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拿着书回到了后院,只见静婉和静娴也是闲着没事干,在那翻绳玩呢。静涵点了根蜡烛,然后捧着书看了一阵子,觉得困劲儿上来,就去把被放好,钻到被窝里睡觉去了。“静婉,静娴,你们也睡觉吧,不早了。”
静婉和静娴也都上炕脱了衣服,把蜡烛吹灭,钻进被窝里头,叽叽喳喳的说了一会儿,然后就没动静了。
初十这天,志新带着妻子儿女来到了林家,和林家人好好的聚了聚。子轩当然是抽空和静涵单独呆了会儿,问静涵关于定亲的事情。静涵对这个也没啥意见,早点定下来也好。子轩可是个优秀的男孩,说不定有不少人都惦记着呢,定下来大家都安心了。静涵可是听文翰说了在县学里,有不少夫子都看好了子轩呢。
子轩一听说静涵对于定亲没啥意见,高兴地差点蹦了起来。等着定了亲,两个人可就是正儿八经的未婚夫妻了,以后就可以光明正大的相处,不怕别人误会什么了。
时间过得很,一转眼已经是正月二十了,志祥和婉婷从县里回来,并没有要走的意思。老爷子非常奇怪,按理来说,这个时候,志祥早就该回去了啊,这是咋回事?于是老爷子就问志祥。
“爹,你忘了啊,今年是你六十大寿呢。我早就跟县太爷那边告了假,等你过完寿再回去。大哥说了,要好好的给你操办一下。”志祥跟老爷子解释道。
老爷子一拍脑袋,“这人老了还真就是脑子不好使,连自己的生辰也能忘了。可不是六十了怎么的?岁月不饶人啊,我都六十了。行,要操办也行,反正咱家现在也不缺这点钱,就是大家伙在一块热闹热闹。人一辈子不也就一个六十么?”老爷子很看得开,既然儿子们都有这个心思,就随了大家的意思得了,这是喜事。
老爷子的生日是正月二十五,这也没几天了,许家就开始准备寿辰的事情。要预备酒席、蒸寿桃,还要通知各位亲朋好友各种事情一大堆的,许家人这几天就进进出出的忙活着。好在正月二十以后,镇子上的各处买卖也都开始营业了,有的东西年前没置办上的,就赶紧的去买回来。另外办酒席用的家什,也都去专门的地方租了回来。
正月二十五这天,许家可是来了好多的人,有村子里的,有镇子上的邻居。叶三的几个兄弟也都来了,还有岳家的一些亲戚,就连县城里陆家也来了人。这下子,许家的小院里头可就热闹起来了,大家伙说说笑笑的,先给老爷子拜了寿。
今天的许成宽,身上一身新衣,是慧心年前赶着给做出来的。一直没拿过来,就等着过寿的时候再穿。老太太也是一身的新衣,陪在老爷子身边,两个人坐在会客厅里,笑呵呵的跟来人说话。
志新兄弟几个则是在外头招待客人,兄弟四人也都是一身新衣,站在院子当中,跟前来拜寿的人说着话。
薛氏妯娌几个还有家里所有的丫鬟婆子,都在厨房里忙活着。正月里厨子不好请,再者也不能在院子里搭灶,所以只能在厨房和后院的这些锅里炒菜做饭了。好在朱氏本身就是个不错的厨子,再加上薛氏也是个做菜的好手,这酒席当然是难为不住她们的。附近也有不少的媳妇来帮忙,这才不算是太忙乱。静涵她们也没闲着,都在厨房里帮忙呢。就是拿个盘子碗的,也得有人不是?
