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着这句暗示意味十足的话,破/瓜之处似乎又隐隐作疼起来,赵彩央抬手就推开易生的脸,抱着被子缩成一团,瞠目道,“你,你别再……我还没好……”
易生一愣,眼中暗潮褪尽化作担忧,作势就要掀开被子去看,赵彩央已经抢过他手中衣物,翻出自己的小衣,从衣襟暗袋里摸出一张已经皱巴巴的纸笺,照着易生的侧脸就拍上去,“你别折腾了,我,我待会儿泡个热水澡就好。你把这个给我签了!”
说着也不管易生如何,随手扯过他脱下的喜服披上,忍着身上不适拐进净房里。
易生看着她落荒而逃的背影低低笑起来,扯下贴在脸上的纸笺一看,顿时错愕。
上头只有简短一句话——易生要是敢纳妾,就和离。
古树庙后竹林许下的诺言,还真被赵彩央写成了一份简单粗暴的不纳妾字据。
看这架势,是一早随身备好了,准备一成婚就甩给他。
易生抽了抽线条美好的薄唇,半是无奈半是好气的沉声道,“赵……采……央……”
净房内就传来赵彩央清脆的笑声。
易生不自觉扬起嘴角,挑着眉摇摇头,伸手去拉床头的挂绳。
须臾屋外就传来上楼的脚步声。
吴二媳妇冲秋兰和冬梅使了个眼色,让她们带着粗使婆子走净房的外门,把热水先抬进去——净房临着东里间有扇对外的小门,方便婆子抬水进出,里头挂着帘子的小门在室内大床边上。
里头什么情况还不知道,吴二媳妇又是经过事的妇人,自然不会贸贸然带着一帮人直接进东里间。
自己通报一声掀帘进去,果然就是满室狼藉,易生已经松松系着中衣坐到炕上,正拿着印章往手中纸笺盖,身上衣物又皱又乱。
听着净房传来的说话声,间或有赵彩央略显低弱的应和声,吴二媳妇脸上笑意更深,也不管易生在干嘛,一路走一路顺手推开窗扇通风,径直走到黑漆大床边,探身去找白帕。
看着白帕上滴落的痕迹,再看狼藉的床面,饶是吴二媳妇都忍不住红了脸,偏头偷偷看了眼高壮的易生,心中咂舌,姑爷年岁大,又是这样的身板,怪不得夫人声音那样虚弱,这真是……老夫少妻,干柴/烈火。
这么想着,面上却不敢露出半点,将喜帕收紧匣子里拿好,便转身走到土炕边,弯身就要去收拾地上散落的一团东西。
易生吹了吹手中纸笺,心情似乎十分好,“那些同心结放到炕上就行,待会儿我和夫人自会收拾。”
姑爷能折腾归能折腾,话里话外却是不离夫人二字,连这种小玩意都想着和夫人一起布置。
好事,大好事。
正文 第757章
放眼看过去,雅源阁虽只是一进的小院子,但左右向拓得比一般房屋大,后头连着一排倒座房,三间西厢房给了大丫环用,东厢房暂时摆着赵彩央的嫁妆,东厢房和大花厅之间还连着一道月亮门,进去就是一套独立的小跨院正对着大花厅有个半大不小的布置成假山庭园的天井,对过就是穿堂,穿堂内插屏桌椅一应俱全,再往外才是雅源阁的院门。
真论起来,雅源阁还要比青灵村赵家要大些。
这么一看,自己带来的人加上雅源阁原有的,只怕都住不满。
赵彩央摆手让秋兰和冬梅不必服侍,自己替易生夹了几筷子菜,便边吃边问道,“府里下人的人数和编制,爹或者武大管事那里可有拿出具体的章程?”
