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情陷大明:秋香点伯虎-第1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会做他想了。”
秋香沉思起来。
华文又道:“秋香姑娘,你们萃芳阁的人,也不是没有外出献艺过,蒋公公寿辰那日,你们不就去过他府上献演《白蛇传》嘛。华某请你们于正月十五夜里到秦淮河献艺,是因为看过你们初六那天的文艺汇演,实在精彩之至。届时,你们只需挑三两个文艺汇演中的节目,再表演一下即可。秋香姑娘放心,华某对待诸位,定如蒋公公那般礼遇。绝不会难为诸位。”
这时,秋香也有了主意。“华公子,此事还请容我们好好商量一番,明日上午,我给你答复如何?”
“好好好,那明日上午,华某再来萃芳阁。告辞!”
华文来得突然,走得也很快。
华文走后,秋香便和众人商量起了华文说的事情。经过一番商议,萃芳阁众人达成了一致意见:有钱不赚王八蛋,去!
于是,第二日上午,华文再来萃芳阁时,秋香就告知他,萃芳阁答应于正月十五夜里,去华文所说的画舫上献艺。
华文又和秋香商量了一些细节问题,随即离去。
……
回过头来,再说说华文是如何想到邀请萃芳阁的人外出献艺的。
其实这件事情,却不是华文自己的主意。这个主意乃是蒋谦提出的。
话说年初一那天,华文曾到蒋谦府上拜年。蒋谦很热情的亲自出面接待了华文。
二人在蒋府客厅闲聊了一阵,蒋谦有意无意的,将话题引到了萃芳阁的事情上。
那时,萃芳阁还没有进行新春文艺汇演的演出,华文和蒋谦聊起萃芳阁,自然会说到《白蛇传》。借机,蒋谦将他自己过生日那天,邀请萃芳阁的人到他府上演出的事情又说了一遍。还对萃芳阁演出的《白蛇传》大赞不止。
华文虽然没有在蒋谦过生日那天亲至蒋府祝寿,可他也是看过《白蛇传》的。于是,自然而然的,华文也随着蒋谦的意思,对萃芳阁大赞了一番。还说,如果有机会,他也想请萃芳阁的人到华府演出一次。
华文此言,正中蒋谦下怀。原本,就算华文不自己提出此事,蒋谦也会怂恿华文的。如今听华文主动提起,先不管他是真有此意还是仅仅是随意一说了,蒋谦立刻就对华文说,机会还不容易找,马上就是元宵节了,到时候你华公子定然会到秦淮河上赏灯,不如你干脆请萃芳阁的人到秦淮河的画舫上演出。那样,你华公子既有面子,也助兴不少。
蒋谦如此一说,华文还真心动了。元宵节,像他这样的世家公子哥,往往会聚在一起,租条画舫,夜游秦淮河,喝酒赏灯。往年在金陵时,华文就是这么做的。他离开金陵两年了,去年才随父亲回到金陵城,说起来,他对今年的元宵节也格外期待。
元宵节夜里的金陵城那叫一个美啊!那夜,满城灯火游人如织,这一点,在北京同样如此。可是,金陵城的元宵之夜,秦淮河上灯船密布,画舫游船中歌舞喧嚣、美酒佳肴相伴,却是北京城中所没有的风光。
离开金陵两年了,这回到金陵后的第一个元宵节,华文原本就想在他那班狐朋狗友面前大大的露一次脸,如今,蒋谦倒是给他出了一个极好的主意。
等到了正月初六那天,华文在萃芳阁看了新春文艺汇演的各个节目,想邀请萃芳阁于元宵节夜间去秦淮河上演出的念头就更强烈了。
那天下午,他又去了蒋谦府上一趟。他对蒋谦说,他已经决定了,要在元宵节那天请萃芳阁的人到秦淮河上演出。同时,他还邀请蒋谦一起前往。
蒋谦虽然没有立即答应,可也对华文说,他会考虑华文的邀请的。
那天,华文离开蒋谦府上时,蒋谦亲自将其送到大门外。望着华文远去的马车,蒋谦胸有成竹的笑了。
那么,问题又来了。蒋谦为什么会给华文出主意,让华文非得于正月十五那天夜里邀请萃芳阁的人外出献艺呢?
