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宫日常生活-第1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开心是长孙颖虽然跟长孙无忌是父女,但自己枕边人毕竟向着自己,这十分让她满足。但是长孙颖对着长孙无忌丝毫没有留情,却又让他在心底最深处觉得长孙颖有些太冷情了。
  长孙颖抬抬眼,看着李治的表情,猜出了他在想什么,便微微的垂下头了头。
  
  “阿颖,你真聪明。”李治察觉到长孙颖的沉默,伸出手勾着她的手掌心,打破了那莫名的尴尬。
  “我一个妇道人家能有什么见识,只不过说些话让你开心开心便是。”长孙颖温柔的笑笑,然后垂头看着李治和自己交握的手,低着声音说道,‘我想求你一件事。”
  “什么?”李治漫不经心的玩着她的手。
  “虽然他对我不好,可毕竟是我的父亲。我知道他如今看起来声势赫赫,但其实是自取死路,所以我帮你打压他,其实是在救他。如今你要是记得我的好,那就答应我,希望将来不管他犯了什么错,你都能看在我的面上,对他宽厚一二。”
  
  “你说什么呢,他既是我的舅舅,又是我的岳父,我怎么可能会对他下狠手。”李治捏了捏她的手,然后许诺道,“我保证,只是让他回去养老,不会削了他的爵位和俸禄的。”
  果然,他就知道长孙颖是最善良的,李治抱着她,只觉得心情莫名的就飞扬了起来。
  “恩。”长孙颖应了一声,温柔的笑了。
  **
  长孙颖出来之后,遇到武媚娘一脸尴尬的在外面候着,她也没有多说话,点了点头之后便离开了。
  道不同,不相为谋。大家都不是一路人,实在是没有攀交情的必要。
  以着武媚娘的性子,就算是跟她好的姐妹一样,只怕将来有天她需要砍掉自己脖子以上位时,她也不会有半分犹豫的。
  毕竟她为了为帝,都可以将着自己的儿子软禁十几年,流放十几年,何况是对外人。
  所以,大家还是点头之交的好,免得以后下手有心理负担。
  
  “昭仪,你刚才那些举动,被人看到了怕是要说跋扈的。”刘绣跟在长孙颖旁边,见着她那举动,小声的劝谏着。
  她已经看到小宫女们看着长孙颖的眼神有些不对了。
  刚才昭仪进去时就对着武婕妤颇为无礼,如今出来更是目中无人,刘绣看着实在是着急。
  这倒不是说她怕了武媚娘,只是如今皇后,淑妃都是因着倨傲,不慈被人问罪了,她实在是不想自家昭仪也这么遭罪。
  “跋扈了又怎么样?”长孙颖瞄了一眼旁边行礼的小宫女们,然后仰头挺胸的走出了大门,然后跟着刘绣淡淡的解释道,“人心不是你做个谦卑的姿态就能收买的。”
  “我不是那个意思,”刘绣小声的把着自己的心思解释了一遍,然后嘀咕道,“我也希望大家一提起你,就说你又好心又和气,善良温柔大方,还平易近人……
  “噗,”长孙颖一直紧绷的心情被她的这番嘟囔给逗笑了,“我又不是神仙,怎么可能做得那么好,没半点儿毛病的让人喜欢。”
  
  “放心吧,别的我不敢保证,但是像着萧氏和皇后的那种流言,是不会出现在我身上的。”等听完刘绣的担忧,长孙颖很自信的说道。
  名声都是被人吹出来的,坏萧氏名声的是李治,坏王氏名声的是自己的父亲。这两个人都不会这么对付自己,小虾米们又能翻出什么浪花?所以她能保证就算是再跋扈些,也不会有任何不利自己的言论。
  刘绣看着长孙颖,烦恼的眉头还是没有展开。
  她家昭仪这么天真,可要怎么办才好啊~
  **
  武媚娘谦卑的站在原地目送着长孙颖离开,但长孙颖压根儿连她看都没看的就从她面前走开了。
  等看长孙颖走到看不见之后,武媚娘在心里头叹了口气,扶着弯的有些酸的腰走进了室内。
  她没有想到李治竟然没有随着长孙颖离开,这是什么意思呢?
  
