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1979-第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爱吃不吃。”何芳把那盘肉端到了自己面前,大白菜放到了李和面前,大肉大块的放自己碗里。
  李和哑然失笑,这大姐自己还是不惹的好,不紧不慢的扒完了两碗饭。
  他吃好饭,刚把茶叶放进紫砂壶,准备泡茶。
  李老头慌忙把紫砂壶捧到自己手心了,看了下落款,这次变成了气急败坏了,“你个小王八蛋,你可知道,这是什么壶?陈鸿寿的天趣壶!你居然用来喝茶?”
  李和笑着道,“茶壶不就是用来喝茶的吗?”
  李老头被李和气的说不出话来。
  几十年的古玩生涯里只对书画瓷器着迷,见识过许多好东西,当然依然也有好多东西就没有见过,没想到今天来李和这里,这些个稀世珍宝,这才有缘一见。
  李老头对李和道:“我真是不得不佩服,你这宝贝从哪里淘来的,肯定没少破费吧?”
  “李师傅,我还有另外三套房子都是这些东西,你先赶紧吃点东西,下午慢慢看。”李和就把李老头拉桌子上吃饭。
  李老头一听说还有三套房子的,哪里能坐得下,“一顿不吃又饿不死,赶紧带我去。”
  李和没得办法,就拿了钥匙带着李老头,一套屋子看完看另一套,硬是一下午时间耗里面了。
  看完所有东西,李老头依然依依不舍的不愿意出来,好像下定什么决心似得,对李和道,“小李啊,我今天真是见识了啊,我一辈子也没见识过这么多好东西啊,都是国宝啊,国宝。”
  停顿了一下,好像难以启齿似得,“我都是六七十岁的人了,能再看到这些东西,就是现在死也乐意了,可是你看,我还是不甘心啊,我能不能就住你这里,你这些夏周青铜器都生锈了,有些瓷器都有裂纹,要修补,要保养,这些我都会。我给你保养,修补,你放心,我不收一毛钱。只要你让我住在这里,让我天天看着就满足了。”
  李和道,“李师傅,你看我这几套房子,都是满满的东西,哪里有地方给你住啊。”
  李老头以为李和这是拒绝,慌忙道,“我特意看了下,就是隔壁那个厨房间就可以,我腾个东西,好歹能放下一张床。”
  李和巴不得这老头来帮自己,他对古董两眼一抹黑,确实需要个专业的,而且这老头是真心实意喜欢这些东西,不像他功利心重,更多的是指望着赚钱。
  “李师傅,你误会了,你来帮我,我是求之不得,可这不能随意住的寒颤了,我下午帮您重新找套房子租,这里不是能住人的。”
  李老头大喜过望,然后又慌忙摆手,“不需要另外租房,这里好得很,好的很,日日夜夜守着,这才好呢。”
  五六点钟的时候,李老头也死活不愿意留吃饭,急急忙忙的要回去收拾东西,今晚就搬过来。
  李和没办法,就让苏明带几个人骑着三轮车去帮李老头搬家。
  他把距离自己最近的那套房子收拾出来,卧室里的东西都挪了老高,好歹要腾个卧室出来,肯定不能让李老头睡厨房。
  李老头带着苏明驮着两辆三轮车的东西回来了。
  进门的时候,看见李和在卧室里随意归置,一会扔,一会踢的,又恼又心疼,慌忙叫道,“我说了,我来整,我来整,你们不要乱动,哎呦,你们都赶紧出去,赶紧出去。”
  李和被骂的没脾气,也算摸清了这老头脾气。
  苏明道,“这老头没多少东西,我们都搬完了,没事我就先走了。”
  李和问,“房子找的怎么样了?加紧速度。”
  苏明点点头,就带着几个小弟走了。


第0081章 价值
  早起遛弯时,意外地在一棵桃树的尖部发现了桃花骨朵,这使李和惊喜极了,比往年早开了近半月,这意味着春天到了。
  报春的花果然通常都是连翘和桃花。
  像往常一样,寻了个早点摊儿,豆汁油条捏在手上才猛然反应过来,打今儿个起,家里算是多了一口子人了,李老头的早饭还得要帮着买。
  给李老头住的这套房子,比李和住的那套还要大。
  在院子里有一口水井,井很深,长长的绳索拴在桶上放下去,要等好大一会儿才能听到很轻的噗得一声。
  这还得说是你没有说话支起耳朵在听,否则,连着轻轻的声音你也听不到了。
  李和打好水,给李老头用盆子端到架子上,看到李老头从厕所出来,故意挤兑道,“李师傅?起得挺早啊!哎呦,您这么忙还亲自上厕所啊?”
