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乔宝莹立即将这个消息派人传给展东风和苏辰,乔宝莹打算举宴,虽然还没有会试,还没有殿试,算不得成功,但她就是高兴。
她跟莫情已经开始写请帖了,她要请平江府所有官员来府上吃宴,当然地方上的小官员肯定不会请了,比如各县的知县自然不会请的。
到时来的人当中必定还有女眷,她得事先跟红梁坊的刘雅说一说,安排几场新戏出来抓人眼球。
乔宝莹这一次还想叫来平江府的商会代表,她办了商会,对行商的做了一些指导价,她觉得这样的场合挺适全的,虽然这时代的商人低人一等,但没有这些发展经济也是不行的。
乔宝莹正跟莫情商量着,苏辰居然早早的回来了,他也是一脸的欣喜,叫来展东风说了一番勉励的话,虽然故意严肃的叫他别骄傲,再过几月就要会试了,也得提着神,展东风却是一一应下了,原本跃耀的心思因为苏辰的一番话慢慢地平静下来。
的确走大三元的路他才走了一步,接下来他是要跟整个南方的士子相比了,在那么多的人中脱颖而出不知道有多难。
展东风又继续窜入书阁了,乔宝莹都有些看不下去,原本她是想让展东风休息几日高兴高兴一下,但也不好拆了苏辰的台。
乔宝莹与苏辰谈起请宴的事,苏辰既然高兴又有些忧愁,“你这高兴劲,这不是带坏东风这孩子,刚才还叫他别骄傲。不过你这一次打算请哪些人,古池先生是一定要请的……”
乔宝莹噗嗤一声笑了,嘴上说不能骄傲,这会儿就考虑请哪些人赴宴了,她也是服气。
这算是苏辰夫妇来平江府正试请宴,还请了这么多的人,所以但凡能巴着来的都会想方设法混进来,谁家不带家眷,家眷中带谁去这就是漏洞。
平江府最大的人物苏辰,自然是平江府大小官员巴接的对象,没有在请帖之内的人自然不得前来,就算带着礼物来了也不可能进入府中。
反正平江府是几分欢喜几分愁,别人家的孩子中途离场,没有中,知州夫人却高调的请宴了,要是放在别人身上可能就吵起来了,可是放在知州夫人身上,大家有苦也藏在心里头。
请宴的这一日是乔宝莹最忙碌的,前院是苏辰和赵牧招待,后院就是乔宝莹和莫情了。
莫情的名声大振后,平素就算不结交这些地方官员的家眷,这一次也被人给围了,乔宝莹也被一群贵夫人困住,不过这些人似乎是给展东风来做谋的,不是自家的女儿就是有点亲戚关系的女儿。
在场带来的不少姑子都只有十四五岁,展东风今年十六岁,结婚着实太早,但先把婚事定下是可以的,免得人家赴京中了状元回来,就被京城里的权贵榜下捉婿了。
乔宝莹汗颜,十六七岁的少年,还在变声期,还是个孩子,这些人就下手了,乔宝莹都不知道说什么好,只好借口说展东风年纪太小,还得赶着会试,不能荒废学业为由一一拒绝了。
不过说的也是事实,这些人也只能叹气,早知道就该在展东风拜师后就来推荐的,那个时候人家还没有下考场,的确是赌运气,但他们怎么没有想到人家师父是苏大人,当年的大三元状元,还是成阳先生的得意门生。
失策,这事后再来亲近就已经晚了。
终于将这些人招呼的个个都开心了,宴会散场了,乔宝莹也吁了口气,莫情却看着她笑了,“做师娘的滋味如何?”
