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女战神的黑包群-第2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村里的小学其实也简陋的不成样子。
  但是也不能要求太多,这个年代全国各地都差不多。
  教材和学费加到一起,也没有多少钱,就算是两个孩子,东姝也负担得起。
  “妈,我不用念书,我帮着家里干活就行。”大丫生怕东姝供着他们辛苦,一听说要送他们去念书,马上反对。
  “不用,你和狗蛋一起去念书,还有你们的名字……”东姝直接拒绝了大丫,不过提到名字,也有些为难。
  总不能让这种名字跟着一辈子吧。
  好在这年头改名字也容易。
  本来就是小名乱叫的,上户口真上这名,孩子还不得恨自己一辈子啊。
  所以,赶在秋收开始之前不太忙的时候,东姝把两个孩子的名字重新改了。
  “你以后的名字是韩锦悦。”改好名字之后,东姝先对大丫说了一下。
  转过头去看狗蛋,狗蛋现在还有些犯蒙。
  自己也有新名字了?
  可是他觉得狗蛋这名字很好啊,大家都叫蛋,一听就是一个辈的。
  以后他名字不一样了,会不会没有小伙伴啊。
  狗蛋有些忐忑,然后听到东姝轻声说道:“你以后的名字叫韩锦瑞,瑞雪光丰年的瑞。”
  狗蛋:???
  听不太懂。
  反正以后他不是蛋字辈的了,他是明白了。
  两个孩子怎么样纠结,东姝是不知道的。
  毕竟秋收很快开始。
  相比夏收,秋收就更累了。
  夏收只是水稻还有部分旱地。
  秋收却是分两部分,先是大片的旱田里的玉米,然后隔两个月,就是二季稻。
  这中间几乎不得闲。
  红旗大队虽然大部分还是平原,但是也有些小山丘。
  这些能开发种地的地方,也全部开采出来了。
  所以,大片的玉米地,还有一小部分是旱稻,也需要这个时候赶着收出来。
  东姝天天包裹得跟个粽子似的,跟着大家一样下地,弯腰收割。
  旱地干活比水田能利索一些,但是也很累。
  闷热的一层又一层玉米地,一点也不轻松。
  就算是这样,王淑兰天天还有空往韩建设身前跑。
  东姝觉得这个穿书女有些……婊?
  韩建设已经定了婚事儿,他自己不避嫌,王淑兰也不避嫌吗?
  而且看着王淑兰其实是有意的靠近,时不时的还有些暧昧的小动作,这种行为还真是……
  一言难尽。
  王青梅最近就在隔壁的垄里,不停的掉眼泪。
  她性格柔弱,不像是王淑兰那样,敢闯敢上。
  受了委屈,也是自己背着。
  可是还没结婚就这样,结了婚之后要怎么办呢?