  她知道自己对李治的吸引力,所以才会那么孤注一掷的拦在门口,想要挡住长孙颖。
  她这般不顾一切,为的不过就是要么给两人之间制造出一条裂痕,要么留下李治,让宫人们觉得在皇帝心中自己比长孙昭仪还要受宠。
  但事件的发展却让她迷惑,长孙颖竟然能那么粗暴的强行闯了进来,而李治也在两人密探之后,并没有随着长孙颖离开。
  自己的目的,到底是达成了,还是没有达成?
  武媚娘陷入了深深的迷惑中……
  **
  长孙颖走了之后,李治在书房里想了一会儿,然后写了两张便条。
  一张,废掉皇后王氏。
  一张,立昭仪长孙氏为贵妃。

  废掉皇后是对长孙等人逼迫的让步,而立长孙颖为贵妃,则是提前堵住那些人的嘴。毕竟,已经给长孙颖升了品级,短期间内,长孙无忌应该再脸皮厚也不会逼着他立长孙颖为后吧。
  这种防备的手段,李治不知道长孙颖看不看的出来,不过他自己却感觉到一股深深的羞愧。
  长孙颖名声很好,这些年的贡献也很大,但是她在农业上的各种发明和点子,都足以配得上一个皇后的头衔了。
  但是他不能。
  所以,就这样吧。李治看了好久的纸条,然后叹了声气,让刘问道把这个送去拟诏。









第203章 殿试 
  
  长孙颖知道自己被封贵妃的时候;并不十分惊讶;相反她还很满意这个结果。
  就像是她对李治说的那样;她的确对于皇后没有觊觎之心;但她还没有说的另外一句话是,她也并不喜欢有个皇后压在她头上。
  王婵是个刚正的人,君子欺之以方;这么多年王婵不是没有嫉妒过,但是却不曾做过什么暗地里下绊子的事情,所以从老板的角度来讲,她是个严苛但还算好相处的老板。
  换了别人;长孙颖可就不确定自己的日子会这么舒心了。
  
  如今;皇后已废;她又被立成四妃之首的贵妃,也就是在宫中已经没有比她更高的人了,所以十分符合她的要求。
  与其被人当靶子,幕后boss显然更安全。
  至于李治此举的意义,她已经不想去管。
  相比谈恋爱以及宫斗外,人生还有许多更重要的事情的事情去做。
  例如,让这个时代变得更好些。
  
  所以,在着长孙颖的策划之下,废后的余震还没有开始时,皇长子李忠便出奇不易的上书了。
  李忠这年纪放到后世,还是小学生。不过在着大唐,依着他的身份,却已经有一帮属臣辅佐了。他上学不但是在读书识字,时不时也会写点不太重要的奏疏给李治,算是日常作业之一。
  李治对于这个大儿子并不十分上心,但因为是自己的儿子,倒也谈不上讨厌。不知真的是天份,还是三皇子李素节的属陈是萧氏送来的比较厉害,总之李治从书面上看,大儿子实在是才学平平,所以对他也没有偏爱。
  不过,但凡李忠送上来的东西,他还是认真看的。
  
  今天这奏疏便很奇怪,李忠并不是交作业,也没有对他认为的“大事”发表议论,而是从学子对于国家的重要性来说,请求李治在殿上考核下新科进士们,给他们这些弘文馆的学子见识见识。
  李忠这请求,有点孩子气,却也符合他这年纪该有的好奇。
  若是其他孩子这般,也算是有些瞎胡闹,他们自己想说,属官还未必为他们捉笔呢。但是李忠的身份有些微妙,他是皇长子,来服侍他的人身边没点想头的话那是不可能的。如今太子还未立,李忠多少都占这些优势,唯一所缺的不过是皇帝的喜爱,所以李治但凡想要做点儿什么刷皇帝好感度的事情,这些人比李治还积极。
  