乔宝莹却是摇头,“有一点像自家儿子要被人夺走的感觉。”
莫情哈哈大笑。
正文 第449章再次当官
今个儿展东风在宴会上不高调都不行,不少平江府的才子出了题做诗做对,展东风也没落下风,到这个时候,那些自以为风流有才的才子们也一个一个的闭了嘴。
苏辰今个儿喝的酒有些多,话也跟着多了起来。赵牧的酒量好,送走了这些官员,他们两人又回到主院花厅里接着喝。
乔宝莹却跟展东风说起年后的会试,她打算将人安排到苏辰以前住的府邸,那一处原本就不是丞相府,所以并没有收回去,只是里头空空的,只有几个下人守着。
乔宝莹想将邬总管安排一同跟着他过去,邬总管以前呆过京城,八面玲珑的好照顾他,尤其邬总管还能调动紫金楼和九九楼的眼线,各方面都能照顾得到。
展东风也没有拒绝,既然一切都准备的妥当,也不必年前入京,就年后再去吧,到时给汪子渔和于时灵写封信去,叫两人照看一下,人生地不熟的,她就怕展东风吃暗亏。
各地才子拥入京城,到时什么诗会酒会必定少不了,正好乘没有考试前在这些聚会上出点风头,引起一些大人物的注意,对自己的考试与前程都有帮助。
第二日刘无好亲自来了府上,他找上苏辰说起了蒋清目的事,他也要赶去京城应试,就想着能不能跟着一起,毕竟他是寒门出身,与展东风一直能借着苏辰的威严,路上有个照应。
同时刘无好对蒋清目有些偏好,他觉得此人必能高中,所以要不就安排着跟东风一起住苏府,苏辰倒是没有什么,蒋清目这人的人品他是有打探过的,于是同意了刘无好的建议。
刘无好走后,苏辰便将展东风叫了来,说起了蒋清目一起赴京赶考的事,虽然对于苏辰来讲,蒋清目多半还是展东风的对手,先前他也将推荐信送上了京城,怕展东风误会生出想法,所以苏辰将两人的优劣势都说了出来。
展东风一向听师父和师娘的,所以根本没有半点不快,苏辰倒是放下心来。
为此乔宝莹已经安排裁缝亲自给展东风定做衣裳,此去京城会有些冷,她打算多做几套,最好也像先前那样的穿入考场的。
莫情的肚子越来越大了,小思源跟小衍儿有专人带着,都不准往莫情身边窜,怕孩子没有轻重。
天越来越越冷,入冬后更加冷了。
这日夜里赵牧收到一封密信,他看过后面色幽冷,没有急着陪媳妇休息,却是直接往东院而来,他必须找苏辰将信上消息谈一谈。
好在赵牧就住在知州府上,两人要说什么事也方便。
苏辰披衣起床,与赵牧去了书房,赵牧拿出信交给他,“两日前的事,京城急报,皇上又倒下了,这一次听说病得不轻。”
“京城天气一冷,皇上得了伤寒。”
苏辰面色凝重,想不到皇上又病倒了,可是晋王还在江陵,得想法子将晋王弄回京城去才行,不然一但有政变,吕家把持京城,晋王就很被动了。
“赵牧,我即刻去往江陵,此事得从长计议,相信定国公也会出手帮着将晋王弄回京城去。”
赵牧点头,他先前是禁卫军之首,眼下这个消息只有他拿到手,其他的人根本都不知道,再看这几年皇上生病后,吕家都没有什么作为就可以看得出来,恐怕连宫里的吕后都瞒着的。
这可是他们的先机,苏辰一刻也不能停了,当即回屋。
内室里乔宝莹刚睡沉过去就被苏辰摇醒,他要去一趟江陵,并将京城的信给说了,乔宝莹也没有了睡意,她先前的确代苏辰冶理过平江府,但是这一次苏辰又离开,她又得乔装成苏辰处理公务,她别的都不怕,就怕平江府境内发生大案子。
