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陆权强国-第7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俄两国同属协约国。

    因此,中国一直都在小心提防着英国。驻扎西南三省的兵力不但没见减少,战争状态也未见接触,每日都有中国安排的巡逻队沿着国境线进行巡逻,中英之间甚至在缅甸地区还因为一块被英国私自割出去的领土几次小规模的交火,各有死伤。

    在这种情况下,英国也不好太过拉偏架。

    10月24日,季雨霖部向俄国远东集团军东线阵地持续强攻,累计重创俄国数千人,并成功突破了俄国的第二道防线,俄国只能依靠纵深不足十五里的最后一道防线严防死守。苦苦挣扎不被国防军主力突破东线,大军强攻克孜勒了。

    库朋斯齐也再一次接到了国内的电报,彼得格勒对于他在中国的无能表现大为震怒。沙皇尼古拉二世要求他必须尽快跟中国达成一些初步共识,以便让俄国体面的退出这场冲突。

    库朋斯齐无奈,向国内请示一番后,在随后的中俄和谈中率先做出妥协,俄国承认外蒙地区为中国自古以来之领土。但库朋斯齐及俄国仍拒绝承认唐努乌梁海跟外贝加尔胡地区,同时也拒绝承认外东北及其他过去半个世纪中,被俄国所侵占领土之主权。

    尽管从表面上来看,俄国人几乎没有做出任何实质性的退让。但承认外蒙为中国之固有领土这一点,已经是做出了让步。也因此英俄两国借此作势,要求中方也必须做出相应的诚意以回复俄国的退让。

    俄国代表库朋斯齐的要求只有一个,中俄两国立刻结束前线的军事行动,以便更好的进行谈判!

    此时的日本很饿,这个本土极其狭小的国家如果不对外扩张,发展势头将大大削弱,根本无法跟上欧美强国。日本人最擅长挑时机、吃软。肉。很明显跟中国这块硬骨头相比,荷兰人要软得多。而且南洋地区也有着极其丰富的资源,很明显日本这个饿疯了的国家现在很饿。东印度群岛这块大肥肉,日本人既然吞进了肚子里,想让他们吐出来是很困难的。

    日本拥有着世界上第四强大的海军,还拥有着亚洲第一的工业力量。比起荷兰这个国家,英国虽然震怒日本向南洋扩张,威胁到了他们对马六甲海峡的控制权,但英国现在也不愿意过分得罪了日本。

    这是一个万难的选择题,堂堂英国的外交大臣被日本堵在了新加坡,原本预定的航程,前往菲律宾拜访美国国务卿之路被日本舰队以清剿海盗为借口堵上。无奈之下只能向国内拍发电报,希望政府出面向日本施压。

    再看另一边,中俄试探性接触的谈判第一天,中国因俄国的苛刻条件拒绝了继续谈下去。

    英国公使巴尔特知会中国外交部未果后,转而拜访顾维钧,虽得到顾维钧接见,但顾维钧仍然拒绝同俄国复谈。

    于此同时,在唐努乌梁海,经过了大半个月的准备,国防军终于在锡什锡德河畔修建完成一座规模较大的临时野战机场。随后,124架飞机先后抵达前线,在季雨霖的命令下,向着俄国仍阻挡在唐努乌梁海东线的三个师的俄军阵地袭去,轰炸持续两日,国防军在向俄军阵地倾斜了1700多吨炸药,绵延数百里的俄军阵地遭遇重创。季雨霖趁机指挥中路军主力向东线俄军发动强攻,仅一日便将阵地向前线推进了27里,击毙、俘虏俄军逾九千人。

    远东集团军东线的吃紧,让普拉托夫也稳不住了,再一次向国内要求了增援。面对远东集团军的危机,彼得格勒只能拍电库朋斯齐,无论如何,比如让中国人尽快停止前线的军事行动。