说到底,易赵两家以前过的都不是呼奴唤婢的生活,先不论做主子的习不习惯前呼后拥的让人伺候,首先长史府该有的体面就不能省。
光看作为男主人易生的院子,就可以推知其他几个主要的院子下人恐怕也不多。
赵彩央会先问起这个,倒是题中应有之意。
易生倒是无所谓,随口道,“爹就等着你进门来管长史府,陈双全那里倒是都整出了章程。等三日回门之后,我让他来给你回话就是。”
果然以易生爹的性子,不会有心思去管长史府的中馈。
让武大管事直接给她回话,就是表明了直接把管家的权力交给她。
赵彩央倒也不意外,知道易生爹和易生心里有数,便不再多问,安安静静吃过早饭,便和易生往安享堂而去。
长史府一共四进院落,易生虽是男主人,但易生爹是最高长辈,便住了三进院落的主院安享堂,将二进院落的雅源阁做了新房,四进院落大半空置,靠西的一处大院子就做了祠堂,将来用作供奉祖先牌位、处理易氏族中事务,唤作先慈堂。
新婚第二天认亲,赵彩央就将吴二媳妇,秋兰和冬梅一并带上——这三个就是她身边常用的得力下人,总要去安享堂那里认个脸。
经过碧玉苑,走了有小两刻钟才看到安享堂院门,易生爹身边新添的黄管事已经等在门口,见人过来忙一叠声往内通传。
赵彩央跟在易生身侧进了安享堂,此刻也来不及多看院内如何,只微笑着和黄管家寒暄几句,便跨进了上房正厅的门槛。
易家和赵家一样没有其他直系亲戚,人口比赵家还要少,只有易生爹和易生两人,是以今天认亲未免太过冷清,易生爹便请了徐氏一家,连带着高真俊一起观礼。
却没想到,府伊夫妇也赫然在座。
他们是赵彩央的义父母,按说算是娘家人,没想到易生还特意请了府伊夫妇过来,想来也是怕今天人太少显得冷落,请了这对身份较高的人来坐镇,给赵彩央撑场面。
吴二媳妇这两天没停过的笑,内里喜意越加重了起来。
那边已有小丫环摆好跪垫,赵彩央便跪下行过礼叫过易生爹,改了称呼后,双手捧着茶给易生爹喝。
正文 第758章
易生爹笑呵呵接过茶实实在在喝了一口,便放下个颇沉手的妆匣做见面礼。
一旁秋兰便将赵彩央做给长辈的见面礼,两双鞋面,并赵彩央另准备的一个小荷包送上。
易生爹细细翻看鞋面夸赞几句,捏了捏小荷包有些意外,眼中笑意却是更盛,照例说了几句训诫的话,便亲自将赵彩央扶起来,拉着她的手问了好半天才舍得松开。
做公公的这样给儿媳妇面子,可见有多中意赵彩央,其他人就更不会拖沓行事。
赵彩央和易生依次给徐氏一家、府伊夫妇行过认亲礼,有来有往送了认亲礼收了见面礼,说笑打趣几句,这简单却不乏郑重的认亲礼就算完了。
吴二媳妇和王麽麽下去张罗早饭席面。
其他人还好,易生爹和徐氏视线在赵彩央和易生身上打了个转儿,两人不由相视一眼,都会心笑起来。
看赵彩央行动间的滞涩感,再看小姑娘面上难掩的薄媚春/色,徐氏这个已婚妇人又哪里看不出昨晚的洞……房是极其……顺遂的。
易生爹再去看儿子,就见易生虽一如既往的肃然,通身却透出往常没有的神清气爽,心底简直乐开了花。
他原来就愁儿子独身二十几年,彩央年岁又小,儿子这个做夫婿的或是不懂得心疼人,或是不解风情,对上个娇嫩得像花一样的小姑娘,哪里要是一个不好,他可不得更愁了?
