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有八岁的小花开始吃力地照顾母亲,可惜家里米粮早就吃完,仅剩的一点铜子也被大花拿走了。
沈七娘看着守在自己身旁的小女儿,泪水直流……
小花很坚强,她将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全部拿去卖了,换成铜子给母亲看病,只可惜这个时代,随便一个流行感冒都会要人命的。所以沈七娘的病并没有起色。就在她想自己不要再拖累女儿,并给她寻一个可靠人家安顿的时候,她做了一个梦,梦中,一个慈祥的老婆婆说,她是这里的土地神,看她家境贫寒,就赐予她一些药材和食物,让她到五里外的某块石头下面去取。
本来已是绝望,突然来了这么一个梦境,想着反正自己也要找人来商量如何给小花寻个好人家,便让小花去请外祖母来,然后才去五里外取那个东西。当然,她是完全没有抱任何希望的。
小花一一照办,翻山越岭去请外祖母过来,然后再去五里外。
沈七娘拉着母亲的手,哭的凄凄惨惨,直后悔当初没有听爹娘的话,一意孤行要嫁给这个在集镇上有过一面之缘看似相貌英挺的男人。没想到却是个皮面货,她嫁大沈家后当牛做马,而丈夫什么都不做,却顶着一个好皮面整天到集镇上去喝花酒,跟狐朋狗友一起玩乐。
第1022章 都是来还愿的(加更41)
沈老七惹上一身花柳病回来,为了给他治病将家里的银钱全部败光,也包括沈七娘她自己的嫁妆,最后还是撒手去了,留下沈七娘独自带着三个孩子。当时沈老七死的时候,阿宝已经有八九岁了,所以好多坏习惯都是受他父亲影响,无怪乎,有其父必有其子。
其实相对来说,沈七娘感觉自己现在虽然时常被相邻奚落嘲笑寡妇什么的,而且为了养三个孩子也的确很苦很累,但是她感觉却比以前……轻松了。至少在每天的辛苦劳作后不用再去伺候那样一个“老纸是天老纸是地”的丈夫,也不会因为丁点的事被打骂了……当然,这都是她的心里话,她是绝对不会说出来的,否则那些长舌妇更是会说她,瞧,她巴不得男人死,就死她把男人克死的……
且说小花按照母亲指示,果真在那块石头下面找到一大包药材,还有好多番薯,花生。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也是被穷逼出来的,所以她早已懂得如何保护自己的东西。她见四下没人,飞快将药材抱进自己衣裳里,又拿了两根番薯,没有大声嚷嚷,而是不声不响的,抱着东西直接跑回家里。
沈七娘跟自己母亲诉说一通,懊悔不迭,然后打算让小花到外祖母家去生活。
七娘母亲也直叹息,有道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自己家里也不是那么好过的。当初因为她先前一连两个生了女儿,公婆丈夫嫌弃,她也着魔一样想生儿子,也许是老天眷顾,她五年内竟然一连生了三个儿子。公婆笑逐颜开。丈夫也说娶对了女人,就连相邻都很是羡慕说她多子多福……
可是当儿子逐渐长大,各自娶妻生子,就开始分家,嫌弃,说他们偏心。到现在虽然还没有明着分家,可是已经各自分了灶头过日子了。他们两个老人在一边。因为年事已高。很难维持生活,想让儿子分点吧,老大说。你们以前那么疼老二老三,为什么不去找他们要。老二老三说结婚是给老大置办的婚礼都最隆重,还给了很多东西给老大,你们应该去找老大……
其中酸楚实在不足为外人道啊。
只是两句。沈七娘就明白了母亲的苦楚。只可惜,自己现在这个身子实在是无力再抚养女儿长大了。她现在也算是看明白了。大女儿自己谋自己人生去了,老二也不想理她这个没用的娘,唯独老三……
正说着话,小花从屋外气喘吁吁地跑回来。神情紧张又带着惊喜。
“娘,娘,你是怎么知道的……哦。我这就去给你熬药……”小花到后院去开始熬药。
等她端着一碗浓黑的药汁回来时,沈七娘感觉这就像是做梦一样。七娘母亲也很是诧异。
沈七娘想了想。端着药丸,咕咚咕咚全部喝了下去,片刻,她就感觉身体直冒大汗,一股热气在身体里到处乱串,所过之处,就像是给身体增加许多力量一样。
七娘母亲照顾女儿,擦汗,换衣裳等等。
一通忙活后已是傍晚,现在回去已经不可能了,索性在这里守着女儿。
小花将两个番薯合着一些野菜煮熟,与外祖母分着吃了。
第二天早上,沈七娘醒来,顿觉浑身舒坦,先前的寒热病竟然完全好了。只是因为长期营养不良,身体还有些虚弱而已。
七娘母亲见此,大喜。
沈七娘将自己前晚做的梦一一道来,三人均惊奇不已。所以,这是土地神在保佑他们了?!
