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牧大哥是怎么说的,‘男儿处世,有所为有所不为,但求问心无愧’;‘小枫,如今时势艰危,外有强敌,内有权奸。我们都是铁骨铮铮的汉子,唯有戮力同心,共济时艰’;;;;;;”想起李牧当时冷峻悲愤而又豪情激扬的神采,杨枫心中一热,默然片刻,轻轻地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肉食者鄙,不随波逐流是个人的节操,但独善其身于国于民何益。其实,我并不知道自己能做到什么地步,也不知道自己能支持多久,但事情总要有人去做。与其日后抱着亡国之恨在暴秦的铁蹄下寄托遗民哀思,不如在国脉微如缕的形势下起而寻求复兴之路。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杨枫神采飞扬,振衣而起,热切地看着毛遂,“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仁至,所以义尽。先生可愿出山,一起为大赵尽一份心力?无论事成与不成,至少,日后我们可以问心无愧地告诉自己,我们已经为国家尽了力。”
看着杨枫热切的眼神,毛遂的胸中也涌动着一股热潮,但还是冷静地道:“公子不得大王之命,新军如何能成?”
杨枫来回踱了几步,简洁明了地道:“取匈奴所控河套立基,屯田自足,在与匈奴作战中磨砺新军的战斗力。”
毛遂摇了摇头,道:“马匹军械铠甲军饷等等公子又如何解决?”
“一则取于匈奴,还有,郭家和乌家。”
毛遂眉梢一挑,意味深长地道:“取河套立基?郭家和乌家?看来公子对此已有成算。”
杨枫心照不宣地笑道:“事在人为!”又踱了几步,霍地转过身,一字一句地道:“我不与秦决战于函谷关外,而与其会战于河西。”
毛遂愕然抬头,疑惑道:“河西?”
“不错,河西!此为匈奴右翼,南连羌族,西可控西域各国。祈连山、焉支山一带,土地肥沃,水草丰美。得河西,可断匈奴右臂,令其六畜不蕃息,妇女无颜色,进亦能联通西域。最主要的,将成为一把楔入秦国背肋的尖刀,令秦之地利尽失。秦国的长城防得住单兵作战能力强,却不谙战略不通战术的匈奴人,挡得住我八万无双铁骑吗?”
毛遂默默无言,沉思着看向走到屋门前,英姿勃勃负手而立,正凝望从晨雾中慢慢现出曲线轮廓的远山的杨枫。
杨枫凝神看着远山,思绪却早已片片飘飞,这是一个极为艰难棘手的战略意图,但除此之外,实在没有任何办法了。在邯郸的时日愈久,他愈发现,只要除去赵穆等奸贼就能挽救赵国的想法,实在是一种一相情愿、不切实际的幻想,充其量也不过是苟延残喘罢了。而取河套立足,决战河西,或许是困境中的唯一出路。历史上,秦王李世民若非先平陇西薛举、河西李轨,安定后方,又哪敢出兵决胜中原。
突然,毛遂的话声飘入耳中,将他纷繁的思绪拉回现实,“杨公子如此将全盘战略谋划托出,若毛遂不受公子之请,公子又当如何待我?”
杨枫回转身笑了,笑得很开心,“毛先生不愿吗?以先生智计,焉会不知察见渊鱼者不祥的至理。若先生不屑于我杨枫,又岂会和我作此详谈,只怕我甫一开口,先生就当真下逐客令了。”
毛遂拊掌大笑,油然生发出一种知己之感。
第四十四章 贤才
两个人相视一笑,莫逆于心,重新分宾主落座,谈话的气氛也融洽亲切了许多。
毛遂若有所思地道:“匈奴人骁勇善战,尤精骑射。公子先前助李牧将军殄灭襜褴、林胡部,今又欲取河套之地,如若择归附降众中悍勇善战者,加入组建的新军中,岂不事半功倍。”
杨枫身躯一震,敛起笑容,大声道:“绝对不可以。”
毛遂遽然一惊,被杨枫偌大的反应吓了一跳,迷惘地道:“为何?”