  李老头一瞪眼,“咳!该说的说,不该说的小声说。”
  李和笑道,“先洗把脸,再吃早饭,豆浆油条给你搁桌子上呢。”
  李老头拿起膝头的烟袋,从烟荷包里又装了满满一烟袋锅旱烟叶子,从衣服口袋里掏出火柴,点着烟狠狠地吸了一口,从那张牙齿快掉光了的嘴里吐出一团浓浓的青灰色烟雾,被风一吹唿的一下散了。
  “李师傅,昨天给你烟,你也没接啊,我以为你不抽烟呢。”
  李老头从嘴里拔下烟袋,在墙角处狠狠磕了几下,又含着烟嘴子使劲吹了吹,这才说:“我年轻那会就抽烟泡子,后来戒了,就改成旱烟了,你们小年轻抽的香烟没劲,我就不喜欢。”
  李老头进屋,突然咋呼了一声,把桌子的豆浆赶忙拿到手里,“你个败家玩意儿!这油乎乎的果子,滚烫的豆汁就往桌子上搁,你是没长眼啊还是心大啊?”
  李和挠挠头笑道:“李师傅,不就是一八仙桌儿吗?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李老头气的要跺脚,“我说的不是桌子,是桌子的这个黄花梨屏风。”
  李和打眼一瞧,桌子确实有一块木板一样的东西,挺古朴,有老的感觉,上面镶着人物,都是玉制的,“我怎么看着像牌匾。”
  “这就八仙献寿屏风图。”
  “那你老说道说道。”李和也来了兴致,眼角瞅着进门来的何芳,示意她泡一壶茶端过来。
  “这屏风价值并不全在用料名贵上,而是所有之人的身份与众不同!”
  “难不成还是皇帝用的不成?”李和打趣着。
  “无知!”李老头斜了他一眼,接过何芳送过来的茶,问道,“知道张江陵吗?”
  “谁?”
  “张居正!”
  “哦,你直接说名字不就得了。”
  李老头摇摇头叹息道:“玩古董的玩到你这么无知无畏的境界,实在是不可多得!”
  “过奖过奖!”李和假作没听出来老头儿的讽刺,继续问道:“李师傅,我这屋里有没有慈禧用过的夜壶,脸盆啥的?”
  李老头装没听见李和打岔,继续道,“这八仙桌儿还是抗倭大帅戚继光送给张居正的!当年戚大帅总领抗倭事务,为防后方制约,没少给张居正送东西,从金银珠宝到名马美姬,乃至吃食用具,甚至连人头都送过!送张屏风很稀奇吗?”
  咣当!李和没摔下去,可心中戚继光一代名将,张居正辅国良臣的伟大形象轰然倒塌,这也忒离谱了吧?
  “不对啊,这上面可没刻戚继光敬赠张居正的名款吧?你又看的哪里野史牵强附会而来的?”
  对于李和提出来的怀疑,李老头倨傲一笑道:“自然是有史可证的,你看屏风上的字,林升《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以后有机会我领你见个人,你就知道我说的不虚了。”
  李和点点头,看向李老头的目光就不一样了,如果老爷子说的是真的,就凭这份眼力劲儿,当年在业内怕也是个叱咤风云的人物。
  “其实,我最关心的不是这个。”李和直了直身子,温声轻语说道。
  “哦?那你关心什么?”
