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这是个最坏的时代,是因为过去的知识、财富和技能正在失去效能,我们过去熟悉的一切现在变得如此陌生,过去的优势变成今天的包袱。现在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尽快在科学和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世界里准确找到自身的位置,在未来急遽变化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
不管他们听不听得懂,能不能做的到,他都要尽自己的努力说出来,“不要故步自封,不要安于现状,我再说严重点,再过十年二十年,你们手里的企业还能在不在,都是不一定的。认为我是危言耸听?那你们就想想,当初和你们一起创业的,一夜暴富的,这些老板现在还剩下几个?民企历史短,咱们不谈,就说那些辉煌灿烂的国企,现在倒闭了多少?出来做生意,就不容回避地面临着市场淘汰法则的考验。”
这话终于引起了大家的触动,是啊,当年不可一世的企业,现在还有几个?
这些年来,市场形势越来越变幻莫测,许多企业在坐过山车,许多人在经历大逃亡,而他们自己一直在李和的羽翼下,未曾觉察而已。
李和的话说完了,只是掌声不是那么热烈。
第1054章 造富机器
垂死病中惊坐起,谈笑风生又一天。
垂死的是于德华和寿山等人,他们被李和的谈笑风生给吓住了,睡觉都睡不安稳,何况此刻在这里坐着了。
“李先生,我明白你的意思了,没有人能够左右变化,惟有走在变化之前,要建立崭新的适应市场和国际化要求的新机制,否则还是用老办法,简单拼凑一下,是没有出路的……”第一个说话的是黄炳新,领导说完话,下属表决心,这是惯例。
他说的慷慨激昂,李和也听的频频点头。
众人一看李和这态度,表现的更加的积极了。
“我这两年,经常往返硅谷,硅谷给我最强烈的感受是创新,这些新创业公司往往带着他们的远见和计划闯入一片已经稳定的领域,并且会彻底颠覆这片领域,很多原有的公司因为他们的出现而破产。
这些新的公司成为市场领导者,这就是毁灭性的创造。
但这也是典型的市场经济活力。
而中国,早晚也会有自己的硅谷,而我们将会成为被颠覆的对象!
要鼓励创新,积极建立一种最能够刺激、鼓励人们创新的企业制度,制度比人更靠得住。
但世界上从来没有尽善尽美或一劳永逸的制度安排,每一种选择都有成本和时效。对任何组织而言,当旧的权力平衡被打破、信任被渐渐折损,唯一的办法是求取新的平衡,建立新的信任……”
众人都目瞪口呆的看着滔滔不绝的沈道如,不亏是伦敦大学学法律出身的高材生,这说话都是一套一套的。
“能有这个体会,很不错。”李和显得很高兴,习惯了沈道如的唯唯诺诺,倒是想不到突然会在他面前这么健谈。
“前几天,日苯超市巨头八百伴公司刚破产,这个本来就对我触动很大,我当时听到这个新闻的时候还在想,是什么使的一个超过60年经营的企业就这么突然倒闭了呢?”同样是开超市的卢波深有感触的道,“现在想来,就是膨胀的过度了!人也好,企业也好,不能过度膨胀啊,一个合格的管理者,都必须是筹划资金、驾驭债务资金的能手,企业扩张要适度,不能搞举债扩张。否则举债过头,资金周转难以为继,下场和八佰伴肯定是一样的。”
“别光嘴上说说,还有,你那个破超市别以为我没去过,要是真不知道怎么管理,就出去看看,学习一下人家是怎么做的。”提起卢波的超市,李和就有点来气,他一次路过,想去看看李阔,就因为穿的是拖鞋和大裤衩子,另外顶着一个光头,就被超市的营业员当贼一样防着!
“一定改进!”卢波讪笑。
卢波刚坐下,小威就腾的站起来了,“你的教诲是我们是前行路上的‘加油站’,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开拓进取,对工作的态度不能松……松,然后……然后……”
磕磕绊绊,一时间接不下去了,紧张的拉拉领带。
看着他这紧张的样子,大家忍不住笑起来了。
“行了,坐下来吧。”杨富贵无奈的拉拉他的衣角,明明上不了什么大台面,还是喜欢乱插嘴。
“不是,我说的都是真心实意的,本来脑子里都想好的,谁能想到突然打结了。”江威没有一点不好意思的觉悟。
李和朝他挥挥手,“少在这里扯犊子吧,吃你的,喝你的。”
他被小威这样子逗笑了。
他在地大集团的办公室,好久没来了,再次过来,还是那么的干净,一尘不染。
他笑着对郭冬云道,“这个办公室给其他人用吧,留在这里好像是真的浪费了。”
加上这次,他统共只来过三次。
郭冬云笑着道,“我们现在都是统一集中办公,单独放个办公室在这里,互相间有什么事情肯定不方便,还是留着吧,说不准以后你来呢。”
李和不再纠缠这个问题,只是突然问,“泰国的情况怎么样?”
