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陆权强国-第2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令人瞩目的自然是湖北武昌跟上海两地。湖北作为首义第一省,最先响起革命枪声的地方,在国人心目中先天便拥有着独特的影响力,甚至称呼其为革命圣地也毫不夸张。这个年代的可不是后世那个名利至上、道德沦丧的社会,恰恰相反的,正是因为如今湖北局势最是危险,武昌三镇之中汉口失陷,其余二镇也面临清军强攻的危险,甚至前几日还传出清军舰队炮击武昌的消息,不过如今那批炮击武昌的清军舰队被传已经投效了九江分军政府。

    这是个为了革命,人们可以抛头颅、洒热血的年代,湖北作为革命的第一线,自然吸引了最大愿意为革命而献身的青年们。在这一场旁人看不见的隐形战争之中,武昌占尽了首义优势,连带的湖北鄂中也跟着沾了不少光,吸引了不少青年小将。

    在当下临时中央政府尚未成立的时候,于多数省份主事者的心目中,湖北隐隐就是“临时中央”,但凡别省有何纷争或者建议,报告通常都是首先发往武昌,请求鄂督黎元洪代为调解,这一点便是眼红久矣的上海一众革命党也是只能叹气。

    当然,上海的地位在各省之中亦是举足轻重。这一方面是上海本身的地位之重要,为中外舆论所重;另一方面,光复会、同盟会几大巨头合聚于此,这些日子沪督陈其美不止一次拟议着急各省至上海开会,欲要召开临时中央会议,组建临时政府,好聚集天下之力,共讨清廷。

    另有消息称,在继湖北北伐军出兵河南之后,他也有意在上海组建北伐军。不仅是组建北伐军,传他欲要联络江浙两省都督,组建江浙沪联军合攻南京,欲要拿下这一座清廷南方重镇!

    无论是湖北黎元洪还是上海陈其美,在组织中央政府时两人都欲争那首议之名,因此导致湖北跟上海之间越发不对路,甚至隐隐出现了火药味,从而导致出现了两个中心:一个是最早起义的武昌;一个是同盟会中部所在地上海。两地为了争夺中央政府控制权,几乎同时发出函电,邀请各省派代表商讨组织中央政府,各自吸引了不少的眼球!

    鄂沪之争闹得不可开支,知道最后两虎相争却白白便宜了江浙派的李汉却丝毫没有掺和进去的意思……先不说如今的鄂中分军政府根基有多薄弱,如今已经被四川吸引去了大半精力的他却已经没有多余的精力去关心鄂沪‘临时中央政府’控制权之争了!

    11日送走了借助奥匈帝国商船秘密西进重庆的何进跟他的第三协,李汉等根本来不及在枝江县稍作休息……几乎是当天晚上,一行人便抵达了荆州府首府——荆州城。等待他的不仅是巡查已经完全恢复了战斗力的第二协,还要亲自坐镇荆州城,完成他刚刚完成的‘鄂中土改计划’中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为此,他不但请来了不少的鄂中各府的乡绅之流,连带的连汉口礼和洋行跟奥匈驻鄂中代表博德曼中校……因为,一旦他真启动了土改,所需面对的阻力甚至不比在战场上转一圈小多少,论起内里龌龊,甚至还会更肮脏几分,由不得他不做好完全之准备!

    “将军阁下,您好…好久不见了…”

    “维尔纳少校,见到您真是高兴,欢迎再一次来到鄂中…请坐,其他书友正常看:!”