☆、第一百五十一章拜寿
既然老爷子发话了,志新几个当然不好违逆了老人的意思,这戏班子也就没请。
午时初,志新一看来的人也都差不多了,正好厨房那边的菜也都预备妥当了,于是就准备开席。
正月里,自然是不能在外头的,于是酒席还是摆在了各个屋子。
前院的正间地,正北的地方摆着桌案,上面堆放了好些个寿桃。这寿桃是用面蒸出来的,再染上颜色,看起来倒挺像的。桌案的上方挂着一块红布,红布上是慧心亲手绣的硕大的寿字。这寿字的主体,乃是以松鹤延年的图案盘绕而成,颜色鲜艳,绣工精美,也算的上是一件极好的绣品了。
老爷子和老太太坐在桌案的两侧,两个人全都面带笑容,喜笑颜开的看着满堂儿孙,心中也是无限满足。
这寿宴开席之前,自家的儿孙要先给寿星磕头拜寿。志新带着家里的人,跪倒了老两口面前,大家伙一起说道,“恭祝父亲,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老爷子笑的很开心,“好好,都起来吧,起来。”陈氏在一旁把之前预备好的红包,让红莲帮着分给了孩子们。其实也就是个讲究罢了,一个红包里也都没包多少。
儿孙磕头拜寿完毕,就可以开席了,于是大家开始往各处上菜。今天连山上的方家和王家都下来了,再加上李家和周家,人手绝对够用的,没用几下,菜就全都上齐了。
今天来的人也不少,一共摆了十六桌。前院的正间地摆了六桌,会客厅里四桌,老爷子住的那屋摆了三桌,剩下的摆到了东跨院去了。
陆少谦今天也来了,这是亲家的六十大寿,他当然得过来了。于是许成宽和许成远两兄弟,韩氏的父亲,再加上周村长,还有村子里的几个年纪大的老头子,都在这一桌陪着。按理来说,今天陶家的人也该来,正是亲戚们在一起聚聚的好机会。可是许家送过去了请帖,陶家却一点动静也没有。
岳思远,孙掌柜,林兴家,吴家骏,这几个人坐在一桌,有志新和志祥陪着,大家坐在一起喝酒。
“志新老弟,有件事情,我一直就想说来着,正好过年,也就没找着机会。我看着文成这孩子不错,就想着跟你家结个亲,你看咋样?”孙掌柜在酒席间说道。
志新一愣,文成今年已经十八了,的确是到了该说亲的年纪了呢。“孙大哥,这文成的父亲当年战死沙场,母亲也跟别人跑了。两个孩子一直都是跟我们在一起,后来文成过继给了老三志明那边。大哥要是不嫌弃文成的身世,那结个亲兄弟可是乐不得呢。”志新想了一下,还是实话实说,有些事情一打听就知道,到时候就不好了。
“咱们相处了这么些年,你家的事情我都知道,文成这孩子是个好的,我们不在乎这些。我家的老丫头今年十六了,一直就没给她说亲事,我是真心看好了你家文成,老弟你看咋样?”孙掌柜笑笑,根本就没在意文成的身世。
志新赶紧找来志明,“孙大哥,如今文成过继在老三的名下,这事你们商量吧。”说完,志新把地方让给志明,自己到一边去和别人喝酒去了。
志明听了孙掌柜的话,略微沉吟了一下,“孙大哥,这样吧,过了老爷子的寿辰,咱们找个时间相看一下。小辈儿的事情,让他们自己看去。要是他们两个互相能够看对眼儿,那是孩子们的福气。要是看不好也没啥,就算是没缘分。大哥,你看成么?”
孙掌柜一听,点点头,“恩,你这么说倒也行,别咱们当老的一头热乎,人家根本就看不上。成,那就找个日子,到时候相看相看。”孙掌柜也是个很爽的人,双方就约好了二月初三,孙掌柜带人来许家。
“呦,这么说起来,倘若这亲事成了,咱们这几个可都成了亲戚了呢。”岳思远笑道。大家互相看了一下,可不是怎么的?林家要娶静涵,孙家相中了文成,岳思远是静雅的公爹,吴家要娶林家的玉梅,这不都是亲戚怎么?
