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来,苏书带着小爱和罗家一家人搬进来,帐篷里的小孩子就更多了。
葛老和老伴没有孩子,这么大岁数了自然很喜欢小孩子。
原先那家人的孩子太皮了,东跑西叫的实在闹人,天天就听那当妈的不是吼就是骂。
可即便是这样,老两口还是很喜欢看他们小一辈的孩子出溜来,出溜去,打打闹闹的看着心情也好。
罗家的两个大小子,活泼好动有礼貌,每次进出碰见他们俩,都会热情的喊:爷爷、奶奶。喊的老两口那叫一个心口暖和。
小爱不说话,但是那小孩子,总是状似无意的晃悠到他们这边来,有时候摸摸傅奶奶的老花镜,有时候看看葛老手里的书,也不知道能不能看懂,小娃子的眼睛亮晶晶的就瞅着。
其实,葛老和老伴俩人,在哪儿住都一样。
他们经历的事多,走过的岁月长,饥荒吃不饱的年代,在他们年轻的时候也经历过,所以他们比别人更淡定。
在老两口升起想跟他们两家人一起住的心思之前,有一件事小事,影响很大。
住在对面的苏书,前一阵子跟驻扎官兵的团长,关系传的沸沸扬扬的。
苏书是肯定没过的,但偶尔老两口听见别人传的闲话很难听,说什么的都有。
有说苏书不要脸,在这种地方还仗着有点姿色勾引部队首长,也有说,看她带孩子,吃的好穿的好,东西肯定都是首长私下里从救济粮中拿出来给她的,什么什么云云。
一传十、十传百,谣言就这么回事,传多了到最后都变味。
所以,那段时间,夫妻俩是亲眼看着呼啦一堆人上门来“问候”苏书的。
瞅她这个东西也好,那个东西也秒,坐下来就不走了,左夸一口,右夸一口,反正心思都在脸上,不给点东西就不走了。
夫妻俩是看着苏书无奈又隐忍的把一些自己的东西被迫送给别人的,直到没什么可送的。
起初,傅奶奶还有点担心,跟老伴说:“东西都给人,她自己怎么办,小孩子怎么办?”
葛老拍拍老伴的手:“要是真跟那个团长有点关系,不会让她出事的,先看看,唉,这孩子也不容易。”
老两口本来以为苏书就会一直这样“心软”下去,可后来,有人开始打起小爱那一两袋奶粉的口粮时,这孩子发飙了。
冷嘲热讽一个脏字不带的将人说的脸脖子粗的还没办法反驳,灰溜溜的走人之后。
葛老老眼中闪过一抹赞赏,跟老伴说:“你看,我说这孩子面上看着软和,心里还是有主意的吧。”
傅奶奶白了老伴一眼,嗔骂道:“马后炮,你什么时候说过。”
“哎,你个老太婆,揭人不揭短。”
☆、第185章 粮食危机爆发了(5)【推荐票加更五】
这事之后,帐篷里清净不少。
葛老呢,也因为苏书是个拎的清的人而心生好感,没事会常常拿一两块糖逗她,偶尔在她过来他们这边玩的时候,教她认字。
二老以为苏书不知道,可有时候他们二老不方便的时候,苏书会主动提出帮他们领回发放的东西,或者帮他们顺手打壶水什么的,老两口觉得,这孩子眼睛里头能装事,还不邀功,是个稳得住的孩子。
彼此双方的好感,都是在这种无声的沉默中慢慢增长的。
苏书脸冷,与人似乎都隔着点什么,这一点,他们俩也看出来了,所以也不会靠的太近,惹人生厌。
罗家的男主人,葛老就很是赞赏,有担当,有责任,还能吃苦,照顾家人任劳任怨,这一点挺对他口。
所以,当工作人员过来说,可以搬走换到更好更舒适的地方时,老两口心里有点不好受。
人老了,就念情。
住久了,习惯了,看着就舒服,处着也舒服。
因此,才有了葛老提议三家能不能一起继续在同一个帐篷里住的提议。
没想到他们都同意,葛老和老伴这一天晚上,睡的是有史以来在安置点最安稳的一觉。
翌日清晨。
雾气还未散静,食物配发点那里就传来好消息。
今天有米饭和菜!
太好了!
那破面包和方便面都快吃吐了!
一时间,安置点,欢声笑语,喜气洋洋。
一碗饭,一勺菜,就能把大家高兴成这样。
苏书把仅有的那么两块肉撕碎喂小爱。
李晓霞旁边笑道:“天是要下红雨了吗?”
“听说,是上次唐团长他们抢运回来的物资发下来了,周边所有安置点的人都能吃上热乎的饭菜了。”罗刚一筷子一筷子给妻子和两个儿子添菜,自己却只吃大米饭。
李晓霞眼明手快,给他舀了一勺盖在饭上,“赶紧吃,别总夹菜,我们又不是没手,是吧,儿子?”
“是!”两小子异口同声喊道。
葛老和老伴会心一笑,你一口我一口也吃上一顿舒舒服服的饭菜。
真的是自从受灾以来最好的一顿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到以前的生活。
就在安置点这头,迎来灾难后的第一顿美味的同时。
C城政府接到一个中央发来的噩耗。
全国上下,所有耕地上,正在生长的粮食,全都死了。
粮食危机,提前爆发。
而远在中央千里之外的C城,刚接到粮食危机爆发,储备物资进入管控之时,又接到驻扎在郊区的各个连队发来的紧急消息。
周边省市县各地难民,已经有部分开始往C城方向转移。
是放行,还是阻拦。
严峻的问题,忽然同时摆在了C城领导的桌面上,亟待解决。
与此同时,城东安置点,208团部,唐泽霖也接到了电话。
曲国安抬起头:“怎么了?脸色这么凝重。”
唐泽霖道:“粮食短缺了。”
“什么意思?”
