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场东西方之间的直接对抗,特别是大规模的对抗是非常“难得”的,而这也是检验双方作战系统的最好机会。谁都知道,任何一种武器要想证明其设计是成功的,战场就是最好的实验场,只有在战场上合格的武器装备,才是最好的武器装备!所以,在战斗的烈度降低之后,双方都不约而同的将正在实验,或者说已经小规模装备部队的新式战机拿了出来,希望能够在低强度的战斗中检验这些战机的实际性能。从这个角度上来看,这场战争到了后期,几乎都已经成了一个武器实验场了!
中国新一代的战斗机是J…25,这是海空军联合研制的新式作战飞机,也是中国在最近的30年时间中的第一种海空军通用战斗机。以往,中国也想降低军费成本,特别是高昂的研制费用,而想让海空军联合研制作战飞机,谁都知道,战斗机的研制经费是最高的,甚至很多国家都无法承担,只能够依靠进口来满足需求!但是,在以前,因为技术还没有办法达到海空军对各自作战飞机的要求,技术上的难度,限制了开发一种通用战斗机的可能性。所以,自2035年J…19退役之后,海军与空军就分道扬镳,各搞了一种自己的战斗机。从第三次中日战争来看,这种发展策略是正确的,但是,现在随着技术的进步,研制一种能够满足海空军需要,同时能够有效的控制技术成本的战斗机已经不再是件困难的事情。所以,从2058年左右,中国开始研制新一代的J…25,并且在2068年底生产出了第一架装备型样机,同年就开始了实验工作。而到了这场战争爆发的时候,中国已经装备了一个中队的这种战斗机,自然,这个中队是实验性质的,主要就是检验这种战斗机的各重战术指标,是否已经达到了设计指标,并且确认战机的飞行包线,为大规模装备做好准备!
从使用方面来讲,J…25是中国第一种完全通用性的作战飞机,其不但是未来中国海军与空军的主力制空战斗机,而其衍生型号也将是海空军的通用攻击机。这可以说是技术进步带来的最大好处,按照一种战斗机服役20年到25年的时间来计算,J…25因为具备了以往要4种作战飞机才能够拥有的战术使用范围,至少将为中国减少5000亿以上的维护费用!而这,已经足够研制新一代的作战飞机了!
当然,正因为高度的通用性,其性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在很多单项技术上,并不比欧美的新一代战斗机与攻击机要先进。但是,前面已经说过了,新时代战争是系统之间的竞争,而不再是依靠某种武器装备的先进性就能够取得胜利的。所以,单项技术的差距带来的影响并不是很大,比如J…21就比这场战争中欧美使用的战斗机的某些性能要稍微差一点,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到战争的结果,因为绝大部分的战斗,并不是由战机的某种性能就能够保证的了!
到了战争的后期,欧美也先后将自己的新式战斗机投入到了战场上来。欧洲与美国的发展策略基本上一样,即空军与海军各自开发自己的通用战斗机,而不是将以往的四种机型进行大整合,只是一种小整合。即,空军拥有一种集战斗机与攻击机于一身的战机,而海军也同样研制一种主力通用战斗机。
其实,双方的目的是一样的,就是要检验这些新战斗机的性能,是否有设计时的那么优越,同时检验自己新的空中战术思想,是否能够适应未来的大规模空战!当然,正因为带着实验性质,所以双方没有在最激烈的战争初期投入这些新式战斗机,毕竟那是非常不划算的事情。首先,飞行员未必能够将新式战斗机的性能完全发挥出来,其次,新式战斗机的价格也比现役战斗机高出许多。所以,在大规模空战中,这些新式战斗机是难以现身的,只有在小规模的空战,或者是单独的,需要利用新式战斗机性能的打击行动中,才会使用这些成本高昂的作战飞机!
因为这场战争主要是在空中进行的,所以大家关心的仍然是空军与海军航空兵的装备。但是,这绝对不仅仅是空军与海军航空兵的一场单独表演。在这场战争中,双方的海军战舰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不但中国的战列舰承担起了很重要的打击任务,欧美海军的战列舰其实也肩负着同样的任务,另外,因为欧美海军舰队部署在东地中海,距离战场更近,所以其巡洋舰与驱逐舰都参与到了这场战争中来。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其实这也是一场检验海军对地打击能力的战争!
中国海军战列舰的行动已经有了一次介绍,其实这种打击行动是非常单调的,战舰上的海军官兵根本就看不到炮弹落地时的壮观场面,火控人员只知道为火炮控制计算机输入一系列的目标参数,然后计算机就能够准确的计算出射击时的参数,然后控制火炮的仰角,方向,以及需要输入的电能。接着,火炮长就会命令开炮,将重达1吨以上的炮弹发射出去,接着对火炮的射击状态进行短促的修正,再发射炮弹。这可以说是一个非常无聊的过程,但是,这也是海军战列舰上官兵做的最激动人心的事情了,因为谁都知道,炮弹发射出去之后,将会在5分钟之后落到目标上,然后摧毁目标。从这个角度来讲,比起战列舰上其他的500多名战友来讲,火炮部门的人员就要幸运多了,因为他们至少知道自己发射出去的炮弹将带来巨大的战果!