她不会查案,这是她的短板,这种东西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可是看到苏辰那焦急的眼神,乔宝莹只好点头,“你这一路上带上陈意和毕浩,只要莫金留下,还有你慢点,安全要紧,毕竟苏奕逍遥在外,你要万般小心才是。”
苏辰应下,他已经起身换衣裳,乔宝莹朝床里头睡得流口水的小衍儿看去一眼,就叹了口气,明个儿小衍儿找不到苏辰就会哭了,这些日子苏辰不出远门,一回家多是陪着孩子,孩子十分的粘他。
苏辰穿好衣裳,忍不住俯身吻了吻孩子的额头,这么大动作孩子都没醒,白天跟小思源玩得有多开心。
乔宝莹这会儿也换好了衣裳,她想送送苏辰,苏辰拉着她的手来到屋外,陈意早已经备下了马,夫妇两人对看了一眼,终于依依不舍的分开了。
乔宝莹在小衍儿的哭声中醒来的,平素天不亮寅的时候,苏辰会起床练功,小衍儿也习惯了这个点就起来,今日起床没有看到苏辰,着急了。
乔宝莹昨夜一夜没有睡好,早上才起了点睡意,这会儿是睡意全无,她还得准备着去府衙办事。
只好抱着小衍儿去了莫情的院子,赵牧早已经起床在校练场操练,莫情看到乔宝莹抱着孩子过来,有些奇怪,乔宝莹只好将苏辰出远门的事说了,至于去了哪儿,既然赵牧没说,乔宝莹便也没说。
莫情自然会帮着乔宝莹带着两孩子,两人就是这点好,在同一个府上住着能相互照应。
乔宝莹又要开始扮成苏辰的模样代理平江府的政务,她倒是不担心,只是想起苏辰说的那个消息,皇上身体不好,一但消息传出,吕家和太子指不定会有所动作,先前他们几人发誓跟随在晋王的身边,这一趟他的确得去,无论如何最好能劝晋王回京。
可是想起先前青山铸器场的事,乔宝莹又有些不舒服了,那里该是皇上暗中操作吧?可是他们将青山铸器场一锅端了,为何皇上没有什么动作呢,这也太离奇了些。
乔宝莹穿上官服,走进院子里,莫金早已经候在那儿,坐上马车到了府衙,元启像往常一样将文书放至于桌上,站了一会见乔宝莹并没有叫住他,他便退下了。
乔宝莹也没有心思细看,翻了翻,她起了身,她想起了从青山铸器场带回来的宝藏还有那机关,最近都是苏辰在打理,不知道那边研制的怎么样了?
乔宝莹便跟莫金快马加鞭往吴江县界内去,此去一来一回得两日,乔宝莹交代元启先管事务,她下乡一趟。
元启一直都知道苏大人是历来最没有官威的一个大人,自从冶水以来,苏大人做什么事都是亲自挽起袖口,他是真的佩服,自然大人说什么他都信的。
乔宝莹到了作坊,这儿作坊已经正常运作,运往岭南的丝制品是大头,在外人看来,这里与县里义诊的作坊没有什么区别,要说区别这里是商人私下找的人制作,赚下的银子不是拿来义诊的。
乔宝莹过去后,立即有几位管事的上前禀报作坊的生意,李家的管事向来负责,与作坊里管事相处的不错,每次大船过来,他们只负责装货便是,对货品的质量都是极为相信的。
乔宝莹装模作样的听了这些管事的禀报,了解一下情况后,便叫这些管事的先退下了,她跟莫金却摸到了地下层去了。
下了密道,底下敲敲打打的声音传来,有管事的见到乔宝莹,立即恭敬的上前叫了一声“大人。”
乔宝莹点了点头,跟着管事的将地下三层看了看,接着去看了宝藏,管事的护得很好,而其他的仓库里却是新制的武器,乔宝莹忽然有了一个想法,要不要组织一队精兵送去给李易呢?只是这样的话有可能在京城暴露他们的武器。
可是眼下也到了关键期,或许还能保他一命。
乔宝莹立即叫管事的先准备一批武器,她跟莫金从吴江县回去的路上,她已经想好了,往巴蜀的死亡谷去信