郭冬云道,“泰铢的汇率在逐渐企稳,只是国际炒家都是奔着钱来的,没有可能这么容易被吓跑的,在贪婪面前,会忍不住手痒,一定想去搏一把,甚至重仓搏一把。”
“不跑,那就更好了。”李和笑着道,“给了他们止损平仓的机会,被殃及就怪不得我了。”
“有什么最新消息,我会立即通知你。”郭冬云接着道,“其实,我后悔把地大地产剥离出去了。”
地大地产现在归于平松,至今,她的心里还是不怎么舒服。
“你也想做地产?”李和问。
郭冬云侃侃而谈,“谁也不会否认,地产行业才处于发展期,新业务的催生也会注入更多的活力。
从世界各国的房价基本规律看,在一个国家城市的人口净增加,一个国家的人口转折点没有到来,以及一个国家的人均GDP尚未超越中等收入水平的情况下,资产价格长期的趋势仍然是向上的,无一例外。
今天看到的资产价格的高点,明天很可能只是半山腰而已。
在经历一个完整的周期后,又会开启下一个周期,下一个周期会在以前周期的基础上站上新的价格高点,看看香港、新加坡、日苯、韩国房地产市场过去几十年年,基本都是如此。
回顾改革开放后到现在的中国房价,站在当时的时空下,每年都觉得房价很高,但回过头看,那些以前认为高不可攀的价格,现在看起来是不是很便宜?
李先生,中国的地产发展不可估量。”
“真的有这个必要吗?”
李和苦笑,从行业整体分布来看,房地产仍然是最造富的行业之一,但是他真的不想再继续增加他旗下地产产业的分量!
他旗下的地产公司已经够多了!
抛开他直接控股的地产公司不谈,就是间接参股的地产公司,也是多达20几家,遍布全国,他之前投资的近千家企业,旗下多多少少都会涉及地产!
他已经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地王了!
“谁会嫌弃钱多呢?”郭冬云耸耸肩。
第1055章 返乡记事
其实,她没有说的那么直白,这是替你李老二挣钱!
“我怕到时候挨骂啊,以后房价窜的快了,老百姓一旦买不起房子,咱们这些人肯定会被骂的狗血淋头,说不定还要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想到后世互联网上对地产商祖宗八代的问候,李和心有余悸。
“李先生,这倒是不至于吧?”郭冬云不以为意的道,“房地产的波动主要是房地产的供给和需求两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的进入是有利用增加供给,稳定房价的,如果大家都不搞房地产,面临一房难求的状况,房价会涨的更快。”
她理解不了李和的想法。
李和问,“你是重新组建新的地产公司?”倒是没有再反对的意思,反正他中国地王的名头已经坐实了,多做或者少做,还是一个结果。
“平松还能再还给我?”郭冬云笑着道,“我们原本就有房产部门,业务扩张起来会很快。”
“我不干涉。”李和起身,伸个懒腰道,“但是我有要求,地大集团的主营业务还是要放在机械、资本投资、信息技术、医药等领域,不能舍本逐末。”
郭冬云道,“这个你放心吧,我们各项业务都是在稳步推进,目前已承担国家重点科技攻关、‘863’计划专题研究25项,重大基础性研究、高新技术研究与开发等项目15项,不少技术已纳入了国家科技部‘十二五科技攻关’开发项目。”
“挺好。”李和赞赏的点点头,他旗下的前苏联专家,这些年虽然流失了不少,可是依然留存有六成以上,即使这些人在研究领域毫无建树,可是光凭着翻译出来的一摞摞资料,就够消化十来年。
他在深圳待了一阶段,正准备往浦江跑一趟,就接到李福成生病的消息,他本是不以为意,因为他记忆中,爷爷是在2000年以后才过世的,但是他不敢赌,他带来的变数太多了,现在有些时候,有些状况,已经说不准了,比如,记忆中,压根就没生病这回事。
他带着李兆坤,连夜回了老家。
李福成躺在县里的医院里,吊着点滴,脸色蜡黄,看到爷俩进来,嘟囔道,“还没死呢,这么着急干嘛。”
“没事吧?”李和关心的问。
“咋了这是?电话里说的不清不楚的?”一夜没睡好,李兆坤不停的打着哈欠。
奶奶道,“他啊瞎逞强,当自己小伙呢,盖猪圈搭棚,从上面掉下来的,腰伤了,看以后还折腾不折腾。”
“爷,你这挺牛的啊。”李福成虽然面色不好,但是精神头还是挺中,李和这下子放心了,开起玩笑道,“这么摔都没怎么的,真经摔,回去多喝点骨头汤补补。”
李福成叹口气道,“医生说要躺一个月,这真要老命了。”
奶奶道,“伤筋动骨一百天,让你躺一个月已经是不错了,还要怎么样。”
“二和,也回来了?”推门进来的是李和的姑姑李兆云。
“老姑。”李和笑着招呼。
“中午都到我那,听说你们回来,你姑爷老早就把菜买好了,已经做饭了。”李兆云很热情的邀请李和等人去吃饭。
李隆和李梅看看李和,而李和只能看着李兆坤哥几个,这事还得这哥几个说了算。
李兆坤兄妹四人,也就一个李兆云混出来了,成了工人,吃了商品粮,不但没有帮着自己兄弟,还处处想压着一头,这让三兄弟肝火旺盛,所以原先相互间很少有走动,只有结婚、乔迁、升学,大家才会联络一下。
只有这十来年,兄弟三个,熬出头来了,这李兆云才渐渐高看一眼这几个哥哥。
李兆辉和李兆明没有说话,都等着李兆坤发话,夫凭子贵,李兆坤的意见很重要。
“别太麻烦,吃不完糟践。”李兆坤难得的宽容了一回。
李兆云笑着道,“麻烦什么,都是家里人,没搞那么多,就你们哥几个,好好的喝一盅。”
奶奶是最喜欢这种兄友弟恭的场面,一时间老怀深慰,乐呵呵的道,“要吃饭就赶紧的吧,时间不找了,你爹这边,俺留着就行。”
“去吧,给俺们带点饭就行。”李福成和老太太是同样的心思,儿女之间闹矛盾,他们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