其实,大家可以看出来,中国战列舰在战争中的行动次数并不少,从担任对地打击行动主力,到支援登陆部队作战,到成为海战主力,再到为舰队提供最强大的防空掩护,可以说,战列舰几乎干了海军所有的工作,只是无法像航母一样出动攻击机,到2000公里以外的地方打击重点目标而已了。但是,在前面的介绍中,关于欧美海军战列舰的内容少得可怜,几乎可以说是没有。其实,这并不是说欧美海军不重视现代化战列舰,或者用美国人的称呼来讲是火力投送战舰的发展,而是欧美各自的战列舰确实没有多少机会经历大规模的战争考验,自然也就没有崭露头角的机会了!
早在50多年前,中国建造第一艘现代化战列舰“太湖”号的时候,就已经引起了西方国家的注意,但是当时海军强国美国却并不看好中国的这种装备有大口径火炮的战列舰,认为这是一种因为中国技术落后而产生的战舰,是他们武库舰的低廉版本。
当时,美国正在研究武库舰,希望这种主要装备巡航导弹的战舰能够在未来战争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来。但是,到2005年左右美国取消了武库舰发展计划,原因很简单,如果战舰的主力武器是巡航导弹的话,第一无法降低战争成本,第二巡航导弹的突防能力很成问题,在坚固的防空系统面前,巡航导弹的作用不会很大。所以,当时美国转为发展更先进的巡洋舰,这是一种装备了大口径舰炮制海舰,但是其主要任务是对地打击,即为濒海地区的战斗提供有效的,成本低廉的火力支援。而在当时,美国的重点发展项目是203毫米口径的电热化学炮,虽然射程能够超过270公里,但是比起“太湖”号的主炮来讲,这种舰炮的威力确实是太小了一点!
其实,到2010年左右,美国已经认识到了新式战列舰的重要性,以及其在对地打击行动中所能够发挥出来的巨大作用。但是,到这个时候,战列舰的海战能力,以及防空中坚力量的性能并没有显示出来,道理很简单,还没有一场足够强度的海战来证明战列舰在这方面的能力。所以,美国即使已经开始研制战列舰了,但是其主要用途仍然在拥有绝对制海权的时候,用其进行对地支援,这一研制目的,极大的限制了美国在战列舰上的发展速度。也可以说,直接导致了美国的第一代火力支援战舰的产生,而这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现代化战列舰,因为这种战舰的速度根本就无法跟随主力舰队行动,同时其防空能力,以及战舰本身的生存能力,也让其无法在高强度的海战中生存下来!
到了第二次朝鲜战争之后的中日大海战期间,美国终于看到了中国战列舰在西太平洋上的精彩表演,这次,美国人再也不可能忽视这种新式战舰的威力了。而几乎同时,欧洲也认识到了新式战列舰所带来的海战革命,更认识到了这种能够将致敌于死地的炮弹投送到近1000公里外的战舰的巨大威力。也就是在2035年左右,欧美启动了自己的战列舰完全发展计划,开始研制自己的第一代,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具备了现代化战列舰所有素质的主力战舰!
因为欧美并不缺乏研制战列舰的技术储备,同时其强大的制造实力,科技实力,以及在海军发展方面的经验,帮了欧美很大的忙。到2055年,欧美开始研制第二代战列舰的时候,其实就已经基本上追上了与中国的差距,已经制造出了与当时中国海军正在服役的战列舰水平差不多的战舰。而到了这场战争时期,欧美海军也如同中国海军一样,在每一支航母舰队配属了一艘战列舰,并且还单独组建了一支有4艘战列舰的支援舰队。这也算是两国海军的一次巨大的变动吧!
当然,欧美在发展战列舰的同时,也发现了这种战舰所带来的问题。在打击500公里外的坚固目标时,战列舰确实具备有可以与航母攻击机媲美的威力,以及更低廉的战争成本,但是在打击500公里以内的普通目标时,使用战列舰,却是一种奢侈与浪费。所以,欧美海军仍然很重视巡洋舰与驱逐舰的火力支援特性,这些战舰上的203毫米舰炮足以承担起对500公里以内的普通目标的打击任务,而且成本更低廉,且203毫米舰炮的火力密度更大,打击效果要比战列舰更出色一点。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巡洋舰与驱逐舰的建造成本本身就比战列舰低很多,有效的使用这两种战舰,也能够降低海军的装备费用,以及维持费用!
这场战争,其实也是欧美海军第一次大规模的使用战列舰这些直接火力支援战舰的战争。在战争中,欧美分别调动了4艘与5艘战列舰参加战斗,并且发射了超过5万吨的弹药,对以色列的军事目标进行了猛烈的打击。而在支援叙利亚军队进攻的作战行动中,欧美海军的巡洋舰与驱逐舰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发射的203毫米炮弹为叙利亚进攻部队提供了非常密集的,而且及时的,迅速的,准确的炮火支援,这也是叙利亚军队在失去了空中支援之后,仍然能够保持进攻势头的一个主要原因!
通过这场战争,欧美已经认识到,中国的海军发展策略是正确的,在一边深感自己发展的速度慢了一拍的时候,也纷纷加大了对战列舰这种海上打击力量的建设速度。当然,谁都知道,战列舰其实从恢复生机的那一刻开始,其命运就已经注定了,这仍然只是一种辅助性的战舰,根本就无法动摇航母在海军中的中坚地位。首先,战列舰的打击距离根本就无法与航母相提并论,即使是在最辉煌的时期,航母仍然能够轻易的在战列舰主炮的射程之外,对战列舰构成致命的威胁。其次,随着海军战斗机技术的突破,航母的作战使用更加灵活了,而且航母作战成本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而这些变化,其实都是对战列舰的直接挑战。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大规模的战争中,战列舰仍然是廉价的对地支援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