这一切,在华文看来,都是他和蒋谦闲聊时无意中提到的事情。可实际上,这全是蒋谦有意为之。
追根溯源,蒋谦的这么做的真正起因,还是源于宁王爷朱宸濠要他将萃芳阁收入旗下的那封信。
朱宸濠交代的事情,蒋谦自然要尽心办理。可他也知道萃芳阁不同于普通商家,想让萃芳阁改换门庭,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就算他权利再大,可要做成这件事,却不能明着来,只能暗里进行。
蒋谦经过一番苦思冥想,决定借刀杀人。而华文,恰恰是他要借的那把刀。
一来,华文是华太师的儿子,借华文之手对付萃芳阁,份量足够;二来,朱宸濠曾经对蒋谦说过,华文有意与朱宸濠交好,说起来,他和华文也算盟友。对付萃芳阁的事情真要暴露了,他只要对华文搬出朱宸濠,华文想来也不会追究此事。
一个徐荣,一个蒋谦,这两人都开始了针对萃芳阁的阴谋布置。两张无形的大网,已经开始罩向萃芳阁头顶。而萃芳阁中众人,包括秋香在内,对此却还一无所知。

☆、第272章 无形的网(下)

周水根是一个船工。他的祖上三代,也都是跑船的。就连周水根出生时,也是在船舱之中。在他自己的记忆里,在船上过的日子,要远远多于在陆地上。他清晰的记得,从十岁那年开始,他就跟着父亲学习操船的技术和相关知识了。
如今,周水根已经四十多岁了,他的两个儿子,也都已经成年,帮着他一起跑船。
前年,周水根用积攒了多年的积蓄,购买了一条能容纳四十多人的客船。从此,父子三人终于告别了给别人打工的日子。
周水根的船,从买来之后,就一直在长江上航行。只有每年的元宵节,他才将船驶进秦淮河,供那些夜游秦淮河的客人乘坐。元宵节那几天,也是他们一家收入最好的时候。
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又要到来了。周水根一家在正月初十那天,就开始装点自家的客船,准备着在元宵节时载客。
忙了三天,周水根的客船才装点完。被装点过的客船,不但粉刷一新,而且还挂满了各色灯笼,显得格外喜庆。
傍晚时分,周水根坐在岸边,看着夕阳映照下自家的那艘漂漂亮亮的客船,心情格外舒畅。他在盘算着,今年的元宵节,这艘客船能给他家带来多少收入。
“爹,有人找您。”大儿子的声音忽然在身后响起。
周水根回过头,见大儿子领着一个文士打扮的人,已经站在了自己身后。
“您就是人称周大鲲的周师傅吧?”那文士朝周水根一拱手,一脸笑容的打招呼。
周大鲲是周水根的绰号。这个绰号,他已经被同行们叫了有十年了。说起来,这个绰号还是一位跟周水根相熟的读书人给起的。一开始,周水根不明白那位读书人为什么给他起了这么个绰号,后来一打听才知道,原来“鲲”是一种传说中的大鱼。人家那位读书人送他这个绰号,是称赞他掌舵的技术好,行船平稳。
对于这个绰号,周水根很是喜爱。这会儿,一听这个陌生的文士上来就称呼他的绰号,令周水根对这人的第一印象立马大生好感。
“请问先生如何称呼?寻我有何事情?”周水根站起身,朝那位文士拱手问道。他跑船多年,接触了各形各色的人,对于场面话,也毫不陌生,说起话来还透着几分文绉绉的感觉。
“在下姓邓,家住金陵城中。”那文士说道,“此来,是想在元宵节当天夜间,租下周师傅的船。”
周水根一听大喜。自家船刚装点好,就有生意上门了。
“原来邓先生是想租船啊,此事好说。如邓先生不嫌弃,请到寒舍一坐,你我详谈此事如何?”周水根抬手往位于水岸的他家的那五间房子一指。
“周师傅请!”那位邓先生欣然同意。
二人进了房屋,落座后将租船之事详谈了一番。这位邓先生出的价格非常公道,也没有过多的要求。唯一一点与往年别的租客不同的要求,那就是周水根父子将船开进金陵城后,就要离船上岸,将船交给邓先生请的船工开。直到第二天一早,双方再交接船只。
这个要求有些奇怪,但人家邓先生主动付了很高的押金,还说船只如有损伤,按两倍的维修价格赔偿周水根。如此一来,周水根也没什么可担心的了,自己不用亲自掌船,他也乐得轻松。这桩生意很容易就谈成了。
送走了那位邓先生,当天的晚饭,周水根就让她的婆娘和儿媳妇多做了几样荤菜,又打了一壶酒,全家人喜滋滋的庆祝谈成了一笔大生意。
……
再说那位邓先生,离开周水根的家后,他就回了金陵城。而后,在金陵城中七拐八绕,走进了位于乌衣巷的一处府邸。
邓先生进的那处府邸,乃是南京守备太监徐荣的家。
入府之后,邓先生直接去了书房。
“事情办成了?”