    礼和洋行这次派来不是别人,正是之前与他打过交道的维尔纳少校。他这次前来荆州,一是迎他邀请,要来跟他谈一笔生意,二则是要恭喜他升任荆楚镇守使,成为了如今湖北军政府内名义上仅次于军政府大都督跟军务部长的三号人物。

    不过令李汉惊喜的却是,维尔纳少校此次前来不但带来了四艘满载的3000吨级货船,还为他带来了几条好消息。他的那份‘陆地巡洋舰计划’已经经德意志帝国驻华公使之手传回了柏林,并且因此了陆军部跟克努伯、西门子等辛迪加垄断组织十分感兴趣……虽然他只是送上了一份简稿……并未提及到数据,只有一份简化版的外部参考图……也引起了德国陆军震动这几年来德国陆军每年军费逐年日下,早就对这几年德国上下兴起的大建海军之势不满的陆军部不少实权将领借机发难,借他之助谎称英国在用海军竞赛拖垮德意志帝国经济的同时,内部却开始了加强陆军之计划……而一旦法兰西共和国获得英之技术,则,欧洲大陆之上,德意志帝国并不稳固的欧洲霸主地位将会受到冲击,近用去区区不过几百万马克便能获得的一大战争利器,陆军部支持得到他手上的相关计划!

    反对方则借口英***方未采纳攻击,最后还是克虏伯、西门子等德***事企业经过研究之后,证明了‘陆地巡洋舰’计划的可行性……并且获得了参谋部的支持,因为根据他们的研究,他们认为报告内那位东方将军提到的观点基本属实。比如李汉在那份情报中详细分析了‘陆地巡洋舰’计划为什么在英国失宠的原因。一是因为英国国内陆军势力远差于海军、加上陆地巡洋舰只有在铁路交通发达的地区才能发挥出惊人的实力,而英国本土数百年无战事,本土又与其他国家不接壤,因此才会受到英***方冷落。反倒是若是落入了德法这样铁路密集又互相有领土接壤的国家之中,它却能发挥出巨大的作用来。

    ‘陆地巡洋舰’计划的确打动了德***方,不过却不是他引起德国关注的主要原因。

    德国对于远东之野心,早在德皇威廉二世上台之后尽显无疑……无论是当年强占胶州湾还是之后的八国联军侵华中,德国都扮演着绝对主力的角色,若不是英法俄三国不允许,他早就把变远东为德国之印度的想法付诸实践了,其他书友正常看:!

    这次听闻远东之乱局,虽说正在欧洲大陆上忙着跟法国扳手腕,德皇还是亲自下了赦令,要参谋部考虑扩充德国在远东地区影响力的可行性……这一次李汉的画饼一抛出来,顿时引起了德皇的注意,他似乎对于李汉跟他的鄂中分军政府十分感兴趣,不但强行制止了海军、陆军之争,甚至越过了议会,直接下令军方批准通过支援李汉的谢意,并且,据维尔纳少校的意思,似乎德皇已经亲派了一支人数约在百人上下的使团,最迟月底就将抵达远东与他详谈合作的事情。

    不得不说,德国人的野心跟效率绝对在奥匈帝国之上,他先一步向奥匈帝国示好,却不想反倒是在晚了几天的德国人那里提前得到了消息,由中看到了德国人之效率的同时,也令他对德国人的戒心又强上了几分……对于这个一直盯着远东的国家,无疑,他心中是十分忌惮的!

    他在合约中要求的全部机械设备已经订购起运,从上海发往鄂中,其中无论是他要求的发电设备还是挖矿等设备,都是德国最新也是最先进的生产设备。另外维尔纳少校还面色有些古怪的告诉他,他可以通过礼和洋行,帮他招募了近百名他急需要的相关技工,足以维持并培训鄂中的生产工人了。当然,消息灵通兼后面势力强大的礼和洋行自然不会如此好心,他们不知道从哪里打听到了李汉正在跟奥匈帝国的人协商修建铁路的事情,他们提出要求,希望军政府如果需要修建铁路,他们愿意为军政府效劳,获得其中的某些线路的修筑权,比如在他规划之中的襄阳至荆州段铁路……再比如应城至襄阳至郧阳段铁路……而这些都还在他的规划之中,他也仅仅只是派出了几只测绘学堂的学生兵负责勘探地形,选择最合适的修建路段……却不想,连奥匈帝国也仅仅只是收到了点风声,德国人就来了兴趣了!

