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森森摇头,“皓儿没欺负我。”
陆安郎对这样的森森也没办法,最会哄他的戚南琴又不在,陆安郎只能道:“森森,你先回去照顾你爹吧,有什么话回头再说。”
森森答应一声回到江大财主身边,于老爷对他说了几句话,森森都得体地应对,远远看着的苏晨对皓儿道:“看看人家孩子,再看看你,明明大了几岁,咋就没人家知礼呢?”
皓儿鄙夷道:“若是我知礼,在座的人见了我不都该下跪吗?要不,就由苏晨将军先开始吧!”
苏晨无语了,他不想当着这么多人给皓儿下跪,虽然皓儿的身份在那里,但他认识皓儿开始,皓儿就这副小屁孩的模样,他真跪不下去。
县令带着师爷等人不多时也到了,让人不得不怀疑县令一直在等陆安郎这些人,倒是之前那些对陆安郎不以为然之人不得不多想一想了。
县令一到,就一手拉着陆安郎,一手拉着皓儿,非要把他们请到上座,明着是说他们立了大功,陆安郎和皓儿却是明白,县令是碍于皓儿的身份,不敢自己高居正座。
但这个正座陆安郎不能去坐,皓儿也解释不了为何他坐正座,最后推让一番,皓儿背着人狠狠瞪了县令一眼,县令才顶着一头冷汗坐下,坐下都没敢坐实在了。
第742章 自讨没趣
此时的后宅也不比前院清静,女眷们这次个个都打扮的花枝招展,甚至为了这次来县衙参加庆功宴,难得的都洗了个澡,没洗澡的也都用了大量的薰香,走到哪里都香风一片。
江采月和戚南琴一进来就被县令夫人拉过去坐,从前江采月和戚南琴在莲城也很有名气,只是江家大事小情都是二姨娘出面,提起她们人人都要说上一句:就是那对被妾欺负到头顶上都不敢吭声的母女啊!
如今再见到她们,虽然很多都是用打量的眼神看着,但县令夫人的态度却让人不敢对她们太轻视,尤其是上次戚西风来莲城,让人目睹了戚家男儿的风采,也让人知道了戚家那可是一个在莲城无人可及的书香世家,态度上都算很恭维。
进门时,玉香手上提着两个篮子,说是带来给夫人们尝个鲜,本来众夫人还没放在心上,当拿开篮子上面盖着的蓝花布,露出里面满满的一篮子脆梨和一篮子苹果时,夫人们的眼睛都直了。
虽然戚南琴说了,这都是在老林子里摘的,长得也不是很大,但这两年一直在旱,今年更是旱的滴雨未下,夫人们已经记不清自己有多久没尝过水果的味道了,就这两篮子水果,那真是比肉还要贵上许多。
县令夫人也看得目瞪口呆,心里有些发酸,若是直接悄悄地送到后院多好?她就可以留给孩子们吃了,虽然两篮子看着不少,可在座的夫人也有几十人,一人分一个都不够啊。
可已经拿出来了,她再说收起来倒显得小气,只能让丫鬟拿下去切成果盘,每桌上一个果盘,想着回头和县令说一说,让他豁出去老脸管陆安郎要两篮子好了。
之后,夫人们都没心思再说话了,个个都盯着门口,只等着开席了。
于夫人过来和戚南琴套近乎,知道这是江雪巧的婆婆,戚南琴倒显得落落大方,只是话里话外都感叹江雪巧这丫头心野,于夫人便明白了戚南琴的意思,表明定会好好管教,戚南琴满意了,和于夫人道:“往后有机会了与夫人聚聚,家里还有些大枣,带些与夫人尝尝。”
于夫人猛吞了吞口水,觉得这才应该是值得让人羡慕的亲家母,只可惜江采月这份人才,她看了都不忍娶过来糟蹋了。
至于说嫁给个猎户,于夫人打心里觉得这年头还能吃上水果,嫁个猎户怎么了?至少人家这时候还吃得上苹果和梨。
甚至本来并不起眼的沈夫人和沈雪也被人围了起来,不停地问他们家可有要娶妻的公子,她们家里还有待嫁的庶女,只要沈夫人点个头,两家就能结成亲家。
沈夫人开始还有些受宠若惊,但听到后来也明白了,这都是觉得他们家里住在乡下,有好吃好喝,想嫁个不起眼的庶女过来,一家人就跟着赖上了?哪有那好事儿?
