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田园娇女:神秘夫君有点萌-第1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青灵村一派喜气。

    落了一片雨的路面上留下一串脚印,阿童越走越快,瞥见新漆锃亮的院门大开着,小脸绽放出开怀的笑,噔噔噔就往新家里窜。

    一路跑进二进院内,灶房北面有香烟升起,说笑声渐渐清晰。

    林叔扭头看见阿童,忙张开手接住横冲过来的儿子,嘴里忍不住喝斥道,“毛毛躁躁的干什么?!”语气却不带一丝怒气。

    阿童仰起头来笑。

    正在准备祭灶的众人看过来,阿童挣脱开林叔的怀抱,欢欢喜喜的道,“话已经带过去了。”

    腊月二十三祭灶天,二十四写联对,等二十六杀完年猪,赵家和易生爹就要动身去云南府。

    按照习俗二十五要磨豆腐,赵家和易生爹把这事省了,直接从刘好运家分点过来讨份喜意,二十五这天就用来请老何家、老常家和郝大叔三家,还有王小五吃顿饭,东家和下头佃户长工乐呵乐呵,全了情分,给这一年的活计画下句点。

    让阿童去送口信,也好让他这个小东家露个脸。

    赵彩央招手让阿童过来,伸手就是一顿揉搓,不等阿童嗷嗷叫着躲开,阿童急匆匆凑上来,肥嫩嫩的小手去拽赵彩央的衣角,童音稚嫩,“大师父,你要走了?”

    秦氏把祭灶的东西摆好,擦着围裙笑道,“瞧瞧阿童!等你大师父嫁出门去你可怎么办?”

    阿童虽小,却知道成亲是怎么回事,他只知道再过几个月,他最喜欢的大师父就要搬出去和易伯伯一起住了,长长久久的住下去,没有什么事不会轻易回家。

    秦氏话音才落,阿童嘴一瘪就哭起来,哭着哭着就要往赵彩央怀里钻。

    用彩央出嫁的话逗阿童屡试不爽,秦氏不以为杵,反而指着自家儿子的憋屈哭脸笑起来。

    林叔又好气又好笑,围在阿童身边轻声哄着。

    赵彩央忙将阿童抱起来,软软的小身子窝在自己怀里抽抽噎噎好不可怜,看着秦氏忍不住嘴角抽抽:秦氏这个做娘的简直恶趣味,以逗阿童哭为乐。

    好容易哄得阿童破涕为笑,林叔才带着一家子祭完灶神,穿过游廊往旧家走去。

    旧家的厨房先一步祭拜完毕,一行人才穿过东墙小门进了天井,西墙小门探出易生爹的身影。

    易生不在,易家祭灶的事易生爹一人简单办了,两家人碰头凑在一起,将过两天要带去云南府的行装又仔细清点一遍,自用包裹和年货分好依次搬上马车。

正文 第635章

    次日阿童起了个大早,自动自觉的抱了纸笔奔向造德学堂,和杜先生几人一起写对联。

    魏先生和成先生是同乡,明天和赵家一道启程,回自家过年,杜先生主仆随行。

    赵家人本想带着杜先生一起去云南府过年,杜先生却说他趁着过年还有些私事要办,谢绝了赵家人的好意,又有魏先生和成先生随行,赵家人便也没有反对,魏先生和成先生可比杜先生主仆靠谱多了,至少不会让杜先生主仆外出时吃亏或是受伤。