“耕地毁了,原因不明,国家现在开始动用储备粮了。”
曲国安惊愕的直起身子,“这么严重?”
唐泽霖脸色凝重的点点头。
曲国安不自觉回头望门口瞅了两眼,回头问:“那政府还下发这么多粮食蔬菜是……为了安定民心?”
唐泽霖说:“嗯,他们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只怕撑不了多久,过两天,我看我得上前线,安置点你看好。”
“我跟你一起?”
“一旦灾民涌进来,外面乱了,里面更危险。”
曲国安点点头,“行,你放心。”
——————
——————
(ps:之前说过,如果推荐票够数了,就给大家加更五章的,呐,五章加更奉上!哈哈,宝宝完成任务了,谢谢本周所有给末世投票的小可爱们,爱死你们了!稍晚一会,今天还有4章基础更新章节,记得看。mua~)
☆、第186章 粮食危机爆发了(6)
尖锐而刺耳的警报声,响彻整座C城。
这是自洪灾发生警报之后,第二次拉响全城警报。
C城,在接连数天面对无数大大小小的对抗冲突之后,政府和军方终于决定请示上级,开始封城。
C城只是一个小城,容纳量有限,城内百十万人口,不能全都跟着一起乱吧?像其它地区一样,一盘散沙,到后期控制都控制不了。
中央的回复很快,同意C城军政双方协同处理本地事务,随时与中央保持联系。
但要在边界地带设置临时救灾点,对其它外地灾民,进行人道主义救援。
唐泽霖和曲国安都认为此法已经是最大限度的保障全国安全了。
看样子,像他们C城这样的地方不少,也是,能够暂时控制状况恶化的地方,当然要在第一时间就控制住,减少最大的损失,然后再集中力量去解决最难得地方和问题,只有这样以大局为主,才能集中有限力量,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普通民众的生活恢复到平稳安定的状态。
只要社会稳定,其他方方面面的问题才能有序有效的解决。
C城,在洪灾发生二十天之后,进入全面对外封锁时期。
城东地区各安置点,人心惶惶。
这下,想着灾情过去之后就远赴他乡投亲或者回老家的人,希望也破灭了。
那些巴望着能够到C城来投亲靠友的人,也失望至极,只能在C城外的渡县焦急的等待。
苏书已经好多天没有看见唐泽霖的身影了,偶尔在路上碰见政委曲国安,对方会说一句两句。
“苏小姐,没事,老唐过段时间处理完就回来了。”
苏书问:“他……身体还没恢复好吧,没问题吗?”
提到唐泽霖的身体,曲国安也只能叹气。
“老唐那脾气,干坐着瞪眼看,他是看不了的,不过也不用太担心,他心里有数。”
跟唐泽霖搭档多年,曲国安对他还是有一定的了解。
唐泽霖之所以年纪轻轻就坐到这个位置,靠的不止逞匹夫之勇,是智慧。
将才易得,帅才难求。
而恰好,唐泽霖就属于帅才的那种人,凡事不会冲动行事,审时度势,判断准确,行动果敢的能力,在整个B省军区,也绝对是佼佼者。
曲国安还算放心。
苏书心里知道唐泽霖这个时期不会发生什么危险,可看不见他平安回来,她仍旧为他提心吊胆。
安置点里的气氛越发沉闷,都到这个时候了,再要说谁还不明白人如今的情况有多糟糕,那得是有多傻!
全城,各地安置点,大大小小,连官方,带民间自救组织,多达一百多个。
这上百个安置点中,只有三分之一的地方能有官方的武装力量,剩下的多是民众们自发聚到一起,共同抵御危机。
而这些人,全加起来,也不过是C城的一部分人而已。
因为C城属于国家粮食基地示范地区,下面有一半的地方是农村,灾难之后,有很多人涌向下面的农村,也给下面造成很大的压力。
可以说,隐患无处不在。
☆、第187章 粮食危机爆发了(7)
每天,政府大楼里,进进出出,全都是人。
每一位领导的脸上都跟抹了锅灰似的,黑的吓人。
粮食没了,地毁了,储备粮告急,外面各省市县乡领导天天打来电话,请求支援。
你说说他们当领导的,头能不疼,心里能不上火吗?
粮食,自己都缺,下面的市民现在还只能啃面包吃方便面呢,吃口大米饭都能哭,怎么给别人,怎么支援?
可不支援怎么办,难道看着无数灾民饿死?
一把手的办公室内,各部门头头全都过来开会,商量应对政策。
粮食是有,除了国有储备粮不能动,需要听从中央上级统一调拨之外,本地也有一定的储备粮食,可这节骨眼上,又翻出粮食被私下侵吞的丑闻,门口,记者们长枪短炮的,等着询问危机下政府有什么好的救灾良策,还有某些人不顾民众安危中饱私囊,侵吞公共物资又怎么算。
能特么有什么救灾良策?
能怎么算?
硬着头皮救灾,顶着强权让吞了的人吐出来,还能怎么办?
现在全国上下一片混乱,他们身为一方父母官,自然要竭尽全力不惜代价保的治下平安!
如油锅一样的状况下,C城驻地边防军首长,亲自坐镇第一线,带着手下官兵全力配合政府人员,将C城的危险系数降到最低。
可他们面对的不是别人,都是普普通通的百姓,冲突起来难免磕磕碰碰,几天下来,因封城隔离导致的冲突问题,不少官兵身上大大小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