再说,他们家里只有一个沈石山还没成亲,可沈石山相中的是玉香,给他个千金小姐他都相不中了。
见沈夫人都是礼貌地笑笑,夫人们也就明白她的意思,也就不再自讨没趣。
第743章 场面太吓人了
不多时在众人的期盼中终于开席了,先上桌的就是两个果盘,切得薄薄的苹果和梨片,被摆出漂亮的形状,但看起来一盘并没有多少,就是开了五席,摆了五桌的果盘看样子也就放了十几个苹果和梨的样子,让夫人们多有不满,但毕竟是来做客的,也没人敢说不好。
果盘刚摆上来大家还矜持着不好意思伸筷子,但有人先夹了一块,其余人怕下手慢吃亏,也都将筷子对准了果盘,瞬间一盘子的水果就被抢个精光。
有了前车之鉴,再上来的菜肴也都是瞬间空,戚南琴和江采月都惊讶于这些夫人们的战力,就是沈夫人和沈雪都吓了一跳,她们在乡下也没见过这场面,真是太吓人了。
说是庆功宴,但因条件所致,并没有什么正经好吃的东西,除了豆腐豆芽这些,肉都不怎么多,更不要说如今更为金贵的青菜了。
看别的夫人们吃的直点头,江采月和戚南琴都没怎么动筷,就是沈夫人和沈雪都只是淡淡的举了下筷就放下了。
夫人们一边吃着,一边看几人,觉得如今乡下的日子肯定比城里好,这么好吃的东西都不吃,把她们狂的哦。
吃饭时没人说话,吃完饭了,大家都优雅地坐好,品着刚送上来的茶水,边吃边点评刚刚吃过的菜味道如何,说的最多的还是那个果盘,有人对县令夫人道:“夫人啊,苹果和梨还有剩吗?刚吃的都不过瘾,要不再切几盘过来,就着茶水刚刚好。”
县令夫人只好问丫鬟,丫鬟道:“只剩下几个了。”
县令夫人心里那个气,你就不会说没剩?可既然说有剩,只能让丫鬟再传话下去,切了端上来。
不多时,果盘又上来,这次比之前的还要少一些,切得块也就更小了,上面插着一根根的牙签,夫人们一哄而上,果盘再次清空。
沈夫人和沈雪惊的嘴都微张了,好在很快就收起惊讶的表情,装作无事地与江采月和戚南琴说话。
吃好喝足后,夫人们都告辞离开,因回大溪村要出城,县令夫人留江采月母女和沈夫人母女在县衙里住,但被江采月给拒绝了,毕竟就县衙那一间间破房子,晚上住着都怕漏风,他们在城里买了那么多宅子,住着肯定比县衙舒服。
尤其是布庄子里,被褥都是现成了,回去就能住,再烧个地龙,那才叫暖和呢。
县令夫人也不好强留,只能亲自派人把人送去布庄子。
陆安郎等人还在前院推杯换盏,那些大老爷们都走了,陆安郎和官差们又喝了一顿,并承诺改日带些肉来大家再好好喝。
知道江采月等人回布庄子了,陆安郎也让人帮着带个口信,就说他和皓儿晚上就不回来了,沈文东父子也留了下来,让女人们回去后锁好门。
布庄子沈夫人和沈雪从前来过不少回,都是来买布料,没想到如今就归了陆安郎和江采月了,进到后院时还感叹了下这里真大。
第744章 请来衙门里喝茶!
沈雪道:“采月姐,你们家买的这个布庄子真大,以后再来城里也带我一个好不好?”