三人当下跪下来,朝着大山方向叩拜。
七娘强撑着身体,去剩下的食物背了回来。
七娘母亲说道:“这是土地神在保佑我们,我们应该去感谢土地神的庇佑……”
三人连连称是。
七娘母亲想了想,这个土地神那么仁慈灵验的话,自己现在生活那么困窘,若是能求土地神给予一点帮助就好了。
于是又在这里逗留两天,等沈七娘的身体完全恢复了,就去集镇上备好香蜡钱纸等物,祖孙三代人一同到山上去拜土地神。
没想到这一走出来,他们发现竟然有好多人也跟他们一样,都是提着竹篮,面色欣喜地前去还愿的。有老有少,竟然都是去还愿的。
沿着崎岖山路前行,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就聊上了。
和沈七娘的情况差不多,都是因为家里实在困顿的差点活不下去了,然后土地神给她们托梦,然后按照梦中指示,果真找到了一些粮食,度过难关。
所以,他们都是去感谢土地神的,有的甚至买了儿臂粗的大红蜡,三尺长的檀香线香。
七娘母亲见此,更加笃定心中所想,到时一定要向土地神祈求。
一行人浩浩荡荡来到山坳的石龛旁,都愣了一下,这就是土地神的神龛?
周围荒草丛生,枯藤老树,好不荒凉。
他们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个小小石龛里面的小小神像就是有那么大能耐帮助他们的土地神,不过既然来了,还是先了愿吧。
拿着最大红蜡和沉香线香的中年妇人拉着身旁七八岁的儿子走上前,对其说道:“小石头,快给菩萨跪下……”
小孩长得眉清目秀,身体瘦瘦弱弱的,眼睛清亮,他紧紧盯着石龛里那个已经模糊了轮廓的神像,带着稚气的声音问道:“娘,土地神为什么没有眼睛啊?”
妇人正在想办法将香蜡点燃,插进地面,听了儿子的话,狠狠挖了他一眼,连忙说道:“别乱说话,菩萨眼睛清明着呢,能看到我们的疾苦,所以才会帮助我们的……”
旁边众人听了,都连连称是。
有人带头清理神龛周围的杂草乱石,有人带头,众人都开始行动起来,并且都攀比着,想在菩萨面前表现自己的虔诚。不过一会,山坳周围就清理出一片空地,有人搬来几块相对干净的石头,坐了一圈,一个个的等着去供奉香蜡钱纸。
一个作村姑打扮的女人挽着篮子从树林中走了出来,神情惊异,这才相隔几天时间,怎么好像有什么东西不一样了?
这么荒凉偏僻的地方,怎么突然多出这么多人到这里来祭拜了?