书房中,徐荣一见到邓先生进来,立即就问。
“办成了!”邓先生答道。
“坐。”徐荣朝一个座位抬手一指。邓先生便坐到了那个座位上。
“胡传彪那里,不会出意外吧?”徐荣又问邓先生。
“您尽管放心,胡传彪的母亲和儿子在咱们手里,不怕他不就范。”
“那就好啊,如此,就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徐荣长出一口气,胜券在握的说道。
原来,劫走水贼头领胡传彪的母亲和儿子的主谋之人,竟然是徐荣。而这位邓先生,就是那日在金陵城南的康记茶棚,与胡传彪见面的那人。
此人名叫邓卓,原本是个秀才。他考了好几次举人,都落第了。后来,就被徐荣请到了府上当起了幕僚师爷。说起来,这位邓卓邓先生,乃是徐荣的最心腹之人。不过,邓卓可不是宦官,而是实打实的纯爷们儿。
听完徐荣的话,邓卓沉默了一会儿,犹犹豫豫的说道:“公公,我还是有些不放心。虽然,咱们谋划的时分详尽,但是,万一正月十五那天夜里,萃芳阁的人不上街,那咱们岂不是白忙活一场了?”
徐荣呵呵一笑,说道:“本来,我也考虑过你说的这种可能。不过,就在你回来之前,我得到了一个消息……”
说到这里,徐荣托起了长腔。
“不知公公得到了什么消息?”邓卓很配合的问徐荣。
徐荣道:“华太师的大儿子华文,今日去了萃芳阁。据说,他邀请萃芳阁的人,在正月十五那天夜里,到他租的画舫上演出。”
邓卓一听大喜,连忙说道:“如此说来,萃芳阁的人在正月十五那天,必然会出现在秦淮河上了!这个华文可是帮了我们的大忙了。”
“是呀,咱们真该感谢一下这位华公子呢。”徐荣也笑了,“萃芳阁的人到了秦淮河上,可就更加方便咱们动手了。”
邓卓忽然脸色一沉,又道:“可是,万一到了那天,再出点意外呢?我认为,我们还应该谋划下第二套方案,如果萃芳阁的人那天夜里不出门的话,咱们是否要直接在萃芳阁动手?”
徐荣思考了一会儿,说道:“你说的没错,凡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那咱们就再想一个稳妥的备用方案吧。”
随后,两个人就嘀嘀咕咕的,又商量了起来。

☆、第273章 元宵夜风波(一)

元宵节,金陵城依例放灯三日。
从正月十三开始,一到了晚上,金陵城的大街小巷,家家户户门前,都挂上了花灯。
有些大户人家,更是将一些造型别致的巨大花灯摆到自家门口。整个金陵城,都变成了灯火的海洋。
金陵城中百姓,也都在晚上走出了家门,游览一下城中的风光。金陵城的夜间,比起白天来更加热闹。
不过,要说最热闹的,还是属元宵节这天的夜里。
元宵节当夜,不但官府取消了宵禁,而且连城门也彻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