江采月笑道:“好啊,你若是给我做儿媳妇,别说是带你来住住,就是送给你都成。”
沈雪听了脸腾地就红了,跑到沈夫人身后,不依道:“娘,你看采月姐就会欺负人。”
沈夫人却眼前一亮,“傻丫头,这好事还害羞,你该说谢谢婆婆。”
沈雪的脸更红了,偷偷从沈夫人身后探头偷看江采月,见她笑的眼睛都眯上了,也不知说的是玩笑话,还是当真,但想到皓儿,脸又红了几分,反正她是当真了!
早起,陆安郎、皓儿、沈文东、沈守一和沈石山被送回来时都醉醺醺的,显然是喝了一夜酒,进门还嚷着要酒喝,最后都像哄孩子一样把他们哄进屋子里睡了。
看这样子今天也不可能再回村了,戚南琴和沈夫人商量了一下,只能再留一天。
县令夫人算着他们不会赶着回村子,派人来请她们过府,昨日庆功宴上她没问清楚,晚上回了房里才知道江采月已经给她送了一筐梨和一筐苹果,比那两篮子可要多得多了。
县令夫人承江采月和戚南琴的情,这些日子也没少吃他们家的好东西,虽然没什么好还的,多走动走动也好。
反正也没事儿,县令夫人请自然不能不给这个面子,两对母女加上玉香收拾一下就奔着县衙走去。
布庄离县衙不远,走路也不过一刻钟,街上的人比往常都多,也不似之前一样死气沉沉。虽然天还一样的旱,缺水依然严重,粮食也不够饱腹,但自从知道强盗窝被剿,一个活口都没留下,大家都觉得日子有些奔头了。
感受到城里的气氛,大家也跟着高兴,毕竟之前每次来城里感受到的都是压抑,没准这么一开心,哪天就下雨了呢。
来到县衙前,见县衙门前围了许多人,正围着墙上贴着一张告示看。
因为围着的多是男人,几个女人不好往里面挤,江采月问守在衙门口的官差:“差大哥,上面贴的啥?”
差大哥笑道:“原来是弟妹啊,就是城里最近分组吃饭,有些人家吃的多,但拿的粮少,有的人家就不愿意了,还有就是城里的粮越来越紧张,城外的水也越来越紧张,有些人做饭之余还会藏些水,这种事屡禁不止,大人下令往后不许在分组做饭,按人头每天上交一顿的粮食,由衙门出人,把这些粮收在一起煮成粥,再按人头发下去,大人每顿一碗粥,十二岁以下孩子每顿半碗粥。”
“那不是说每人每天只能吃一顿饭了?”沈夫人惊呼,这样的话虽然不至于把人饿死,但身体也都熬坏了,尤其是孩子长身体的时候,吃不饱能长个吗?
官差笑道:“这位夫人误会了,我们大人是让每人交一顿的粮食,但每天管两顿的,其余的粮由官府来出,最近我们大人可是请了不少富商来衙门喝茶,众位老爷们都是好心肠,答应借粮帮着莲城百姓一起度过难关。”
第745章 不要冲动
沈夫人闻言笑道:“我们莲城能有如此为民着想的父母官,可真是百姓之幸事啊。”
江采月心里暗笑,衙门的茶不好喝啊,被请来喝茶,不破费破费能出得了门?估计那些大老爷们心里不定怎么骂娘呢。
不过,让他们拿粮出来也有好处,若是百姓们真吃不上饭也不会等着饿死,到时看准谁家去抢,谁保得住家里的那些粮?甚至连金银珠宝都得被抢光了,如今放粮了,百姓只要能活得下去,大多数人都想好好地过日子。
莲城百姓也与官差的想法相似,如今只用交一顿的粮,却能吃两顿饭,若是谁家舍不得粮,或是穷的吃不起饭,好歹也能吃上一顿饭。
大家奔走相告,都兴奋的有些过了头,甚至有百姓跪在衙门外磕头叫青天大老爷。
江采月一直觉得自己是铁石心肠,但面对此情此景,心里还是颇为感慨,这县令虽说不是什么清廉的好官,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