  “我关心这张所谓的屏风究竟值多少钱?”
  “你你!钱钱钱!你小子就认得钱!古董的传承与价值的体现,并不是用金钱来衡量的!”
  “哦,珠宝折价也可以,您总不能用粮票换算吧?”
  “俗不可耐,俗不可耐!到了你嘴里,就成了一笔数字了?臭不可闻!”
  李和怕真的惹毛了,连称呼也改了,“李叔,我意思是以后卖,不是现在。”
  “那还不是得卖?”
  “你想想,咱还要不要继续收藏,万一遇到更好的,咱是不是没钱收,不就得卖点差的,这些眼力活还是要靠你啊。”
  李老头叹口气道,“一件器物摆在那儿,一看过去,能把你带回到古代;手指触摸,能感受古人创造它的心意,这才该是玩文物的终极目的。会裹着一层幽邃圆熟的包浆,沉静温润,散发着古老的气息。古董有形,文化无质,它看不见,摸不到,却渗到人的骨血中去。你这小子真的收到了不少好东西啊。你的意思,我也明白。”
  “那你老受累,帮我整理整理。”
  李老头站起来,伸了个腰,“鼻烟壶,扳指,砚台,这些小东西,已经给您整好了。大件的我再费点心思,全给您列单子上,你一眼就能瞅清楚。”
  李和谄媚道,“那你老受累,中午想吃啥,我给你整。”
  “中午给我送过来就成,吃啥无所谓,别忘了给我带瓶酒就行。”李老头说完就不再搭理李和,拿着油条豆浆,边吃边整理东西。
  也许对许多人来说,这些古物,每一件都有着自己的故事,承载了许多年,无人倾听。
  因为,它们都不会说话!默然等待千年,只为再次相遇!
  它们的岁月中浸染了成百上千年。
  每一件,都凝聚着工匠的心血,倾注了使用者的感情。
  每一件,都属于不同的主人,都拥有自己的故事。
  每一件,都那么与众不同,甚至每一道裂痕和缺口都有着独特的历史。
  但是李和对这些东西不感兴趣,对他来说没有实用价值,就是死物。


第0082章 暗流
  开学这天,李和骑自行车载着何芳直奔学校。
  春季的晨风清清凉凉,载着鸟语花香。
  此时的世界已然苏醒,正眨动着朦胧的眸子,细数过往的遛弯大爷和上班者。在他们过往的路上,春天的花已经开了,每一片花瓣都泛着明晃的晨光。
  那里有露水,露水折射着光芒,使整个世界沐浴在暖色调里。
  眼前的人们,更是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石油商店,市民依然一大早排队买煤油。
  偶尔有些追潮流的姑娘,会三五成群的聚在人稀少的拐角,听邓丽君的歌,手拉手跳舞。
  跳扭摆舞、穿高跟鞋、听邓丽君的姑娘也成为春季大街的一道亮景。
  有委员报纸批评说:现在到处放邓丽君的爱情歌曲,不仅许多小青年学唱,就连老太太也学着唱,这很不好。
  虽然没到禁止的地步,可毕竟新旧思想交替冲击不可避免,邓丽君还没在内地露脸,属于躺着中枪的性质。
  何芳今天扎起了头发,身穿一件素净的红色毛线衣,微微宽松的松紧裤包裹着那双修长的腿,再配一双白色球鞋。
  这样的她,有一种说不出的青春美。
  抛了那身东北大花袄,有点追潮流的感觉了。
  其实李和觉得这样的打扮更适合她,她就像是一只迷路的小鸟,需要的是自由。
  学校里学生依然是成群结队,外地来的孩子到了一个新地方总是很快会有一些明显的变化,而京城的孩子来的时候什么样,过了一年二年还是那个样子,也说不清是为什么,但好象是很自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