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女战神的黑包群-第2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不急的。
  他们还有一辈子时间呢。
  而且冯玉成他们至少十年后,才有机会回城。
  那个时候,冯玉成都快30了,跟自己成了家,有了孩子,还会愿意回去吗?
  王淑兰把未来都规划好了。
  如今更是每天在冯玉成身前转来转去,同事时将东姝列为头号情敌目标。
  东姝也懒得跟他们纠缠。
  索性跟小队长申请,调到了远一点的田地里那里,不管他们这边的风雨。
  王淑兰突然跟冯玉成处起了对象,这下倒是让王青梅放心了不少。
  终于不用王淑兰一叫,韩建设就想往外跑。
  王青梅觉得自己提着的心,总算是可以放下了。
  不过如今王青梅也顾不上太多。
  因为她怀孕了,虽然还跟着下地,但是干的都是轻快的活计。
  大队长媳妇可不舍得她下地。
  当然就算是她舍得,青梅妈也不见得就愿意啊。
  正常的春种,夏收、秋收。
  田间地头,一年似乎就这些活计在忙活着。
  王淑兰和冯玉成处的怎么样了,东姝暂时不知道。
  不过冯玉成之后没再来找过自己,倒是让东姝放心不少。
  别来找麻烦就行。
  不然东姝可要打人了。
  不过,没等来王淑兰和冯玉成的好消息,倒是等来了刘娟和王富贵的。
  这两个人不知道怎么最后还是搅在了一起。
  开始的时候,村里人只知道,两个人处对象了。
  然后,秋收一结束,王家就办了席面,两个人结婚了。
  王富贵混了这么多年,居然还能娶个城里媳妇。
  这王家是烧了高香了吧。
  村民们惊叹纷纷。
  王富贵和刘娟结婚那天,东姝为了避嫌,当然也是跟王家没什么往来,所以没过去吃席面。
  远远的看了一眼,然后心情复杂。
  emmm……
  刘娟之所以这样急着结婚,而且还选了王富贵,是因为怀孕了。
  只是这个孩子嘛……
  东姝用智脑测了三次,基因比对,跟王富贵根本就对不上。
  不过这也有些奇怪啊,如果怀了别人的孩子,正常跟那个人结婚就行啊。
  可是跟王富贵,这一波操作,东姝表示自己也看不懂了。
  不过,总归跟自己关系是不太大的。
  秋收之后,天气也越来越凉了。
  赶在冬天到来之前,王青梅终于发动了。
  头胎产子,这让王青梅在老韩家彻底的站住了脚。
  东姝去年买的两只小鸡仔终于长大了,今年下了不少的蛋。
  知道王青梅怀孕的时候,就有意攒了一些。
  如今听说对方生了,装了二十个鸡蛋,带上大丫走了一趟。
  半斤红糖,外加二十个鸡蛋。
  算是还了之前,韩建设对原主的照顾之情吧。
  不过这种事情,不需要说。
  东姝也没有直接找上韩建设,而是跟大队长媳妇寒喧几句就回去了。
  大家心里明白是怎么回事就行了。
  大队长媳妇其实心情也挺复杂的。
  不过家里添了人口,很快也没心思想其它的。
  转过年,1969年,形势依旧不太乐观。
  村里的知青也越来越多了。
  倒是刘娟转过年,忙夏种的时候,终于发动了。
  头胎也是个儿子。
  不过大热天坐月子,也难为她了。
  老王家早早分家,王富贵如今和刘娟住在王家的老房子里。
  王家二老住在厢房里,不过人家乐意,别人也说不出来什么。
  王富强的媳妇因为不能生,这个时候看到老二家添了人口,也是眼红的够呛。
  不过好在她把三个孩子握在手里,如今都改口叫了妈,而且心也向着她,这让富强媳妇心里好受一些。
  倒是冯玉成和王淑兰之间,处了一年多的对象,也不见结婚。
  淑兰妈在想明白之后,也是彻底放手不管。
  管又管不起,人家嫌她是后妈。
  索性不多事儿,爱怎么样折腾,自己折腾去吧。
  淑兰爸只看重儿子,眼里只有儿子,根本不管女儿怎么样。
  王淑兰不急吗?
  怎么可能不急呢?
  急死了都。
  可是冯玉成一直不温不火,也不表态。
  处对象都是王淑兰主动,冯玉成被动接受。
  王淑兰这一年,又是帮着干活,又是帮着洗衣服,嘘寒问暖,就差直接搬到知青点和他一起住了。
  可是冯玉成的态度,还是不明朗。
  这让王淑兰急得不行。


第427章 六零养儿记56
  “玉成哥,我们结婚吧,都处了一年多对象,再不结婚的话,也不太好看啊。”王淑兰也是被逼急了,最后也顾不上矜持或是其它的。
  主动开口了。
  冯玉成嗫嚅了半天,最后也没说好还是不好。
  可是王淑兰已经打定了主意,今天一定要问出一个结果来。
  这么不明不白的拖下去算怎么一回事儿?
  冯玉成自己也纠结。
  家里说是帮忙安排着调他回城。
  可是已经两年了,还是没有丝毫可以回城的动向。
  如今要怎么办?
  真要在这里安家?
