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武汉和武石忙乖觉的又放慢了脚步,落在人群最末端。
齐氏几个走在前头,自有说笑声不时传来,易生抱着阿童,和赵彩央坠在后头。
走动间,就能听到赵彩央手腕间传来的对镯轻碰的脆响,易生目光直视前方,刻意压低的声音传入赵彩央耳中,“好容易能一起过除夕,你就没点表示?”
小孩子才爱欢欢喜喜的讨红包,再说同辈之间哪有互相给红包的道理。
想要对镯的回礼就直说,偏要拐弯抹角的问她怎么没有点“表示”。
赵彩央闻言忍俊不禁,听着身后武汉和武石的脚步声不远不近,才放心转过头,嘟囔道,“年前是最忙的时候,我哪里知道你会突然送东西给我……你放心,将来一定补给你,定不会让你吃亏。”
这话说的,好像他只是就事论事的讨要东西,明知他对人不对事,他要的是她的心意。
易生眼角一翘,想要反嘴戏谑回去,目光不知怎么的就落在赵彩央嘴上。
微微侧仰的前脸上,红唇莹润饱满,说话间一张一合,呼出着寒夜的白气,白气似薄雾转瞬即逝,却越发衬得樱唇嫣红如盛开的红梅。
鼻端似乎真有梅香萦绕,瞬间就唤醒了之前两人亲密接触时尝到的香甜情动滋味,易生面色有些恍惚,半垂的眼中流光闪动,突然说道,“古树庙外有一大片竹林,在云南府颇负盛名。等到年初三去上香,我带你去赏竹。”
本要过完二月二龙抬头还算过完年,若是条件允许赵家本想待到元宵节过后,只是阿童要读书,赵彩央二月十七就要办婚宴,二月十五就得从青灵村出发,晚回不如早回,赵家便定下年初四就启程回青灵村。
正文 第667章
武汉和武石被自家老爹低声一喝,晚间吃的酒醒了大半,一个抱着斗篷,一个抱着伞,忙忙冲武大管事招呼一声,快步出了角门。
见武汉和武石追上前头的人,武大管事目送众人拐出小胡同,才吱呀一声关上角门。
五福胡同家家户户都在大门屋檐下挂了红灯笼,整条大路照得通亮,除了各家墙头内隐隐传出的人声,外间只余赵家一行人往家走去的脚步声。
三三两两并肩而行的人影托得老长。
过了子时夜更深沉,空气中的冷意更重,武汉和武石赶到易生身侧,偏头一看才松了口气——今晚易府上下不分主仆都在辞旧迎新,今晚并无贴身服侍的差事。方才赵家人准备告辞回家守夜,武大管事急忙叫他们带着遮雪的用具跟上,以防半夜落雪,他们还奇怪这么近哪里用得着送,原来是易生跟着出来了。此时见易生怀中抱着的阿童,才知是怎么回事,并非他们失职。
阿童早玩累了熬不住。
阿童则趴在易生肩头,歪着脑袋也已睡得雷打不醒,新作的锦袍胸襟塞得鼓囊囊的,全是今晚得的压岁钱。
易生单手托着阿童,偏头看向跟上来的武汉和武石,伸手抵在唇上示意他们噤声,省得吵醒阿童。
武汉和武石忙乖觉的又放慢了脚步,落在人群最末端。
齐氏几个走在前头,自有说笑声不时传来,易生抱着阿童,和赵彩央坠在后头。
走动间,就能听到赵彩央手腕间传来的对镯轻碰的脆响,易生目光直视前方,刻意压低的声音传入赵彩央耳中,“好容易能一起过除夕,你就没点表示?”