    饶是如此,秦氏还是特意去了趟镇上医馆,各式外伤药包了个一大包裹,交待杜林带在路上以防万一。

    秦氏爹娘死的早,全靠她将幼弟拉扯大,等到幼弟长大成人继承家中果林娶了妻,秦氏最好的年华已过,耽搁了终身大事,快二十岁才由媒婆说亲,嫁给林叔做了填房。

    秦氏这是把杜先生当长辈真心孝敬,赵彩央曾和齐氏梅箐感叹过:秦氏大概是缺少父爱,又习惯了照顾人,遇上杜先生这样生活自理能力欠奉的长辈,才会这样前后张罗照顾。

    这段时日相处下来,魏先生和成先生也看出端倪,再见秦氏儿子阿童过来,无形中就多了分亲昵,和对小辈的真心疼爱。

    杜先生依旧捻须笑得讳莫如深,却也和魏先生、成先生一道,在一旁指点杜林和阿童写对联。

    造德学堂虽停了学,等到年初八才会开学,这几天也不少人进进出出——多是小学子家中大人,过来帮着洒扫做饭,尽一份薄礼。

    也有不少人上门求先生写对联。

    杜林和阿童才放下笔,杜先生三人已被簇拥着往前头花厅去,看着村民送上的红字摞得高高的,再看村民恭敬讨好的笑脸,三张老脸忍不住抖了抖。

    阿童捂嘴笑,抱着写好的对联闪身出门。

    回家就急着邀功,掰着小指头算,“何大爷家,常大爷家,郝大叔家都送了!剩下这些是我们家和易伯伯家要贴的,这些是给府尹夫人家的。”

    红底洒金的纸上,笔迹稍显稚嫩力道不足。

    易生爹却是喜得舍不得放下,拉着阿童就去贴对联。

    赵彩央仔细收好给县令家的对联。

    走之前,她还要去义父义母家拜别,除了对联还要送上份年货尽心意。

    等到二十五这天,赵家两间大院已经贴满了新写的对联和福字,老刘家、老黄家和郝大叔家带着王小五上门吃饭,送上自家备的年礼。

    众人一番寒暄,女眷去厨房忙活,男眷则在厅堂内吃茶说话。阿童得了林叔的许可,由王小五看着,带着几家孩子一道,又跳又笑的小跑过游廊,去新房放烟火玩。

    孩子们个个玩的脸色泛红,何、常、郝三家长辈看着自家小辈兴奋之色溢于言表,俱都露出了受灾迁徙前才见得到的开怀笑容,不由又是开怀又是感恩——短短几个月的相处,三家人无不感慨自家有福气,能遇上赵家这样仁善宽厚的东家。

    不仅时常明里暗里帮衬自家,就是阿童这个小东家也丝毫没有架子,愿意跟自家孩子们打成一片。

正文 第636章

    阿童曾经寄人篱下,也是到了青灵村遇到赵家后再渐渐打开心扉,以前赵彩央、梅箐和易生是如何看顾他的,如今他也如何照顾身边的孩童,比之对待家人,并未厚此薄彼。

    这一顿晚饭宾主尽欢。

    次日大早,刘好运就操着家伙登门,帮赵家杀年猪。

    青灵村并非家家户户都养得起牲畜,这天杀年猪的人家院内都聚着或帮忙或凑热闹的人,按照习俗,帮忙的人要分一份猪肉,除了相熟的人家,凑热闹的人也能分一杯羹吃。

    赵林家一共四头猪,比不得村里的李寡妇养得多,凑在院子里围观的人却不知多处多少。

    且不论村长家情形如何,赵林两家在李长贵的指点和帮助下,将四头养的肥壮的年猪都杀了,张氏看着儿子杀完自家的年猪,也抱着家伙什过来,帮着易生爹秦氏一起,灌制血肠、粉肠。

    赵彩央和梅箐帮着打下手,这边将血肠粉肠放到大缸里冷冻储藏,那边林叔豪了一把,除了两家留着用的,剩余的按照和易生爹商量过的,尽数都分送给邻里和村南那三家佃户。

    杀年猪的热闹过后,一行人准备晚饭还有明天启程后的路上吃食,赵彩央简单洗漱换了赶紧衣裳,带着阿童一起,抱着大包小包往镇上去。

    府尹大人家早得了消息,吴麽麽带着儿媳妇等在角门外。

    赵家马车拐进胡同口,守在一旁的吴麽麽二儿子忙上前接车。

    吴麽麽和儿媳妇见过礼,满脸是笑的领着赵彩央和阿童往二门去。

    府尹大人也等在花厅里,众人见过礼,等府尹夫人问过阿童几句话,府尹大人就拉着阿童考校功课,说到兴起干脆带着阿童去前头书房说话。

    赵彩央送上家里新杀的年猪肉,还有阿童写的对联,笑道,“家里的一点小心意,还望义父义母别嫌弃。等从云南府过完年回来,我再来看义父义母。”

