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1979-第6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放心吧,我们一定会再认真研究,再接再励,努力做到精益求精。”仰勇回答的非常的诚恳。
  “下次再让我看到钢丝胎,我可就没这么好说话了。”李和没好气的踢踢轮胎道,“这种顶多用半年。”
  “国内的重卡企业都是这种轮胎,正常拉货用两年是可以的。”仰勇跟着解释。
  李和叹口气道,“有几个司机是不超载的?咱们要结合国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情。”
  卡车司机十个人九个超载,司机们也不想超载,但是同样的距离同样的货,自己不敢超载只拉30吨,别人敢拉40、50吨,货主选谁?
  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不超载?除非不干了!
  这就是国情。


第0914章 民族骄傲
  “载货汽车车轮的发展方向之一是无内胎化,可是如果采用真空轮胎,这个成本上就增加不少,何况这不止是一项增加,其它方面也会增加。”仰勇想不到李和会看的这么透彻,只是他有他的无奈,“成本增加,很难有销路,如果不惜工本,我们的产品不会比国外的差。”
  “少吹这个牛皮。”李和不留情面的道,“再等个十年你说这话我信,但是眼前你差的多了,运营成本、管理成本、采购成本控制我不说,我就说一项装配工艺,跟国外大厂比,还距离十万八千里呢。同等价格下,你能追的上人家的质量,我就跟你姓!别以为省点人工成本就够格跟人家拼,有野心是好的,但是膨胀就不行。”
  一台车的装配质量主要体现在总装,主要是靠人工装配,机器辅助,把上万个零部件装配到车上,这并不是容易的事情。
  国内的汽车装配设备还在发展的阶段,很多汽车行业在汽车制造方面还存在着思想上的偏差,将汽车生产技术当成工作重点,而忽视了汽车的装配技术,因此在汽车装配方面投入的精力和资金都非常有限,这就导致汽车在装配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所以李和时不时的就要给仰勇破冷水,有时候差距不是技术上的差距。
  “是。”仰勇脸红的很,但是还是坚持道,“我们有高尔基动力所和美国AMC汽车的技术支持,现在厂里还有不少来自拉脱维亚dartz汽车、罗马尼亚阿罗汽车的熟练技术工人,装配工艺是比较成熟的。”
  他现在最遗憾的就是美国AMC汽车现在还归属于意大利omnitel集团,就连北汽吉普都是贝那蒂那老头子说了算!
  他想插手都插不上,虽然dartz归于他管理,可是dartz在北汽吉普的股份实在是有限的很。
  “现在还不是交给你的时候。”李和当然了解仰勇的想法,AMC汽车对于宝马汽车的技术支持实在是可怜的很,仰勇却故意提起AMC,只是想引起他的注意而已,“你先把自己的摊子收拾好再说,贪多嚼不烂,对你没好处。你也知道厂里有那么多外国熟练工人,那你有没有利用他们培养出自己是人才梯队?依我看是没有的,我刚看资料的时候,从研发工程师到技术工人,还是一长串的外国人的名字。企业最大的弱点就是产品质量不稳定,产生缺陷的主要原因在于熟练程度太低,还是要加紧培养自己的人才队伍,不能再继续依赖外国工人。”
  技术工人是世界各国制造业发展的关键生资源和核心动力之一。
  而汽车工业更是如此,离不开研发工程师,也离不开熟练技术工人。
  “明白,我一定听从你的吩咐。”仰勇被李和批的冷汗直冒,不敢再继续犟下去,因为李老二这张嘴巴越来越不会留情,看看手表道,“李先生,如果你不愿意试车,就去用餐吧。”
  其实他是准备了庆祝重卡试制成功的晚宴的,但是眼前李和这态度,实在让他没脸再做一些画蛇添足的事情。
  “不试我都知道这车有多肉。”李和看着场内不断在试跑的重卡道,“不比其它家的车子,就说大解放,等你起步,你连人家的车屁股都看不到了。”
  “这个是有点问题,不过差距不是太明显。”仰勇本来所剩无几的信心,这次被李和打击的彻底没了。
  要知道,他邀请李和过来的时候可是信心满满,甚至带点邀功的心思!
  哪里能想到他李老二会这么挑剔。
  “跟扭矩有关系,当然轮胎也有问题,轮胎的抓地力不够,一个合适的轮胎是确保加速效果的关键因素,因为轮胎是发动机动力输出的最终体现。”李和一下子指出关键。
  仰勇只能沮丧的点点头,实在是被打击的体无完肤,不晓得如何回应了!
  现在他只关心什么时候开饭!
  你李老二的肚子到底饿不饿啊!
  “走吧,去吃饭。”李和终于说出了众人期待已久的话。
  然后仰勇急忙在前面带路,以摆脱眼前的尴尬!