杨枫眼里闪着寒光,心中激荡不已,这种作法,势将走上原来的历史发展道路,五胡乱华的惨痛历史教训还不够深刻吗?难道自己还会懵懵懂懂地去开启这个肇端?不过道理却很难向毛遂这战国时期的古人解说得清楚,单是汉胡之分,就不知要怎么开口解释。斟酌着遣词用句,杨枫正色道:“先生当知匈奴人暴虐不仁,寇边时掳掠屠戮甚剧,边民多受其害,积怨极深。如今向北拓土扩疆,只宜让那些胡人由游牧转为农耕,决不能再让他们挽弓上马,而应以中原文化慢慢融合他们,数代之后,庶及可泯灭他们与我中原人的差异仇视。”
看着毛遂不解的目光,杨枫进一步解释道:“征召匈奴勇士入伍,军中将官能视同手足,持平相待吗?士卒能与之和谐相处吗?极是困难,压制打击歧视势所难免。胡人单纯骄傲,如此不啻在他们心里埋下仇恨,训练和征战却又大大提高他们的作战能力,最后的结果,就是培养出一条随时会反噬一口的毒蛇;;;;;;纵是让秦国统一了天下,我也不能为中原招来这可怕的祸患。”
毛遂面色数变,拱手叹道:“是毛遂思虑不周,孟浪建言。”
杨枫微笑道:“此非先生思虑不周,而是边境形势错综复杂,与中原的各国征战大相径庭,先生的建议乃是着眼于利害。我倘非自代郡归来,亦难免作此想。”
毛遂爽朗地笑道:“公子不必如此说,毛遂昧于边塞形势,致有此疏失。我亦只是一介凡夫俗子,焉能算无遗策。正如公子所言,我们都是竭自己所能,为国家尽一份力。”
杨枫发自内心地笑了,看到了毛遂的另一面,不诿过,不骄矜,宠辱不惊。一时间,他真有些后悔,象毛遂这样的人才,实在应该把他留在身边。用人捉襟见肘的窘境又象阴云一样压在了心头,轻叹了口气,杨枫强制自己放弃留下毛遂的想法,道:“先生居平原君门下时日颇久,未知平原君门下还有没有不得志的贤才?”
毛遂的目光有些阴郁,缓缓道:“君上门下客虽众,多为碌碌之辈。其实信陵君对君上的那一番评论极是中肯,一针见血,‘平原君养士而不知士,徒为豪举’。经过信陵君与毛公、薛公相交的风波,君上门客流佚大半,几年前君上身逝,门下更是星流云散。时至今日,公子恐怕再难有所收获于少原君处了。”
杨枫闻言心里凉了大半,毛遂的眼中却徒然闪现亮彩,“不过有一个人,才智超卓,更在毛遂之上,可以说是君上仅得的贤才,公子实在应该加以延揽招致。”
杨枫大是兴奋,平原君仅得的贤才,会是什么人?他有些急切的看向毛遂。
“冯忌!”毛遂吐出了这个名字。
冯忌?好象有些熟悉,可怎么也想不起来在哪儿听过这个名字。
杨枫正在皱眉苦思,声音里带着一种惺惺相惜的敬意,毛遂道:“严格地说,冯忌并非君上门下客。昔日冯忌游于邯郸,君上闻其贤名,延请入府,待以上宾之礼,有事难决,君上即亲身前往请教。长平战后,邯郸围解,君上欲北伐上党,出兵攻燕,求教于冯忌。冯忌以赵国收亡败之余众,弊守邯郸,秦挟大胜之威,犹不可拔,皆因攻难守易。赵国七败之祸未复,强秦虎视于外,以疲兵攻燕,绝不可行,打消了君上的主意。”
毛遂接着娓娓讲述着冯忌为庐陵君请见赵王等等对形势独到的判断、灵活机变的进谏,听着这些似曾相识的事迹,杨枫猛然醒悟,当年读《战国策》时,这个冯忌的名字就多次出现过,绝对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只不过留下“毛遂自荐”、“因人成事”、“脱颖而出”等成语的毛遂的风头太过劲健了,压得冯忌在历史上都有些黯淡无光了,甚至自己在想着挖平原君墙角时都没能记起他。不过冯忌对孝成王自称“外臣”,似乎并不是赵国人,也难以想像他在少原君这种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的手下还呆得下去。如若再来个鸿飞天外,不知身在何处,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他在希冀中不由得又有些儿焦灼。
看见杨枫似乎有些神游天外,毛遂愕然停下,提醒道:“公子;;;;;;”
杨枫醒过神来,歉然一笑道:“冯忌先生我闻名久矣,只恨缘吝一面。不过他好象并非赵人,先生可知他现下身在何处?”