    府尹家又哪里缺这些,重要的是心意。

    吴麽麽兴高采烈的谢过,带着儿媳妇媳妇下去放东西,顺便将准备好的回礼拿上来。

    府尹夫人拉着赵彩央坐到身边,说了一会儿话,见吴麽麽回转,便话锋一转,“之前答应你娘,要办你挑几个丫环用。这次你们要去云南府,正好将人带在身边使唤,要是不得用回来义母再给你换人。”

    时机挑的真是好。

    现在在家里用不着下人,也不方便用,借着去云南府新居,正好可以名正言顺的带在身边使唤,过年忙乱也正是考校丫环能力的时候。

    用得好就直接留在云南府,和齐氏做个伴,也能把大小事情管起来,到时候就直接带去易家。

    用得不好,过完年再待会水临镇,由府尹夫人处置。

    挑人和打发人都不用她经手,调/教人却是实实在在由她亲力亲为。

    越是奔波忙乱的时候,越能看出新到身边的人得不得力。

    赵彩央闻言脸上并无意外,再看和吴麽麽一起下去的儿媳妇还未回转,心中一动,乖顺的应下来。府尹夫人拍了拍赵彩央的手,笑得十分慈爱,冲进屋后就等在一旁的吴麽麽微微颔首。吴麽麽笑着应声,听着外间动静,转身撩开厚重的门帘。

正文 第637章

    阿童曾经寄人篱下,也是到了青灵村遇到赵家后再渐渐打开心扉,以前赵彩央、梅箐和易生是如何看顾他的,如今他也如何照顾身边的孩童,比之对待家人,并未厚此薄彼。

    这一顿晚饭宾主尽欢。

    次日大早,刘好运就操着家伙登门,帮赵家杀年猪。

    青灵村并非家家户户都养得起牲畜,这天杀年猪的人家院内都聚着或帮忙或凑热闹的人,按照习俗,帮忙的人要分一份猪肉,除了相熟的人家,凑热闹的人也能分一杯羹吃。

    赵林家一共四头猪,比不得村里的李寡妇养得多,凑在院子里围观的人却不知多处多少。

    且不论村长家情形如何,赵林两家在李长贵的指点和帮助下,将四头养的肥壮的年猪都杀了,张氏看着儿子杀完自家的年猪,也抱着家伙什过来,帮着易生爹秦氏一起,灌制血肠、粉肠。

    赵彩央和梅箐帮着打下手,这边将血肠粉肠放到大缸里冷冻储藏,那边林叔豪了一把,除了两家留着用的,剩余的按照和易生爹商量过的,尽数都分送给邻里和村南那三家佃户。

    杀年猪的热闹过后,一行人准备晚饭还有明天启程后的路上吃食,赵彩央简单洗漱换了赶紧衣裳,带着阿童一起,抱着大包小包往镇上去。

    府尹大人家早得了消息,吴麽麽带着儿媳妇等在角门外。

    赵家马车拐进胡同口,守在一旁的吴麽麽二儿子忙上前接车。

    吴麽麽和儿媳妇见过礼,满脸是笑的领着赵彩央和阿童往二门去。

    府尹大人也等在花厅里,众人见过礼,等府尹夫人问过阿童几句话,府尹大人就拉着阿童考校功课,说到兴起干脆带着阿童去前头书房说话。

    赵彩央送上家里新杀的年猪肉,还有阿童写的对联,笑道,“家里的一点小心意,还望义父义母别嫌弃。等从云南府过完年回来,我再来看义父义母。”

    府尹家又哪里缺这些,重要的是心意。

    吴麽麽兴高采烈的谢过,带着儿媳妇媳妇下去放东西,顺便将准备好的回礼拿上来。

    府尹夫人拉着赵彩央坐到身边,说了一会儿话,见吴麽麽回转,便话锋一转,“之前答应你娘,要办你挑几个丫环用。这次你们要去云南府,正好将人带在身边使唤,要是不得用回来义母再给你换人。”

    时机挑的真是好。

    现在在家里用不着下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