想到早上王麽麽送过来的喜帕,加上两人这幅模样,看来她的心可以落回实处了。
小两口能知情识趣,她抱孙子的日子可就指日以待了。
易生爹想到这里,再对上徐氏别有深意的视线,脸上的笑容就褪了往日的温和,激荡得仿似人都年轻了几岁。
这两人眉来眼去的,赵彩央也不是毫无所觉,略一想明白不禁脸色微红,做贼心虚似的拉开和易生的距离,凑到吴玲儿身边说起小话来。
老少女眷说着家长里短,易生也不会在这会儿粘着赵彩央不放,自去和一众男眷闲话。
等男女分桌吃过认亲的席面,府伊夫妇就起身告辞,府尹大人公事繁忙,多逗留一晚也就是为了给义女撑场面,手里还有一堆公事,马上就要启程回府衙。
众人先将府伊夫妇送出长史府,便又往四进院落的先慈堂走去。
易家如今除了易生这一房,易风还没有娶亲,来云南府重新立起门户,自然直立宗族,易生既是宗长又是族长,新媳妇拜祠堂入族谱的仪式便一并放到了认亲这天。
也是易家人口太少,易生又能直接做主,才能化繁为简。
到了先慈堂一看,偌大的祠堂正厅内条桌排了不少,上头却也只有易母的牌位,并新画出来的画像挂在各自牌位上方。
赵家家业人口待兴,易家又何尝不是?
赵彩央暗暗吸了一口气,随着管祠堂的小管事唱诺,跟在易生爹和易生身后,依足规矩叩拜祭祀。
这下徐氏也算重新有了正经娘家能依靠,虽已是出嫁多年的人,也讨了易生的便宜和首肯,等赵彩央一行完礼,也跟着重新祭拜了一次祠堂。
正文 第759章
徐氏起身时眼中就有些泛红,转头去看易生爹,亦是满脸感慨。
两人难免都想到原先娘家家败人亡的旧事,一时心下又是慨叹又是踌躇,徐氏便站到易生爹身边,两个兄妹相对默然,却也比以往多了些不曾有的牵绊。
那边易生已经进了祠堂正厅,让小管事拿了族谱来,亲手将赵彩央的名字添进易家族谱内。
赵彩央作为易生正妻,身为易氏宗妇的名分正式落定。
这是重大家事,徐氏一家就又多留了半天,等中午热热闹闹吃过中饭,才告辞离去。
在安享堂盘桓半天,易生爹留易生和赵彩央喝过一盏茶,略作消食,便笑着催促二人,“昨天闹腾了一天,今天又忙活了大半天,赶紧回去好好歇个午觉,晚上再过来吃饭,我们爷三个再好好说说话。”
说着慈爱的目光就落在赵彩央身上,语气透着十足的关爱。
此情此景,易生爹这难得外放的热络,倒叫身为新嫁娘的赵彩央有些不自在,忍不住就睃了易生一眼。
目光中就带出若有似无的嗔怪——都是这家伙早上又赖床又要布置同心结,还说什么时辰还早,结果到了安享堂满屋子的人看着都等了好一会儿了。
新人姗姗来迟,别的不说,光看刚才易生爹和徐氏意有所指的笑,就知道有人想歪了。
易生被这一眼扫得脸上依旧肃然,嘴角却忍不住微微翘起来。
易生爹却是直接乐出了声,假作没看懂赵彩央和易生之间的机锋,欢欢喜喜的将两人送出正房,目送两人出了安享堂院门,才舍得回屋歇晌。吴二媳妇一路旁观,脸上喜色不比易生爹这个做公公的少,老夫人慈爱明理,姑爷又疼夫人,他们能进长史府当差,可真是难得的福气。这么想着,就冲秋兰、冬梅使眼色,刻意落后几步,只远远坠在易生和赵彩央身后小步跟着。
………………
从安享堂回雅源阁,要经过大半个碧玉苑。
绵绵春雨下到这会儿还没停,倒是给沿途景致多添了分朦胧宁致。
跟着赵彩央陪嫁到长史府的一众下人还只是在雅源阁进出走动,吴二媳妇几个因着贴身服侍的便利,倒是先一步逛上了长史府内院的景致,吴二媳妇就挑高了油纸伞,和秋兰、冬梅小声说着一路见闻。
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