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之文豪-第2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霍英只觉得一股香味扑面而来,忍不住就打了个喷嚏,甚至忘了抬脚踢人……
  霍安妮的好友之一,上海巨富沈家的大小姐沈绍音之前挺喜欢穆琼,但穆琼已经有了心上人,她就琢磨着要换个目标,这次看到霍英,她便跟了上来。
  她父母一直想让他哥帮忙撮合她和霍英,她就想看看霍英是什么样子的。
  结果……
  沈绍音有点懵,竟然有男子对霍二少投怀送抱……莫非霍二少一直不结婚,是因为喜欢男子?
  霍英打完喷嚏,他的保镖也把他身上的人拉开了,然后他就对上了沈绍音复杂的目光。
  霍英:“……”
  沈绍音:“不好意思,打扰了。”
  沈绍音转身就跑,霍英忍不住骂道:“真是见鬼了!”他觉得他要去找穆琼聊聊,穆琼的学校里,怎么什么人都有?!
  霍英气愤地去找穆琼了。
  “二少,你没找人问问他是怎么进来的?”穆琼问,他很肯定,自己并没有邀请这样的人来学校,现在这人突然出现还冲着霍英去……这到底是巧合,还是别有预谋?
  “我已经让人去问了。”霍英道,他一向惜命,遇到这种事情,当然是要调查一下的!
  “那就好,我们还是小心为上。”穆琼道。
  霍英不想再谈这个,这时候就问:“我刚才好像看到岳朝郢从你这里出去了,你认识岳朝郢?”
  提到岳朝郢,霍英有些激动,看着兴致勃勃的。
  穆琼道:“见过两次。”
  “岳朝郢这人可不好接近,只见过两次,他就专门找你说话?”霍英有点好奇。
  “岳先生想让我学外交。”穆琼道。
  霍英听得又惊又喜:“还有这种好事?”
  穆琼好奇地看向霍英,霍英道:“岳朝郢这人,很多人都想拉拢他,但都没成,你能跟他学外交,这可是好事!”
  “他很厉害?”穆琼问。
  “厉害啊!而且他这样的人,人脉就不少,不过听说他身体不好,已经决定要退下来了。”霍英道:“你要跟他学外交,我一定帮你好好筹备一份拜师礼!”
  “那就麻烦二哥了。”穆琼道,看霍英这态度,明显是想要跟岳朝郢交好的,应该也知道岳朝郢的喜好,既如此,让他去准备拜师礼也好。
  “不麻烦。”霍英道:“都是自己人!”
  霍英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去跟傅蕴安说一说这个好消息了!
  俄国那边最近乱的很,到处闹着要革命,也正是因为这样,什么都缺。
  霍英私底下曾卖给他们一些西林,赚了不知道多少钱,他还非常敏锐得意识到,若是能跟那边搭上线,以后怕是会财源滚滚来。
  而想要跟俄国方面打好关系,就要找跟俄国关系好的人,而跟俄国关系好的……这不就是岳朝郢吗?
  还有外交啊……霍英其实也很想去学一学,虽然他觉得自己的脾气不适合搞外交,但了解一下那些人都是怎么想的却很不错。
  上午十点,开学仪式正式开始。
  在那些已经学了一段时间的“老生”的带领下,新生们在操场上站得整整齐齐的,而穆琼等人,则会来到学校操场边的高台上,开始讲话。
  第一个上去的就是穆琼,穆琼上去之后,才意识到自己没有喇叭。
  他只能用力喊了……
  穆琼的稿子并不长,讲的时间也不久,至于内容,也不过就是些激励的话,对他来说,也算是老调重弹了,但那些学生听得很认真,整个操场上安安静静的,一点声音都没有。
  他说完之后,还掌声如雷。
  穆琼说完,就换成了别人上去说话,而他来到台下,就听魏亭道:“你们学校砌的这个台子当真不错,我也要去我们学校弄一个。”
  “这台子砌一个并不费什么功夫,校长明日就能去弄一个。”穆琼道。
  接下来,方天枼等人纷纷上台讲话,便是请来的政府官员,也上台发表了讲话。
  穆琼的学校正式开学,三年后,第一批识字的工人,就能从学校毕业。
  穆琼的心里还挺感慨的。
  而在穆琼感慨的同时,最新的希望月报,被送去了很多城市。
  在霍家的努力之下,如今很多大城市里,都能买到希望月报,同时,很多人都会去看看希望月报,更会关注天幸。
  某个军阀,就很喜欢天幸。
  《传染》这本书,他看得痛快极了!
  现在天幸有了新书……他让人直接把书整理好给他看。
  他的手下,没过多久就把从希望月报上剪下,然后重新装订的《特务》给了他。
  “特务?那天幸还想写一写特务?他之前写的东西,都是不着边际的,他写得来特务?”这军阀道。文人么,都是没怎么见过市面的,写点风花雪月的东西没问题,但是真刀真枪的东西,却是不懂的,既如此,写什么特务?
  这军阀带着点轻视翻开了书。
  然后就看得停不下来了。
  若是他有一个这样的情报网络,何愁大事不成?
  这个军阀几乎立刻就站了起来,恨不得马上就去建立一个这样的情报网络才好。
  他要让手底下的人好好看看这书,学一学,然后照着弄一个!
  他越想越觉得自己就应该这么做,想着想着,突然意识到不对。
  这书他能看到,别人也能看到,既如此,他惦记着建立情报网络的时候,别人是不是也这么干了?
  单靠这书不行啊!最好能把天幸这人给弄到手!