小孩子才爱欢欢喜喜的讨红包,再说同辈之间哪有互相给红包的道理。
想要对镯的回礼就直说,偏要拐弯抹角的问她怎么没有点“表示”。
赵彩央闻言忍俊不禁,听着身后武汉和武石的脚步声不远不近,才放心转过头,嘟囔道,“年前是最忙的时候,我哪里知道你会突然送东西给我……你放心,将来一定补给你,定不会让你吃亏。”
这话说的,好像他只是就事论事的讨要东西,明知他对人不对事,他要的是她的心意。
易生眼角一翘,想要反嘴戏谑回去,目光不知怎么的就落在赵彩央嘴上。
微微侧仰的前脸上,红唇莹润饱满,说话间一张一合,呼出着寒夜的白气,白气似薄雾转瞬即逝,却越发衬得樱唇嫣红如盛开的红梅。
鼻端似乎真有梅香萦绕,瞬间就唤醒了之前两人亲密接触时尝到的香甜情动滋味,易生面色有些恍惚,半垂的眼中流光闪动,突然说道,“古树庙外有一大片竹林,在云南府颇负盛名。等到年初三去上香,我带你去赏竹。”
本要过完二月二龙抬头还算过完年,若是条件允许赵家本想待到元宵节过后,只是阿童要读书,赵彩央二月十七就要办婚宴,二月十五就得从青灵村出发,晚回不如早回,赵家便定下年初四就启程回青灵村。
正文 第668章
齐氏几个真心替玉玲高兴,林叔看向孙大郎,“彩央让你去玉玲那里帮忙,你要尽心尽力,可不能丢彩央的脸。”
孙大郎现在算是赵家的家仆,赵彩央让他空闲下来去玉玲手下做事,纯粹是人尽其用。
听林叔这不知隐情的正色交待,玉玲面色古怪,孙大郎倒是处之泰然,忙恭声应下。
林叔点点头,说起孙二郎在同知大人府的事,“你们兄弟俩都是机灵的,孙二郎能跟着同知大人做事是他的福分,也要看他的造化和能耐。你虽是在易生和玉玲那里做事,也要想着你兄弟的脸面,做事要谨慎稳重,不要出了差错。”
孙二郎和孙大郎是亲兄弟,有心人要打探能轻易得知这层关系,无论是兄弟俩那个出了差错,另一个都脱不了干系,自己出事不要紧,不要连累了主家。
林叔这是在敲打孙大郎。
齐氏是寡妇妇人,而她再如何也只是个十几岁的姑娘家,林叔这些话都是替她说的。
那些好听不好说的话林叔都替她提前说了,是维护她也是担心她。
赵彩央听得心头又暖又涨,也不出声插话,只静静听着。
面无异色,似乎十分受教,只躬身仔细应和。
这是有了出路,心思放踏实了?赵彩央眉梢微挑。
玉玲对视一眼,互换了个眼色,玉玲从袖袋中掏出一沓银票递给赵彩央,笑道,“这些还给彩央妹子。盘粮仓没用上,我们自己手上的银钱够用了。”
这是上次玉玲去赵家,说起漕运的事,赵彩央借给玉玲的银两。
居然原封不动的还回来了。
玉玲手里有多少钱她当然知晓,赵彩央接过银票没有收,目露疑惑看向玉玲。
玉玲指着孙大郎,“粮仓能盘下来,干活的人手能这么快雇齐,都是孙大郎能干。他出了不少力,自己也贴补了些钱。所以银钱凑手,彩央妹子的这些银票就没用上。”
这话其他人听不懂,她确实听得明白。
早在孙大郎劫持她后私下交出银钱给易生赎罪后,她就一直记着,孙大郎当着易生的面,只许出去了贩私盐半年的收益。
她是知道孙家有一定的家底,孙村长这些年为虎作伥也不是白来的。
听玉玲的话外意思,孙大郎是将剩余的所有银钱都给了玉玲周转。
说是贴补,大概是无条件的奉上了银两。
孙大郎要动这么一大笔钱,不可能没和孙家商量,孙家把剩余的全副身家都给了玉玲,这哪里是贴补,是表态。
孙家和孙大郎这是正式像她和乌头山寨子投诚了。
聪明人做事不动声色,还能做到点子上。够直接,也够安稳。赵彩央转头对上玉玲的视线,看到二人眼中的深意,嘴角忍不住翘起来。
