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世界。
出不去的,不是不想出去,其实是被困下来的。
选择?
根本没得选择。
精英才有资格选。
众人接着又聊到那对孤儿寡母身上,孟建国自责道,“我和老穆都是80年毕业之后留校任教的,那会你们还是学生,我和他就已经在单身宿舍楼住着了,我俩处的最好。哪怕后来,俩人都离校,我们也是在一起供事,也是我和他相处的时间最多,但是,哎,他真的和我说过,他有抑郁症,我那时候也真的笑话过他,后来他就不再提了。”
说完,他又懊恼的拍了下脑袋。
众人又纷纷劝慰,表面这事情不怪他,无知的又不止他一个。
“不知不觉,认识都有17年了啊,”孟建国叹口气,迟疑了一下,还是接着道,“我很了解他,他这个人很有责任担当,我不相信,他会这么突然走人,而不给媳妇和儿子做安排。”
李和问,“你的意思是?”
“起码给留个只言片语什么的吧?”孟建国道。
“笔记本我看完了。”李和接着道,“最后一页就是他死前留的,算遗嘱吧?怎么能叫没有只言片语?”
“咱们现在看的那个日记本,只是他其中的一本,他是个掉书袋子,之前每天有事没事都要记个千儿八百字,认识这17年,他只耽误过一天,还是他老婆生孩子那天,他没功夫写,”孟建国见大家还没理解,就急切道,“突然要走了,怎么就可能留一两行?”
“唯一的可能就是他在其它地方也留了。”李和恍然大悟。
孟建国,“也许啊,真有遗书,只是杨玲没拿出来。”
“你是怀疑杨小姐……”齐华露出惊愕的神情。
“闭上你的臭嘴。”李和没好气的道。
齐华看到大家的目光都朝着他这边望过来,疑是他说了不该说的话,可是他还没说完啊!
好吧,他的表情,也许就告诉了大家,他会说什么。
第1067章 遗书
想当初,中再集团员工郭胜利因为不堪工作压力,跳楼自杀,在电视报纸上,沸沸扬扬的闹了好一阶段。
后来水落石出,魏洁这样的女人自然是被千夫所指。
在场的这些人,不一定都是中再系的员工,但是多多少少对这件事都有耳闻,其实更多的是关注下李老二。
此刻,他们不用多想,就能猜到齐华会把杨玲和谁联系起来。
但是,齐华不熟悉杨玲,这场的人却都熟悉杨玲。
杨玲虽然读书不多,没什么文化,却是很多中国男人能希望找到的贤妻的代表,吃苦耐劳,善良不软弱,对生活又很容易满足,不急躁不抱怨。
穆岩是一直被她当做偶像来看待的,生活上更是把他伺候的像一个孩子,在杨玲的心中,他是天,是地。
所以,对在场的人来说,他们宁愿相信杨玲为穆岩而死……
至于其它的怀疑,根本就没得怀疑!
孟建国道,“老穆过世的消息,第一个打我电话的不是杨玲,我还是辗转几道消息过来的,穆岩之前在搞教辅的时候,又办了一家出版社,出版社的社长就是他的老同学叫普宁,普宁是从和咱们上次见到的那个nikcole嘴里知道的。
普宁见我没反应,就夜里请我喝酒,才过来试探我,果真我是不知道。
等我再接到信息,已经是过世三天,所以才慌里慌张三更半夜挨个打电话给你们。
来了之后,这杨玲啊,就是那性子,就是死了男人,也不想麻烦人。
老穆的遗嘱大概就是托孤的性质,能托给谁?
大概就是咱们这些人。
她要是不想麻烦人,自然就藏着不拿出来罢了。
所以啊,这老穆千算万算,就是漏算他媳妇这性格,是这么个要强的,什么都要自己死撑着。”
“还真是这样。”李和一琢磨,倒不是没有这个可能。
“估计差不远。”胡大一也认可的点点头。
其他人也是跟着附和。
齐华一时间感觉脑子有点不够用,怎么屋子里那么一个看着貌不起眼的中年妇女可以引得这么多大佬做背书!
对方可不是什么娇滴滴的,我见犹怜的女人,颜值也就在及格线之上,五官耐看罢了!
刘乙博摊摊手道,“那怎么办?找她要遗书看看?大家总得把这解开吧。”
孟建国想了想,硬着头皮道,“我跟她最熟,还是我去找她吧,你们在这等着吧。”
不等大家反应过来,他就一个人进了屋门进去,令人惊奇的是,不一会儿又推门出来,手里还遥举一封信。
李和惊奇的一把抢过,眼光信封署名上,只是没有想到是,这封信居然是写给他的!
而且还是一封带着邮票的国际信件!
上面还盖着一个蓝色的邮戳,表明投寄失败!!
惊奇的问,“这封信一个月前就寄出了,然后又被回退回来了?”
孟建国点头,“我问杨玲了,她说是穆岩自杀第二天才回退回来的。”
接着又叹口气道,“看来,自杀这事,真是他经过深思熟虑的,还不是冲动。”
“你直接要的?”李和问。
孟建国道,“那要怎么样?”