  此事也一样。李忠平日是不愿出头的,连交上去的功课都是自己亲手而作,半点儿不要他们润色,所以这帮文士们颇为忧心,如此平庸,如何得圣上青眼?如今李忠难得想刷一把存在感,他们一听,二话不说的就挽袖子帮忙了。
  所以李忠的想法虽然孩子气,但是却可以“翻译”成“濡慕圣贤”,显示出李忠的“向学之心”,于是便把文字写的花团锦簇,从各种角度阐述其必要性和迫切性。
  李治看着之后这才想起正在进行中的科举。虽然如今科考也是一件大事,但是因为人数和规模的原因,远远没有明清那么受重视。一般都是礼部选完人之后通报给皇帝,如今李忠这么提了一句,李治才意识到进士们的名次也快出来了。
  儿子难得向学,做老爹的也不会太拒绝。况且李治对于新一届进士们也想摸摸底儿,考察考察他们,于是便同意了李忠。
  
  李治起初只以为这是个普通的决定,跟着长孙颖说的时候,也着重说李忠的向学之心。跟所有有个学渣孩子的父母一样,哪怕知道自己儿子才智平平,也希望他们都跟学习好的人玩儿。进士如今差不多可以代表大唐学生的最高水准,李忠对这些人感兴趣,总对歌舞倡优之流感兴趣。
  长孙颖显然很喜欢听他说这些,但听完之后却问了他一个没想过的问题,“那陛下让人准备好章程了吗?”
  “章程,按往日的规矩来,还要什么章程?”李治有些不解的反问,没有意识到长孙颖问话的重点,“随便找间偏殿就够了吧。”
  
  “这是第一次由皇帝亲自考核学生的事情吧?先前从未有人做过,理论上应该会被记住史册”长孙颖有些无辜的问道,“所以是不是该跟平常有些不一样?”
  “这,”李治被长孙颖这么一提醒,却也是忽然意识到自己先前的想法太简单了。
  这事情不做就罢了,要做的话,却不能做的如此敷衍。
  这不仅仅是仪式程序的问题,而且还有其他的一些东西在。天家无小事,皇帝随意的一个动作,都会给人带来无限的遐想。
  
  “忠儿的确是给我找了个好借口,”李治被长孙颖的行径稍微一点拨,便可以看到从中能有哪些获利。
  首先尊重儒教,重视读书人,这是必然的了。除了可以借此刷天下书生们的好感度之外,他还可以借机搜罗人才。
  李治是皇帝又不是天才,科举考试也只是国家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他不可能巨细无遗的观察,所以只能等着名单出来,看结果中有哪些人可以用。
  但问题是,科举哪怕是考试,也是人来判卷子。只要有人在,个人感情因素就会在其中占很大的部分。这也是唐朝考生都喜欢四处投诗文,拜访宰相等高官的原因。在一个没有弥录滕封的年代,刷个脸熟对于考生有多重要?
  所以,这样选出来的人,不是拜了某某为师,就是有着某种裙带关系,真正可用的很少。而李治不能挑战世俗规矩,于是也只能对此默认,放弃这一条途径。
  
  但如果是殿试的话,他就可以把给予臣子们的权利收回。考生找官员拜谒,无非是因为这些人能决定他们中与不中,到底中第几名。如果自己取名次,那么官员没有了这份权利,谁还会没事干的抱他们大腿了?在考生们心目中,“恩师”的分量会不断下降,而皇帝的威信却会大大提高。
  除却这些虚名意外,在实际方面,李治可以自己在着应试人员中挑选他需要的人才。诗文写的好不好一点儿都不重要,只要能做事,哪怕是末名也好。况且他还能大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