    20日,库朋斯齐接到国内指示,无奈之下求见英国公使,请求英国公使再一次居中调停,同时他还拜访了美国公使。

    在他的努力下,英美两国公使最终同意了再行介入。22日,经过连续几日的反复游说,中国外交部终于松了口,陆征祥亲自向顾维钧拍电,借英美两国之手,向俄国转达中方要求,洋洋洒洒的要求上百条,总结起来的六大要求可谓是将俄国当成战败国来处理。

    有道是报应不爽,俄国前公使库朋斯齐算是领教了。刚看完这英美两国公使转递的中国要求,也是气得七窍生烟,感情他瞧不起中国,人家现在也瞧不起他们了。

    这还了得了!

    才刚要发作,又想起了现在俄国国势不同往昔。又想起了国内的要求,只能铁青着脸告诉英美两国公使,调停可以继续,有些矛盾跟分歧他们可以慢慢谈,但是只有一条,那就是中俄两方必须立刻停止全部军事行动。

    顾维钧接受了英美两国的再次调停,但是却没有回应俄国终止两**事行动的要求。面对英国人的威胁他坦然不惧,这天津还是中国的地方,英租界能保留多久也还要看。中国的发展速度,以现在的发展势头来看,多说十五年、少说十年后,看看还有哪国洋人刚在中国国内作威作福。如此,还要怕他作甚。

    对于中国不愿停兵的举动,美国是支持的。

    中国前段时间曾跟美国财团接触,希望能够筹集一笔巨款,用于修建外蒙铁路网。其中包括北库铁路(北京至库伦),西库铁路(西安到库伦),大蒙古西南铁路(库仑至乌里雅苏台至科布多)等等,甚至还试探性的询问美国,可否愿意出资投资中国将这些铁路跟西伯利亚大铁路连接在一起。

    言下却是为了试探美国是否支持中国鲸吞西伯利亚大铁路。

    美国也是被中国现政府的野心吓了一条,这中国修建的一些连通外蒙古到内地的铁路还可以用军事战略所需解释。但中国要求将自己修建的铁路跟俄国的西伯利亚大铁路并轨,自然是不可能将自己铁路开放给俄国的,那么他们的答案就只有一个了。中国自始至终,都没有考虑过将所占领的数千里的西伯利亚大铁路归还俄国。

    美国佬也被吓了一跳,为新崛起的中国的野心。

    但控制一半西伯利亚铁路的诱惑对美国这个铁路过来而言太大了,而且,中国现在的国势并不强。美国国内经过一番讨论之后,认为完全可以趁现在中国尚未崛起,像控制南美一样,通过资本输出控制中国,虽然,难度要比控制南美困难的多。

    也是因此,美国对于中国的一些不合理要求,也都是睁一只眼闭一睁眼的。

    俄国现在手上攥着的地盘并不多,而且底气也不足。因为前线的失利,加上国内给予的特权不多。库朋斯齐在顾维钧所代表的中国拒绝停止前线的战事时,只能一边有限度的指责中方没有和谈诚意,一边不断向英美两国求助,甚至在国内的允许下,向两国许诺应允了一些承诺。比如日后俄国将向英国开放乌克兰地区的一些矿产开发权,并向美国承诺日后欢迎美国投资满蒙地区,或者在西伯利亚地区探矿、投资。

    这承诺对于英美两国吸引力不小,但美国这边还算拿持的住,因为比起他们从俄国人那里得到的,很明显中国给的更多。而英国虽然心动,但中国摆明了不完全相信英国在谈判中的‘公平’立场,毕竟英俄两国同属协约国。

    因此,中国一直都在小心提防着英国。驻扎西南三省的兵力不但没见减少,战争状态也未见接触,每日都有中国安排的巡逻队沿着国境线进行巡逻,中英之间甚至在缅甸地区还因为一块被英国私自割出去的领土几次小规模的交火,各有死伤。