“既然她有心要藏,就不会这么轻易给你吧?”胡大一不解的问。
“为了孩子的一切,一切为了孩子,他能不给?为了自己的骨气,挡孩子的前途就不应该了。孩子是她的软肋,”孟建国叹口气接着道,“还有,咱们都知道了,她再掖着,显得自己不磊落,她也不愿意担这个名声。”
李和缓缓展开遗书,他很确定这是穆岩的字迹,因为穆岩喜欢苏轼,而且苏轼执笔为“侧卧笔”,适合钢笔写,所以穆岩专门临摹苏轼,就是那种所谓的‘石压蛤蟆’,字体多取侧势,结体扁平稍肥,所以穆岩的字体,他是不能认差的。
“小李子:
给你去这封信,是想让你来帮我收尸的。
赶紧来,不然真臭了,南半球热的很。
本想给你直接电话,可是仓促之中,不知如何开口,但是我想,即使我不说,你大概也是能理解我的,我只是想给世界腾个位置而已。
今次一别,永无相见,聚散无常,切勿想念。
我朋友极多,也有亲胞兄弟,但是极有能力者只有你了,善后事只能拜托与你。如你不便接受,不必为难,本就是极不合理的请求……”
“第一:不回国,麻烦,从简,但是不要进悉尼华人区的墓地,我去看过,放鞭炮、烟花的甚多,太过吵闹,我不喜欢,还是安静一点的好。第二:我的固定资产只有这套房子和在京大附近的一套房子,皆已委托律师办理,转入杨玲名下。卖或者自住皆可……第三:我想她大概是不愿意留在此地,因她不懂英文,现金已经全部汇入她在国内的卡内。第四:我在公司股份,请帮我保管到我儿子成年,如有分红,可汇一部分给我的父母,其余可全交有她处理,虽然我有那么点嫉妒你,但是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还是不希望你那么快破产的……”
“我对不起她,请务必劝她改嫁,现代社会,正常的很,不必守旧,我儿子可以交由我父母,当然我儿子,也是对不起的很……但是,还是烦请你帮我督促一下他教育问题。”
“遗像不要留,别吓着孩子,我本就尽不到抚养责任,何必让他怀念。”
李和看完之后,长叹一口气,擦擦眼角,把信递给了其它人。
看完后,无不暗自垂泪。
一帮亚洲老男人,站在街道马路上揉眼泪,惹的路人侧目。
李和把信收好,挥挥手,“走吧,找个酒吧喝一杯。”
没有走远,附近就是一家小酒馆,本就不大的酒馆,一下子涌进七八个原本躲在暗处的保镖,他们装作客人的模样,散乱的坐在周边,待李和等七八个人进来,更让酒店的老板惊喜连连,他怀疑是不是自己的眼睛花了!
要不然就是这帮子只知道拼命工作不花钱的中国人的脑子突然开窍了!
第1068章 科学的进步
在悉尼这样的大都会的近郊区,近二三十年来兴起了一大批华人聚居卫星城,这些新兴卫星城更具规模,也更繁华热闹,只是华人的密度不那么大。
可是华人人数依然不少,特别是最近两年,越来越多。
当然人最多的还是唐人街,主要作为老侨民的根据地,另外还有一些新来乍到的文化程度比较低,英语不通的新移民或者偷渡的,仍喜欢以唐人街为初来澳洲的落脚点,因为在这里比较容易找到乡亲和朋友的帮助。
这两地的华人区别在于,唐人街的华人穷点,卫星城镇的华人富一点。
但是在酒馆老板看来,这两地的华人没啥区别,都是拼命挣钱,拼命存钱,也不见他们花钱的老抠,他的酒馆从开业到现在,接待过的华人简直是少的可怜!
当然,挥舞不同旗帜的旅客团,不算在内!
“服务生,来一打啤酒。”酒馆老板还在纳闷的时候,在噪杂喧闹中依然听见了那一口流利的英语,似乎是伦敦腔,但是又不那么肯定。
他目光盯着那个留着板寸的中国男人身上。
“请快一点,谢谢。”李和见酒馆老板居然有闲工夫看他,就又催促了一遍。
还是一口流利的荷兰版的伦敦腔。
“稍等,马上就来。”酒馆老板朝着服务生招招手,示意加快速度。
啤酒过来,李和等着一人倒了一杯,二话不说,都各自先闷头喝了,显然心里都不好受,只有先干为敬。
李和又喝完一杯,接着道,“大家有事情的就先各自回去吧,买最快的飞机票,不要耽误事情,我就在这多停留几天,到时候带这娘俩一起回去。”
孟建国和胡大一等人对视一眼,点点头,没有反对,毕竟他们留在这里,实际上也不再有多大的意义,斯人已逝。
剩下的,他们可以安心交给李和处理。
胡大一突然道,“我这辈子最开心的日子,还是咱们当老师住宿舍楼那会。”
“深表赞同!”孟建国竖起大拇指道,“每天上完课,打打球,看看书,耍耍牌,喝喝小酒,那日子,真叫美滋滋。”
胡大一道叹口气道,“可惜就是回不去了,你想想,那会不光有你们,还有李科、胡援朝,大家在一起多自在,哪里像现在,烦心啊,闹腾啊,这事那事都不停,还都不是关乎钱的事!”
对他们这些人来说,现在能用钱解决的事情,都已经不算事情!
“老板,钱要是花不完的话,可以赞助一下科研事业嘛!”这些年唯一肯坚持留守学校的,只有一个刘乙博了,“也算是为国家科技进步做贡献嘛。”
孟建国指着李和道,“大财主在这呢,打秋风也得看秋风朝哪来吧。”
刘乙博道,“你也好意思让人家再捐,你也不算算他捐多少了,一年起码都有好几亿吧。”
“这倒是。”孟建国不置可否。
“怎么你们研究文字学的也缺经费?”李和问刘乙博,见他似乎有怒装,赶忙堆笑道,“得,我知道,你们干得不仅仅是咬文嚼字的工作,你们对计算机领域的贡献很大。”
刘乙博再次叹口气道,“我现在日常任务标注释,做错误分析,增加音素、音位的数量和状态规范,最后就是编写和测试有限状态语法。但是其实这些工作,像你说的,其实真不用多大的经费。但是你知道,国外有经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