“来来来,咱们这些串门子的亲家可是得多喝两杯呢。”林兴家举起酒杯,敬大家伙酒。
许家的饭菜做得都不错,味道好,肉菜还多,所有来吃酒席的客人都很高兴。大家你来我往的,谁也没少喝。到了午时末,客人陆陆续续的就告辞走了。一般都要给每个客人带上两个寿桃,沾沾寿星的喜气儿。好在薛氏她们预料到了来人不会少了,所以蒸了好多的寿桃,这才算是够用的。
等客人全都走了,许家自己家人这才又摆了几桌,大家伙一起吃顿饭。老爷子的好日子,所有的下人也都在一起吃饭,就在正间地摆了六桌。
静涵她们一直都在厨房忙活着,这会儿也有些饿了,几个孩子坐在一起,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
等到这顿饭吃完,从山上下来的这些人就得赶回山上了,志新就让周家也跟着上山。如今山上地方有的是,随便怎么安排都行。另外志新也安排三家人把山上林子里头的大树伐出来一部分。这林子是预备要种人参的,一年也就是用个百八十丈的,剩下的就不能动。但是买林子的时候,衙门的人说了,可以免三年的税赋,之后是要交税的。所以这些林子就不能光在那闲着,至少里面还有不少的木材,挑一些大的,成材的木头伐出来一部分,到时候即便是不卖,也可以留着做些东西。如今家里的孩子们都大了,若是成亲,都得做些家具什么的。冬天里木头的质量最好,伐出来放到一边晾着,等到要用的时候,就不用再出去买了。
方永贵干活很好,又有些头脑。所以山上的活,一般志新都会吩咐给他,这回也是一样。“永贵啊,这活你们看着干就行,也不用着急。除了咱俩商量的那一块地方把树全都放倒,咱们秋天栽棒槌用之外,剩下的就挑猩材的好木头伐出来就是了。这林子咱们还要栽棒槌的,不能伐的太厉害,当心跑了阳。”
“哎,老爷放心,俺明白怎么干。”方永贵答应道。
“行,那就赶紧走吧,山上缺啥就吱声儿,你们是咱们家的老人儿了,干活我也放心。”志新看天色不早了,就让他们赶紧回山上。
三家人赶着牛车,拉了好些个吃食还有布料等东西回了山上。
老爷子的寿宴过后,正月二十六,志祥带着妻子儿女还有下人们就起程回任上了。文宣和文昌两个要去参加县试,这时也得出发了。静涵记挂着酒楼的事情,就要一起去县里,陈氏不让。说是已经定了日子,二月初六,林家过来下聘。这也没几天了,再加上还有文成要相看的事情,所以静涵就没能去县里。
林家的子文也要去参加县试,于是几个人结伴同行,志新又派了国强跟着。静雅和鹏程也要回县里,正好一起,文宣他们直接就住到鹏程家里,这样也方便。本来静雅是等着静涵定了亲再走的,陈氏不让,怀了孕的女人有不少的忌讳,不能来参加静涵的定亲宴。于是静雅有些不甘心的走了。
陈氏当然是给静雅拿了不少的补品走了,好钢要用到刀刃上,如今静雅坏了身孕,正是要补身子的时候,陈氏哪里会心疼这些。虽说岳家也给预备了好多,不过那是岳家的,终究不能代表许家的心意。
静涵劝着陈氏留下一些给老爷子和陈氏自己,两位老人也年纪不小了,多少留一些,抽空也弄点吃补补。陈氏犟不过静涵,就每样留了一点,好好的存放着。
时间自然过得很,静涵在母亲和奶奶的督促下,给自己做了一套新衣服。毕竟是要定亲了嘛,总得有件新衣服穿才好。另外也少不得给子轩做了两套,于是一出了正月,静涵就没闲着,一直摆弄针线。
这天正是二月初三,一大早,许家人就把屋里屋外的都收拾了一遍。其实也没啥好收拾的,许家人都是干净利落的性子,平日里也都很整洁的。
辰时中,大家都坐在屋子里头说笑呢,老王头进来说道,“老太爷,老太太,孙掌柜一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