  像是王淑兰这样的年轻小姑娘,不像是之前自己盯好的小寡妇那样好打发啊。
  这也是冯玉成一直犹豫的原因。
  不好打发,将来也不好断了关系。
  冯玉成并不想在乡下找个泥腿子,回城之后,很没面子的好吧。
  可是王淑兰如今是铁了心想要一个结果,冯玉成最后也是倔不过。
  再加上家里已经两个多月没消息了。
  最后无奈之下,冯玉成咬了咬牙,同意结婚。
  “过完年吧,我看看能不能找大队长单独申请个宿舍。”冯玉成把时间往后推了推。
  而且也没说要盖新房子,只是说能不能再申请个单人宿舍。
  王淑兰倒是不在意这么多。
  一听冯玉成松口了,也放宽了不少心。
  再被村民调侃,王淑兰也大大方方地说着,明年就结婚。
  这对象,一处两年。
  也是难为王淑兰一直不放弃了。
  东姝都要被她感动了。
  冬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
  再转过年,1970年。
  形势依旧不太好。
  东姝因为有交易平台,倒是不缺吃穿。
  就是手里没啥余钱,全是一家挣的那点工分,换了粮剩下的能换点钱。
  好在供着两个孩子念书还是没有问题。
  仔细的养着两个孩子,顺便看看村里的瓜。
  转过年,村里又来了两批知青。
  每次的数量不太多,两个或是三个这样。
  但是,还是来人了。
  这让冯玉成更是绝了回城的心思。
  家里来信也是越拖越久,而且回复也是闪烁不定。
  不像是最开始那么言辞旦旦了。
  冯玉成不傻,甚至骨子里还有些小精明。
  家里孩子那么多,如今这是不想顾着他这个已经去了乡下的。
  还是主要顾着家里的那几个了吧。
  冯玉成心凉了几分,赶在秋收结束,天冷之前,和王淑兰办了婚事。
  韩大跃倒是给批了一间单身宿舍。
  真的就是一间房。
  灶台之类的,还是跟知青点的用一个。
  当然,如果不嫌麻烦,自己在房子外面垒一个也可以。
  不过还得买锅,而且天冷,外面也没办法做饭啊。
  王淑兰觉得能结婚就好,无所谓有没有其它的物质的东西。
  有情饮水饱。
  追求了两年多的男神,终于变成了自己的男人,这让王淑兰从里到外都透着愉悦的信息。
  便是这简陋的居住环境,也是半点也不挑剔。
  在王淑兰看来,冯玉成虽然是自己看过那本书里的男配,但是到底是城里人。
  而且没几年就可以回城了。
  虽然那个故事,自己最后没看完,不知道什么结局。
  但是能回城,王淑兰觉得凭借自己的本事,还是可以把小日子过得红火的。
  大概是觉得回城无望了。
  在刘娟和冯玉成先后结婚之后,早来的那一批知青,也开始找个差不多条件的在村里结婚,或是知青内部消化一下。
  总之,大家也不再抱着回城的希望,死守着了。
  开始慢慢的真正融入到这乡下的生活里去。
  时间,一年又一年过去。
  七年时间,似乎匆匆一闪就过去了。
  这七年里,王青梅又添了两个孩子,如今还怀着第四个。
  王淑兰也生了三个女儿,生活的不如意,再加上冯玉成还是从前那样,闷闷的,带着一点寡断的性子,这让王淑兰越来越不痛快。
  他们的生活条件倒是改善了一点。
  结婚第三年,两个人攒了一点钱,总算了盖起了三房小房,不过添了孩子之后,这三间房还是很拥挤的。
  但是,没办法了。
  冯玉成大部分时候,都是在小学任教,有一点工资,几块钱一个月。
  但是领了这个工资,就没有工分收入了。
  家里的分粮之类的,全靠王淑兰一个人。
  生活的重担,还有冯玉成的不解风情,终于将浪漫全部打破。
  如今王淑兰每天又摔又打,总是不太如意。
  东姝的房子离他们的不太远,每天都能听到王淑兰的各种吐槽声。
  韩建设似乎还是从前那样,中央空调,发动机式的暖男。
  不过如今却是暖上了新来的一个女知青。
  女知青漂亮又知情,嘴甜还会说。
  比王青梅这种被生活磨灭了性子的乡下妇人,见识多的很。
  韩建设不一定就存了其它的心思。
  但是他一惯的不懂拒绝,也不会跟其它女同志保持距离。
  这让王青梅气不过,闹了一场又一场。
  便是如今怀了孩子,也因为气不过,回了两次娘家。
  然后两家关系,也开始变得紧张。
  刘娟的头胎到底是不是王富贵的儿子,似乎也没人知道。
  毕竟儿子争气,七分长相随了刘娟,剩下三分随缘。
  大家也看不出来什么。
  之后又添了一个儿子,老王家已经很高兴了。
  在这种百态生活中,时间来到了1977年。
  东姝的两个孩子,也从最开始来到这个世界之时的小萝卜头,变成了两个大可爱。
  大丫如今亭亭玉立,又懂事又聪慧。
  狗蛋也是高高壮壮的小伙子,面容里隐约能看到一点韩丰余的模样,但是因为韩丰余和韩丰收是堂兄弟。
  所以,这长相到底随了谁,也没人说得清楚。
  两个孩子这些年的学业一直没停下来。
  虽然初中之后,便下地帮着干活。
  因为县城里的高中停课,所以他们没也办法继续念书。
  但是东姝一直没放弃对他们的教育。
  所以,当1977年冬天恢复高考之后。
  其它人或是惊讶,或是慌张。
  可是两个孩子,却是稳的很。
  甚至已经做好了准备。
  虽然不知道,他们学了这么久,到底能不能考个好大学。
  但是,总要试一试。
  就像妈妈说的那样,人生总要尝试。
  这一次不行,下一次总是可以的。


第428章 六零养儿记57
  1977年冬天,停了十年的高考,终于恢复。
  全国考生如潮。
  但是真正能通过考试的,却并没有多少。
  不过因为并没有放弃学习,这十年来,东姝一直努力的教育两个孩子人生道理,还有各科知识。
  所以,两个孩子就算是上了考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