    虽然他并不像这么快就让德国佬注意到他,不过迟迟等不到奥匈帝国的支持,由不得他不加上一把火了!

    “看来奥匈帝国那边还需要加一点力道……难怪历史上势力原本在普鲁士之上的,后来非但被排挤出了德意志联邦,最后更是从第一等的世界级强国名单之中滑落,不是没有原因的,书迷们还喜欢看:!”

    知道德国人对于在湖北省这个英国人的传统势力范围内获得铁路修建权十分动心,李汉不由的心思活络了起来,他感觉可以借机再为自己谋夺一些好处,鄂中分军政府的家底实在是太薄了,比起袁世凯的北洋集团远没有可比性,由不得他不认真敲打琢磨这每一笔生意!

    既然有了给奥匈帝国上点眼药的意思,他心中已经打定了注意,有几条原本准备交付给奥匈帝国修建的铁路,如今看来也可以转给德国佬,反正如今距离一战也没多久了,一战之后德国的苦日子长着呢……到时候跟新政府便宜谈合约可就轻松多了!

    当然,维尔纳少校还隐晦的指出,比起他委托卡尔招募的教官,他能够帮助李汉招募一批合格的军校教员,其中不乏来自柏林军事学院的毕业军官!

    对于柏林军事学院这一所创建于1810年拿破仑时代,为德意志帝国崛起输送了无数合格军官,号称当前世界最顶级军事学院之一的圣地,对于李汉的吸引自然不少……不过稍稍犹豫了下之后,再考虑到他正在筹建中的属于鄂中分军政府自己的军事学院,他当然欢迎这样的人才……自然乐呵乐呵的就同意了……当然,他也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如果可以,尽量‘招募’一批精通教学跟中文的军官……除此之外,他还需要一些懂得飞艇、飞机跟潜艇的专业人才。

    最后一条好消息是礼和洋行联系到国内现有一批欧洲某穆斯林国家的军火订货,因为客户无法按约付款,军火公司决定低价转售。共有毛瑟1892式5000支,最新款毛瑟1898式1000一千支,德产mg08式马克沁重机枪五十挺,60mm;75mm各型火炮共七十多门。如果李汉需要,只需国际武器市场价的八折就能拿下。

    “武器吗?似乎暂时不需要采购了!而且钱也是个问题……”

 第304章 荆楚新政(2)

    第304章荆楚新政(2)

    “武器吗?似乎暂时不需要采购了,其他书友正常看:!而且钱也是个问题……”

    李汉知道他口中的某欧洲穆斯林国家应该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他记得历史中这前后十几二十年的时间,奥斯曼帝国的局势都不是多好。国内跟中国一样兴起了革命党,国外四周还有英、德、奥匈、沙皇俄国同时盯上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英国、德国跟沙皇俄国明显对奥斯曼帝国所属的中东地区大有兴趣……而奥匈帝国则跟沙皇俄国对着巴尔干地区眼馋不是一天了……这个节骨眼上,照理说德国想要拉拢土耳其,想他出售武器是再合适不过的选择了!

    不过,为什么生意最后没能谈成可就不是他该关心的内容了!

    军火是个暴利,维尔纳少校所谓的国际价格的八折,礼和洋行跟它后面的实力已经能够从中牟取暴利!

    这些李汉心里其实非常清楚,上次从奥匈商人卡尔处买的那批枪械价格很高,让他们狠赚了一笔。然而在力量有限的时候,李汉何尝不是利用利益捆绑,借助洋人的势力,达到自己的目的呢?要知道,如此数量的一批军火绝对会影响一个国家军事力量平衡。如果没有绝对的利润,卡尔他们又何苦费尽心机,回国四处游说,打通内里的一些关节呢?否则,他如今又如何能够入了奥匈帝国高层之眼,继续他的下一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