    在这种情况下,英国也不好太过拉偏架。

    10月24日,季雨霖部向俄国远东集团军东线阵地持续强攻,累计重创俄国数千人,并成功突破了俄国的第二道防线,俄国只能依靠纵深不足十五里的最后一道防线严防死守。苦苦挣扎不被国防军主力突破东线,大军强攻克孜勒了。

    库朋斯齐也再一次接到了国内的电报,彼得格勒对于他在中国的无能表现大为震怒。沙皇尼古拉二世要求他必须尽快跟中国达成一些初步共识,以便让俄国体面的退出这场冲突。

    库朋斯齐无奈,向国内请示一番后,在随后的中俄和谈中率先做出妥协,俄国承认外蒙地区为中国自古以来之领土。但库朋斯齐及俄国仍拒绝承认唐努乌梁海跟外贝加尔胡地区,同时也拒绝承认外东北及其他过去半个世纪中,被俄国所侵占领土之主权。

    尽管从表面上来看,俄国人几乎没有做出任何实质性的退让。但承认外蒙为中国之固有领土这一点,已经是做出了让步。也因此英俄两国借此作势,要求中方也必须做出相应的诚意以回复俄国的退让。

    俄国代表库朋斯齐的要求只有一个,中俄两国立刻结束前线的军事行动,以便更好的进行谈判!

 第六百六十三章 亚瑟·贝尔福

    日本国内的政策变化,中国这边很快便察觉到了。

    这两年来随着中国纺织业的扩张,中日之间纺织业上的竞争加剧,时有摩擦跟指责声传出。然而突然间,日本驻华公使向中国传达了一个意向,日本纺织业联合会议将在十一月底于长崎举行。日本纺织业厂家诚邀中国纺织业参加,就两国纺织业的一些矛盾问题进行协商,同时共同谋求欧战红利。

    因为这两年来,在当前英国外交大臣被堵新加坡无法前行的端口,日本国内突然释放了这个信号,着实让中国高层一番震动。

    这两年来中日对抗对于中国而言也是十分吃力,毕竟摊上了这么一个侵略成性的国家,任谁都不舒服。日本这个时候释放了‘友好’信号,着实让国内不少政客欢呼雀跃。尽管台湾跟辽东仍在日本手中,但李汉等政府高层明白,想收回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日本不同于其他国家,距离中国实在太近,一旦收复战打响,必然是两国之间的全面战争。

    日本背后打得什么主意,现在并不在李汉的考虑范围之内。他没那么多的精力顾及那些日本政客怎么想,对于他来说,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着手于应付将在十一月访华的美国国务卿跟远赴重洋赶来远东调停中俄战事的英国外交大臣亚瑟?贝尔福。

    尤其是亚瑟?贝尔福,此人远赴重洋赶来远东,很有可能在中俄战争中扮演一个拉偏架的角色。而如今仍然作为世界最强国——英国的外交大臣,李汉自然不能把他跟英国驻华公使相提并论。面对他,中国底气并不足。

    10月20日,同日本政府两日交涉无果后,英国外加大臣亚瑟?贝尔福选择了陆路乘坐铁路继续前进。但是为了不继续刺激到日本人,英国国内改变了他的行程,暂时取消了跟美国国务卿在菲律宾马尼拉的碰面,改为选择在中国进行。

    英国殖民者为了掠夺马来亚的锡资源,在1885年修建了马来半岛第一条铁路。到1916年10月时,从新加坡到泰国已经有了一条铁路网。尽管其中还有几段路没有联通,但已经不影响亚瑟?贝尔福一行的航程。

    10月24日,亚瑟?贝尔福抵达暹罗曼谷,在暹罗暂留一日。对远东地区仅有的三个保留有完整主权的国家——暹罗进行拉拢。

    暹罗这个印度支那半岛上的强国虽有强国之名,却无强国之实。身处法国跟英国两大欧洲强国的殖民地之间,暹罗是作为两国互相缓和彼此殖民地矛盾而得以保存独立主权的国家,如何能够拥有什么地位。

    不过暹罗前国王拉玛五世的改革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