  为了响应李和勤俭节约的号召,晚上的饭局很是简单,菜式不多,酒也普通。
  仰勇只找了几个高管作陪,主要还是怕李和在人多的场合批评他,所以不敢多找人过来,那样多下不来台,要知道他现在可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哪怕是来找作陪的,都是他熟稔的下属。
  “不需要十年,中国汽车市场会给所有汽车行业的参与者一剂清醒剂,中国的汽车市场会很快开始渐渐远离卖方市场,开始一步步不以任何人意志为转移地向买方市场迈进。大家以为入wto是说着玩的?中国加入wto是必然的,而中国这么大的市场,一个近乎12亿消费人口的市场,外资品牌不进来几乎是不可能的。大家要有危机意识,千万不要抱着侥幸的心理,不然最后怎么死都不知道。”有些话,李和不说就不舒服,包括在酒桌上也是一样,“我说自主创新,也不是说着玩的,以前我没说过,是因为企业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创新应该经过一个过程,首先要具备自主研发和生产的能力,然后是自主认证的能力,目标是培育自主创新的品牌,只有走过这一系列过程才是完成了自主创新。目前我们已经有一定的知识产权,可以想办法扩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大量的完全复制进口车型外观内饰,然后做工粗糙,售后服务落后,是没有前途的。”
  众人都是默默的点着头附和,无一人吭声。
  “中国人要具有长远的目光,我们可以跳跃式地跃过传统汽车领域,在未来领域逐步领先西方汽车强国,这个魄力我们要有,不应该妄自菲薄,西方人能做的事情,我们也可以做……”
  “各位付出的艰辛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但是我是看在眼里的。各位不叫苦,不叫累,不叫疼,摔倒了,爬起来,继续走,这很让我佩服,我也由衷的感谢大家。作为一家中国品牌民营车企,我们需要有自己的担当,不但要努力做,还要做好,就是要让全球也都看到我们民族汽车工业的进步。”李和没有最后也没有一味的给大家泼冷水,他站起身举起杯子道,“希望大家一同努力,振兴中国汽车工业,成为民族工业的骄傲!”
  “谢谢李总。”
  “谢谢李先生。”
  “……”
  其他人也跟着一同站起身同李和举杯。
  李和的话让他们心情激荡。


第0915章 尊重知识
  瞬间让他们觉得,他们好像在做什么了不起的事情呢!
  但是仔细一想,他们确实是了不起的,他们都是平凡的小人物,却有幸参与了不平凡的大事件。
  他们从1990年开始,开启了中国民营造汽车的先河,宝马汽车集团也成为中国首家获得轿车、卡车生产资格的民营企业,成为中国汽车史上一个破天荒事件!
  从选址规划建厂,再到第一辆微卡试制成功,他们只用了短短两年不到的时间!
  虽然这些都是在阿罗汽车、dartz汽车的迁移基础上创造的奇迹,可是依然面对许多问题,包括在汽车研发阶段攻克了大量阿罗汽车和dartz都没能做到的事情。
  比如发动机的液压挺杆,比如液力自动变速器等核心技术,都被他们凭智慧一一攻破!
  时间紧、任务重,为了早日建成投产,他们日以继夜地与时间赛跑,没日没夜的轮班倒赶工。这么短的时间能够建成投产,也是让国内的同行刮目相看,国际上的同行竖大拇指!
  这就是无与伦比的中国速度!
  其中的艰辛自是不必言说!
  李和笑着道,“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设计和技术研发还很落后;与国外同类车型相比,在绝对质量指标上还有一定差距。但我们也应该看到,我们是有进步的。成功是由一个个小小的目标达成,一次次小小的进步累积而成的。”
  其他人都是放下酒杯,热烈鼓掌。
  但是齐华和仰勇等人看着李和这一副我读书多,我不会骗你的模样,却是愣了一愣后才跟上鼓掌的节奏!
  他们太了解李和了!
  什么时候这么一本正经的灌鸡汤!
  向来只会认真的胡说八道,压根就没过正形!
  李和不灌鸡汤的原因只有一个,因为他李老二自己就是个大懒汉!
  当他不求上进混吃等死的时候啥事儿都没有,现世安稳,岁月静好。一旦他觉得我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我要进取,这一切就都变了。
  冬天冷,夏天热,春天困,秋天乏,全世界都在跟他作对,追求进步的阻力太大了!
  齐华和仰勇对视一眼,很识相的闭了嘴,该说时说话才叫水平。
  在萧山的几天,李和在各个车间、食堂、员工宿舍都一一看了一遍,看不过眼的就当场指出来,搞的仰勇很难堪,很多场合上都有点下不来台。
  他已经暗暗发誓,没事绝对不请这尊大佛出来!
  你老随口一说,这是问题,那是问题,这我们都知道啊!
  可是做起来真的很难啊!
  就像小说中打狗棒法,九阴白骨爪,辟邪剑法,葵花宝典,怎么运功,什么动作,谁都能说的头头是道!
  可是现实中,能不能修炼出来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这就是所谓的知易行难。
  他又不好再继续回嘴,事实已经证明,凡是和李老二抬杠的人都没有好下场!
  和恋人讲道理,是不想谈了,同理和上级讲道理,是不想干了。
  团结老板才能干大事!
  大度!
  他仰勇就是这么大度!
  可是站在李和的角度上又是不一样,在之前微卡项目上,为了成本考虑,他已经做出来了许多的让步,只要不是太过分就行。
  但是这次的重卡项目他是不考虑妥协。
  重卡和微卡是完全不同的,重卡通常都从事高出勤的货运行业,几乎每天都奔走在马路上,对于零部件的消耗也是相当大的,有一点马虎都不行!
  既然选择做重卡,就不能考虑成本!否则就是大毛病不多,小毛病不断,最终在市场上很难存活!
  在正在施工的二期的工地上,李和遇到了总工程师陈祖滔,笑着道,“辛苦。”
  “抱歉,李总,这几天忙着项目的事情,也没去迎接你。”陈祖滔表达了歉意,他不但没去迎接,连招待李和的饭局都没出席。
  “我是不速之客,陈师傅不用太介意。”李和好奇的看了一眼陈祖滔身后的一行人,戴着安全帽,拿着图纸,从着装上来看就不是宝马汽车集团的员工。
  “我来介绍一下,这几位是来自东风设计院的朋友,我们汽车厂从建成到投产,多亏了他们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