玉玲再三肯定孙大郎的“能力”,话落在林叔耳中,方才肃穆的脸色一松,放下心来。
而孙大郎睃了眼面带浅笑的赵彩央,心知她想通了其中关节,也暗暗松了口气,言行间带出几分泰然和轻松。
正文 第669章
该暗示的话已经带到,玉玲和赵彩央相视一笑,话锋一转说起这段日子在云南府的事。
两人新购置的院落在商户集中的六巷胡同,二进的小院子不似赵府这样宽敞,却比原先乌头山寨子的简屋陋室好上数倍,玉玲目光晶亮,话音带笑,“前阵子忙着粮仓的事,这几天才把家里拾掇清楚。家里外墙就靠着河,等你们下次再来天气也转暖了,来我家做客还能游河。”
玉玲买定房子后给青灵村送了信,刘家就买在云南河畔边上,小园子里有座三层的绣楼,登高正能望见墙外的云南河下游河段。
和乌头山寨子不同,刘家是属于玉玲的家,也怪不得一向言行爽利的玉玲说起新家来,笑容里难得透出几分矜持的笑意。
众人笑起来,阿童眼睛大亮,拿起茶碗将嘴里茶点喂下去,迫不及待的就缠着玉玲,说起昨晚在易府深夜游湖的事来,叽叽喳喳说个不停,话里话外不忘暗示玉玲,到时候去刘家玩儿,可以一定要准备好小船和渔具。
就算没有赵家对乌头山寨子的种种恩情在,阿童这样的孩子也讨人喜欢,这样毫无顾忌的要求这要求那的,正是不和他们见外的表现,玉玲笑得眼睛都眯起来,拉着阿童不住口的应承。
秦氏直言不讳,“外头生意有狗蛋和孙大郎忙活,玉玲这么喜欢阿童,还是趁早成亲自己生一个。”
说得好像玉玲尽管在外面忙是有多么不对,搞得一个人就能生娃多么简单似的,众人忍不住哈哈大笑。
玉玲脸色通红,拉着阿童却舍不得放,玉玲嘿嘿跟着傻笑,目光不停往赵彩央身上瞟。
这目光意味太明显,赵彩央又好气又好笑,伸手就去拧玉玲,玉玲还没痛叫出声。
赵府上房厅内一阵欢声笑语。
正说得热闹,吴二媳妇进来秉道,“阿巴干和他的太太过来拜年了。吴管事将阿巴干请去了前头花厅,阿太太正往二门过来。”没想到阿巴干不是送拜帖,而是亲自登门拜年。
赵家众人有些意外,见玉玲不明所以,秦氏便和二人说起胡商阿巴甘的事。
林叔起身要去外头招待阿巴干,赵彩央想了想,看向林叔,“让狗蛋哥和孙大郎玉玲姐一块儿去吧。”
虽说隔行如隔山,但胡商阿巴甘家大势大,刘家往后在云南府定居能和阿巴甘有来往也是好事。
阿巴干这样和赵府走动,是有意交好,不如就势把刘家也算进来,以后几家好互相有个照应。
林叔心中了然,带着玉玲和孙大郎边说边往前院而去。
赵彩央会这样想,阿太太也是这样想的,年初一会登门拜年的都是关系亲近的人家,是以进了厅内拜会过赵家女眷,目光落在玉玲身上,热络丝毫不减,推心置腹道,“我听说你们才在六巷胡同买了房子,我们家里有几个子侄也住在那儿,你家里要是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只管找我家男人,或是去阿巴甘成衣铺找裘大管事都行。”
正文 第670章
又转头看向赵彩央,“六巷胡同那儿住的就是特思齐和阿其林。”
原来特思齐和阿其林也住在六钱胡同,真是巧。
赵彩央笑着点头。
阿巴干是个精明的,阿夫人看着也是个八面玲珑的,第一次见面三两句话就把彼此关系拉近了,颇有些自来熟的架势,却又不让人觉得别扭。
阿夫人喝了口茶,将红包派给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