  东姝对王青梅有些同情,可是有些话没办法说。
  这个年代,大部分还是纯朴隐忍的。
  大家觉得日子过得去就行。
  而且王青梅是真的喜欢韩建设。
  爱一个人的眼神是骗不了人的。
  可能是她太在意他,所以哪怕他这样,她也不在乎。
  就是委屈自己,天天在那里哭。
  东姝想劝,可是她跟王青梅不熟,原主就更不熟了。
  王青梅对东姝没有恶意就已经不错了。
  毕竟原主的名声,实在是太差了。
  当然,东姝也是考虑到自己的身份。
  ob。
  观察者。
  她就是个看热闹的吃瓜群众。
  跟这些人也没什么交情,真的没必要烂好心去劝说。
  感情的事情,别人一旦插手。
  最后里外不是人的,肯定是这个插手的人。
  所以,东姝不想也不能劝。
  整个秋收忙了半个月。
  东姝觉得自己身上的汗一层又一层的下来。
  总觉得一个秋收下来,自己可能又瘦了。
  秋收中间是下了一次雨的。
  好在,雨不大。
  并没有影响大家第二天干活。
  一直到10月中旬,第一批秋收总算是结束。
  东姝也算是可以缓口气了。


第420章 六零养儿记49
  交任务粮,然后再分粮。
  东姝同样只要了按人头分的那一份,工分部分换成了钱和票。
  票这次多要了一些。
  比较有年代特色的布票之类的。
  这些在交易平台,还比较受欢迎。
  东姝曾经用半斤糖票换了一根三十年的山参。
  这就特别厉害了。
  因为读过交易平台的说明书,知道大家位面不一样。
  所以,可能在对应的那个位面,山参并不怎么值钱,所以才会用一株山参来换糖票。
  就好像,东姝曾经将回收站的旧报纸,因为上面写着年代大事件,放到交易平台上。
  结果,还换回来了一包大白兔奶糖外加一小瓶香油和两扎挂面。
  对此,东姝的反应是,我墙上糊的不是报纸,而是钱啊。
  这一扎扎的挂面,看两眼都迷糊。
  不过那个时候没想这么多。
  所以,东姝也没试过将报纸挂上去过。
  不过之后再试了,就没有那么好的效果了。
  最多就是换瓶矿泉水之类的。
  不过有些上面如果记录了大事件的话,还是会换些不错的东西的。
  这让东姝再去回收站就有意识的多找些这样的报纸。
  每次拿走的数量不多。
  几张而已,所以回收站的负责人也不多想什么。
  只当是个识字的,拿着回去看看。
  秋收这一部分忙完之后,第二波收秋很快就来了。
  二季稻可以收了。
  赶在天冷之前,把二季稻收了,晒了,然后正常交粮、分粮。
  就是如今的天吧,太阳没有那么烈了,其实并不太好晒。
  所以,这一次的秋收,尾巴拖得有些长。
  粮食得晒透了,才能保证,之后脱了壳变成米,不会受潮再坏掉。
  所以,每一步都很严格,也都很麻烦。
  东姝跟着大家一起干活,然后一起分粮。
  今年虽然不能算是大丰收,但是至少,大家收益都不错。
  东姝比原主能干一些,但是也没有强出头。
  所以,分到的粮比原主在的时候多不少。
  娘三个只要不浪费,吃还是够吃了。
  时间进入了11月,天也跟着冷了起来。
  东姝秋收的工分,换了些棉花票。
  东姝去了一趟供销社问了问棉花,然后又对比了一个交易平台。
  最后发现,还是交易平台比较合算。
  然后用五斤棉花票换了十二斤棉花。
  顺带两块老粗布。
  不算是太大,但是给一个人做身棉衣还是够了。
  天冷了,地里没活了。
  家家户户也便闲了下来。
  东姝也开始坐在家里,给两个孩子做棉袄。
  小学重新开学,村里的知青被大队长安排过去教书。
  其实也很简陋,不过这是一种学习习惯养成,所以东姝并不打算去评价什么。
  他们学不到的东西,东姝会在家里给他们补上。
  不会做衣服的东姝算是在智脑的指示下,还有原主的记忆,赶在天冷下来之前,给两个孩子各自做了一身小棉袄和棉裤。
  南方的天并不算是太冷,所以棉衣也不需要太厚。
  薄薄的一层就可以了。