毛遂点了点头道:“冯忌是楚人,当年我与他颇有交往,知他家在寿春南关内,君上身逝后,听说他已回了楚国。公子有意,我可修书一封,或许有所裨益。”略一犹豫,又道:“冯忌为人眼界极高,寻常人很难入他的眼,如有可能,公子最好亲身一行。”
杨枫闻言苦笑,这种时候,自己诸事缠身,哪有余裕分身前往寿春。由冯忌,他突然想到了另一个人才——李斯!面色一整,眼中闪着炽热的光亮道:“先生入秦,需要特别注意一个人,李斯。”
虽从未听过李斯之名,但看了杨枫整肃郑重的神情,毛遂也知这绝非凡俗之流,静静听着杨枫说下去。
“李斯,楚国上蔡人,从荀卿习学帝王术,战略谋划非其所长,但就治理内政而言,他是第一流的人才,只怕天下无出其右者。这个人的眼光极毒,若欲谋出身,必会西游入秦,最有可能,就是投入吕不韦门下。先生一定要尽全力拉拢收服他,如果李斯在秦国有了出头之日,将是山东六国的一个噩耗。”
毛遂眼里精光烁烁,默默念了几遍李斯的名字。
杨枫走到门前,打了一声悠长嘹亮的呼哨。一会儿,几名卫士快步来到门口,在杨枫的示意下,把两个大包袱放到案几上。杨枫微笑道:“先生,这儿有黄金五百镒,供先生入秦打点花费使用,外面尚有良驹五十骑。另外,我给先生留下锋镝骑卫士和斥侯各三十人,卫护先生并供先生差遣。杨枫如今能力有限,所能为先生做的,暂时也只有这些了。”
毛遂起身,取出一瓮酒和两只大碗,满满倒了两碗酒,两只碗“啪”地一碰,“干!”
第四十五章 乱局
近午时分,大道上寥寥的没有几个人影,邯郸北门外踉踉跄跄奔来一个精壮汉子,大冷的天,一头豆大的汗珠滚滚而下,用手一抹,瞬间又是亮晶晶的一片。身上满是尘土草屑,泥斑星星、大片汗湿的粗布棉袄的前襟早已解开,汗淋淋的胸脯急剧地起伏着。远远地看见邯郸那一带巍峨的夯土城墙出现在视野里,汉子疲惫无神的眼中现出一抹喜色,顾不得浑身乏力,拼尽全力向前急赶。冲出几步,脚下一绊,狠狠往前一栽,汉子“呼哧呼哧”喘着粗气,艰难地爬起,胡乱抹着满脸汗珠,干脆脱去棉袄,咬紧牙关摇摇晃晃地奔向邯郸城。
城门口的守卫早注意到了他,脸色惨白的汉子奔到近前,两脚一软,又仆倒在地,挣了两次都没能爬起身。两个面目冷峻的卫兵紧握着长枪,戒备着慢慢走了过去,抓着他的胳膊,将他拉起。汉子舔着干裂的嘴唇,喘息着哑声道:“快;;;;;;快送我回乌家,乌家马队昨夜遭到马贼突袭,所有,所有人都,死了;;;;;;”
两名卫兵闻言脸色大变,一人匆匆转身跑回哨所,另一人搀着汉子慢慢走向城门。
一个偏将快步从城头上走下,皱着眉听完了卫兵的禀报,向汉子问了几句,眉尖一耸,让人牵过三匹马,点了两个卫兵护送汉子回乌家。看着三骑马迅速远去不见的身影,他阴沉着脸,喃喃自语道:“近来怎的如此多事,昨夜郭开大夫遇刺身亡,还搭上了秦国女质,城里已闹翻了天。现下乌家马队又出了事,马贼居然肆虐到了邯郸附近,我们的麻烦大了。”
在那汉子疾驰回乌家报信的时候,马队出事的噩耗已象瘟疫一样,从北门沸沸扬扬地迅速向邯郸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