伐克人来做总统。同样,斯洛伐克人也不会选一个捷克人做联邦的总统。摩拉维亚人同样也不愿意,他们都想要独立,但他们人口少,他们没有话语权,不会有任何的机会。”
  “所以肯定是哈维尔胜?”李和反问。
  铁木耳点点头,“最好的结果是选出一个捷克人的总统和一个斯洛伐克人的总理。”
  “你读过政治学?”李和终于开始正视这个小伙子了,想不到他的逻辑和思维会这么清楚,如果历史没有偏移,这次大选的结果确实是如此:捷克人哈维尔做了总统,斯洛伐克人做了总理。
  “我在别尔哥罗德国立大学读过社会学。”铁木耳见李和有疑惑,拼写道,“B,e,l,gorod,是俄罗斯最古老的大学之一。”
  “很好。”李和笑着拍拍他肩膀,“你是个有前途的人。”
  “谢谢,李先生。”
  李和在查立大桥从头至尾走了一遍,有很多游客。欧美人居多,他也看见了一些亚洲的面孔,但是肯定不是中国人。
  他从人家胸口挂着的相机品牌,可以轻易分辨出这是韩国人还是日苯人。
  这些人大呼小叫,嚷嚷的很大声,在画摊上比划来比划去让画师按照他们的要求画。在工艺品的摊子上,一会选这个一会买那个,仔细一看,手里还拎着四五个皮包,这里的皮制品举世闻名。
  李和挺羡慕这种暴发户气息的,起码目前中国人离这种日子还有一段距离呢。
  老子有钱你咬我啊!
  一个国家的自信,首先是消费的自信。
  大桥两侧的铜像他也看不出好坏,反正挺有青铜色泽的。
  铁木耳说,“这些都是仿制品。”
  “仿制品?”
  铁木耳道,“真品也许在博物馆,也许在战争中没了。你知道,这里受奥匈帝国统治过,苏联人、德国人也来过。”
  潘友林比李和忙得多了,虽然李和要求他休息。可是他没有休息,来的第二天就开始利用英国籍的身份对本地外贸企业、咨询公司和跨国集团驻地进行了拜访。
  他的身份是公开的,在许多事情的处理上比李和方便了许多。
  他在布拉格最有名的银行开户,聘请全城最有名的律师做顾问,还聘用了相应专业的外部顾问,包括但不限于投行、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技术服务公司、人力资源顾问、公关公司、情报公司等。
  甚至他还聘请了两家翻译公司,解决了所有的沟通问题,这些翻译按照要求都全部驻进了酒店。
  他虽然跟沈道如是英国的同学,可是在能力上比沈道如强上了不少,这一点李和很欣赏。对于同学这种裙带关系,李和也没计较,想想硅谷的创业合伙人中间,十个有九个都是这种裙带关系,不是同学、同事,就是老乡、舍友。
  考察团中的袁明听说李和要收购斯米拉工厂,显得比李和还要激动。
  李和要去布尔诺参与竞标,考察团以袁明为首的五个人都跟着了,还把大使馆的许大使给拉着了。
  因此去布尔诺的车队变得大了,此行一共有五辆车,17个人。
  还没到地方,大家就远远地看到了厂门口的一溜排的车子,看来是来了不少人。
  门口的安保,见到从车上下来的黄皮肤的中国人也没有惊讶,径直让进去了。
  一进去雅尔尼把他们引到了所谓的拍卖现场,把几张文件递给了李和,“我只能帮你们获得竞拍资格,至于最后能不能成功,我可没有办法管了,这里有美国人,德国人,日苯人,韩国人,天晓得最后谁能成功。你知道,先生,你不能让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