第1023章 我的“妖娆神散”〔加更42〕
梓箐终于体会到香火力量的强大了,就刚刚吸收的那一份供品,就相当于她辛辛苦苦修炼一个月了。
先前为了托梦以及用法力运送物品消耗的法力,在吸了两口线香的念力后已经完全恢复了。
梓箐将红蜡和供品全部收进储物袋中,只是将香烟中的念力全部吸收了。
当鬼那么久,她明白一个道理,在有供品的时候不能一下子享用完了,还必须想着没有供品的时候。当然,那些鬼都没有储物袋,所以想将供品留下来也不可能,因为其他鬼看到了会来抢夺的。
说白了就和人世间一样,像她这样有神职在身的“鬼”,就像是被朝廷任命的官一样,有自己的府邸和储存粮食的仓库。而那些孤魂野鬼就像是那些街上无依无靠的乞丐。吃了上顿没下顿,即便有多余的供品也没地放,反倒会引来其他孤魂野鬼的抢夺。
梓箐收获供品忙的不亦乐乎,突然感应到一束阴冷的目光投来,心中咯噔一下,用神力看过去,竟然是上次前来想要夺走神职任书的连桂枝。
她来干什么?哦,对了,她上次说过两天再来跟自己交易。
让我瞧瞧她篮子里放了什么?
梓箐瘪瘪嘴,只是一些普通的线香和红蜡,还有一壶浊酒……就凭这就像笼络自己?真是做梦。
不过,梓箐想,若是在这之前,她恐怕还真看得上这些供品呢。
想到这里,梓箐明白了什么,如果现在还是土地公土地婆在这里,她们只剩下半根手指细的红蜡。若是连桂枝再拿这些供品来,还让他们去享清福,肯定会同意的……心中暗自庆幸,幸好自己先来一步,将这位置占了。
众人一边烧香跪拜,一边祷告,梓箐看到神职书上就会将这些祷告一一显示出来。姓名。愿望。日期等等。梓箐想,这应该就相当于自己的“公务”,不过上面的祷告一般都是要保佑他们全家人都平安。发大财,生个儿子什么的……这些愿望太大了,她一个小小土地神穷其所有神力恐怕勉强能完完全全护一个人一辈子都平安。
对于真正的神职来说,力量是有限的。所以,真正的祷告不是许那些太高难度的。最多就是让家里顺遂一点,健康一点就不得了了。而实际上,这所有的一切还要靠自己去经营,神要是都把那些管完了。干脆就当你家的看门狗得了。
连桂枝等众人面带满足的离开后,低着头,神色未明地走到神龛前。她将篮子里的东西全部放在地上,一一摆好。然后开始祷告。
她仍旧只有那个愿望。她要成为这里的土地神。
梓箐不得不佩服她担子忒大了,不怕亵渎神灵吗?还是说知道自己是个善良随和的新土地神,所以就肆无忌惮?
看来自己真的给她点教训了。
梓箐一项谨慎,绝对不会因为一时冲动,为了惩罚别人而让自己违反神职纪律,所以她先查看了一下自己的特权……终于,她在最角落地方看到一行小字:如果有人公然的明目张胆的指名道姓的做出亵渎或者侮辱神职人员的话和行为,在职神可以给出一定惩罚。
梓箐乐翻了,“一定”惩罚,也就是说怎么做都是看自己心情咯?
梓箐早就想教训一下这个一叶障目的女人,以前做任务就遇到好多个,不好好珍惜重生而来的机会,装出一副老纸就是高人一等的高冷姿态,真是够了。
山峰起,燃烧着的纸钱被风裹着翻飞起来,连桂枝本来是跪着祷告的,那燃烧着的纸钱一下子朝她面门扑了过来。
连桂枝大惊,惊恐叫着连滚带爬往后面退去。因为太急,脚下踩着一块石头,脚一葳,身体朝后面仰倒,然后华丽丽地直接从斜坡上摔了下去。
荆棘在身上脸上划了无数血印子。她也是强悍,毕竟结合了三个灵魂一起的,她站稳身形,朝脸上抹了一把,糊了满手的血,顿时咬牙切齿,看向神龛方向,眼神怨毒而轻蔑。
梓箐也有些郁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