  他想也不想,立刻就让人给霍英发电报去了。
  看到《特务》这本书的,当然不止这个军阀,事实上,还有很多人,也看到这本书了。
  山东,一个反日组织,就看到了这本书。
  这书里写了很多真实的山东的事情,里面的人说话,还带着股山东味儿,让他们特别亲切。
  有人道:“天幸先生对山东非常熟悉,说不定是山东人!”
  又有人道:“我也这么觉得!他对日本人深恶痛绝,这心思也跟我们一样!”
  这些人越说越高兴,但突然有人打断了他们的话:“现在的问题,不是天幸先生是不是山东人,而是这日本特务组织,是不是真的有?”
  所有人都沉默下来。
  他们的表情,还越来越凝重。
  他们大多是土生土长的山东人,一直在山东活动,对山东非常熟悉,而正是这一切,让他们肯定了一件事——在山东这块土地上,是真的存在日本特务的。
  只是,他们之前并没有当回事,日本人觊觎他们的地方,因而派出探子,这挺正常的,他们看到了日本探子会将之赶走,但别的也就没有了。
  可现在,他们突然意识到他们做得还不够。
  他们应该重视起来,重视那些日本探子!
  “这故事的主角叫常胜西,我突然想起一个人来。”突然有人道。
  其余人也都想到了一个人:“高盛希?”
  他们不约而同地想到了高盛希,只是……“高兄他跟日本人是有仇的,肯定不会是日本探子!”
  “之前我家里出事,还是高兄帮忙的,我相信他。”
  “高兄运气也太差了,名字的读音,竟是跟那常胜西一样。”
  他们正说着,突然有人从外面进来了,那人也是他们组织的一员,而这会儿,这人的表情非常难看。
  “孔兄,你脸色怎得这么难看?出了什么事?”有人问。
  “有人给我寄了一些上海的报纸,还给我写了信。”这人道。
  众人不明白这人为什么突然这么说,都等着他继续往下说,然后就听到这人道:“给我写信寄报纸的是郑润泽,他跟我说,高盛希是间谍。”
  这人就是郑润泽的朋友,他之前得知高盛希要去上海之后,怕高盛希人生地不熟地被欺负,就给郑润泽写了信,让郑润泽照顾高盛希。
  结果……高盛希竟然是个间谍!
  他一时间悔恨万分。
  这么想着,他当即将信件和报纸拿出,递给众人看。
  郑润泽写的信件不去说他,那报纸……上面刊登的,便是被高盛希蒙骗的人跟高盛希划清界限,痛斥高盛希的文章。
  在场的人都看得气愤不已。
  他们不久前,还觉得高盛希倒霉,名字竟然跟一个恶人撞了,没想到一眨眼,竟得知高盛希当真是个恶人!
  不,最要紧的不是这件事,而是……
  “那日本特务,竟然都混到我们中间来了?”
  “既如此,我们的所作所为,日本人莫不是全都知晓?”
  “我们一定要小心防备,一定不能再出现这样事情!”
  ……
  这些人越想越担心,担心之于,却也升起斗志来!
  山东这边的抗日组织看到了这篇文章的时候,山东这边的一些日本人,同样看到了这篇文章。
  他们之中,有些人是看过《传染》,知道天幸的,自然觉得天幸写这书,实在是居心叵测。
  但也有人并没有看过《传染》……
  一个刚来中国不久的日本将领,看到了手下送来的情报里夹杂着的希望月报之后,惊喜万分:“这天幸,是我们国家的人?他的文章写得太好了!常胜西是我们国家的英雄!”
  送情报过来的属下:“……”
  “我觉得这篇文章,应该翻译成日文,送回国内,让国内的百姓知道我们有多么厉害!”
  属下:“……”他的上司,是不是脑子有问题?
  这个将领的脑子并没有问题,事实上,这么想的,还不止他一个。
  就算是一些看过《传染》这本书,厌恶天幸的日本人,看《特务》的时候,也克制不住地喜欢这本书。
  他么之中,同样有人怀疑天幸是日本人。
  “他的《传染》,背景就放在日本,看得出他对日本很了解。”
  “这次他又写了这么一本书……”
  “他也许是我们国家的!”
  ……
  这样的议论,甚至就连高盛希都知道了。
  高盛希是坚信,天幸对日本并不友好的。
  既如此……天幸有没有可能,是叛出他们国家的人?
  穆琼压根就不知道,日本人竟然对他产生了这样的误会。
  在开学典礼过后几天,他选了个好日子,带着自己的拜师礼去了岳家。
  这个年代,贫富差距很大,同时有学问的人,哪怕自己原本家境一般,也能靠着自己的才学,赚到很多很多钱。
  别的不说,医生律师什么的,收入就是非常高的。
  岳朝郢原本家境一般,他十几岁的时候,为了赚钱给一个神父当向导,没想到竟是得了一个机缘,最后不仅从那个神父那里学到了很多知识,还被这个神父推荐,免费进入一所教会学校读书。
  他从教会学校毕业后,甚至还跟着这位神父出国,在国外读了大学。
  他就这么彻底改写了自己的人生,岳家以前不过是乡下小有余钱的家庭,现在却已经是大家族了,在上海这么个寸土寸金的地方,也有个大宅子。
  只是突然富贵,岳朝郢又常年不在家,岳家的家风很一般——岳朝郢有两个兄弟,两个姐妹,这些人都没读过书,在岳朝郢出息前,他们都是普通百姓,嫁娶的也是普通百姓,现在突然富贵了……
  这些人和他们的子女,少不得有各种各样的毛病,有人赌钱亦有人抽大烟。
  岳朝郢如今在管教儿子的同时,也管教了一番自己的子侄,更有点庆幸。
  他的薪水很多,但因为国内钱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