  棉袄外面的外套用的是老粗布做的,灰扑扑的不显眼。
  两个孩子,棉袄的款式差不多,布料也差不多。
  东姝尽可能的做到公平。
  又用军绿色的棉布给两个孩子一人做了一条宽大一点的裤子。
  这样方便套棉裤穿。
  这十二斤棉花,用了一个彻底,轮到东姝这里,就只剩下一条棉裤的量,而且还得是薄薄的一层。
  不过东姝也不介意。
  如果不是做被子不够的话,其实还想絮一床被子的。
  不过量太少了。
  最后东姝给自己做了一条棉裤,怕把腿冻坏了,所以还是做了一条。
  同样灰扑扑的亚麻布料,看着跟老粗布其实没多少差别。
  这几件衣服,东姝做了差不多10天的时间。
  韩建设和王青梅赶在天彻底冷下来之前,把婚事儿办了。
  大队长家的席面,当然很好看了。
  东姝过去随了一块钱,外加二斤大米还有一包硬水果糖。
  但是没留下来吃饭。
  毕竟名声不好听,东姝也不想其它人尴尬。
  所以,送了东西,便离开了。
  大队长媳妇虽然看着东姝心情复杂,不过看东姝也很顾忌着,没留下来吃饭,到底过意不去。
  晚上席面散了之后,给东姝送了两碗肉菜。
  “这都是婶单独盛出来的,别嫌弃啊,给孩子吃的。”大队长媳妇特意过来送的,还跟东姝解释了一下。
  这不是席面上剩下的,而是单独盛出来的。
  “婶子这怎么使得,大冷的天,还劳你跑一趟的。”东姝有些不好意思,摆摆手想拒绝,结果大队长媳妇强势把肉扣到了东姝放在灶边的碗里,然后便紧了紧衣服,向外走了。
  “给孩子吃的,别推了啊。”大队长媳妇笑呵呵的说了一句,便快步走开了。
  因为大队长媳妇送来了两个肉菜,东姝晚上没单独再炒菜了。
  只把菜热了一下,又闷了一盆米饭。
  两个孩子回来之后,娘三个吃了一顿热乎乎的晚饭,便各归各位去睡觉。
  韩建设那边,今天是新婚夜。
  多喝了两杯,这会儿还有些迷糊。
  结果,王淑兰又来了。
  韩建设喝得迷糊,正准备出去,结果却被王青梅给拉住了。
  王青梅觉得,如果新婚夜,韩建设还被王淑兰叫出去了。
  以后自己的日子可怎么过呢?
  王青梅觉得自家妈说得对,自己得硬气起来。
  不然王淑兰总想盯着韩建设。
  思及此,王青梅咬了咬唇,抬起头,楚楚可怜地看了看韩建设。
  韩建设喝的有点多了,这会儿看着王青梅这模样,身上不由热了几分。
  毕竟是个火力旺盛的年轻人。
  被王青梅拉了一把,又这么看了一眼,便有些把持不住了。
  至于王淑兰是谁?
  不记得了。
  眼前的春色更为重要。
  然后王淑兰在冷风中等了半个多小时不见人,最后看着大队长家都熄灯了,这才恨恨的跺了跺脚,然后转身往回走。
  结果一转头就碰上刘娟和李雪梅。
  “我当是谁呢,原来是淑兰啊。”刘娟因为上次的事情,和王淑兰几乎就是水火不容了。
  如今见到了,自然是没个好语气。
  王淑兰一看到这两个人,就一肚子气。


第421章 六零养儿记50
  村里小学恢复了,王淑兰觉得自己文化水平这么高,还能输给这些人?
  结果,大队长根本不让她去教小学。
  毕竟从前的王淑兰就是个文盲。
  可是现在的王淑兰不是啊。
  而且大队长连个证明的机会都不给。
  直接就拒绝了。
  反倒是刘娟和李雪梅这两个知青。
  如今只有农忙的时候,才会去地里干活,剩下的时候,只需要在学校里教书就好。
  又轻快,又有工分可以挣。
  王淑兰看着又眼红,又生气。
  现在被刘娟怼了一句,王淑兰丝毫不弱地反问一句:“怎么,王富贵最近不缠着你了。”
  王淑兰一句话,把刘娟气得脸都白了。
  自从上次的事情之后,刘娟虽然把自己洗白了。
  但是名声还是不太好听。
  而且王富贵从牛棚里改造出来之后,便一直缠着她。
  一门心思要跟她结婚。
  刘娟天天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